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的终极点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读写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alli_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的动机左右着写作的行为,作文的结果又是写作动机必然的昭示。假如撇开写作的任务性指向,那么,作文的目的何在?写材料作文的终极点又是什么?这实际上是写作者面对同一个作文命题和要求,必须十分认真而严肃考虑的问题。语言的背后是思想,因此,作文的书面表达自然应当显现写作者的相关思考,写材料作文则尤甚。
  写材料作文尤为强调显现自我的思考,是因为命题材料提供了具有可以而且必须加以思考、思索、思辨的方方面面。
  要么是提供一个小案例或小故事,让写作者揣摩内涵、抽绎道理。譬如:有一天,主人问笼子里的画眉鸟:“你想回到大森林去吗?”画眉说:“为什么呢?我住在笼子里,吃喝不愁,每天还可以唱唱歌,晒晒太阳。”主人说:“可是森林里有美丽的花草、清新的空气,还有广阔的天地。”于是主人打开了笼子,把画眉放回了森林。一年以后,主人在森林里遇见了画眉鸟。主人问:“森林里的生活怎么样?”画眉说:“好是挺好,就是这笼子太大了,怎么也飞不到边儿。”
  要么直接摆出有一定广涵性的论说或道理,让写作者藉此之理反观或省察生活,或者对此之“说法”做进一步的分析思考。譬如:有人说,与其活在别人的阴影下,不如勇于突破,活出精彩。也有人说,与其碰得头破血流,不如追随别人,也能成功。
  针对以上材料来写材料作文,写作者怎可能不做分析思考,最起码的思考应该是:他(它)们为什么这么说?材料作文一再强调的所谓“立意”,其“意”指的就是作文字里行间所包含或蕴含着的或一点或一种或一套的自我意识。
  既然显现自我思考是材料作文的终极点,那么,不管哪一种思考、思辨、思想都必须经命题材料的“触发”而来。其实,无论采用哪一种命题方式,只要是命题作文,都有一个最为明确的评价标准,就是必须“切题行文”。只有完全符合命题目的和要求的表达才能算“切题”作文,这是作文的底线,也是作文目的思考的第一要素。写材料作文,行文表达的内容能与文字性的命题材料对上号,即可算作符合命题的题意,而材料作文的“切题行文”,即达到显现自我思考的终极目标,就是要切入命题材料、行文表达自我。
  面对叙述型材料,切题,讲求一个“准”字。概括与表述要“准”,因为任何一种说法,不管是概念还是语句,如果材料中找不到依据,就属偏题。一旦偏题,各种叙述或论述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譬如这样一则材料:据研究,美国空军战斗机失误频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驾驶舱是按照飞行员身体特征的平均值设计的。可飞行员不是按平均值生长的,当他们必须在少于半秒钟内做出判断和行动时,平均值系统和操作员之间的矛盾就容易导致一系列事故。后来,美国空军要求制造商改变设计,让座舱能随飞行员的个体特征做局部调整,让系统适应个人。此后战斗机事故率降低,作战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材料中有关飞行员的“个体特征”与“身体特征平均值”之间的关系及价值影响的叙述还是比较清楚的,但作文中,误把“个体”表述成了“个性”的不在少数,这就完全偏
  离了命题材料的范围和含意,围绕“个性”写的愈天花乱坠愈不靠谱。所以,写材料作文显自我思考,切不可漠视“以材料为本”的要旨。
  面对论述型材料,切题,讲求一个“深”字。譬如这样一则材料:最短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转瞬即逝;最长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无穷尽。这里,时间的长与短也可以理解为多与少、快与慢。材料虽短却颇富思辨意味,所以,不能只是简单地用数据或实例来证明这两句话的正确性。无论是针对时间的短暂还是针对时间的漫长,行文之前一定要有自我的分析思考,至于是以叙述还是议论为主来展开表达,则完全是呈现终极思考的路径之选。
  从作文的大方向看,对材料作文的整体评价,有两条不可忽略或偏移的标准:一是作文必须遵从材料内容和范围的限定,强调“以命题材料为本”。不管是明说还是暗合,表达都必须基于材料的点、面、线。二是作文必须具有相应的认知及立意,看重“以自我见地为主”。无论是记叙还是议论,行文都不应机械地演绎或简单的表态。一边是客观材料,一边是主观认识,通过对应的文体实现两方面的融洽表达,是材料作文最理想的境界。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命题材料的随机性,决定了不可也不应过分关注作文由什么写起,而自我见地的观念性,则意味着作文向何处深发的认识、认知、认辩,绝不会是临时起意。
  古人云“意在笔先”,此话如果用在写材料作文方面,应当叫“立意见地在命题材料之先”。不见题目不动心很普遍,但写材料作文决不能不见材料无想法。写作的宗旨决定了头脑中除了素材实例的堆积,更需要思想认知的贮存。宏观方面,可以有“三觀”的意识:一是世界观,即对这个物质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二是人生观,即人活着如何为自己又如何对他人;三是价值观,即如何看待及评价对与错、重要与不重要等。任何事况或事理都不可能脱离“三观”而孤立存在,只会有多与少、强与弱、显与隐之不同而已。
  材料作文的命题特点及评价标准,决定了只有在明确的命题材料出现之前就已经具有了较为明确的观念态度,才能真正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备而来地走向材料作文的终极点,可以采用以下几个方面的思维路径:
  一是立足现实、小中见大。根据命题材料,立足现实,大小互动。通过细小的人们熟悉的事物来说明或阐明抽象的深刻的道理,叫“小中见大”;材料要是事关自然社会、人生命运、天地宇宙,也可以找一个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又有话可说的角度作为切入口,叫“大题小作”。二是关照发展、比中见意。不管命题材料需不需要再做进一步的价值判断,都要以发展的眼光来加以审读,在来龙去脉的探寻中发掘或建构价值观;同时可以作横向的比照、比对,看异同、找联系、析区别,在显露出来的差别里发现特点认识本质。三是注重辩证、事中见理。假如命题材料本身已颇有道理,再就事说事难有深意,就理谈理也难免空议。因此,要追溯事物形成的根由,分析问题产生的要素,推断情况发展的趋向,在虚与实的辩证思考中一步步寻到本质得出结论。
  有了思维的路径,再来钩织思维的一个个节点,包括价值判断、人生追求、历史延进、社会发展、文化需求、道德评判、环境变化、因果呈现等等,不一而足。就拿下面三则命题材料来说,不管是具象的叙述,还是抽象的论述,我们都可以对它们做有关价值判断、因果呈现的思辨,与此同时,也能从不同的角度,由各则材料发掘出有关人生追求、历史延进、社会发展、文化需求、道德评判、环境变化的思考。有思考就会有思想,多少皆可,深浅不论。
  ①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下后,结出的葫芦大得可以容纳五石。用它来盛水吧,它质地太脆,无法提举。切开当水瓢吧,又太大了,没有哪只水缸能容下它。就把它砸了。”
  ②村上春树说:“在这个世界上,不单调的东西让人很快厌倦,不让人厌倦的大多是单调的东西。向来如此。我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单调的时间,但没有忍受厌倦的余地。而大部分人分不出二者的差别。”
  ③一双鞋,在地摊不过几十元,到了商场、专卖店,就会涨到一百,甚至几百;一双鞋,材料很重要,好的材料才有好的质量;一双鞋,样式老的大多很便宜;一双鞋,只有让顾客满意才能卖出去。
  以命题材料为本是写好材料作文的大前提,而以贴切与深入的判断、分析、思辨来显现自我的见地则是完成材料作文的终极目标。可以不知道从哪里出发,即不见命题的材料之时不知从何处入手,但必须清楚向何处进发,即往那些能够显现自我认识见解的方面写下去。只要“备”好了思考、思索、思辨的向量,从哪里出发走多远都不会有问题。
其他文献
《北京晨報》消息,本报记者从北京教育考试院获悉,2017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最近出版。语文将《红楼梦》等6部经典作品纳入必考范围。  语文《考试说明》中,附录部分的12部古今中外文学和文化经典篇目中,有6部是新的,分别为《红楼梦》《呐喊》《边城》《红岩》《平凡的世界》《老人与海》,均纳入考生必须作答的范围。为此新增三道参考样题,体现对经典阅读“考查内容”的理解。样题之一便是选用《红楼梦》中大观
期刊
新浪网消息,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名儒朱熹一生读书无数,著述无数,而他谈读书方法的文字也被后人编成《朱子读书法》一书,书中总结的“读书六法”经过不断传播,成为中国古代影响最广泛、最系统的读书方法。前不久,这样一本重要的读书方法论《朱子读书法》简体标点本由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精心整理出版,该书除严格遵循原版本外,还进行了全面的注释和翻译。  新儒家领军人物、曾任蒋介石侍从室机要秘书的徐复观先生在谈
期刊
新浪网消息,2016年度十大流行语、十大新词语、十大网络用语是由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依据大规模动态流通语料库,利用语言信息处理技术在监测数据的基础上提取的,全面、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媒体视野中的世间万象和社会变迁。  2016年度十大流行语是:长征精神,两学一做,杭州G20峰会,南海,里约奥运会,脱欧,美国大选,亲信干政,天宫二号,阿尔法围棋。  2016年度十大新词语是:两学一做,冻产,表情包
期刊
新华网消息,人民文学出版社透露,重新校订的《史铁生作品全编》已经印制完成,于2017年1月发行。《史铁生作品全编》共十卷,其中小说五卷、散文一卷、评论及书信一卷、作品集兩卷、剧本及对话一卷。“全编”还附录了《史铁生生平及创作年表》和《史铁生研究资料要目》,将史铁生生平、作品和研究方面的信息尽可能完整准确地提供给读者和研究者。  此前,人民文学出版社曾于2008年出版《中国当代作家系列·史铁生》(六
期刊
自从郎丹先生遇見了那个青年女子,他就堕入了情网。  那是一个去世好几年的外省税务局长的女儿,和母亲清贫度日。她那种带着含羞意味的美,具有一种安琪儿式的纯洁风韵。大家全赞美她。凡是认识她的人都不住地重复说:“将来娶她的人真有福气。我们找不出更好的了。”  郎丹先生当时是内政部的一个主任科员,每年的薪水是三千五百金法郎,他向她求婚,娶了她。婚后,她用巧妙的经济手腕治家,两个人好像过得很阔气。她对待丈夫
期刊
书如山,阅读如登山。一篇优秀的小说,就是一座风景绮丽、蕴藏丰富的高山。所谓阅读,就是要走进这座“山”,理解其设题为文之妙,欣赏其营意造境之奇,感受其勾人画物之美,品味其表情达意之深。  标题,是山名。了解一座山,是从山名开始的;阅读小说,首先从标题入手。相较于山名由来的纯粹(自然或人文的因素),小说的取题则更加灵活自由。时间、地点、人物、事物,甚至小说中的某个特殊物件都可以形成小说的标题。如果以小
期刊
有一条河流,它发源于一个很远的山区,它流经各式各样的田野。最后它流到了沙漠。就如它跨过了其他每一个障碍,这条河流也试看要去跨越这个沙漠,但是当它进入那些沙子里,它发觉它的水消失了。  然而它被说服说它的命运就是要去横越这个沙漠,否则无路可走。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来自沙漠本身隐藏的声音在耳语:“风能够横越沙漠,所以河流也能够。”  然而河流反对,它继续往沙子里面冲,但是都被吸收了。河流想:风可以飞,
期刊
《人民日报》消息,为落实中央关于纪念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有关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教育部组织历史专家进行了认真研究,对教材修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日前基礎教育二司又专门发函对中小学地方教材修订提出了要求。教材修改要求覆盖大中小所有学段、所有相关学科、所有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教材,要全面体现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强调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凸显中华
期刊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的生活经历、精神风貌以及历史背景的一种叙事性文体,它具有真实性、文学性、通俗性的特点。传记作品的阅读跟一般的小说散文的阅读一样,侧重于学生分析综合、鉴赏评价、探究等能力的考察。  传记阅读的中心任务就是梳理传主的生平经历,概括传主的个性品质,追溯他事业、人生等方面成败的原因。因此,阅读传记,要善于提取有关的“纲目”,“纲目”提取出来了,做题就成功一半了。
期刊
这首词作于公元1188年(宋孝宗淳熙十五年戊申)正月初一,这天刚好是立春。自然界的时令推移,触发了辛弃疾满腔的忧国之情。就在写此词的前两个月,偷安的太上皇赵构死了,这应该是抗金复国的一个转机。若宋孝宗此时善作决断,改变偏安路线,则抗金的“春天”必将到来。可是锐气已衰的孝宗却无心光复大业。赵构刚死,他就下令皇太子赵惇“参决国事”,准备效法他的老子传位于太子,自己当个只享清福的太上皇。这一年辛弃疾已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