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扶二陪三放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haozh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新生入学三步走。第一步,扶着走。就是班主任根据学校的计划安排,事先做好计划,设计好步骤,帮扶学生照着做;第二步,陪着走。就是班主任试着放手学生,但不完全放手,自己稳坐“中军帐”,运筹帷幄,而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尝试着独立开展活动;第三步,放开走。就是班主任给学生创造机会,给学生提供组织活动、施展才干和自我管理的舞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的各种活动。
  关键词:初一新生;入学教育;一扶;二陪;三放
  我校是一所全寄宿制初级中学,学生来源于全县各个乡镇,不同的环境,使他们的生活习学习习惯都有很大差异。刚入学后,由于学习及生活环境的变化,各方面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虽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也会慢慢地熟悉,并适应这个新的环境,但如果没有班主任老师正确引导,精心培养,学生的思想认识、课堂学习、组织纪律方面在较短时间内步入正轨、获得提高是很困难的。根据初一新生的生理及心理年龄特征,我认为初一新生入学之后,宜采用“三步走”的策略。即第一步扶着走;第二步陪送走;第三步放开走。
  第一步,扶着走。
  初一新生入学,一开始不熟悉我校的学习规律、生活方式和规章制度,心理上既有新鲜冲动的天性,也伴随着紧张恐惧、乃至无所适从,难以适应新的环境。在这种状况下,班主任要采用“扶著走”的办法。“扶着走”就是班主任要根据学校的计划安排,事先做好班级工作计划,设计好每项活动的步骤,帮扶学生照着做。这样,既会使学生在心理上有了依靠,有了保护伞,在行动上也有了依靠,有了导向,还让学生学会了开展活动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并且在活动中通过群体的配合,就不仅只锻炼了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一班人,从而加强了同学间的了解、团结和合作,增强新生的自立、自防能力,使班集体充满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二步,陪着走。
  “扶着走”完了第一步,学生也理解了开展和组织活动的一切具体思路,从而激起了学生大胆尝试的愿望,此时班主任要因势利导,试着放手学生,但不完全放手,而是班主任稳坐“中军帐”,运筹帷幄,而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尝试着独立开展活动,我把此阶段称为“陪着走”。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而在班级管理中,学生同样是主体,学生的活动一定让学生唱主角。引导学生自主自觉地积极参与班级活动管理和建设。这时,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建立适合本班学生的自我管理体制,完善班级管理体系,由于学生刚入学,对这种新的管理体制并不适应,所以班主任要参与整个过程,帮助他们设计管理制度,指导他们进行具体的管理过程,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主意识。这种管理方法要求他们分阶段提出目标和要求,活动的形式、方法、步骤等应在班主任参与下讨论决定,即班主任陪着同学们去参与学习,整个过程,自始至终。
  第三步,放开走。
  “陪着走”的最终目的是班主任“放开走”——放手学生“自己走”,班主任要想方设法给学生创造机会,给学生提供参与和组织活动、施展才干和自我管理的舞台,广开渠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和学校的各种活动。例如,可以让班干部主持班会,安排班级的一些主要活动,处理班级中的一些矛盾纠纷等;也可以让班干部筹划组织班级的活动,此时班主任要当好参谋,当好顾问,不要干涉他们的具体事务,但要对一些主要环节准确,不要让他们走歧路。要勇于和善于承担“放”的风险责任,如果成功一定要对组织者进行表扬和奖励,鼓励他们再接再厉,以更好的姿态为班级服务,这时千万不要吝啬你的溢美之此,也让组织者有成就感和自豪感;但是也不要以成败论英雄,如果真的失败了,要主动承担起应有的责任,不要将责任往下推,有时候失败也并不是什么坏事情,可以为以后的工作积累更多的经验和教训,一次失败了,可能以后就不失败了,只有这样才能解除学生“自己走”的后顾之忧。
  “放开走”是班级管理进入良性循环阶段的重要标志,可以“放手走”要根据班级的发展情况而定,在学生思想稳定,在班干部稳定团结,班级工作进入正常有序的轨道的基础上,班主任就可以放手实行。“放开走”不是完全让学生放任自流,班主任要始终把握住班级工作的主线和脉搏,要及时处理突发性事件和倾向性问题,要随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要做一些必要的研究调查和记载,并及时采取必要的调查及补救的策略,即我们常说的,只有稳得住,才能放得开。
  总之,我认为“新生入学三步走”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班主任只有加强研究,注重观察,精心培养,才能帮助新生渡过这一难关。走好这三步对学生顺利完成初中阶段的学习任务,满怀信心地走向新的阶段,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美)刘易斯·拉普曼.尹鸿雁,译.名流:上流社会交际圈潜规则[M].重庆出版社,2008,01.
  [2] 吴牧天.做成长的主人[M].接力出版社,2014,6.
  作者简介:
  王兆辉,甘肃省武威市,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我与地坛》是现当代作家史铁生具有代表性的哲思抒情散文。散文教学,如何让学生从作者富有个性的语言中体会文字背后的思考与情感应该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节选了第一和第二部分,通过地坛这一载体,作者完成了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  关键词:诵读;解读;体悟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明确地坛和母亲在作者顽强求索中的作用,认识“我”、地坛、母亲三者的关系。  2. 抓住文中
摘 要: 为了提高政治高考复习效率,本文对2015年高考全国卷I文综政治主观题的特点进行研究,提出2016年高考政治的复习对策,对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政治科高考成绩,有着现实意义。  关键词: 高考政治 政治主观题 特点 复习对策  2009年福建省开始新课程高考自主命题,2016年福建省开始使用高考全国卷I。只有了解全国卷I文综政治主观题的命题特点,才能更好地了解高考政治全国卷I试题的发展趋势
摘要:好的学习成绩与高效的学习方法密不可分,在学习中每个人都想拥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因此如何快速高效地记住我们每天接触的信息、把它们进行整合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接触“思维导图”这一概念是在一篇育儿文章上看到的,当时对这种方法记忆深刻。是什么神奇的方法可以让小朋友在短时间内背诵一篇文章呢?通过学习了解到思维导图是由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博赞发明的,思维导图是一种学习方法更是一种思维工具,可以让我们把大脑
摘要:学生在对物理进行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对数学知识的运用,只有将数学与物理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更好地解决一些物理问题,锻炼和提升物理的思维能力。  关键词:数学工具;初中物理;思维能力  在自然科学中,对于物理和数学的有效结合,是非常完美的一门学科。其中,物理知识会使数学知识变得非常真实并且具体,而数学知识会使物理知识变得非常严谨并且精确。  一、 函数图像  在物理的学习中,对于图像的应用,在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人们对于幼儿教育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幼儿教育是幼儿成长期间最为关键的教育阶段,幼儿教育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个人品行的关键教育,对幼儿将来的发展影响深远。在对于幼儿的教学活动中对于幼儿进行提问是必不可少的,通过对幼儿进行提问,不仅可以让幼儿教师知道幼儿的一些想法,更能够通过这种方式训练幼儿对于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和幼儿对于问题的逻辑思考能力
摘要: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直接将人类带入了机器大生产时代,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也随之进入到了信息化时代。一方面,信息技术促进了教育的变革与发展;另一方面,教育也制约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人才,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特定机构。人才的培养离不开教师,教师又是由师范生演变而来。因此,素质教育工程要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师范生的教学能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本文主要探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3-6岁儿童学习发展与指南》提出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是幼儿阶段的首要任务。可见对与幼儿园工作来说,保护幼儿的生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应该放在首位。如何保护幼儿的生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首先要做好幼儿日常生活的安全管理工作。  幼儿日常生活活动是幼儿在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满足幼儿生命基本
摘 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还可以让生物课堂一改往日低沉气氛,焕发生命活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更加有益于我们积极推进教育课程改革,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生物;活力课堂;教学实践  一、 引言  传统的生物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并且课堂的氛围较为压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生物课堂应
摘 要: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小学低年级学生从学前期过渡到小学学习阶段,对学校规章制度等方面会产生不适应的状况。笔者将在本文中紧扣“学生学习适应性”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并总结几点对策。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心理;适应性;能力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发展、他们在
摘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本解读既是语文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前提,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学习要求。而文本细读则是解读文本的再细化原则及方法,同时也是一种分析的能力。当然并不是所有的文本都适合进行细读,以语文课程情景下的文本为例,也不是全部适合细读,议论、说明、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