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棒打响历史

来源 :看历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qi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良的故事,大家都熟。尽管如此,当我读到《留侯世家》里的三个字,眼睛仍为之一亮。
  “欲殴之”。
  作为王者师,张良助刘邦得天下后,功成身退,从赤松子游,学辟榖、习导引术;这进退间之从容,令人遥想不尽呀!除了回身转圜那优雅的身影,司马迁在《留侯世家》文末,还特别说他长得秀气,“状貌如妇人好女”;由此观之,张良似乎都该是个清雅淡定、没啥火气的才子。
  孰知,年轻时,他却实实地不然。当年秦才灭韩,尽管家中僮仆三百,张良在心激气切之际,甚至“弟死不葬”;为了复仇,他散尽千金,“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最后,觅得了力士,在博浪沙一地,遂以沉沉铁椎,奋力一掷,狙击秦王。这一击,虽说误中副车,功亏一篑,但两千多年来,为之震动的,又岂只当年秦皇?
  事败后,血气汹汹的张良惊魂未定,急急亡命,遂改名易姓,避居于下邳。亡命后,这五世相韩的世家子弟,脾气依然更变不多,于是,见一老者,因其无礼太甚,一时愕然,颇觉忿怒,便“欲殴之”。张良“欲殴”的这老者,大家都清楚,正是黄石公。
  因黄石公,张良这一生,于是翻转。翻转的关键,不在于黄石公授以太公兵法,而在于黄石公狠狠赏了他一棒。从蓄意丢鞋,再轻蔑地让张良去捡,再倨傲地唤他穿鞋,这一棒棒落下,就端看“孺子”张良接不接得起。若接得了,那是张良的造化;若接不了,那也只能拉倒。张良本是个心激气切的公子哥儿,见黄石公如此行状,一开始,难免就为之愕然,本能地“欲殴之”。但是,也算天幸吧!就在这恰恰一机里,张良忽地心念一转,暂且隐忍,勉强地“长跪履之”。就在这“孺子”张良“长跪履之”后,黄石公一脸恬然,“以足受,笑而去”。看这含笑的身影渐渐远去,张良一怔,忽像开了天眼,顿觉可异,不由地心头大大一惊。这一惊,惊开了聪明,也惊破了原有的执念,于是,后头的那五日一约,不管黄石公再如何蛮横发怒,肯定,张良都要虚心受此一棒了。
  黄石公这一棒,是扶强不扶弱。施棒,是强者;受棒,更是强者。施棒不易,受棒难。张良的心激气切,张良的世家包袱,他种种的习气与执着,若能受此一棒,进而一棒打杀,那么,张良才可能从此翻转,读《太公兵法》也才庶几有益。若是无此一转,兵法读得再多、再认真,其实,也都枉然。
  黄石公与张良,两人高手过招,一个愿打,一个愿挨,遂一棒打响了历史。历史上,如此地铿然有响,更早前,还有老子赏孔子一棒。
  孔子幼年丧父,身世也远远不及张良,“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一般世家子弟的包袱,他身上是没有的。但是,孔子的问题在于,他天资太好,过于早慧,又素来以“年少好礼”闻名,年纪轻轻,便以师位自居。尽管后儒标举孔子,总说他天纵之圣,像是个完美无瑕、天生就不犯错之人,殊不知,他如此年少成名,就难免有异化之虞;尤其太早备受尊崇,更难免会有不自知的“我慢”。正因如此,遂有老子一棒!
  那回,孔子适周,问礼于老子。说是问礼,其实就是问道。既问道,老子当然要实话实说,而且,这回孔子主动求问,等于自投罗网,嘿嘿,老子就不必客气了。于是,他对着眼前这人,结结实实,便一棒打去,“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从老子这话看来,年轻的孔子,肯定好学深思、才华洋溢,但是,正因才情太多,显然也被才情所累。他聪明外露,好发议论;他博闻强记,言词锋利;言词议论所及,鲜少有人能挡。正因有此能耐,且又自居师位,难免我执甚深,不时会以讦为直;看似一脸正气,实则心中多有傲慢,也不乏争强好胜之心。于是,老子挑明着对他说,“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所有的习气与执着,当去则去;所有的才情与聪明,也当藏则藏;“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好自为之吧!
  老子这一棒,出手极重,打得孔子几乎步伐踉跄。后来,《庄子·外篇·天运》便说道,“孔子见老聃归,三日不谈”。整整三天,五脏六腑,都还震动着,说不出话呢!庄子这段记载,真假不论,但能将孔子写得如此实诚,肯定就是孔子的知心之人。毕竟,施棒不易、受棒难。施棒之人,固然强者;虚心受棒者,才更是狠角色。老子说,“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孔子也好,张良也罢,正因能够“自胜”,生命才从此强大。他们受得起这一棒,来日,便能将历史打得铮铮有响。
其他文献
大自然不会欺骗我们,  欺骗我们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卢梭  “我喜欢雨天。雨天,没有人。整个巴黎都是我的。这是五月的下雨天。我在左岸咖啡馆。”李碧华在她的博客中说,她很喜欢台湾这个获奖的咖啡馆电视广告片。  很多人会和她一样喜欢,因为很多人和她一样喜欢浪漫。  巴黎的露天咖啡座世界闻名,是法国浪漫文化的诗意象征。呼朋唤友或独自一人,在露天咖啡座来杯咖啡,吃些美食,可以说是巴黎人的生活常态。外
期刊
我是多么快乐地在山林间、在河流泉水间、在书籍和最伟大的人物的才华间,孤独自由地呼吸……  ——佩脱拉克  桃花不仅打动我的视觉,更多是启发我的另一番心境,成为我灵魂的自然表达。老子的“道法自然”,庄子的“归于内心”,都以春天为媒介,达成我与桃花的默契,合二为一……  ——黄勇
期刊
中国传说中的仙境胜地,都是雾气缭绕,所以我们的舞台,常常爱用干冰制造出梦幻烟雾。但我们常常忘了,中国传说中的地狱幽冥,也是黑雾深沉。直到我们亲手制造的雾霾幽灵出现,我们才恍然,仙境地狱都在鸿蒙迷雾间。  浪漫伦敦雾  1927年的一夜,多情的徐志摩在他钟情的林徽因耳边呢喃:“你知道康河最美的是什么?是这雾,这月光。它像母亲一样梳理你的发丝,擦你眼角的泪滴。有了这雾,这月光,你才不会感到无家可归”(
期刊
《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号采三,生于康熙年间,卒于乾隆年间,生卒年不详。一般认为这位李夫子是公元1662年出生,公元1722年去世,换句话说,活了六十岁。但是,也有人说,他活了八十三岁。前后相差二十三年,这充分说明当时社会对他就没有什么明确的记载。如果是个大人物,史书上不仅会详细地记载着他的出生年月日,而且还有他的生辰八字。  虽然李夫子学位不高、学历不高,但是,有的时候好多科举不成功的人
期刊
1784年8月,一艘来自纽约的木制帆船驶入广州黄埔港。这是一艘名为“中国皇后”号的商船,在次年5月回到美国后,它此番远征获利30700美元。  历史的书写者,于是将此前中美间的种种商业行为如哈里特号的航行等淡忘,并将“中国皇后”号到港作为中美商贸的开端。  在随后的两百余年,这两个隔洋相望的巨人,上演了地球上情节最为跌宕起伏的对手戏。相互之间,从最浪漫的想象,到最恶意的揣度。  太平洋那端,那位年
期刊
今天,我们正处于互联网创新爆发期的震中,正处于人类信息文明浪潮最湍急的中央。人类信息时代正因为全球互联网的普及而迅速成为现实。信息时代不再是体现在概念、理论或者少数群体,而是体现在每一个普通人生活方式的急剧改变之中。  人们很容易对正在发生的重大历史视而不见,也很容易对已经过去的历史异常健忘。我们每一个人都在急切地追问:在时代的浪潮下,我们究竟将走向何方,我们究竟将去往哪里?要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期刊
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恩格斯  绿野无仙踪  1927年6月,美国中部堪萨斯州,天空湛蓝,草原青翠。一只草地鹩从过膝高的草丛中窜出,擦过几朵淡粉浅紫的白头翁和野马鞭草花,越过大片金黄色的麦地,掠过一幢当地石灰石垒砌的三层房屋的烟囱,飞向高远处的几缕游云。一阵嘹亮的新生儿啼哭声,让院子里水井边打水的父亲猛地扔下水桶,飞跨过门廊,掀开白色木
期刊
1773年,为了使东印度公司享受在北美倾销茶叶的专利权,英国政府通过了“茶条例”,禁止北美殖民地的民众饮用“私茶”,同时对北美殖民地的茶叶销售商乃至购买者征收高额税收。这些做法激化了已在殖民地兴起的反高税收运动。1773年12月16日,一群北美殖民地的青年袭击了停泊在波士顿港的英国商船,把船上的342箱中国红茶倒入大海,是为波士顿倾茶事件,为美国独立战争点燃了导火线。  来自中国的红茶,在偶然中“
期刊
非正义出拳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战争。其中只有塞尔维亚、比利时很正义,人家招谁惹谁了,当舅舅容易吗,你俩外甥打他去,比利时90%的领土被德国占领,却坚持到战争结束。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英法比对德国,东线俄国对德国和奥匈。  德国人是世界上最擅长计划的民族,作计划作得特别好,思维特别缜密。早在1900年,大战爆发前14年,总参谋长施里芬元帅就制订了德国的作战计划,因此这个计划被称为施里
期刊
2003年4月17日,到“新闻调查”的第一天,晚上大概九点,我给制片人张洁打了一个电话:“我来报到。”  张洁说:“我们正在开关于非典的会。”  我说:“我想做。”  我已经憋了很长时间。之前几个月,“非典型肺炎”已被频繁讨论。最初,媒体都劝大家别慌,但到了四月,我家楼下卖煎饼的胖大姐都沉不住气,车把上挂着一塑料袋板蓝根,见了我从自行车上一脚踩住,问:“你不是在电视台工作吗,这事到底怎么着啊?”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