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8月27日,山东省京剧院70周年演出季推出了红色经典剧目《红嫂》,英嫂的机智、刁鬼的奸滑让老戏迷们旧日重温。
1964年,山东省创作现代京剧《红嫂》并进京参加全国现代戏汇演,反响热烈,毛泽东、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场观看,并接见了演职人员,毛主席亲切评价该剧为“玲珑剔透”。1976年该剧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为亲人细熬鸡
在扮演“红嫂”以前,梅派弟子张春秋的主要艺术成就在于传承塑造传统京剧里的角色,成为“红嫂”之后,张春秋的戏剧人生开启了巨大转变。
1963年,山东省举办全省现代戏汇演,从中选拔好剧目去参加次年文化部主办的全国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张春秋所在的青岛京剧团创作演出了《桥隆飙》,桥隆飙是土匪头子,经教育加入到共产党的队伍,张春秋在其中饰演桥隆飙的妹妹。该剧阵容强大,舞蹈、化妆、舞台都很有新意,上座率很高,在汇演中获得好评。
《红嫂》是淄博京剧团的参演剧目,根据刘知侠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红嫂原由淄博京剧团杨淑萍扮演。该剧讲述了沂蒙女性英嫂用自己的乳汁抢救受伤昏迷的解放军战士,并说服胆小的丈夫,躲过了还乡团的搜捕,把战士送回部队的故事。
后来,省里决定由《奇袭白虎团》和《红嫂》参加现代戏汇演。山东的这两出戏一文一武,都获得了巨大成功,充分展示了山东文艺界的实力。至今,山东的京剧演员出省,常常会被同行提及这两部戏的辉煌。
为了全国汇演,山东省京剧团重新组成《红嫂》剧组,对该剧进一步修改、加工和提升,演员也更换为张春秋。
张春秋的女儿王玉明老师介绍,接到这个演出任务的时候,张春秋已经38岁了。一出大戏,又要背词,又要对唱腔,还要设计动作,从接受任务到参加汇演,仅仅20天的时间就要全部完成,这对识字不多又不识谱的张春秋来说,簡直就是一个奇迹。
济南的8月非常炎热,张春秋从青岛到济南很不适应,加上贫血和严重的失眠,她每天必须要靠安眠药才能睡眠。唱腔是生的,词也是生的,今天背熟了,明天又改了。表演的动作要根据唱腔来设计,张春秋要不断地设想编排动作,感觉很伤脑筋。当时,王玉明在山东省戏曲学校学习,节假日会被母亲接到省京的宿舍。王玉明回忆,张春秋常常在深夜背词琢磨唱腔,为了不打扰别人,她把留声机的音量调到最低,几乎是把耳朵凑在上面倾听。
京剧演唱方法结合西方花腔女高音
《红嫂》的在京演出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当年的《北京晚报》上刊登了韩世昌的文章,对张春秋的表演充分肯定:“我很欣赏张春秋演红嫂的表演,特别欣赏她在唱念夹缝里的表演……”红嫂想用乳汁代替热水解救伤员的动作设计,先是急步向前,一个注视,又停步,接着退步,又侧身低头,把哺乳期妇女的为难和害羞表现得非常充分。接着慢慢抬起头来,犹豫的眼神转为坚定的亮相,然后念白和开唱,毅然向前随后又犹豫下来。接着看到地上的水壶,用手一指,眼神一亮,有了主意,托壶高举亮相下场。这些动作,将人物的思想活动,表现得既清楚又饱满,准确而适度。
周恩来在接见全体演职人员时,说了一句玩笑话:你们太残忍了,每场戏都有红嫂,还那么多唱,别把她累坏了!《红嫂》的唱腔在传统京剧唱腔基础上进行了突破性创作,其中最著名的是“为亲人细熬鸡汤”的唱腔。
该段唱腔在1964年汇报演出时是四平调,后来改为二黄,最终的版本是施光南创作的,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经典唱段。之前张春秋一直用胡琴来吊嗓,从未试过钢琴伴奏,不知道从哪里张口。一板二眼的二黄板式的唱腔从未听说过,她更没有唱过。最难的是最后一句拖腔,用的是西洋女高音的花腔,张春秋根本接受不了那疙瘩音。施光南先给张春秋唱了两遍,再建议她跟着钢琴试一试。几次练习下来,效果越来越好,施光南高兴地说:张老师很有悟性,学得很快,掌握得也较好。
经过施光南几天的指导,张春秋把许多在谱子和弹奏中体现不出来的颤音和韵味等的唱腔进行了再加工,把京剧演唱方法与西方花腔女高音的演唱方法较好地结合起来,准确生动地把握了人物的情感。在张春秋的晚年,很多戏迷票友慕名而来学习这段唱腔。王玉明在家中多次接待戏迷票友,目睹张春秋一字一音一个动作一个眼神地细细传授。
王玉明退休前在山东艺术学院戏曲系任教,得张春秋老师亲授。她任教期间,主要教授梅派代表剧目和《红嫂》等多部现代戏。说到动情之处,王玉明给记者演示了“红嫂”如何掩藏伤员和掩藏血迹的动作。在抢救伤员一场中,“舞”起来的难度很大,分寸难以把握。张春秋经过不断琢磨,在传统戏的基础上结合舞蹈,设计掩藏血迹和机警观察的表演,简单的情节和温情的表演,使得场上气氛陡然紧张。她层次分明的表演、感情充沛的唱腔和优美的身段细节的表演,把人物当时的焦急、为难、果断、欣喜等心理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
省京的新版《红嫂》上演时,王玉明被学生们邀请观看。熟悉的唱段一再响起,让她想起了1964年炎热的济南。新一代红嫂刘栋、杨雪梅是70后80后演员,正好是张春秋创作“红嫂”的年华。一部“红嫂”,在省京传承数代,是看家戏,是传家宝。
“演一辈子革命的现代戏”
张春秋的“红嫂”,被认为表现了红嫂最主要的特征,表现出了劳动妇女质朴的感情。《红嫂》剧组曾先后五六次下到沂蒙山体验生活,采访“红嫂式”的人物,聆听了很多“红嫂”们可歌可泣的事迹。
王玉明认为,张春秋和“红嫂们”一起生活、一起劳动,对她们的生活状态和情感维度有了深入体验,是“红嫂”这一艺术形象创作成功的重要原因。剧组到沂蒙山的时候,沂蒙山人对待他们和当年的子弟兵一样诚心诚意。张春秋住在一位大娘家,演出回来常常到半夜。这位大娘总是坐在炕头等着,锅里还热着干粮。有时大娘还嘱咐小孙女在会场外等着张春秋,担心她摸黑走山路不安全。传统戏里的张春秋端庄大方,具有大家闺秀的气质。但沂蒙山上的“红嫂”们却让张春秋捕捉到了农村革命妇女的朴实、热情、诚恳的气质。张春秋曾代表演员作了《塑造社会主义的英雄形象是我们的职责》的发言:“这次在《红嫂》的排练和演出过程中,使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实际也是我改造思想、提高思想的过程。红嫂这个英雄人物的高贵品质,深深地感动了我……做一个真正无产阶级的文艺战士,演一辈子革命的现代戏。”
1975年,京剧《红嫂》改名《红云岗》,再次进京参加文艺调演,再获成功。《人民戏剧》1976年第一期刊登了《红云岗》剧照,封面则是张春秋扮演英嫂的照片。《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都用整版刊登了《红云岗》的剧照和简介,张春秋再次获得了巨大的声誉。1976年,京剧《红云岗》开始拍摄……
张春秋演活了红嫂,而《红嫂》的巨大成功则成就了张春秋的巅峰。张春秋先后获得山东省“泰山艺术奖终身成就奖”“山东省文化艺术终身成就奖”和中国戏剧表演学会“终身成就奖”,这是山东省唯一同时获得这三项大奖的戏剧表演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