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马氏三兄弟绘事小考

来源 :故宫博物院院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wang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了金代马氏画家三兄弟(马天来云章、马天章云卿、马云汉)所处的文化背景及其祖地的艺术渊源,确定他们的出现不是孤立的,其绘画艺术属于北方文人画系统,三兄弟的艺术理念主要来自儒家的中庸思想.马云章的水墨画和雕塑丰富了文人艺术的形态;马云卿继承了李公麟具有文人气息的佛像画艺术,并传播到了元代宫廷画坛;马云汉的肖像画则通过北投官员带到了蒙古统治时期的官场.总之,马氏三兄弟家族性的艺术活动具有民族融合的特性,为后来元代宫廷及北方人物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裴务齐正字本《刊谬补缺切韵》,作为《切韵》系韵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书中保存了部分疑难字,文章以汉字构形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以形考字、以音考字、以义考字、以序考字、以用考字等疑难字考释方法,对其中存在的“(蒙)”“(瓸)”“胓”“(权)”“(姕)”“(縠)”等6个疑难字进行考释,以期能对以后研究者有所裨益.
“风流”是中国文化史上很独特的观念词,“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褒义,然而“风流”又表示“放浪不贞”,含贬义.“风流”在《红楼梦》中频繁出现:故事源自“风流公案”;书中颇多女角和“风流观念”相关;“风流公子”参与聚麀之乱.黛玉是“风流冤家”,晴雯“夭风流”,其实,黛、晴绝不泛爱滥交,在这种情况下,“风流冤家”“前盟”与男女主角的关系有待辨明.此外,大观园是“文采风流”之地,但是贾府也有“风流场”,其中有些情节可能源自《风月宝鉴》.“风流”又用作文评术语、道德标签,它的多义性令译者感到为难.
从婚姻叙事的角度看,《红楼梦》中婢女的婚姻同样是小说浓墨重彩的书写对象.就其来源而言,婢女可以分为三类,三类不同的出身对于这些女性的婚姻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同时也深切地影响了小说人物的言语方式、行为特质以及性格走向,并由此带来了情节变幻乃至巨幅变动的诸多可能.同时,从这些“副册”女性的婚姻遭际中,我们也能够更为清晰地看到隐含并贯穿于“千红一窟”“万艳同杯”中的核心要义.
先秦时期,礼仪用诗、外交赋诗、立言引诗,以及其后出现的"说诗",形成一个诗用的传统.赋诗和引诗是借《诗经》的篇章或语句以阐发己志;"说诗"则是孔子等从经典文献出发构建新意识形态的理论行为,阐发的是诗人之志.《孔子诗论》所谓"诗亡隐志,乐亡隐情,文亡隐言",即是这一话语转型的理论纲领."以意逆志"作为一种说诗方法,既是对赋诗、引诗"断章取义"的反拨,也为儒家构建思想体系提供了新方法.它认为"说诗"就是今圣古圣的相互印证,也是与诗人为友、抵达道德盛世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必须超越文辞才能实现."以意逆志"作为一种
石印《红楼梦》版画是清代《红楼梦》图像中留存最多的类型.以程甲本为代表的木刻版画的衰落和西洋照相石印术东传中土,促使了这一艺术形态兴起.从石印版画种类、特征上看,图幅数量和“回目图”形式增多,书名中突出了“补像”“全图”等核心卖点,图像形态洵美细腻,艺术张力得以进一步彰显.相对低廉亲民的售价,也让《红楼梦》在晚清之际真正迎来了繁盛的“文—图”时代.石印技术的固有缺陷及晚清之际盗印翻刻的风气,最终导致这一群体不可避免地走向没落.石印《红楼梦》版画 自具阅读启蒙、情节引导、图像叙事、美学风格延伸等优势,将绣像
作为中国文化的集大成之作与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领域之一,《红楼梦》的英译及相关研究向为研究者所重.通过对近十年具有代表性的《红楼梦》英译研究论著予以梳理,可以总结目前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红楼梦》英译研究予以展望,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红楼梦》第二十二回提到的《刘二当衣》是改编自明沈采《还带记》第十三出《刘二勒债》的弋腔戏,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本再版时参照徐扶明之说修订初版注释,认为该戏有刘二官人勒扣裴度衣物和破落后的刘二官人去当铺当衣两种戏路,《红楼梦》里演的是后者,亦名《叩当》,第3版注释与此同.实际上,北京高腔(弋腔)抄本该戏题作《扣当》,亦称《刘二扣当》,“扣”不作“叩”,且只有开当铺的刘二勒扣老仆裴旺所当裴度衣物的戏路;《红楼梦》之《刘二当衣》当作《刘二扣当》,再版的修订不可从.同时,清宫曲本存有一种面貌较早的《扣
评点曾被应用于举业的评判授受中,《古文关键》的评点即处处契合时文的要求.因有益于举业,古文评点本在南宋迅速商品化.士人与书坊合作编刊古文评点本,一些官员也利用建阳书坊的版刻资源,刊行古文评点本以谋利,甚至不惜采取盗版等手段.商业化的运作策略一方面推动了古文评点之学的普及,另一方面一些出版商为求获利而改变古文评点本的版本形态、评点符号系统等,使得选篇、批语真伪相杂,评语脱讹,评点符号变形、残缺、淆乱,古文评点之学呈现出"有损传播"的状态,给读者解读带来了阻碍.由于畅销印本的影响力强,出版商的策略也影响到后来
词中和声说起于北宋沈括,经胡仔、朱熹等人的发展,成为宋人解释词体起源的主流观点.《钦定词谱》着重吸收了其中的“一字一声”和“诗变为词”的观点,并通过“添字”这一表面共性,与后起于曲学的衬字观念相糅合,作为该书建构词谱的基础.《钦定词谱》亦因此而承认词有衬字,这与《词律》的观点截然相反.分歧的原因在于,二书对衬字的理解不同:《词律》认为词无衬字,是指无狭义的曲体中的那类妄乱板行的衬字,并基本以“又一体”的方式处理字数参差的同调词;《钦定词谱》则采取广义的衬字概念,尊重词有增字的事实.两书又都受到和声说中潜在
清代初期科举常科不考作诗,士人缺乏主动遵循诗学规范的意识.在康熙十八年(1679)博学鸿儒科中,与试者创作《省耕诗》时出现了不合平仄、出韵等诗歌声律问题.雍正至乾隆年间,翰林院朝考、散馆试诗制度逐渐建立并稳定下来,作诗合律成为进入翰林院的基本要求之一,诗歌声律的相关知识随之进入精英文人的知识系统中.到乾隆元年(1736)、二年(1737)的博学鸿词科,与试者的诗歌创作在声律上已表现出高度的规范性与趋同性.通过考察清代翰林院试诗制度下精英文人如何理解近体诗律规范,可以看出近体诗律作为一种诗学观念,是如何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