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假画大师传奇

来源 :蓝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z999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战期间,纳粹以恐怖手段掠夺和破坏欧洲的艺术珍品。然而,赝品大师凡?米格伦却胆大妄为:将伪造的维米尔画作卖给了纳粹元凶戈林。二战后,面对叛国罪名的指控,米格伦声称自己是荷兰艺术品的救星,而不是靠此牟利的罪犯。并当庭演示了造假过程。于是荷兰民众,旋即把他推崇為 “复仇之王”的偶像!
  然而,米格伦究竟是戏弄纳粹的民族英雄,还是嗜钱如命的赝品大师?直到最近,一本名为《制造维米尔的人》的出版,首次揭露了惊天秘密:米格伦实际上是与纳粹关系亲密的诈骗犯,荷兰官方为了挽回艺术评论家的脸面,而“顺从”民意地把他塑造成了民族英雄……
  落泊画家愚弄画界
  凡?米格伦1889年出生于荷兰代芬特尔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1907年,父亲把米格伦送到画家维米尔的故乡代夫特学习建筑。在这座艺术小镇,米格伦对建筑不感兴趣,他更痴迷于绘画。每天背着画夹,沿着维米尔的足迹四处写生。
  1911年春天,米格伦认识一个美丽而羞涩的女孩,两人一见钟情。不久,即奉子成婚。
  1917年,米格伦举家迁居海牙。在这座有钱人聚集的城市里,米格伦以画家自居。他靠给富翁贵族仿画伦勃朗风格的肖像画为生。他的作品风格轻快,流淌着一种怀旧风格。
  但那种接近谄媚的虔诚风格让评论者大倒胃口。批评界不喜欢他,并称他为“二流画家”。一个著名评论家写下这样的评论:“一名天才的工匠,小心翼翼地模仿遍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各种风格,他掌握了所有技法,唯独缺乏创造性。”
  评论家的尖刻,几乎扼杀了米格伦绘画生涯。一次,米格伦登门为一个伯爵画肖像。此前米格伦曾为他画过好几次肖像。然而,这次按照预约登门时,伯爵却婉言拒绝了米格伦。原来,伯爵的一个评论家好友看了米格伦画的肖像后刻薄地评论:“这样的肖像挂在家里,只能降低主人的品位!”
  被人扫地出门,令米格伦的自尊心受到了极大伤害。
  作品无人欣赏,经济上也陷入了窘困之中。每当看到妻子,揭开汤锅盖,用兴奋地口吻说:“今晚我们喝肉汤呢,世上没有比它更好的美味”时,米格伦的内心充满了负疚感,让妻儿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一直是他不灭的誓言。
  事业和生活的双重压力让米格伦陷入了一种持久的焦虑和压抑。他把这种境况迁怒于艺术评论家和所谓的名家们,是他们的刻薄和狂妄使自己的作品无人问津,他要向他们复仇,要用事实给予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米格伦计划绘制一幅完美的“维米尔”——不拷贝、也不模仿,而是绝对的原创作品——他要骗过艺术品鉴定家,让博物馆收藏此画;然后再说出赝品真相,以证明自己能够和大师画得一样好,借此愚弄那些评论家。
  米格伦选择维米尔作为模仿对象是经过深思熟虑的,17世纪的维米尔,和鼎鼎大名的伦勃朗是同时代人。可是不管生前还是死后,就知名度而言,维米尔至多只能算个“二流画家”。在维米尔生活的年代里,代夫特对他的创作却持歧视的态度,这让曾在代夫特生活过的米格伦深有同感。
  直到1866年,法国评论家托尔对维米尔的郑重推荐,才让全世界重新认识维米尔。自此,凡有维米尔的作品面市,溢美之词和追价求购就相伴而来。然而,关于维米尔的记载寥寥无几。他一辈子创作了三十几幅作品,在他43岁过世后流散各地。如此平淡的人生,如此简略的记载,米格伦相信专家们对维米尔的研究,也不会比自己高明到哪里去。而且,最重要的是,米格伦从小崇拜维米尔,对他进行过深入研究。
  拿定主意后,米格伦开始刻意揣摩维米尔作品的艺术神韵,在绘画材料等细节上非常讲究,小心翼翼地避免露出马脚。他到处寻找杂青金石来磨蓝色颜料,购买已经没有用处的17世纪的帆布,并在底层作画,以获取合适的表面细部感觉。创作完成后,米格伦把油画放入烤箱用110°的温度烘烤,使画面变色、开裂,再现300多年的岁月痕迹。
  经过五年的潜心模仿后,1925年4月,米格伦拿着“维米尔”的《以马忤斯的晚餐》画作,送到了著名的艺术评论家亚伯拉罕?布莱蒂斯面前。
  布莱蒂斯是当时公认的维米尔作品的认证专家,他拿着放大镜反复查看那逼真的画技、线条和画布。良久才惊叹道:“这简直是奇迹!”随后,布莱蒂斯在艺术杂志《柏林顿》中写道:“当一个艺术品爱好者发现,迄今为止不为人所知的大师作品时,那真是一个美妙的时刻……多棒的画!我要说,我们找到维米尔的一幅杰作。”
  《以马忤斯的晚餐》被鹿特丹罗依曼斯画廊以相当于今天6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并被誉为画廊展品的核心作品,欧洲艺术王冠上的珠宝。
  在画廊参观自己伪造的杰作时,米格伦故意大声宣称:“这幅画是赝品!”这时总会有一些鉴定专家出来反证:这幅画确实是维米尔的真迹!
  看到艺术界、评论界的人士们都异口同声地认为这是维米尔的代表作时,米格伦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满足。
  当庭作画自证造假
  米格伦不仅是一个颇具天赋的画家,还是一个精明的艺术品商人。第二次世界大战给米格伦的艺术品生意带来了机遇。就在他的同胞们因为战争而饱受饥饿、疾病的煎熬时,他却因为从各种不同途径,获得“名家大师”的真迹进行倒卖,实现他锦衣玉食生活的梦想。
  就在他暗自得意,享受着金钱带来的富足时,1945年5月初,米格伦的工作室里来了两名不速之客——盟军艺术委员会的官员。几天后,米格伦锒铛入狱。
  原来,二战结束后,荷兰政府开始追寻被纳粹收缴破坏的杰作。这两名官员就是负责寻找被纳粹掳掠的艺术品。
  他们在奥地利萨尔茨伯格附近的一座盐矿里,发现了一些艺术品,这是由附庸风雅的帝国元帅戈林偷藏在那里的。在那些洗劫品当中,有一幅是以前从来没有看见过的维米尔的作品《基督和通奸者》。经过多方努力,他们获得了这批戈林私藏的艺术品的买卖记录,追查到卖画人是米格伦。
  官员想从米格伦那里知道这幅画原来的主人,以便物归原主。但是米格伦却拒绝说出画作主人的名字。米格伦的不配合,引起了荷兰政府的警觉,如果米格伦无法提供有关资料,那么作为亲手将国宝卖给纳粹的当事人,米格伦将是不折不扣的通敌者。于是,政府以叛国罪将他逮捕。   案件很快进入审判程序,公诉方提供的证据显示:戈林购买米格伦出让的《基督和通奸者》是在1943年,价码是150万荷兰银币。庭审上,公诉方提请的研究维米尔的权威专家作为证人,一致鉴定《基督和通奸者》是维米尔的真品。
  然而,米格伦的抗辩让在场的人瞠目结舌:“看到国家的艺术珍品被纳粹掠夺和催残,我心如刀割!为了挽救更多的艺术瑰宝,我冒着生命危险,用《基督和通奸者》从戈林手里换回了137幅画和那笔现金。可那不过是一幅赝品!我从来没有卖过维米尔的画作。”
  纳粹的残暴路人皆之,对艺术品的鉴定绝非等闲之辈,谁敢如此大胆卖伪画给国会纵火案和组建盖世太保的元凶戈林!何况所有的维米尔专家也一致鉴定那是一幅真迹!
  米格伦的抗辩引来法庭一阵哄笑,审判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和普通民众都坚信“赝品说”只是米格伦推脱罪责的手段,他清楚:通敌是死罪,而贩卖赝品却不会让他人头落地。
  1945年7月12日,米格伦被关在狱中已经一个半月了,没人理會他关于赝品的说法。米格伦仿佛听到了死亡的脚步,他绝望地吼道:“蠢货!你们认为我把无价的维米尔卖给了戈林,那不是维米尔——是我自己画的!”
  为了证明自己所言不虚,米格伦当即请求法官:“请允许我在法庭上现场创作一幅维米尔的画作!”
  法官们最终同意了他的请求,让他再画一次《基督和通奸者》。然而米格伦却傲慢地拒绝说:“画一幅拷贝,根本无法证明我的艺术天赋!我这辈子还没有临摹过一张画!但是,我可以给你画一幅新的维米尔!”
  于是,一场最奇特的法庭论证出现了:法庭指定的艺术鉴定专家、记者和相关证人们紧盯着米格伦的一举一动,让他自证犯有伪造艺术作品罪。
  米格伦让人拿来他的画笔、颜料,以一个艺术大师炉火纯青的技法开始作画,六周过后,一幅体现维米尔精髓的《神殿中的基督》惊艳地显现在众人面前。
  证据面前,法官试图证明米格伦确有通过制赝牟利的动机:“你承认这些画卖了相当高的价钱?”米格伦傲慢地回答:“如果我不卖个高价,等于招认它是赝品,我别无选择!”
  旁听席上的民众开始鼓掌、欢呼,这个饱受纳粹蹂躏的国家民众,迫切需要一种报复仇敌的快感,而米格伦给了未能主宰自身命运的荷兰人内心深处想要得到的东西。他们觉得米格伦是在为他们伸张正义!他们高呼道:“英雄!英雄!!”
  于是,在一片欢呼和呐喊声中,米格伦成了荷兰人心目中的“复仇之王”。在一份名为“我们国家,你最喜欢谁?”的全国民意调查中,米格伦高居第二,名声仅次于刚刚当选的路易?贝尔首相。短短的时间里,米格伦从一名卖国贼变成了挽救荷兰艺术欺骗戈林的民族英雄,罪名转化为盛名。
  1947年10月12日米格伦被判伪造名画罪,入狱1年。
  赝品大师蒙羞艺术
  由于身体疾病和威尔赫尔明娜女王的赦免,米格伦并未服过一天刑。叛决2个月后,米格伦死于梅毒引发的心脏病。
  自从1947年12月去世之后,米格伦成为人们谈及艺术品伪造话题时必须提到的人物。人们对他离奇的经历和关于他的作品的研究从未停止。乔纳森?洛佩兹即是对米格伦最深入调查研究的作家兼艺术家。
  在一次调查中,洛佩兹在柏林的希特勒私人图书馆中,发现了一本荷兰纳粹诗人的豪华诗集,插图作者正是米格伦,而他在题记中用德语写道:“敬献给备受爱戴的元首,凡?米格伦。”如此看来,米格伦无疑是一个与纳粹关系亲密、嗜钱如命的赝品大师,而非挽救荷兰艺术的民族英雄。
  于是洛佩兹重新查阅了荷兰那个时期的案卷,并走访了米格伦监狱中狱友的后代,由此揭开了一个惊天的秘密。
  当米格伦首次造假,《以马忤斯的晚餐》被鹿特丹罗依曼斯画廊以相当于今天6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时,他的报复之心已经完全被贪欲所占据。他突然意识到自己找到了赚钱的捷径,没必要再执行原来的报复计划了。因此他没按原计划站出来说出真相,借此愚弄那些评论家。而是以画主人的身份笑纳了那笔巨额的卖画款。
  此后,米格伦又伪造了多幅维米尔的作品,他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放弃对大师作品的简单模仿,而是创作了全新的作品,然后把它们当做“新发现的”大师原作出售。米格伦不仅对于假造维米尔驾轻就熟,而且是一个精明的诈骗高手,总能用花言巧语让人轻信画的来源真实可靠。
  1932年,米格伦投其所好地根据德高望重的德国艺术品鉴赏家威廉?波德的思维伪造了《织花边者》和《微笑的女孩》。《微笑的女孩》在细节上模仿了波德从孩童时代就热爱的维米尔作品《拿葡萄酒的女孩》,并谎称是流亡外国的俄国贵族,在穷困潦倒的情况下被迫卖掉心爱的收藏。
  波德果然上钩了,对作品大加赞赏。在他的推荐下,米格伦顺利地把两幅画卖给了匹兹堡银行家安德鲁?梅隆,如今这两幅画依然被当做真品在华盛顿国家画廊展出。
  在调查荷兰刚解密的案卷中,洛佩兹发现了更为惊人的秘密:米格伦被捕后曾向法庭坦白:所有他出售的国宝级画都是他伪造的。而他出售的名画《耶稣与他的门徒》《最后的晚餐》等6幅作品,都被挂在不同的国家级博物馆的显著位置,总共获得6000万美元报酬。
  米格伦的坦白让艺术评论家们紧张不已,因为这些作品都曾得到过全世界的专家们极高赞誉。在1938年,荷兰著名艺术评论家就曾对其中的一幅维米尔作出过评论:“不管是那漂亮的签名,还是祝福的面包上面的点画法都在说服我们相信这是维米尔的真迹——我倾向于说唯一的真迹。”
  更让专家们尴尬的是,米格伦已经亲口承认作假,可他们仍然无法鉴别哪些作品是真,哪些作品是假。
  米格伦的供词无疑给这些德高望重的艺术评论家、鉴定家们一记响亮的耳光。消息一旦传出,这些专家一定会威严扫地。而且如此众多的维米尔赝品横行于世,势必会在收藏界中引起恐慌,国家藏馆的可信度也遭受前所未有的质疑。
  于是荷兰政府把米格伦关于“所有我出售的国宝级画都是我伪造的”这段口供封存起来,对于那些悬挂在各个国家博物馆的赝品只字不提。对于已经发现的能证明米格伦与纳粹关系亲密的豪华诗集也视而不见。而是借坡下驴地接受了米格伦“把赝品卖给戈林,意在挽救荷兰艺术珍品,戏弄纳粹”的抗辩。在当时战争硝烟刚刚散去,到处弥漫着呼唤英雄的民族情结中顺应民意把米格伦推向“民族英雄”的神坛。
  2010年洛佩兹以翔实的材料为依据出版了《制造维米尔的人》揭示了米格伦的诡计和恶劣个性。真相大白后,在美术界引起了极大震动。大家不禁要问,究竟什么是艺术?
  也许米格伦对艺术世界最伟大的贡献就是怀疑。如果说作伪者给我们何种启发,那就是重新审视我们热爱某件事物的原因。我们喜欢的究竟是画本身的美还是角落的签名?
  (摘自《知音·海外版》)
其他文献
该文提出网络可分性的概念,并对由此引出的一类复合网络控制器的存在性作了详细的讨论,为复杂问题的网络方法从理论上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模式.“,”The concept of neural netw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先进的教学设备已经让多媒体和网络走进了课堂。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这种形势下,教师就应该广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
一件历史悬案历经半个世纪真相大白,但它的解决与否,始终是背后的政治说了算。    斯大林从1941年4月初开始,就不断收到德国飞机进入苏联上空的报告。自从1940年9月起,这种德国向苏联的纵深飞行一次比一次大胆,有时深入苏联200公里。  开始是马斯连尼科夫中将把情况写成报告呈上来。后来则由内务人民委员贝利亚本人写报告,贝利亚的报告中捕获了德国人的奸细、手提式发报机和武器。  6月12日马斯连尼科
文章主要探讨了在VR现实背景下,从影视作品的创作应用、创新旅游模式、游戏的制作及教育培训的应用在冼夫人文化传播中的应用可能性.
教与学,是教学双边活动中的一对主要矛盾。教与学不同步的课堂教学往往是教不到位,学不得法。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提供学生的手、脑、口都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抓好思维的启
The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 is becoming important for monitoring the variations in the earth’s ionosphere based on the total electron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