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24孝探问:你“擅长”孝顺父母吗?

来源 :女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sun_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2年8月13日,全国妇联发布新版“24孝”行动标准。中华民族一向主张“百善孝为先”,但时代在变,老人的需求也在变,“旧24孝”主张的旧式愚孝已经很少被人提起,“新24孝”充满鲜活的时代元素,不仅包括“教父母学会上网”、“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等与现代生活紧密结合的行动准则,还包括“支持单身父母再婚”、“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等观念突破和对老年人的心理关怀。
  这些条款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热议。的确,在个体无比拥挤又无比孤独的现代社会,“孝”不是空有孺慕之情就能做好的,它是一种品德、一种情感,更是一种能力,同样需要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看着含辛茹苦的父母,我们都该自问一句:你体会过他们的心吗?你擅长孝顺吗?
  一、 相关链接 尽孝也时尚:新“24孝”行为标准
  1、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
  2、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
  3、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
  4、亲自给父母做饭
  5、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
  6、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
  7、为父母建立“关爱卡”
  8、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
  9、教父母学会上网
  10、经常为父母拍照
  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
  12、打开父母的心结
  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
  14、支持单身父母再婚
  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
  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
  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
  18、带父母一起出席重要的活动
  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
  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
  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
  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
  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
  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二、调查:孝顺父母,我们做得怎样?
  在某社区随机发放新“24孝”抽样调查表30份,调查结果显示,按照行动标准衡量,能做到“10孝”以上者仅两人,大部分人只能勉强做到“5孝”,有人坦言只能做到一孝或两孝,甚至有一人表示,由于父母在老家自己工作压力大,他连一孝都没能做到。
  三、孝顺的“傻孩子”VS智慧的孝子
  一顿寿筵引发的冤案
  魏清敏 某物业公司职员
  今天一整天真把我忙坏了,从上班开始就拎着电话本挨个打电话:“陆伯伯,今天我爸六十大寿,我在世纪华庭2806订了房间给他过生日,您是他最好的朋友,届时一定光临哦。”“孙叔叔,……”
  一上午时间,我把所有亲属和爸妈平日来往密切的朋友全部通知到,4桌客人满满当当,保证隆重热闹。
  对桌小杨咂咂有声:“世纪华庭啊!魏姐,五星级,这么多人得花多少钱啊。”我一笑:“父母养大我们姐弟3人不知吃了多少苦,六十大寿一辈子就一次,不风风光光办一场怎么对得起他们。”屋里顿时响起一片赞叹:“看人家魏姐多孝顺,都学着点儿。”
  中午稍事休息,又赶去酒店忙活布置寿筵现场、确定菜单、拿生日蛋糕。做完已经腰酸背疼,看看表4点半,我折身回家接爸妈。
  爸爸眼皮都没抬:“不去!外面的饭有啥好吃,你妈把排骨、鲅鱼都化好了,把清丽、清海他们叫过来,咱在家吃。”
  我急了,饭店里40号人等着,主角不到像什么话?好说歹说,爸妈终于同意,我大大松了一口气。不料到酒店门口下了出租车,我家老太爷脸一板,说啥也不进门,非要回家不可!无奈,我打电话给弟弟妹妹,半抱半架把老两口弄进了包房。
  整个酒席宴,爸妈就没给我好脸色,吃龙虾像咬黄莲,喝五粮液像咽药。酒至半酣,又推说血压高血脂高,硬是退掉了后面的4道荤菜提前退场了。
  亲朋好友识趣地渐次离去,我望着满桌残茶剩饭伤心。妹妹安慰我:“姐,我们都知道你是好心。咱爸妈你又不是不知道,太抠儿,那会儿在门口就说,你姐真烧包,这酒店排场得吓人,吃一顿饭不知得花多少钱。恐怕吃一口菜就像咬下身上一块肉一样,哪还笑得出来,不是真的生你的气。”
  拜托!我也是工薪阶层,勤勤恳恳的家庭主妇,平日买件衣服都得掂量半天,何曾奢华过?总以为自己是长女,父母操劳半生,我得带头尽孝,可我咬牙豁出半年工资,精心准备了好几天,怎么就买不了他们一个高兴?
  点评:跟父母在一起,他们总有看不惯我们的地方,我们对他们也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认同。很难说谁对谁错,不同年代的人,对问题有不同的见解和处理方式,这,也许就是我们所说的代沟。
  有时候我们对他们自以为是的好,会让他们如坐针毡,于是好也成为不了“孝”。孝顺需要以尊重和理解父母那代人既成事实的价值观和生活习惯,隔着代沟牵住他们的手,温暖地抚慰。
  结论:孝顺,从理解和尊重代沟开始。
  老了,也别把他真当小孩儿
  江鸿雁 茶商
  说起我对爹,村里没人能说个“不”字,唯有挑指赞叹:“江老头有福气呀,别看没儿子,有个鸿雁那样的闺女顶别人家两个儿,样样打点得妥妥帖帖,大孝女。”
  是,我就是众口交赞的孝女。爹不容易,娘在我17岁的时候遭遇车祸去世了,那时候大姐在外地上大学,妹妹才上初一,爹一边照顾我们一边养家赚学费,不知吃了多少苦。现在,大姐和小妹日子过得不错,我的茶叶生意做得不错,手头有钱了,孝顺日渐衰老的爹成了一件大事。
  不是吹,十里八乡没有哪家父母比我爹过得强。房子是我给他翻盖的二层楼,按城里联排别墅的标准,冰箱三开门,电视52吋液晶,沙发真皮,生活设施全是一流的。因为生意的缘故我经常出差,无论走到哪,看到适合老年人用的东西甭管是按摩椅、玉石枕、卵石拖鞋都会买回来,即使自己没时间也会安排人尽快送回去给他享用。说句不中听的话,我连他百年之后的事都安排好了,让他既无远虑又无近忧,只管享清福。
  可我这个爹呀,真不知道怎么想的,老了老了反倒让人没法理解了,年轻时没想着续弦,年近70了反倒琢磨起老伴来。好吧,找就找吧,大不了多养个老太太。可他瞧上的那些人,真没一个靠谱的。先是我从公司派过去帮他洗衣做饭的中年离异女人,让我赶紧打发了。他也不想想,一农村老头人家凭什么赶老夫少妻的时髦?这不明摆着是看上他的钱了,那样的人能要吗?后来不知咋的,又跟左邻丧夫的五婶有了那么点儿意思。五婶跟我们沾着远亲,跟我妈还不和,斗了一辈子,到了变成我后娘,这不笑话吗?我做爹的工作、数落五婶、游说大姐小妹劝爹,折腾了半年才让他断了这个念头。   再单独让他在老家呆着还不定又闹出什么事来,想把他接到省城跟我一起住。爹说啥也不来,说过不了城里的日子,再劝,就开骂:“没良心的丫头!就是想监视我,让我去她那坐牢,我才不去哩,死也不去。”
  我的心都被他骂凉了。我没良心!我还没良心了!我为他操碎了心,试问谁能比我对他更好?即使是长辈,也不能这么不识好歹吧?
  点评:人们常说母爱如天父爱如山,当父母老去之后,反哺的我们是否将“孝”化成名正言顺的天和山压在他们心上,让他们在我们圈定的“好”里晚景凄凉?
  在衣食基本无忧的现代,孝顺父母与养育孩子一样,早不是吃好穿好就能了事的了。都说老小孩儿小小孩儿,但我们真的没有权利把老去的父母当成需要我们代为决定一切的孩子,因为他们并不真的是孩子。
  说到底,孝就是爱,爱的最高境界就是幸福,我们给父母的是不是他们想要的?我们给父母的能不能让他们幸福?这才是孝的本质。
  结论:孝顺,就要满足父母真正的需求。
  及时行孝,事成胜于心想
  宋雨桐 木业公司销售人员
  说起父母,我满心惭愧,真的没为他们做过什么。但我绝不是不孝,真的,不是为自己辩解,而是真的无能为力。
  从毕业来到这里的第一天,我就发誓将来买一套宽敞的房子,把父母从寒冷多沙的故乡小城接出来,到这个四季分明的滨海都市里颐养天年。我要守在他们身边,陪他们聊天,带他们吃遍天下美食,给他们足够的零花钱,这也是我努力奋斗的动力。
  时至今日,我仍然作为大名鼎鼎的蚁族一员居无定所,虽然收入逐年攀升,可离一套大房子差了一大截。我知道爸妈想我,可我更知道自己是他们唯一的孩子,后半辈子责无旁贷的依靠,所以我玩命赚钱,分毫不敢懈怠。
  我连常回家看看都做不到。天知道我有多想家多心疼父母,可回一趟家多贵呀,杂七杂八一万块钱都不多,再加上损失的加班费,里外里一平方房子出来了。回一次家离房子远好几步,只能忍着不回去。
  6月份妈妈来电话说想过来看病,在车站看到相携而出的他们,我嚎啕大哭。两年不见父母明显老了,鬓边丝丝缕缕的白发在早春的寒风中拂动。爸爸前年轻度脑出血,怕我担心没告诉我,恢复得还算不错,只是走路有点儿拖脚。妈妈个子矮,扶着行动迟缓的爸爸很像是吃力地扛着他,老两口相依为命的身影深深刺痛了我。
  他们病痛时、想念我时,我正自以为是地做着大房子的梦,甚至顾不上打一个电话。在我奔向完美孝女的路上,他们已经迅速地老了,谁知道哪一刻,“子欲养而亲不待”的遗憾就会让我报恨终生。
  给爸爸看完病,我特意请年休假送他们回家。在家的每一天,我腻在父母身边一步也不想离开,出去买菜都牵着妈妈的手;给他们换了个物美价廉的智能手机,装上微信教会他们使用;把我的旧笔记本连上宽带留在家里。
  回到天津以后,手机微信和电脑视频成了我和父母之间“永不消逝的电波”。我“吓唬”妈妈:“我开了5块钱的流量包,能发好几千句话,说不够咱可亏了哟。”从此,妈妈细碎的念叨和爸爸略显苍老的声音不断地传来,每次我们一唱一合地聊着闲天,我都清楚地听到他们的兴奋和满足。
  我常常在网上拍些小东西快递回家,从书到零食袜子五花八门,希望他们在邻居亲友面前得意地接过邮包,一边骄傲地炫耀一边快乐地享用。大房子依旧无望,我正在打听哪里有合适的房子租给我,准备好好布置布置把他们接过来住,如果哪里有买得起的两居室、哪怕面积很小我也想先拿下来,这样能够把爸妈的户口落下解决一系列问题,让他们安心地住下来,承欢膝下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孝顺。
  我还缩减了自己的工作时间,四处“抓挠”另一半,因为父母最担心奔三的闺女成剩女,我的幸福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孝顺。
  以前总觉得孝顺很高尚很华丽,要制造一切条件去实现它。现在才知道,孝顺很普通很平凡,憧憬一千遍的完美不如布满瑕疵的抬手之举。
  其实父母何尝奢望过儿女回馈的锦衣玉食,只要记挂着他们,哪怕是再细小的行为也能心满意足。
  点评:世上恐怕没有不想孝顺孝顺父母的儿女,不论是亲情使然还是本能的回报,至少也是一种令人称道的美德。但想和做就是理想和现实的距离,有的人孝心被私欲吞没,有的人孝心被忙碌掩埋,无论多么堂而皇之的借口,行为决定了你的品质,孝,抑或是不孝。
  所以,与其梦想攒够一笔钱送爸妈周游世界,不如陪他们溜溜弯;与其决心给爸妈花不完的钱尽情享用,不如上街买几个甜软的桃子送过去。只要是儿女给的,哪怕是一双袜子爸妈也会含着泪接下,只要是儿女做的,哪怕是轻轻搀扶一下也会让他们无比满足。孝,是做出来的。
  结论:孝顺,是最接地气的行为。
  四、做到新24孝,就是新时代孝子?
  谭珍珍(32岁,父母在本市):仔细看看,这24条真的是做人儿女最基本应该能做到的,如果这些都做不到,再敢说自己孝顺,也太无耻了吧。
  郑达源(62岁,两儿一女):我的孩子都挺孝顺的,他们很忙,这些条款做不做得到我们不要求。儿女也是上有老下有小,不能总围着老的转哪。
  马璐(24岁 学生):敢情没电脑、没相机、没钱旅游就成不了孝子呢!笑话,感情哪有硬指标。
  于妍娟(31岁 父母离异):我相信100个人就有100种人生,同样,100个人就有100种孝法。做到24孝是孝,做不到24孝也不能说就是不孝,只要父母能感受到温暖和快乐,就算是孝之有道。
  五、新24孝,更多的是善意的提醒
  新24孝的提出让许多人惴惴不安,我们一条条对照着,唯恐在道德的阳光下,映出我们满身瑕疵。
  但是,做不到也是有具体情况的,也许是忽略了,也许是不好意思,也许根本就不可能做到。比如第一条常回家看看,许多人就做不到。在如今的流动型社会,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那些寂寞的空巢老人,难道他们的儿女就一定不孝吗?非也,许多都是情非得已。
  与其说是标准,倒不如说是一种提醒,既是对子女赡养父母应尽职责的浓缩表示,更是对为人父母精神诉求的婉转呼唤。
  六、本刊视点:孝心不作秀,期待引发新“孝应”
  父母含辛茹苦把儿女养大成人,做儿女的孝顺父母,就是对养育之恩的报答,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的事。时代在变,人们的观念与生活方式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如何尽孝、如何报恩,各有各的方式,各有各的内涵。孝心不分大小,不拘形式,不分贫贱,更不需要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
  孝心不作秀,再多的行为准则也无法尽述我们对父母的感激,新24孝更多的是一种提示,提醒受制于时间、条件、心意没有达标的人们把孝作为一种常态的情感表达。
  不管是新24孝还是旧24孝,它都是一种导向而非强制执行的法律条款,我们更希望以新24孝为契机,引发更广泛深远的“孝应”。
其他文献
“祥林嫂”老妈让活泼女儿性情大变  魏淑芳今年48岁,北京人,1985年5月,她和相恋了3年的男友刘宏亮结婚,第二年有了女儿杉杉。  女儿8岁那年,丈夫有了外遇,魏淑芳无法接受这个现实,经常和丈夫吵闹,没想到,丈夫的心越走越远,婆婆也经常骂她是个“丧门星”,不如滚得远远的。1996年,魏淑芳无法忍受丈夫的绝情和婆婆的谩骂,终于离了婚。魏淑芳带着女儿搬了出来。  起初,同事还都对魏淑芳抱着同情的态度
期刊
相对于时下流行的“低成本女人”之说,我更主张女人能为梦想不计成本地活一次。  女人的魅力或许在于娇艳的面容、窈窕的身材、高雅的气质和丰富的内涵,而赋予这魅力灵魂的却是那感性意识里蛰伏于内心深处遥远而美丽的梦想。它或者镜花水月虚无飘渺,或者高不可攀远不可达,又或者是人生进程中一个接一个的目标,它总是以超现实的姿态矗立于你努力迈进的前方,仿佛触手可及却又遥不可测。正是因了这梦想的存在,才让女人增添了浪
期刊
我和老公是大学时候的校友,大学毕业后我们不满足于家乡小城一成不变的生活,携手去了南方发展。打拼了这么些年,我们俩积攒的工资合起来在那个城市却买不起一个卫生间。眼瞅着到了结婚的年龄,我们却因为没有房子不得不一次次推迟婚期。最后没有办法,在家里的再三催促下,我们只得回到了家乡的小城。  结婚后,他不满足于小城市的发展空间,在我怀孕4个多月的时候,他第二次收拾行囊奔赴我们曾经逃离的城市,我纵然再舍不得,
期刊
随着艺术品收藏、投资市场的日益火热,以及《寻宝》、《收藏秀》等节目的热播,已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其中。与此同时,产生的保管、运输、买卖、拍卖艺术品纠纷也层出不穷,甚至有些人明明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但又不得不眼睁睁地看着败诉。以下案例不能不让你有所警醒和防患。  拍来赝品,为何只能自食其果?  【案例】 2012年元月8日,李蕾在一场艺术品专题拍卖会上,一眼看中了一幅标明为明代某画家的名画,觉得画工
期刊
我最大的癖好就是不断地尝试没干过的事儿,整天翻着花样想去尝试新的东西。 不断地尝试,不断地丢弃,很少长时间去坚持做一件事情,有人管我们这类没长性的人称为“小半截子”。  最明显的案例体现在穿衣服上。几乎每天都要更换衣服,红配绿民族路线、黑白组合冷艳无敌、小混搭一不留神还搭出欧美风。每天上班之路成了我的秀场,且不说有多少双眼睛对我惊鸿一瞥,真的有一双眼睛还为我的百变精神买了单。我被一家女性服装的设计
期刊
从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与人为善、克己助人、言出必践一直是我的座右铭。所以,这些年来,几乎对于任何向我求助帮忙的亲友,我都会竭尽全力,一诺无辞的。当然,我不过是寻常普通的女子,能够帮助别人的大都是小事琐事:送没人接的学生回家,帮同事代两节课,帮朋友写篇征文,为遇到情感烦恼的女友排纷解难等等,都是力所能及的事情,虽然要花费点时间心血,可看着别人开心感谢,我自己也快乐满足。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渐渐发
期刊
我是一位高校古典文学的讲师;女儿是明星刘亦菲“骨灰级的粉丝”。  女儿从《天龙八部》里认识这位“神仙姐姐”之后,整个人都变了。她的世界除了刘亦菲,还是刘亦菲。我和她爸爸在她心中俨然没有地位……我采取了各种办法,统统失败。  一天,女儿偷拿了我们的钱,离家出走。我和她爸爸几乎疯狂地寻遍了城市的大街小巷。后来,还是一位见多识广的警察提醒我们说:“今天一个大牌明星来我市,好多孩子都去追星了,你们要不要去
期刊
以前我是一个朝九晚五的上班族。每天奔走在家和单位之间,与大多数工薪族一样,过着紧张的生活。因为工作性质是与文字打交道,所以我的写作功底还可以,每天下班回家,闲下来的时候就玩博客,将自己所思所想,写在博客上,自娱自乐。因为我写作的随意性,博客内容很杂,有随笔,有小说,有自己自创的菜谱,还有外出旅游时写的游记,拍摄的图片,堪称一个大杂烩。我的地盘我作主,我将博客当做自家的菜园子,想种啥就种啥,以博会友
期刊
“闺女,俺的低保什么时候办下来?”、“妹子,俺家种的茄子有烂根的是怎么回事呀”、“武书记,俺家老公外出打工了,家里的猪舍漏雨了”……一位穿着朴素、笑容可掬的50来岁的女同志正在忙碌地接待者一位位前来办事求助的妇女,她就是枣强县唐林村妇女之家当家人武桂新。  2010年回乡创业的农民企业家武桂新是唐林村巾帼党支部的带头人,她创建了唐林巾帼幸福院,组建了“爱心大姐”巾帼志愿服务队,她亲自带领“爱心大姐
期刊
装修好房子后,我请母亲过来住。母亲不同意,担心给我们添麻烦。还是妻子有办法,对母亲说:“最近我们工作太忙,家里的事儿一点儿也顾不上。要是有时间,您就过来帮我们照看照看家。”母亲果然欣然同意,立刻到我家来了。  我们是想让母亲享受一下城市宽敞明亮的楼房,所以,母亲来之前,我和妻子把家里里里外外收拾了一遍,就怕母亲来了干活累着。  母亲过来后,把我们的新房子看了个够,满心欢喜,说做梦都没想到会住进这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