沉默的视觉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贺慕群是中国架上艺术的一个特例。她偏离于中国主流绘画的演进轨迹之外,游离于近代、当代的话语场景之外,超越了惯用的评介体系,让批评话语陷入了黑洞。在绝对自治的绘画王国中,她艰难的留守着一块远离政治意识形态和流行美学趣味的飞地,如果你没有自诩主流的妄自尊大,面对她的作品,不是同情,而是尊敬!
  


  贺慕群1924年生于宁波,祖父是有名的中医,乐善好施、慷慨豪爽的性格对年少的贺慕群影响很大,也铸就了她日后有勇气独立面对困境的坚毅性格。祖父藏书颇丰,贺慕群从小就喜欢读祖父的书。抗日战争期间,贺慕群举家搬迁到上海,白天她打工赚钱,晚上在夜大学习,她回忆自己早期的学习历程:“家无恒财,但很快乐,画画是爱好,只能利用业余时间。新中国成立前,去到台湾,1950年移居巴西,除为生计外,业余时间自己创作。”1950年代在巴西,凭借对艺术的敏锐感悟与不断地努力,获得了圣保罗资历最深、实力最强的Sao Luis画廊的赏识,并与她签约合作。
  贺慕群属于中国第二批留欧艺术家,从艺术风格和美学趣味看,贺慕群的早期创作是中国“洋画运动”的延续。从1965年定居巴黎至1990年代,她的作品明显受到“后印象派”和“巴黎画派”的影响,形式构成简洁,自觉追求平面意味,绘画语言介于书写与制作之间,色彩优雅而略带忧郁,情绪敏感而克制,具有早期“表现主义”比较温和的表现性格(通常可以把这类风格归属于中国“准后期印象派”)。尽管贺慕群从未进入过正规的艺术院校,但她凭借自己的天赋和勤奋,在1968年巴黎“女画家沙龙”中获油画大奖,嗣后,在欧洲各国巡回展出。
  贺慕群早年辗转于中国台湾、巴西和西班牙,1965年定居巴黎,1996年回国定居上海。传奇的人生经历,对世界各地不同艺术传统的切身体验,以及深入、沉潜的绘画形态的研究与实践,使她的创作在融合了各种风格后,而呈现出超拔于同辈国内艺术家的风貌。常年的海外生活使其创作游离于中国主流油画的发展脉络之外,令我们无法用“中国式”的视觉经验来解读她的作品;其次,她在法国居住的30多年间正赶上西方当代艺术,诸如波普艺术、抽象表现主义、新写实主义、行为艺术、装置艺术、多媒体艺术等,如火如荼地向世界各地推进的潮流。然而,她不为潮流所左右,依然执著于架上语言的探索,这使得我们无法将她放在现今流行的“国际化”或“当代化”的语境中来评判。
  自洋画运动以来,中国架上绘画一直处于意识形态和社会学的双重操控之中,因过于强调宏观美学而忽略了艺术的个性价值,因此,考察贺慕群的作品及风格的流变,对于补充和丰富中国油画发展史中“个体价值”案例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贺慕群的创作历程跨越了半个世纪,从“洋画运动”到中国“后现代”,贺慕群与这条发展线索相平行,但没有交点。如果以这条线索来归纳中国架上艺术的发展历史,贺慕群无法进入历史考察的范畴,她的价值体现为自觉的“个体性价值”,这在现代主义论述中通常属于“精英”和“异在”的价值属性,不仅仅是艺术属性的,更是一种文化立场和姿态,因其高度的“独立”和“异在”而不依赖于任何政治的或社会学的价值认同,注定孤独,注定寂寞,因其价值取向和实践方式已与当代社会学策略和商业策略背道而驰。只有突破单一的价值判断和空洞的宏观描述,将研究落实到“个体性价值”上,我们才能够领略到更为生动、更加丰富也更为真实的艺术史。
  贺慕群风格最成熟、数量最多的作品是静物系列。她的绘画在色彩上延续了“印象派”的研究作风,并自觉的吸收了“后印象派”的构成关系。她不厌其烦地认真研究静物的体面结构和光色关系,将物体的厚度与空间的纵深感压缩于如浮雕一样简洁的结构之中,以色彩的冷暖关系和平面的秩序来暗示空间透视,造型严谨、结构紧密,色彩单纯、笔触浑厚而凝重。贺慕群注重物体的形式意味,刻意在每件物体上挖掘出它们的独特性格,其作品在视觉上给人以强烈的陌生感和神秘感,具有一种相对温和的表现主义气质。她的创作始终执着地遵循着这样一种理念:那就是关注日常生活中最熟悉的物象,在不断地的抒写和描绘中使它们趋于完美,这些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平凡之物在反复摹写中被赋予了超越于物象之外的精神意义。塞尚曾说过,“一幅画首先是,也应该是表现颜色。历史、心理,它们仍会藏在里面”,“我打算只用色彩来表现透视,一幅画中最主要的东西是表现出距离,由这一点可以看出一个画家的才能”。贺慕群和塞尚一样,都是长于形态而不善于叙事或情感宣泄的画家,他们的情感掩藏在物象背后,静默而深沉。
  《玩具系列》创作于1960年代末。作品多以母子、孩童嬉戏为主题,人物多以粗犷的线条勾廓,大胆舍弃了细部的刻划,造型简练有如剪影,笔触间透露出她曾经在南美的生活所浸染的异国情调。人物三三两两,在空旷的环境中拥抱玩耍,背景近于平涂,色彩响亮,与凝重的主体人物形成强烈的视觉反差。作品虽称《玩具》,但画面并未出现玩具,消减了叙事性,极大的拓展了想象和象征的空间,从素朴的形态和简洁的物象中透出一种朴素而平淡的生活气息,是一种淡淡的喜悦,抑或一种浅浅的忧郁。这个系列让她获得了1968年法国巴黎“妇女沙龙展”大奖,令她在法国乃至欧洲艺术界声名鹊起。
  


  1965年,年逾40的贺慕群终于来到她向往的艺术之都巴黎,但放弃了国立美术学院的录取通知,那时的她认为系统地学习某大师某流派对经历了波折生活和广泛游历的她已经失去意义,决定自学并独立创作。她几乎每天都到一个叫大茅舍画院的地方画素描、速写和油画。1970年,由于贺慕群在欧洲取得的艺术成就,法国文化部为贺慕群安排了一间专用画室,她也开始创作一些大尺寸的作品,《静物系列》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并一直延续至今。这个系列包括水果、蔬菜、瓜果、花木和面包等。最初人们往往更容易把它们当作是传统意义上的静物作品来欣赏,这些作品构成讲究、色彩微妙,大多是直接写生,语言质朴,情绪舒缓,流淌出的浓厚的平民化气息。这种绘画气质别具一格,既有别于巴黎式的中产阶级趣味又不同于东方的文人性格。“握住”是贺慕群作品中反复强调的情节,也是她生活细节一个真实的写照,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她使不断出现于画面的手变得粗大有力,金黄色的苹果与浅棕肤色的手、鲜红苹果与黄白肤色的手突兀地充斥在整个面面,有时粗大的双手将面包紧握胸前,面包、水果在手里面成为绝对的主角,在她的这些静物作品中隐约透露出一种宗教般的对食物的感恩和顶礼膜拜的情绪。很多人都对贺慕群孜孜摹写的题材感兴趣,不理解她为什么能几十年如一日的画同一类题材,她说“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表现出艺术家的思想和感受,我画我熟悉的、每天都能看到的东西,它只是我思想的载体”。
  贺慕群着意强化静物的性格特征,甚至是把静物当成人物来画,改变了传统静物作品“摆”的静态性格,使画面获得了多重复合的情感内涵。她把蔬果、花木、面包等放入一个真实的生活场景,或者干脆省略场景,甚至把它们放置于自然当中,并用不同的色彩塑造出它们不同的性格。在1970年代至1980年代初期的《静物系列》作品中,蔬果的刻画较为细腻,注重个体形态的深入和完整,色调和谐,边缘光滑,制作感较强。《七筐苹果》,是贺慕群创作中尺幅较大的一件,她用淡黄色油彩细细拂抹苹果的表面,以棕黄色颜料渲染萝筐,再以大块的棕褐铺出地面,整幅作品统一于柔和的黄色调中,散发出灿烂的金光。“七筐苹果”纵向排列,左右穿插,大片地面与“七筐苹果”结成一种疏密有致的秩序感,形态简练,节奏强烈,她利用最朴实的物象营造了一个温馨、宁静,空气中弥漫着浓浓果香的午后。贺慕群早期的《静物系列》作品中常常出现一顶草帽,或一个人物背影,或一双微屈的双腿,物象的宾主关系相映成趣,画面叙事与画外的暗示形成一种隐曲婉转的内引外联。
  1980年代以后,贺慕群的风格有了明显的突破,先前那些具有隐喻性质的符号慢慢隐退,“静物”在画面中逐渐拥有独立的性格,她用坚定明确的边缘线刻画物象,但形式秩序突破了早期的严密和紧张感,显得自由松动。用色大胆,行笔迅疾,并反复揉扫,多次堆叠,油彩厚实,色泽饱和。更为重要的是,在质感刻画上,贺慕群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她突破了早期率性的书写笔调,而着意于质感的刻画,形体结实具有浮雕感,以材料的特性完成了主观质感对客观质感的置换,即以书写的笔触而不是凭借肌理制造出了一种幻觉——制造出了一种超越于客观对象而更接近于心理真实的质感——这类似于夏尔丹的风格特征——真实的质感不是从视觉上反射过来的,而是从最单纯的材质属性中透射出来,进而召唤出了我们真实的触觉,这是绘画材质的神秘,更是技术本身的美感。她喜欢画形态各异、色彩多变的苹果与香蕉、苹果与茄子、南瓜与莲蓬、桃子和大葱的静物组合,有时她会突然放大其中某一个物体的体量,强化了视觉和心理的反差,画面的物象处于一种紧密甚至是紧张的版块构成之中,充满不确定性和动荡感。
  


  2000年以来,她的《花木系列》逐渐多了起来,它们不像西画中的瓶花,更像中国庭院中的盆景或中式家庭窗台上的盆花。贺慕群也画《人物》和《风景》,人物造型稚拙,体格健壮。《风景》数量不多,似天真儿童之眼看世界,意趣出人意表。
  沉默是贺慕群的性格,面对她的作品,主流评论者往往哑然失语。她一路孤单的走过来,除了画画,没有多余的题外话,这使得那种通常生效的,诸如超视觉的、社会学的外延话题无法得以展开。在她的作品中,外延话语被单纯、质朴的形态和内向、深沉的绘画气质所汰炼,静默地等待着有心人的目光,如性格内向的诗人,在深沉的思索中把要说的话都藏在只有自己才看得见的深处。“无波真古井”,贺慕群,她是一口深不见底的井,对她说话,你很难听见回音,她如古井一样深沉而迟暮——但单纯而透明!
其他文献
卷草纹是一种世界范围内广泛运用的古老纹饰,在中国,卷草纹一般被认为是由忍冬纹演变而来的(当然它的连续旋转的形式早在中国原始彩陶中就已见其雏形了)。忍冬即是金银花,从盛行于唐代的卷草纹形式来看,其来源远远不止忍冬,这种当时广泛传播到日本的纹样被称为唐草,其输入日本的纹样形式除忍冬唐草外,还有宝相花唐草、莲花唐草、石榴唐草、牡丹唐草等等,也就是说,唐代卷草纹并非特指忍冬,更非只是蔓草,卷草纹和缠枝纹并
期刊
2007年秋拍刚刚结束,中国佛教艺术品拍卖界的龙头老大匡时和保利分别推出各自的佛教艺术品专场,带动市场的惯性继续前冲,斩获颇丰。匡时的“藏风梵韵:古代佛教艺术品专场”拍品231件,总成交额超过1.1亿元,成交率高达78%。保利的“观自在:中国佛教造像专场”拍品140件,总成交额7388.864万元,成交率也达45%。带着收获的喜悦和一年的疲惫,各大拍卖公司进入了短暂的休眠期。我们终于也可以乘此难得
期刊
杨伯达:1948年从华北大学美术系毕业,先后任故宫博物院陈列部主任和副院长、中国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人民政府科技顾问团顾问、北京大学考古系玉器硕士生导师,现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室研究馆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防卫科技学院文物系顾问教授玉器学科带头人、中国文物学会名誉会长、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委员会会长。载入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1992年版《有成就的人》、《国际名人传记词典》、《国际知名知
期刊
在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Art Institute of Chicago)收藏的亚洲艺术品中,中国绘画占有重要的份量。芝加哥艺术学院收藏有200多幅中国绘画作品,时间跨度为从公元10世纪到20世纪晚期,其中大多为明清时期作品。    清代绘画呈现出特定的时代风貌。卷轴画延续元明趋势,文人画风靡,山水画勃兴,水墨写意画法盛行。文人画呈现出崇古和创新两种趋向。在题材内容、思想情趣、笔墨技巧等方面各有不同
期刊
继2004年、2005年皇帝玺印在拍场大热之后,2007年香港市场皇帝玺印再掀高潮,全年拍卖品中7组8方进入中国文房TOP10,其中康熙玺印仅1件,其余皆为乾隆玺印。近四年来,皇帝玺印一直占居中国文房拍卖首位。2006年是一方明末清初的田黄石雕瑞狮纸镇,以3932万港币占居中国文房TOP1。因皇帝玺印的数量极少,经过多年来拍卖市场换手,更加大了稀缺度。近年来不仅是中国藏家在追捧,欧美也有不少人士在
期刊
美国哈佛大学赛克勒博物馆庋藏施造于四世纪的这尊金铜坐佛(亦有学者将其判作公元三世纪末或五世纪初之作),通高32.0厘米,据传出自河北石家庄,原系美国藏界巨擘Grenville L. Winthrop(1864—1943年)的私人珍藏品,于1943年遗赠予哈佛大学福格艺术博物馆,今属赛克勒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保管,藏品编号为1943.53.80.A。馆藏编号为1943.53.80.B的头光,造型怪异,显
期刊
2007年的中国鼻烟壶拍卖市场主要集中在纽约,佳士得纽约春秋大拍推出的两场重要私人收藏中国鼻烟壶专拍,清代宫廷御制鼻烟壶再次受到了国际藏家的追捧,成交率和高价拍品的出现将中国鼻烟壶的拍卖行情推向了新的境界。  2007年9月19日香港佳士得首次推出的Mary Margaret Young珍藏鼻烟壶专拍成绩菲然。107件拍品成交104件,398.805万美元的总成交额,打破了李公伟夫妇珍藏鼻烟壶历年
期刊
16世纪到18世纪出现了中国瓷器外销欧洲的高峰。这些中国瓷器大多是订烧瓷,是为了满足欧洲市场的需求而特殊烧制的,它们有的没有装饰,有的装饰简率,外销到西方后,又进一步装饰美化。欧洲的皇室贵族和富有的中产阶级竞相购买中国瓷器,用它们美化餐具,改变室内的装饰风格,掀起了西方“中国热”新一轮高潮。  早在1600年,英国就开始了对华的瓷器贸易往来,终于在17世纪末18世纪初取代荷兰,成为贩运中国瓷器的大
期刊
凌家滩遗址位于安徽省含山县铜闸镇长岗村凌家滩村民组,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年代距今5300-5600年。与辽宁红山文化年代相当,而早于浙江良渚文化。  在经历了1987年春、秋和1998年秋季、2000年秋的四次发掘后,2007年春,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第五次发掘。历次发掘共发现墓葬近70座。发现祭坛一座、祭祀坑3个、积石圈4个,出土了大批高规格的玉礼器和石礼器,出土的陶器则表现出
期刊
又到了艺术品拍卖旺季,竞争依然是市场化语境下永远不能回避的课题,虽然市场泡沫化与否的隐忧如影随形,但不断追求诚信规范理念和一步一个脚印的踏实工作,重视人才和专业知识,才是文物经营者不断发展的不二法门,正如宋代周敦颐所说“君子乾乾不息于诚”。    1993年,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进入一个转折期,随着文物艺术品拍卖的兴起,文物艺术品市场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这种火爆与混乱并存,潜伏着严重的危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