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作者结合多年讲授《VB程序设计》课的实际教学经验,分析了《VB程序设计》教学过程中一些可以改进之处,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方法等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以达到改善教学质量的目的。
关键词:教学方法 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b)-0163-01
VB序设计课程的设置,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对于学生们来说,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和概念都是全新的,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中如何紧紧围绕Visual Basic应用程序开发的界面设计、属性设置和代码编写三个环节,由简及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每个教师都在摸索着以寻求一个最佳方案。通过几年来的VB教学实践,我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想法。
1 教学方法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学习,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强调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训练过程中要有操作,注重听说读写、展示和讨论等能力的提高。教师不是以讲解为主,而是精心设计教学案例,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可评判的能力训练任务,有围绕知识应用的训练过程。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来完成,要有积极的互动,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在学生完成基本项目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进一步拓展职业能力。
2 立足具体实例,渗透基本概念
刚接触程序设计的学生,对程序设计充满了好奇,如果教材把对象、事件、控件等一大堆的概念放在前面讲,一下子引入大量抽象的名词、概念,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对《VB程序设计》学习的兴趣,应避免第一次课就开始讲授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由VB开发的一些小软件、小游戏,比方说屏保程序、猜拳游戏等。这些程序选择上也必须考虑到设计的复杂性。最佳选择是:让同学们感觉有难度,却又觉得通过学习后能自己动手去实现它。使学生能认识到《VB程序设计》离他们并不远,将在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要想让学生领会这些抽象的概念,教学中应以一个个鲜活的具体实例为切入点,在每个例子中适时、适量渗透一些相关的概念和知识,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渐地、很自然地去体会控件、对象、事件的概念。为了让学生灵活掌握每个控件的用法,教学中要安排足够的课时把这些控件的用法渗透到一个个程序实例中,由浅入深逐渐介绍,让学生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总结控件的用法。
3 理解算法,掌握核心
在教学中经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学生对语法、结构等知识掌握得很好,但一旦碰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实这是算法能力欠缺的一种表现。教师经常注重于分析每条语句的含义,却忽略了算法描述过程的展现,造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实,在VB中,算法设计是它的核心。如果学生掌握了良好的算法设计能力,也就掌握了钓鱼的本领,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很好的解决。那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算法设计能力:(1)详细讲授常用的算法。算法有很多种,学生一般只要掌握常用的就可以满足编写模块的需要。而与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相关联的算法则不做要求。(2)教师带领学生多阅读程序,分析过程,吸取他人的经验和成熟的算法,使学生少走弯路。(3)开展实践性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编程实践,促进思维的飞跃,比如让学生练习编辑班级学生档案管理软件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亲自动手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实际问题,为之设计合适的算法,经过实践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思、应用意识和探究能力。这些意识和能力一旦形成,就会使学生利用VB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到很快的提高。
4 分解难点,逐个掌握
在VB程序设计的三大环节中,重点难点是编写代码。代码不要一次性给出,而是通过逐步实现各个功能,再组合程序(若程序较复杂,还应给出流程图),实现加强功能,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特点,并且把难点进行了分解。最好在编写程序代码的过程中设想好一些以往学生常见的、典型的错误,以便通过调试工具进行找错并修改,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以后也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5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程序开发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大致掌握了VB的一些基本知识,但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缺乏系统的运用,对小型应用程序系统的开发步骤和调试都还不熟悉。因此,如果我们能开设12周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一个课题进行设计,这样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的。例如可以要求学生模仿设计windows附件中的计算器或写字板;对于部分数据库基础掌握得较好的同学,要求他们编写网上学生成绩查询系统或图书馆管理系统,这些课题都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学生也很有兴趣,因此他们在设计时较为投入,也能认真地查阅资料,分析步骤,进行控件的选取、属性的设置和事件的编写、调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程序开发能力。
VB语言所涉及的内容多,知识面宽,在短短的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完全掌握是不可能的,所以学生课外自学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另外,教师还应重视自己创新能力和将专业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的能力的培养,利用VB结合实际开发一些小型的应用程序系统,使自己更好地掌握它,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更好地进行目标任务的选编、设计和组织,探索出更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VB作为一门重要的编程语言,在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仍然占据重要位置,教学方法在程序设计教学中的举足轻重制约着程序设计教学的效率。科学的教学方法一定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帮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从而使得VB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 楼一峰.高职院校精品课程设计与发展[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4).
[2] 张萍,陆根书,程文文.教学情景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J].教学研究,2006(4).
[3] 陈洪涛,顾沈明,刘军.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改进[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125~126.
关键词:教学方法 程序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2(b)-0163-01
VB序设计课程的设置,是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一个重要手段之一。但是对于学生们来说,程序设计的思维方式和概念都是全新的,学生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在教学中如何紧紧围绕Visual Basic应用程序开发的界面设计、属性设置和代码编写三个环节,由简及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每个教师都在摸索着以寻求一个最佳方案。通过几年来的VB教学实践,我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想法。
1 教学方法要注重以学生为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作用是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序的学习,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强调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训练过程中要有操作,注重听说读写、展示和讨论等能力的提高。教师不是以讲解为主,而是精心设计教学案例,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有可评判的能力训练任务,有围绕知识应用的训练过程。由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来完成,要有积极的互动,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启发学生去思考;在学生完成基本项目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进一步拓展职业能力。
2 立足具体实例,渗透基本概念
刚接触程序设计的学生,对程序设计充满了好奇,如果教材把对象、事件、控件等一大堆的概念放在前面讲,一下子引入大量抽象的名词、概念,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好奇心,增强学生对《VB程序设计》学习的兴趣,应避免第一次课就开始讲授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由VB开发的一些小软件、小游戏,比方说屏保程序、猜拳游戏等。这些程序选择上也必须考虑到设计的复杂性。最佳选择是:让同学们感觉有难度,却又觉得通过学习后能自己动手去实现它。使学生能认识到《VB程序设计》离他们并不远,将在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要想让学生领会这些抽象的概念,教学中应以一个个鲜活的具体实例为切入点,在每个例子中适时、适量渗透一些相关的概念和知识,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渐地、很自然地去体会控件、对象、事件的概念。为了让学生灵活掌握每个控件的用法,教学中要安排足够的课时把这些控件的用法渗透到一个个程序实例中,由浅入深逐渐介绍,让学生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总结控件的用法。
3 理解算法,掌握核心
在教学中经常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很多学生对语法、结构等知识掌握得很好,但一旦碰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不知道如何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其实这是算法能力欠缺的一种表现。教师经常注重于分析每条语句的含义,却忽略了算法描述过程的展现,造成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其实,在VB中,算法设计是它的核心。如果学生掌握了良好的算法设计能力,也就掌握了钓鱼的本领,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很好的解决。那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算法设计能力:(1)详细讲授常用的算法。算法有很多种,学生一般只要掌握常用的就可以满足编写模块的需要。而与数据结构、软件工程相关联的算法则不做要求。(2)教师带领学生多阅读程序,分析过程,吸取他人的经验和成熟的算法,使学生少走弯路。(3)开展实践性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编程实践,促进思维的飞跃,比如让学生练习编辑班级学生档案管理软件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亲自动手解决具有一定难度的实际问题,为之设计合适的算法,经过实践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思、应用意识和探究能力。这些意识和能力一旦形成,就会使学生利用VB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到很快的提高。
4 分解难点,逐个掌握
在VB程序设计的三大环节中,重点难点是编写代码。代码不要一次性给出,而是通过逐步实现各个功能,再组合程序(若程序较复杂,还应给出流程图),实现加强功能,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的特点,并且把难点进行了分解。最好在编写程序代码的过程中设想好一些以往学生常见的、典型的错误,以便通过调试工具进行找错并修改,可以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以后也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
5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程序开发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大致掌握了VB的一些基本知识,但对知识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缺乏系统的运用,对小型应用程序系统的开发步骤和调试都还不熟悉。因此,如果我们能开设12周的课程设计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选择一个课题进行设计,这样对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的。例如可以要求学生模仿设计windows附件中的计算器或写字板;对于部分数据库基础掌握得较好的同学,要求他们编写网上学生成绩查询系统或图书馆管理系统,这些课题都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学生也很有兴趣,因此他们在设计时较为投入,也能认真地查阅资料,分析步骤,进行控件的选取、属性的设置和事件的编写、调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程序开发能力。
VB语言所涉及的内容多,知识面宽,在短短的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完全掌握是不可能的,所以学生课外自学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另外,教师还应重视自己创新能力和将专业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中的能力的培养,利用VB结合实际开发一些小型的应用程序系统,使自己更好地掌握它,只有这样,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更好地进行目标任务的选编、设计和组织,探索出更适应学生的教学方法,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VB作为一门重要的编程语言,在高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仍然占据重要位置,教学方法在程序设计教学中的举足轻重制约着程序设计教学的效率。科学的教学方法一定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帮助。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采用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科学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努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从而使得VB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 楼一峰.高职院校精品课程设计与发展[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4).
[2] 张萍,陆根书,程文文.教学情景对大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J].教学研究,2006(4).
[3] 陈洪涛,顾沈明,刘军.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的课堂教学实践与改进[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2):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