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困生,一般可以理解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学习成绩暂时表现不理想的部分学生。过去习惯于把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叫“差生”,再后来,又有了“后进生”的称谓,“差生”、“后进生”换言之就是落后,严重伤害了学生。因此“如何面对学困生,如何转化学困生”也一直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工作重心之一。本文就五个方面谈谈如何转化语文学困生。
关键词:语文学困生;转化;信心;爱心;耐心
学困生(to th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是指那些智力發展水平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方法不当、或社会、家庭环境以及生理、心理等的影响,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不能适应普通学校教育下的学习生活,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达到课标基本要求的学生。学困生,一般可以理解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学习成绩暂时表现不理想的部分学生。过去习惯于把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叫“差生”,再后来,又有了“后进生”的称谓,“差生”、“后进生”换言之就是落后,严重伤害了学生。因此“如何面对学困生,如何转化学困生”也一直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工作重心之一。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学生所学科目的不断增加,语文学科作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在一部分学生及其家长眼中有所忽视,加之部分学生的自身原因,从而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呈逐年下滑的趋势。最终,这部分学生变成了语文科目的学困生。面对学困生、如何有效地转化学困生,是摆在教师面前一个刻不容缓、必须解决的问题。下面就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尊重学困生。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
学困生一般都具有这样的特点:上课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或应付了事,不会做;考试成绩不理想。如果作为教师只看到学生不能完成作业或成绩不理想就予以否定,这将大大地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如果想真正帮助学困生得到进步,就不能因为他成绩不理想而歧视他,相反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我现在所教的班级中,有一位头脑灵活、性格十分活泼好动的男生,他上课控制力差,常搞小动作,所以影响了学习,上学期语文成绩分数是最少的。这学期开学,我把这位坐在最后面的学生调到了最前面,并对他说:“你上课老搞小动作,把你放在最前面是想监督你,希望你有所改变。其实最重要的是,你很会说话,我想看到你在上课时第一个把手高高地举起来,明白吗?”当时他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后来只要是他上课没搞小动作,积极举手,下课时,我学困生也能成优生都会对他说一句“你真是学习语文的一把好手!”每每听到这话,他都能露出自信的笑容。这学期,连续两次小考他都打了“优”。作为教师,只要平时把更多的关爱洒在他们的身上,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学困生也能成优生。
二、夯实基础,强化学困生自信心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以识字教学为基础,然后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等。要进行这些方面的训练,要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认真、踏实、仔细地去读去写,绝非一日之功。这既是良好习惯的培养,又是对“学困生”坚强意志的训练。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日常生活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自己读书,并养成从阅读中发现问题、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引导“学困生”在阅读时做到口到、眼到、心到。
三、课外多多关注学困生
教授其自学语文的方法,帮助培养自学的能力,使自主学习成为其一种习惯。周末时段为教师给学生的个别辅导提供了很好的时机。比如可以到部分学困生家中进行个别辅导。语文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1)帮助学困生划出课文中需要掌握的生字、词语,指导其通过拆字、辨字形、记关键笔画等方法识字;(2)对于要求背诵的重点课文、段落,教师应条分理析地讲解,使其在理解的基础上容易背诵;(3)要督促学困生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如《唐诗》《宋词》《上下五千年》《寓言故事》《成语词典》等,以培养学困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基本的文学素养。(4)检查学困生的作业情况,对于做错的、不会的地方应耐心、详细地讲解。
四、针对学困生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发现其点滴进步
(1)针对学困生制定的目标要合理、科学,切忌盲目、过高。要因人而异,根据学困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个别对待,逐步提高的办法。在考试难度大体平衡的情况下,可以按3分或5分一个档次,分阶段、有步骤地逐次提高。制定这样的目标,有两个依据:其一,这个目标易达到,只要经过学生的努力完全可以实现。其二,有助于学困生建立学习的信心,进而产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如果学困生的成绩一直徘徊不前,易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失去前进的动力。(2)对学困生的點滴进步,及时表扬,及时鼓励。喜欢听表扬、鼓励的话,这是人的天性。不用说学生,就是普通的教师,听到领导的表扬、鼓励,也会激发工作的热情和激情,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对学生来说,物质的鼓励是其次的,最为重要的是教师给予的精神鼓励。教师的一句鼓励性的话,可以给予其一节课、一学期乃至一生的影响,甚至改变其人生的轨迹。在上课、批改作业、辅导的过程中,教师要不吝啬自己的鼓励之词,予学困生精神上的巨大支持。哪怕他失误再多,也有其亮点或创新的地方,都要予以鼓励。表扬、鼓励学困生,就能使之亲近老师;亲近老师,就能“信其道”,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转化学业成绩,提升语文学习的信心。
五、把增强与家长交流作为转化“学困生”的抓手
当前社会农村学生有“三多”,即独生子女多,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多,隔代教育多。
咱们为有主动和家长交流,才气对学生实现各个方面的教育。其对策如下:首先是和家长共同研究,让家长学会和孩子交流的方法和方式,掌握和孩子沟通的本领,真正了解学生,把对心头肉的疼爱变成教育。其次是老师要用家访的形式,掌握学生校外的表现,并用家访中获得的素材点缀语文教学。再次是激发勉励家长为学生创造一个十分好的家庭环境,多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四是激发勉励家长为学生添置“四个一”,即:一部分课外书、一张小书桌、一个小书架、一盏小台灯等学习用品。五是激发勉励家长开展“六个字”活动,即:“激发勉励、关切、交流”活动,点起“学困生”希望的火焰,建立“学困生”乐于学习的气氛。
关键词:语文学困生;转化;信心;爱心;耐心
学困生(to the stud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是指那些智力發展水平正常,但由于学习习惯不好,或方法不当、或社会、家庭环境以及生理、心理等的影响,致使他们出现知识断层,不能适应普通学校教育下的学习生活,在正常教育环境中学习效果差,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均不能达到课标基本要求的学生。学困生,一般可以理解为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学习成绩暂时表现不理想的部分学生。过去习惯于把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叫“差生”,再后来,又有了“后进生”的称谓,“差生”、“后进生”换言之就是落后,严重伤害了学生。因此“如何面对学困生,如何转化学困生”也一直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工作重心之一。近几年,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入,学生所学科目的不断增加,语文学科作为重要的一门学科在一部分学生及其家长眼中有所忽视,加之部分学生的自身原因,从而部分学生的语文成绩呈逐年下滑的趋势。最终,这部分学生变成了语文科目的学困生。面对学困生、如何有效地转化学困生,是摆在教师面前一个刻不容缓、必须解决的问题。下面就几点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尊重学困生。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
学困生一般都具有这样的特点:上课不专心听讲,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或应付了事,不会做;考试成绩不理想。如果作为教师只看到学生不能完成作业或成绩不理想就予以否定,这将大大地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严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如果想真正帮助学困生得到进步,就不能因为他成绩不理想而歧视他,相反应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我现在所教的班级中,有一位头脑灵活、性格十分活泼好动的男生,他上课控制力差,常搞小动作,所以影响了学习,上学期语文成绩分数是最少的。这学期开学,我把这位坐在最后面的学生调到了最前面,并对他说:“你上课老搞小动作,把你放在最前面是想监督你,希望你有所改变。其实最重要的是,你很会说话,我想看到你在上课时第一个把手高高地举起来,明白吗?”当时他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后来只要是他上课没搞小动作,积极举手,下课时,我学困生也能成优生都会对他说一句“你真是学习语文的一把好手!”每每听到这话,他都能露出自信的笑容。这学期,连续两次小考他都打了“优”。作为教师,只要平时把更多的关爱洒在他们的身上,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己的闪光点,学困生也能成优生。
二、夯实基础,强化学困生自信心
小学低年级阶段的语文教学,主要以识字教学为基础,然后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等。要进行这些方面的训练,要严格要求学生,让学生认真、踏实、仔细地去读去写,绝非一日之功。这既是良好习惯的培养,又是对“学困生”坚强意志的训练。教师可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日常生活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自己读书,并养成从阅读中发现问题、积极思维的良好习惯,引导“学困生”在阅读时做到口到、眼到、心到。
三、课外多多关注学困生
教授其自学语文的方法,帮助培养自学的能力,使自主学习成为其一种习惯。周末时段为教师给学生的个别辅导提供了很好的时机。比如可以到部分学困生家中进行个别辅导。语文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1)帮助学困生划出课文中需要掌握的生字、词语,指导其通过拆字、辨字形、记关键笔画等方法识字;(2)对于要求背诵的重点课文、段落,教师应条分理析地讲解,使其在理解的基础上容易背诵;(3)要督促学困生多看一些有益的课外书,如《唐诗》《宋词》《上下五千年》《寓言故事》《成语词典》等,以培养学困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其基本的文学素养。(4)检查学困生的作业情况,对于做错的、不会的地方应耐心、详细地讲解。
四、针对学困生情况制定合理的目标。发现其点滴进步
(1)针对学困生制定的目标要合理、科学,切忌盲目、过高。要因人而异,根据学困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个别对待,逐步提高的办法。在考试难度大体平衡的情况下,可以按3分或5分一个档次,分阶段、有步骤地逐次提高。制定这样的目标,有两个依据:其一,这个目标易达到,只要经过学生的努力完全可以实现。其二,有助于学困生建立学习的信心,进而产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如果学困生的成绩一直徘徊不前,易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倦,失去前进的动力。(2)对学困生的點滴进步,及时表扬,及时鼓励。喜欢听表扬、鼓励的话,这是人的天性。不用说学生,就是普通的教师,听到领导的表扬、鼓励,也会激发工作的热情和激情,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对学生来说,物质的鼓励是其次的,最为重要的是教师给予的精神鼓励。教师的一句鼓励性的话,可以给予其一节课、一学期乃至一生的影响,甚至改变其人生的轨迹。在上课、批改作业、辅导的过程中,教师要不吝啬自己的鼓励之词,予学困生精神上的巨大支持。哪怕他失误再多,也有其亮点或创新的地方,都要予以鼓励。表扬、鼓励学困生,就能使之亲近老师;亲近老师,就能“信其道”,培养语文学习的兴趣,进而转化学业成绩,提升语文学习的信心。
五、把增强与家长交流作为转化“学困生”的抓手
当前社会农村学生有“三多”,即独生子女多,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多,隔代教育多。
咱们为有主动和家长交流,才气对学生实现各个方面的教育。其对策如下:首先是和家长共同研究,让家长学会和孩子交流的方法和方式,掌握和孩子沟通的本领,真正了解学生,把对心头肉的疼爱变成教育。其次是老师要用家访的形式,掌握学生校外的表现,并用家访中获得的素材点缀语文教学。再次是激发勉励家长为学生创造一个十分好的家庭环境,多用普通话和孩子交流。四是激发勉励家长为学生添置“四个一”,即:一部分课外书、一张小书桌、一个小书架、一盏小台灯等学习用品。五是激发勉励家长开展“六个字”活动,即:“激发勉励、关切、交流”活动,点起“学困生”希望的火焰,建立“学困生”乐于学习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