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在“传统工艺制作壁画”中的应用

来源 :文物鉴定与鉴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a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数字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两者有机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超星学习通平台功能强大,获取信息便捷,很适合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文章以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实验项目“传统工艺制作壁画”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实验项目的现状,针对其特点,构建了基于超星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教学证明,这种模式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效果显著。
  关键词:超星学习通;古代壁画;传统工艺;混合式教学
  古代壁画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一直以来都是文物保护领域的重点工作,目前兼具扎实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壁画修复人才少之又少,现阶段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壁画保护与修复是天水师范学院(下文简称我校)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核心必修课,这门课程以理论加实践的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使学生面对中国古代壁画中出现的一些病害问题时,能做出正确分析与判断。现代教学媒体的先进性与传统教学的实用性相结合的教学实践模式,可大力促进壁画保护修复实验课程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近年来,我校不断加大教学改革与创新力度,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我校以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实验项目“传统工艺制作壁画”为研究对象,对我校2017级、2018级文物保护技术专业的学生进行传统工艺制作壁画混合式教学实践,有效规避了传统线下教学的矛盾和不足,在丰富学习过程和内容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实践教学效果。
  1 传统实验教学的不足与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通过传统工艺制作壁画,加强了学生理论知识的深度,学生通过亲自动手检验或证实所学知识的实践过程中,能够近距离地接触和感受古代工艺和古代文明。传统的实验课堂教学是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堂讲解演示的模式,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进行指导,学生操作并做好实验记录,课后学生完成实验报告。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果较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学生预习期间师生互动少,预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教师也不能及时准确地掌握学生的预习效果,教和学是“两张皮”。
  ②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依讲义按部就班地操作,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学习效果也不理想。
  ③教师难以了解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无法对学习成果做出精准、客观的评价。
  超星学习通智慧课堂功能十分强大,它是一个集线上课程管理与教学改革为一体的教育应用平台。①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将线下面对面的教学与线上网络教学紧密结合,使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既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主建构,又实现学习效果的最优化。
  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教师可以发布学习资源,包括课件、教案、视频、音频和网络链接等一系列资源。还可以通过在线课堂、主题讨论、抢答等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实现师生的高效互动,突出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模式。平台上的随堂练习、讨论、分组任务、作业及实验报告版块可实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数据。②
  2 “传统工艺制作壁画”混合教学模式的构建
  2.1 教学设计的总体思路
  借助超星学习通平台,建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边互动式学习环境③,将个性化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根据学生不同的认知能力对其进行异质分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巩固提升三个模块。图1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思维导图。
  2.2 课前模块
  2.2.1 教师课前准备阶段
  在超星学习通平台中上传并发布传统工艺制作壁画的教学资源,包括实验章节、课件、教案、视频等,将学生分组并创建班级讨论组,根据每小节知识点布置课前学习任务,建立网上讨论和作业库模块。
  ①制作导学案。经前期對壁画保护修复理论课的学习,学生已掌握了古代壁画的结构,对古代壁画制作材料与工艺有较深程度的理解,为使学生更好地完成本次实验,制作了导学案(表1)和思维导图(图2)。
  ②制作微视频。将“传统工艺制作壁画”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划分,根据知识点的任务录制实验微视频。微视频应于课前3天传至超星学习通。
  2.2.2 学生课前准备阶段
  课前学生登录超星学习通并预习线上资源,在学习讨论板块发布自己的课前预习,并就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老师进行在线交流、答疑解惑。
  2.3 课中模块
  2.3.1情境导入
  由于传统工艺制作壁画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操作互相渗透,为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师可以通过表1导学案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拼接整合成一套完整的实验流程,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上课后,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情况,收集整理线上问题及教学任务中的重点和难点,最后进行课堂讲授。
  2.3.2 实践操作
  教师分配组织实验,具体分组实验方案见表2,实践教学活动见表3,学生带着兴趣和学习任务进行实验操作。因实验视频早已上传至超星学习通,学生在实验中可随时观看,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可小组讨论解决。教师检查实验操作情况,并对实验做出总结和评价。此外,课中实践活动增强了学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学生对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2.4 课后巩固提升模块
  ①教师线上反馈评价。实验结束后学生要完成实验报告,上交实验作品,教师批改实验报告和作品并评分。
  ②学生课后巩固与提升。教师将线下实验和线上实验记录、实验报告中发现的问题与学生交流讨论,并进行归纳总结。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进行课外能力拓展,①培养其创新能力,提升实验素养。
  3 实践教学效果
  在传统工艺制作壁画实验教学课程结束后,学生需要在超星学习通填写教学效果评价表,本次参与学习学生的调查结果见表4。从表4的调查结果可知,多半同学都能在课前预习,认真观看超星学习通平台的视频和学习与实验相关资料。大多数学生认为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进行课前预习对他们的实验帮助很大。通过本次教学改革与实践,学生的学习效果大有提高。
  首先,学生通过查看超星学习通上的课件、视频信息等资料,可以直观了解传统工艺制作壁画实验教学的内容,对实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预估,①这种有效的预习有助于学生思路的拓展和能力的提升。
  其次,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实验的掌握情况,能进行有效的反馈与评价。
  最后,课程采用了线上线下的多重考核方式,在这种考核方式的约束下,学生的参与度有了很大的提高。②线上线下混合式实践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
  4 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顺应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采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教学,可使信息化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本文以超星学习通为支撑,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将课前、课中、课后有机结合,进行了两轮混合式实践教学,达到了预期效果,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模式,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搜集有效学习资源的能力。当然,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学习效果不好。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调整教学方式,提高信息化教学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进一步改进混合式教学模式,实现精准教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文章通过详细分析“字口深峻,刀痕化尽”学说,指出了过去古钱币收藏界对雕母鉴定中存在的误区以及雕母定义中的错误。文章根据清代钱币收藏家鲍康对雕母的描述,分析了雕母的材质、钱体的制作方法以及印范不挂沙性能等,以期让更多人对雕母有正确认识。  关键词:雕母;印范不挂沙;光滑;塑性;易切削  0 引言  在古钱币收藏界对鉴定清早期及明代黄铜雕母存在很大争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样的。  古钱币制
摘 要:镇墓兽是隋唐时期墓葬中出土典型的随葬品,根据时代的早晚,造型及风格有较大的差异,能直观反映出墓葬的时代风格,折射出社会的发展状况。文章通过搜集公开发表的荥阳郡隋唐时期出土的镇墓兽俑,进行类型学研究,并与同时期洛阳地区的镇墓兽俑造型风格进行对比分析,来观察镇墓兽俑的时代变化特征,管窥隋唐时期荥阳郡的社会发展历程。  关键词:荥阳郡;镇墓兽俑;对比研究;社会发展历程  1 荥阳郡简介  荥阳郡
当前,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建设带动城市各类设施不断完善,同时也推动了城市建设的进程。文物是人类历史活动遗留下来的遗物与遗址,具有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是劳动人民聪明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对教育后人有重大深远的历史意义,因此,注重做好文物保护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那么,城市建设是否与文物保护相冲突?我们将如何在开创城市美好未来的同时做好保护历史?文章主要以福建泉州为例研究城市建设与文物保护的关系。
摘 要:青铜爵作为一种酒器和礼器,其功能和文化内涵现已明了。文章试从青铜爵整体的功能和象征意义以及其发展历程,来推导构成青铜爵的部件—爵柱,能否组合成青铜爵这一完整器物自身所蕴含的功能及其文化内涵。通过三代青铜爵爵柱的发展史,结合出土青铜爵的墓葬等级,就夏、商、周三代青铜爵爵柱的功能及其象征意义进行探讨。  关键词:青铜爵;爵柱;发展史;功能;象征意义  1 研究现状  青铜爵从发现至此,古今学者
8月27日从位于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的榄园岭遗址考古现场获悉,截至当日,该遗址本次考古发掘共发现先秦时期墓葬58座,出土各类遗物160余件(套)。榄园岭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龙湖街棠下村南部,东临平岗河,为一大致呈南北走向的椭圆形低矮小山岗。2015年,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便对榄园岭遗址西北部区域进行过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出西周至春秋时期墓葬51座,南越国时期墓葬1座,出土文物100余件(套)。
摘 要:金代对归葬的界定比较宽泛,所有卒于外地者,无论是送归祖籍祖茔安葬、送归新籍祖茔安葬与单纯归祔父母坟茔安葬甚至是运回现居地安葬,都能被称为归葬。金代归葬习俗盛行,除了汉族外,其他民族也存在归葬现象。另外,金代僧道阶层存在普遍的“不归葬”现象,其他阶层相对较少,且更多的是因为各种原因不能归葬,还多以“衣冠葬”“招魂葬”等方式进行“补救”,体现出金代多数人对归葬的认同与向往。  关键词:金代;归
8月10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汉二陵博物馆)、南越王宫博物馆协办的“海宇攸同—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南越王宫博物馆等单位收藏的南越王墓、南越王宫及广州地区其他秦汉考古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330余件(组)。
随着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开展,对文物的保护与研究力度不断增大。文物是在某个时期遗留下来的物品,对于研究对应时期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也是现代人们研究古代社会的一个主要依据。在对文物进行研究的过程中,文物摄影必不可少。文章对文物摄影的方法和技巧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从摄影的角度准确还原真实的文物,帮助更多的人接触和欣赏文物,也希望在实际的应用中,能够提供一定的借鉴。
0 引言  随着对中国传统古建筑进行保护的要求逐步提高,探索更加行而有效的数据采集整理方法显得更加重要。对比传统古建筑保护中在数据采集上的方法,现代的数据采集整理方法变得更加高效精准,本次利用先进的数据采集手段对大护国保安寺遗址进行研究,从而论证该数据采集方式的先进性。本次研究就是通过使用无人机、地基激光雷达技术结合摄影测量与探地技术对大护国保安寺遗址进行实地测绘。  1 绪论  1.1 保护研究
9月1日,湖北省荆州市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推进暨培训会议在石首市召开。湖北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总工程师程咸立及湖北省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组(以下简称“普查工作组”)成员出席会议,来自荆州市、荆州市所辖各县市区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相关人员等30余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