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都不能少

来源 :广东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w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廖伙新,一位普通的山村中学教师,一位不平凡的心灵导师。十九年来,他扎根清远市清新县龙颈镇河洞学校,如今,他已经习惯了这里的偏远贫困,那份为家乡教育事业奉献青春与才华的信念,久而弥坚。廖伙新已经记不清,他用爱心召回了多少迷失的心灵。在他的努力下,那些辍学又复学的孩子,那些厌学又回归的孩子,有考上重点大学的,有学成之后成功创业的,有技能高超享誉业界的……廖伙新用他的爱心,为这些山村孩子撑起了一片被知识和理想照亮的朗朗晴空。
  以心换心,不离不弃
  从教19年,廖伙新担任班主任14年。山区学生流失率高,廖伙新认为,能否留住学生,和班主任有很大的关系。这些年,廖伙新总是在课余时间往返于学生家里,与他们一起做作业、聊天;与辍学生及其家长一起到地里干农活。学生不仅被他的真诚打动,而且明白了只有读书才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返回学校继续完成学业,最让教师头痛的学困生和留守学生罗永乐便是其中之一。
  同样被廖伙新的执着打动的,还有多次劝说无果执意离开学校打工的陈雁冰,但廖伙新没有放弃,一直和他保持联系。半年后的春节,陈雁冰回到老家,廖伙新再次登门,和他聊在外闯荡的感受,以自己的成长经历鼓励他,最终陈雁冰回到学校,并顺利升上高中,考上华南农业大学。
  对于暂时离开学校的孩子,廖伙新都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告诉他们,并且叮嘱他们,任何时候有任何困难,都可以来找他。廖伙新说,他希望学生能感觉到,在他们身边,有一位老师,一直在关心他们,一直与他们同在,从来不曾离开。
  教书育人,尽心尽力
  “老师,我还能回到河洞听你讲一节课吗?”这样的信息,廖伙新经常收到。他不仅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了学生,而且用他的专业素养征服了学生。在廖伙新看来,合适的教育能成就每一个学生的价值。
  厌学或者辍学的学生,大多也是学困生。当很多人将目光聚焦在培优上时,廖伙新却将视线投向学困生,他希望通过课堂教学,从源头上断绝学生辍学的念头。
  1996年,学校有个班绝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差,有厌学情绪,每次大考都是年段最后一名。到了初三,班主任因工作调动到了县城,学校安排廖伙新接任这个班。许多好心的同事都劝他不能接,他心里也明白接这个班吃力不讨好。放弃这些孩子吗?廖伙新做不到!于是,他义无返顾地接受了学校的安排。刚接任时,这个班级的学生流失率几近三分之一,校长给他的任务是:留住学生,提高及格率。于是,廖伙新与科任老师沟通,从基础入手,让学生学有所得,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中考时,这个班的成绩已普遍提高,廖伙新所任教的语文及格率由最差时不到10%提高到80%以上,优秀率也达到23%以上。虽然与好的班级相比,这成绩确实不算什么,但廖伙新却觉得问心无愧,因为他付出了,尽力了。
  学生成才,无怨无悔
  为了那些辍学的孩子重新回到学校,为了那些厌学的孩子回归到课堂,廖伙新比別人付出得更多,但他说他得到的也比別人多。他用自己的青春韶华和智慧才华,收获了桃李芬芳,也收获了精神的充实。
  廖伙新至今都记得2000年仲秋的一个早上,住在学校的他刚从睡梦中醒来就听到了敲门声。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学生黄海建的家长,他的父母,已经六十多岁,母亲更是先天性失明,他们带着几斤番薯走过漆黑的山路,来到学校,怀着感激之情迫不及待地找到了廖伙新。原来是黄海建前一天参加广东省厨师大赛获得了一等奖,即将代表广东到北京参赛。他们感谢廖伙新,感谢他当年成功地劝黄海建回校读书;感谢他一直和黄海建保持联系,鼓励他;感谢他将黄海建由一个总想辍学的孩子变成有作为的人。廖伙新既高兴又感动,为黄海建有好的前途而高兴,为他们对他工作的肯定而感动!
  其实,19年来,这样的例子很多。因为每一年,都有3至5个孩子在廖伙新的执着中返回学校。即使这些学生最后没有考上大学,他也希望他们能够在完成义务教育之后,以更加成熟的年龄、更加理智的心态走向社会。
  看到同事调往县城,廖伙新有过羡慕;听到女儿的电话,廖伙新有过内疚,但是想到山里孩子那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那一张张充满期待的面孔,那一颗颗游离在学校边缘的心灵,最终,他连一次申请也没有写过。他说,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龙颈镇人,他希望用文化反哺家乡,用知识让孩子们走出大山。
其他文献
山村里的小学早放学,夕阳还没有落下时,谢林帮和往日一样,留下来跟一群尚未回家的孩子们在简陋、破旧的操场上打乒乓球、玩耍,其乐融融。  上世纪70年代末,还不到16岁的谢林帮就到茂名市茂港区沙院镇沙村小学当起了小学老师,一教就是15年。  1994年,评为高级教师后,谢林帮还是选择继续留在山村里教书,去了条件同样艰苦的茂港区沙院镇木苏小学任教。  6年后,谢林帮主动要求去校舍更简陋、留守儿童更多的茂
当留守儿童教育的问题越来越严重时,山区的教师是回避抑或勇于担当,是逃离抑或坚守?当本刊记者深入农村,深入学校,远赴粤北、粤西、粤东等偏远山区采访若干优秀山村教师后,心中有了
“九月飞歌.是时光的高山流水。九月飞歌,是丰收的硕果累累。在期许与圆梦碰撞的瞬间,播撒下九月的阳光:在夏天与秋天对话的季节,弥散开九月的芬芳。”第二十八届教师节,不变的是鲜
目的: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组临床心绞痛综合征,属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这类患者由于临床上
象山外人那样坐在家里就能轻松随意地收听收看到电视节目,是罗田人多年的翘盼。如今5套电视节目、一个电台广播的有线信号送进了全村的每家每户,这是罗田村在世纪之交的巨大变迁
进入9月份后,棉花处于吐絮和秋桃成铃阶段,加强9月份后的培管,不仅可减少烂桃、减轻虫害,而且可以确保秋桃盖顶。据我站苗情观察,今年棉花从移栽到盛花期表现出如下特征:移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乡村正在消失之中,山村小学也在消逝之中。在消逝之中,这里有留守的学生,这里有坚守的山村老师。他们数十年如一日,站在农村课堂的讲台上,用行动告诉每一位农民的子女,不用担心,老师在,学校就在,课堂就在,希望就在。他们是美丽的山村教师。  海丰城地势平坦,城市的高低楼群,连同街市,渐渐向近郊的山边延伸。城镇化率以后会更高。这意味着农村更多的人会被吸引到海城,学习,生活,工作。到城里去正在成为农民最后的选
我的童年是在乡下奶奶家度过的,让人快乐,回味悠长,永远挥之不去地留在我心中。  农村的一年四季,对我们孩子来说都能找到欢乐。  春天,万物复苏,百花盛开,姹紫嫣红。每当这时,我们一群小伙伴都聚到一起,去大山采草药,也会摘些山花,做成花环,戴在头上,像获得奥运金牌的运动员们一样骄傲,神采飞扬,哈哈大笑着。  夏天,我们小伙伴会拿着面筋和一根长长的竹竿,来到树林中捉知了。小伙伴们个个“技术高超”,不一
期刊
水稻种植采用机械抛栽,是水稻生产中的一项重大变革,克服了手工抛栽随机性大、均匀度差、入土浅等难点,同时还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劳动强度。1996年我单位引进2ZPY-C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