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课程述评

来源 :中小学班主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hxfxfx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在美国学校课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所蕴含的财经素养是学生必备的核心素养之一。本研究通过分析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课程的特点以及国家、家庭、社会等相关组织机构对该课程的支持与保障,以期对我国理财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启迪。
  [关键词] 中小学理财教育;历史脉络;课程特点
  随着“财经素养”测试纳入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财经素养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财经素养不仅关系到个人生活质量、家庭生活幸福,也与社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所以,无论从个人本位抑或社会本位来看,财经素养理应作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之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具有极强的可塑性,正确的理财观将使他们受益终身。同时,他们对学习抱有强烈的好奇心,并渴望融入社会群体。因而对此阶段的学生实施恰当的理财教育,能够促使他们了解社会金融机构,具备合理支配财富的能力,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让他们未来享有高质量的生活。本文通过梳理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课程特点,分析其保障措施,为我国中小学理财教育发展提供借鉴与启迪。
  一、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课程特点
  义务教育阶段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学习理财知识、提升理财能力的黄金时期。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课程内容明确、方式多样,注重家庭、社会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培养儿童良好的理财习惯。
  (一)课程内容分门别类
  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课程内容主要划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理财教育的基本原理,涉及对金钱的来源、意义、用途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结合个体实际情况,初步评估个人财政情况、制定理财计划,合理地进行消费。因此,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将引导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分析,了解个人收入基本情况。二是对理财相关组织机构的认识,囊括了同正式和非正式的各类金融机构打交道,熟悉诸如办理常规的存储、借款、保险业务;涵盖了通过各类机构的协助,学生能够对房屋、土地、财产和其他实物资产进行投资。也就是说,当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贷款等常规业务的过程即视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此外,学生能够实施同个人理财目标相一致的投资策略,则证明了理财教育课程的实效性。最后是理财技能的教育,主要内容为面对常规或突发事件应如何进行理财。如面对个人婚姻问题(结婚或离婚)、失业问题、家庭结构变故问题(家庭成员生病或死亡、家庭分裂)等突发情况,教师应启迪学生在人生任何阶段都应预留一笔流动资金,未雨绸缪。
  (二)课程模式各具特征
  目前,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课程已形成三种成熟的课程模式。第一,开设独立的理财教育课程。专设理财教育课程不仅有助于提升理财教育课程的地位,还有利于中小学生系统接受理财知识。为此,美国从小学到高中都设有理财教育必修课程,开发诸如专门传授个人财务开支计划、企业投资等理财教育课程。第二,理財教育课程同其他课程进行整合。《不让一个孩子落后》法案要求各学科课程同理财教育课程融合渗透。弗吉尼亚州的中小学于20世纪70年代最先开展理财教育课程整合,随后各州纷纷效仿。在具体实践中,美国教师在给小学二年级学生讲授加法的计算时,不但要讲解求和方法,而且还通过硬币等教具帮助学生初步感知金钱的价值,进而实现数学与理财教育的融合;在给高中生讲解“经济大萧条”相关历史时,教师除了介绍该事件产生的影响之外,还将当时银行系统和社会保障系统的基本情况、运作方式和现在的进行比较分析,以实现历史与理财教育的融合。第三,开发“金钱对话”课程项目。该项目针对13~18岁的学生,涉及储蓄习惯、汽车购买等理财主题。与普通课程不同的是,“金钱对话”课程项目内设同步课堂活动,采取游戏的形式进行交互式测验,激发学生学习趣味性。
  (三)课程形式丰富多样
  美国中小学理财课程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学。主要方式:其一,教师利用《商业报纸》的学生板块开展教学。该报纸社会影响力较大,其发行时间已有14年,使用学校数量已达到5 000余所,受众学生人数约为每月75万。除此之外,还精选出适宜中小学生学习且反映商界最新动态的文章,让学生不受时间、地点因素的控制,在课下随时随地自主学习。其二,教师通过一系列课外活动实施理财教育。如教师带领学生参观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用实际情境辅之专业人员的讲解,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将理财教育理论与实际情境融会贯通。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还组织开展相关社会模拟活动。三个班左右的孩子共同建立一个“工贸”性质的公司。在这个公司里每个孩子扮演着普通员工或管理员等社会角色,他们承担着不同工作事务,薪酬等级也有所差异。美国学校开展这样的活动,其意义在于帮助学生了解真实的社会,即社会分工的不同,薪资收入自然有所差异。
  二、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课程保障措施
  学校是课程实施的主要阵地,家庭、社会的积极配合有力地增进实施成效,政府的支持则为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课程提供法制保障。
  (一)国家层面:出台政策制度保障
  为确保学生理财素养的落地,推动社会经济良性发展,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都出台了相关法律政策。联邦政府层面,里根政府指任蓝带委员会颁布《国家处在危机之中》,报告指出平庸之流使得美国的学校同他国同行竞争中处于劣势,进而提出基于标准的教育改革。在这个标准体系中,理财教育作为学习课程和考试内容,奠定了其不可撼摇的课程地位。随后1994年联邦中小学教育法案修正案正式将个人理财教育纳入课程体系中,并规定了不同年龄阶段所达到的目标。十一年后,参议员琼森在《青少年理财教育法》中确定授权教育部长向各州拨发教育津贴,为中小学理财教育提供资金保障。州政府层面,亚拉巴马州、康涅狄格州和佛罗里达州等规定了理财教育的课程标准;阿拉斯加州、得克萨斯州强制性要求学生至少学习一门理财课程;田纳西州和弗吉尼亚州则致力于将理财素养较好地融入学生学习标准中。
  (二)家庭层面:给予孩子机会支持
  家庭理财教育是学校理财教育的重要补充部分。当孩子初步感知金钱概念之后,美国父母为培养他们的金钱责任感、增强金钱支配能力,通常会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给予孩子适当的零花钱。这一措施的关键点在于父母对零用钱数量的掌控,数量过少则发挥不了金钱的作用,金额巨大则易培养孩子肆意挥霍的习惯。因而,父母会考虑孩子的年龄、自我控制能力、家务表现情况等因素,定期定量支付零花钱。第二,为孩子开通银行账户。为了让孩子能够从小明白储蓄的价值,熟悉银行各种业务,父母给未成年的孩子开一个银行账户。开户当天,父母不仅要给孩子介绍银行的各项业务,讲解银行储蓄、贷款等涉及的利率知识,还要求孩子时常关注自己的账户,做出合理的理财规划。这样一来,孩子就会认真地打理自己的账户,精打细算、适度消费。第三,支持孩子在课余时间打工。在小学,美国孩子的课余时间较多,家长多鼓励孩子打工挣额外的零用钱。孩子用亲身劳作换回的报酬,更能深刻体会金钱来之不易。   (三)社会机构:创建青少年理财组织
  社会机构为学校理财教育的延伸提供了丰富教育资源,它们大多为非营利性机构,共同致力于改善学生经济理财素养。美国国家经济教育理事会于1949年成立,由商业、教育、劳动部门一起创办,其创办理念在于缩小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经济学知识与现实所需成为有效的消费者和公民之间的差距。为此,该组织建立了以250所大学为基础的经济教育中心,并研发了广泛的课程项目和网站资源,为广大师生自主学习提供多样化选择。美国理财教育赞助基金会曾为明尼苏达州提议并开发中学理财规划课程项目,该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理财能力,帮助学生进行理财规划。该项目自1984年开发至今,已有200余万学生使用,师生评价效果甚好。
  (四)师资层面:提供多途径教师培训
  教师作为理财教育课程的实施者,其专业素养决定着课程质量。因此,美国各州各类学校试图通过提供师范毕业生职前培训和教师在职培训的方式,促使教师成为理性的理财者和明智的消费者,确保教师掌握理财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教学方法。对于师范生而言,师范院校将理财课程纳入其课程体系,他们在校期间能够熟知理财领域的内容;对于在职教师而言,考虑其受工作的影响,他们的学习采取“组织理财教育短期课程培训”和“召开理财教育讲习班”两种形式。例如,密苏里州通过拨发1亿美元用于理财教育师资培训,于是各学区邀请金融业精英和理财教育专家到大学开展讲习班。讲习班既有针对某一特定内容而确定的学习主题,也有聚焦某一特定年级讲解适合学生学习的各类教学资源,有助于在职教师系统学习理财教育知识,为今后开展教学奠定基础。
  三、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课程对我国的启示
  理财教育个人层面而言有助于促进个人财务管理能力提升,就社会层面而言有助于促进国家经济的高效运转。当前,正确认识我国理财教育现状,理性分析美国中小学理财教育课程的优长,有助于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财教育课程。
  (一)政府立法:立法层面保障理财教育的地位
  我国近年来也采取了相关措施在义务教育阶段引导四年级学生学会合理消费,有储蓄可以进行投资理财;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开设“经济与社会”必修板块和“财经与生活”选修板块;高中数学课程引入教育贷款、购房贷款等具体实例;上海、广州等地区将理财教育纳入中小学课程设置,编写地方教材。这意味着,我国已经意识到理财教育的重要价值,并通过多学科的有机渗透,确保理财教育的顺利实施。但同美国出台《每一个学生成功》法案、得克萨斯州州长要求公立学校课程全面推行经济素养的措施相比,我国在理财教育建设方面还有待完善,最为突出的是在保障理财教育法制地位方面力度不够,尚未出台相关法律或政策文本。若以政府文件的形式鼓励更多地方开展理财教育课程、保证理财教育课时,对我国理财教育的实施将形成良好的制度保障。
  (二)学校课程:鼓励学校开发独具特色的理财教育课程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尚未形成独立的“理财”学科,学生对理财知识的学习主要依托其他学科课程的有机渗透。辩证来看,这有益于培养学生对金融理财领域的兴趣,却不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理财知识框架。学校作为加速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场所,理应创新教育教学方式,注重情景任务的激趣性。首先,学校可以设定校园财富节日、开展理财教育的主题班会课。通过表演情景剧、创办手抄报等寓教于乐的方式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其次,学校可以自行组建理财教育社团。社团成员可对现实场景中的银行、证券公司进行情景模拟,帮助学生理解各个金融机构的作用。再者,可以在学校内部开辟“跳蚤市場”,让学生由“消费者”转变为“商户”,体会赚钱之艰辛,这对于引导学生适度消费、理性消费,具有成长价值。除此之外,学校还可以邀请当地的金融专家、法律专家为高年级学生来校宣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校园贷”等悲剧重演。
  (三)家庭氛围:转变家长漠视理财教育的观念
  家庭是中小学生塑造灵魂、引导精神发展的首要场所,家长的教育眼界更是决定了家庭教育的宽度。当前,“月光族”“啃老族”等社会现象屡见不鲜,这折射出家庭理财教育的缺位。为解决上述问题,首要的是转变家长漠视理财教育的观念。家长往往聚焦孩子学业成绩发展,而忽视理财素养的培养。长远地看,理财教育能够帮助孩子学会财务预算,学会适度消费。美国家长赋予孩子理财机会,我国家长也可以同孩子签署消费协议,确定每个月的零花钱额度。又如,家长陪同孩子坚持每天记账、使用存钱罐。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一来帮助孩子养成存储的好习惯,二来让孩子知晓自己的每日开销,能够及时反思自身消费行为,培养他们健康的理财心理。
其他文献
[摘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引导学生掌握精读的方法以外,还要促使他们通过拓展延伸的方式辅助展开略读,进而提升自己的阅读量。教师要引导学生拓展思考视角,展开个性化理解;拓展阅读主题,深化思维;围绕作品文体特点,探究语言风格;阅读背景资料,提升信息储备能力。这些方法都能提升学生略读能力,让他们在拓展延伸中增长见识。  [关键词] 拓展延伸;略读文章;小学语文  略读也叫跳读或浏览,是一种快速
期刊
[摘要] 道德与法治是中小学基础性课程。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容越来越丰富,为实现有效教学,本文就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尝试提出应对的策略。  [关键词] 初中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学策略  一、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社会各界尚缺乏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科学认识与高度重视。对学生来说,在正确观念的引导下,才能有效形成有益于自身发展的价值认识。
期刊
[摘要]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在旧思维支配下的无意识行为中造成了学生的“师源性思维受扰”,阻碍学生良好思维习惯的养成及思维品质的提升。在小学科学单科教学中实施项目化学习,聚焦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环节学生的思维参与,并从实施流程等组织形式上提出一些可操作、可复制的激发学生思维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参与的教学策略,提升学生主动学习、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项目化学习;思维参与;教学策略  科学课程
期刊
[摘要] 特级教师周卫东老师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高观点、低结构、中温度”的主张。文章结合周卫东老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课例,从大问题驱动、结构化教学、思想性包摄三个维度理解“高观点”视角下的数学新课堂,以期能为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提供思考。  [关键词] 小学数学;高观点;带得走  “高观点”下的学科内容是通过大问题驱动,从纵深维度迁移到宽窄维度,进而推及到思想的高低维度,而学习方式则是通过结构化关联
期刊
商务部9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我国大陆地区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6227家,同比下降7.63%,实际利用外资金额371.92亿美元,同比下降2.11%。其中,8月实际利用外资金额44.86亿美元,同比下降8.49%,连续第4个月下降。怎样来看待这一组数据呢?  种种迹象表明,外商投资中国正进入“调整期”,其特点是,外商投资沿海低端制造业开始“退潮”,而投资服务业等新领域的高潮期即将到
期刊
[摘要] 随课微写作基于文本,立足课堂,着眼于习作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关注文本,合理取舍,做到取文本特点与习作方法并重,舍面面俱到;取学情特点与突破难点并举,舍精细讲解;取随课微写与即时讲评并行,舍虎头蛇尾,助力学生习得方法,提升言语实践的能力。  [关键词] 随课微写作;阅读教学;习作能力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体例突破了单一的人文主题,题材丰富,笔法独特,且强调练笔,凸显了阅讀与表达并重的理念。随课
期刊
[摘要] 南京市永泰路小学依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办学特色,开发“古韵三坛”校本德育课程,通过“春秋微语”“孺童慧语”“椿萱拾语”三个特色讲坛,让学生濡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传统美德的熏陶中实现立德树人。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德育  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历史所孕育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近几年,为了让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道德品质,我校致力于“古韵三坛”校本特色德育课程
期刊
[摘要] 学科融合既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性成果的重要途径。研学旅行课程应与学校课程紧密联系,以实现全面、深度的融通。在课程设计与实施中,教师可以依托语文课程中的古诗词、成语、文本、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元素进行融合教学,达到提升学生学科素养的目的。  [关键词] 研学旅行;课程融合;语文教学  《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明确提出“研学旅行与学校课程有机融合”,强调研学旅行和学校课程浑然
期刊
[摘要] 建党精神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学科课程性质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对象成长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学内容提升的内在诉求。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而言,建党精神既是一种教育观念,是一种教学知识,更是一种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专业发展产生积极引领的思想力量。建党精神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应真诚关注小学生对建党精神的认知与理解,主动建构小学建党精神教育的实践载体,不断丰富建党精神融入小学道法课的样态。  [关键
期刊
[摘要] 通过暖色调与寒时节的对比、万物自由与人民被压迫的对比、意气同学少年与“粪土”万户侯的对比、今日“独立寒秋”与往昔“携来百侣曾游”的对比等或明或暗的对比,《沁园春·长沙》塑造了一个困境之中见乐观、使命面前见担当、腐朽面前见自信、孤独面前见自强的“勇者”形象。本文透过对词作中四组对比的赏析,结合时代背景,探知内忧外患、时局维艰的大革命时期词人的“勇者”形象。  [关键词] 沁园春·长沙;对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