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期间江苏省职业病发病情况及趋势分析

来源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boy8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江苏省“十一五”期间职业病发病现状,分析疾病谱特征、地区和行业分布特点和发病趋势.方法 汇总2006至2010年职业病信息网络报告和职业病报告卡数据,以确诊职业病病例为分析对象.结果 该省职业病发病数逐年上升,导致上升的主要疾病为尘肺病;重点职业危害因素是粉尘(矽尘、煤尘)、窒息性和刺激性气体(一氧化碳、硫化氢)、有机溶剂(二硫化碳、正己烷)、重金属及其化合物(汞)和噪声;重点地区为徐州、苏州、无锡和盐城市;重点行业是煤炭、化工和轻工.结论 江苏省“十一五”期间职业病发病情况未得到有效控制,职业病发病情况不容乐观,职业病防治工作艰巨。

其他文献
目的 了解一起与既往案例存在不同之处的隐匿性职业性慢性正己烷中毒事故,探讨引起该事故的各种原因和预防控制措施,以期对其他正己烷中毒事故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职业健康检查、事故现场调查、历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统计、职业病专家诊断等方法,对事故进行详细调查.结果 职业健康检查过程中,通过工人口述、内科常规检查、神经系统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异常,通过神经-肌电图检查发现肯定的神经损害,不同于之
当前,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和挑战。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对职业卫生监管职能进行了重大调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进行了修订,职业病防治工作也面临着发展机遇。为适应新形势,谋求新发展,探讨职能调整和职业病防治法修订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新思路,进一步推动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均等化,
期刊
目的 编制坐姿作业骨骼肌肉疾患问卷(China Musculoskeletal Questionnaire,CMQ).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对现场资料收集、现有工效学工具内容的总结、专家咨询、职业卫生人员咨询、坐姿作业个人交流等定性研究方法,初步形成问卷条目池.然后通过专家对条目池中条目重要性进行评分,用条目池组成的问卷在325名生产线的坐姿作业人员中进行针对该问卷的现场调查及采样.获得相关数据后,
目的 分析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病例和观察对象的健康检查资料,为修改诊断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某化纤厂142名职业性慢性二硫化碳中毒诊断病例和观察对象的神经系统检查结果和神经传导检测结果,用SPSS14.0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轻度二硫化碳中毒病例和观察对象的工种以纺丝工和保全工为主.40例轻度二硫化碳中毒病例和24例观察对象的接触工龄为21~30年,分别占全部二硫化碳中毒病例和观察对象的
矽肺病是劳动者在工作场所吸入含有结晶型游离二氧化硅的生产性粉尘而发生的以肺部纤维增生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它是降低劳动者劳动能力和生存质量的重要职业病.据卫生部报告,至2010年底,全国职业病累计发病749970例,其中尘肺病患者676 541例,尘肺病累计死亡149 110例;2010年尘肺病新发病例23 812例,其中矽肺9870例,约占尘肺病总数的80%.鉴于矽肺病是一种可预防、难治疗的疾病,国
期刊
当前,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面临十分严峻的形势和挑战。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对职业卫生监管职能进行了重大调整,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进行了修订,职业病防治工作也面临着发展机遇。为适应新形势,谋求新发展,探讨职能调整和职业病防治法修订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新思路,进一步推动基本职业卫生服务均等化.经中华预防医学会批准,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
期刊
2011年10月14~16日,由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和《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编辑部联合主办的“2011年全国急性中毒与急危重症救治研讨会暨国家级继教项目《急诊医学新进展》学习班”在温州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约150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了会议。
期刊
根据《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对水平二的教学建议,本阶段主要强调运用合理的动作方法,创设多种有趣的运动环境与任务,适当增加简单的对抗性活动,进一步丰富人球关系[1]。为此,笔者以篮球的人球关系、人人关系、比赛规则等项目特征和技术动作的练习方法作为两条主线进行设计,营造在规定活动区域内学生按要求自主练习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真实体验在曲线运球中人与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超细颗粒(ultrafine particles)或纳米颗粒一般定义为空气动力学、几何学或迁移直径<100 nm的颗粒[1].随着纳米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在研究、生产、生活中接触超细颗粒或纳米颗粒的机会日益增多.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引起的相关疾病与超细颗粒的暴露有关[2-3].超细颗粒的暴露测量是评价其潜在健康危害的重要条件.近几年,国内外在工作场所中超细颗粒暴露测量方面取得一定进展,本文中
期刊
目的 检测和评估某供电企业工频电磁场职业暴露现况.方法 采用德国PMM8053电磁场测量系统(EHP-50工频电磁场测量探头)对作业环境进行测量,使用美国EMDEX LITE个体磁场剂量仪对作业岗位进行抽样测量,运用GBZ 2.2 2007《工作声所物理因素测量第3部分:工频电场》以及ICNIRP的限值标准对结果进行评估.结果 超高压变电站500 kV电压区90%以上测点工频电场强度超过5 k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