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教育而言,新技术所带来的冲击很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社会普遍期待新技术能为改进教育服务供给、促进教育公平、变革学校组织、提高教育质量带来新的契机。技术支持学习方式的变革将成为未来学校教育的新常态。在此背景下,北京市开始了数字化环境下学习方式变革的研究,每一位教师应将“学生是如何学习的”视为有效教学必须直面的基本问题。笔者结合参与的实践,立足于北京市中小学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方式变革案例,从课程、学习角度谈一点思考。
学校案例:变革的行动
技术支持下学生如何开展学习,即“学习方式”的问题。从目前学校的实践来看,总结起来学生所采用的主要是开展视频学习、作业任务完成、交流研讨、作品分享等几种学习方式。
视频学习资源成为数字化学习环境中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中介。教师提供的视频或者课件资源,学生通过自主观看或者互动中观看,异步学习或者同步学习,以完成学习任务。如北京数字学校提供的空中课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提供的互联网网校,视频设计的质量将会影响学生的理解和学习结果。
学生学习要通过精细化的学习任务来实现,学习任务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资源、学习工具、活动序列、学习评价等。每个学习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任务,以自主探究、亲子活动、互动协作等不同的方式高效地解决问题。如北京中学推出的实践探究课程等,学生“做什么”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关键。
不同的学生和教师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思维过程展示出来,有同步交流,也有异步交流,有同班、同年级、跨年级、跨校的研讨,也有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通过网上社区、学习平台,也可以是微信等社交软件开展交流。如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联手推进的“在线答疑”。
作品分享指要求学生分享其学习成果。社交媒体增加了学生传播作品的通道,能够让学生、教师之间相互关注。教师组织学生从不同的作品中发现创新点,启发思路、组织头脑风暴加工创作等。如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远洋小学组织的项目式学习作品分享,在分享中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化。
主要思考:变革的关键
2020年9月,北京市中小学逐渐进入返校复学阶段,线上学习将何去何从?学生的学习基于“技术丰富”的学习环境,在以上这些看似轰轰烈烈的行动背后,问质量,问效果,就要抓住变革的核心。教育者要关注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开展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学习,让学生在探索中成长。
1.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是为了完成预定的学习结果,学习者和学习环境间所进行的交互。仅提供学习内容很难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发生。学生不能只做在线的看客和听众,学习者主体地位的体现是在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中不断生成的。技术帮助教师回归到教学的本原,去导学、促学、评学,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在活动中实现学习的深度参与,在活动中学生才能得以发展。学习目标是否达成有赖于教师所设计的学习活动是否科学合理,有赖于学习者个体与群体的共同活动。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需求,设计、开发合适的学习活动,阅读、观看、收集、排序、分类、建模、模拟、讨论、辩论、写作、绘画、应用、头脑风暴、角色扮演、概念图等,提供各种不同的学习体验。
2.学习支持
利用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处于教和学时空分离的学习状态下,学生的自主性无法确保。有效的学习支持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学习支持服务包括技术支持、资源支持、人员支持、情感支持以及评价支持。如同面对面的课堂学习,教师从学生的认知、情感以及针对学生的管理这三方面给予支持,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更要关注人机协同,在数字化环境中教师要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内生动力。教师可以组织学习活动,支持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互动和协作,引导发言,给予学习者指导和及时的反馈,监督学生学习过程和自主学习的效果,增加学习过程中的陪伴,并客观反饋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总结整理点评学生的分享内容。
3.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是学习内容的载体,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以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在网络互联时代,大量的学习资源供给,包括网络课程、科普网、数字博物馆、学习App、电子教材、微课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但资源够“多”却不一定够“用”,这些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要确保学习的质量,首先,教师应该为学生严格筛选学习资源,引导学习者选择资源;其次,每校每班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个体发展阶段不同,教师还要再次开发相应的资源。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资源的开发应建立在对学生学习本质规律的认识基础上,并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如人文类扩展阅读材料,自然科学类可以利用建模、仿真工具等。资源本身还要体现多学科交叉,更多地指向情境化、复杂性问题的解决,融入更多的生活元素,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学生在富资源环境中,开展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情感体验与内化。
4.学习方式
从教和学改革的视角看待技术的融入,进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重新设计,构建符合“数字土著”认知特征的新型学习生态,才能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技术支持的学习带来多角色的联动,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连接起教师、学生、家长、平台、社会等。我们不能再把“满堂灌”的课堂搬到技术环境下的学习中,而是要运用不同的手段解决不同时代所面临的学习问题,线上和线下学习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主动学习、项目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混合学习、无边界学习、协同建构学习、基于设计的学习等都可以开展。抓住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做中学、玩中学,形成以主动、探索、体验、创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教师重点进行学习研究、活动指导、思维拓展等新的角色变革。
未来探索:变革的常态
在教育领域,技术革新给学校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线上线下学习相融合将成为互联网时代学校的一种常态,而这种融合需要从课程的高度进行思考。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不仅仅要关注课堂,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问题,而且要从学校的课程整体进行设计,用信息技术全方位地重构学校的课程体系。这就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的全面设计和革新。 1.课程内容与结构——个性化与综合化
学校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其实质是学校育人目标的清晰、鲜明的定位。学校究竟如何培养这样的人,其实质是核心教育理念的深度准确凝练与解析。人类的知识基础持续发展,课程是信息社会和时代的基因载体,必须从某种程度上的封闭、单一,走向开放、多元、个性和综合的过程发展。学校的课程结构,基础 拓展 活动/研究以学生层级能力为考量的设计,领域-科目-模块以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为考量,以及两者综合的立体多维模型,注意课程结构在整体上的均衡性、选择性、综合性与层次性。课程要满足每个个体的需求、兴趣和个人发展目标,满足个性化,学生基于自身的偏好自主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课程,从而使学校课程从统一走向个体,在共性与个性化这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在以核心素养为标志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分科的课程体系难以支撑核心素养的达成,打破传统学科边界、促进学科沟通融合,通过课程统整的方式落实才是有效手段。通过课程统整,弱化学科边界,加强了学科之间的沟通联系,促进经验与知识、学习与实践的有机转化与融合。开放的、在线的课程内容组织是课程的另外一种结构呈现,技术既是达成目的的手段,又是互联时代人才的必备素养,技术带来的泛在性、个性化、联通化、共享性、虚拟化等思维方式的变革,必须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高位的课程架构、灵活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教育创新。学校基于已有实践,不断探索并实践课程系统的整体变革是培养面向未来人才的时代需求。
2.课程实施——多场景和多方式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课程实施的重心由教向学,以主动、探究、合作为主线,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不同性质与类型的课程需要采取不同的学习模式及方法,课程实施可以在教室之外,可以出现在电脑屏幕上。对一些重要的课程目标而言,教室并不是最佳的学习环境,可以在教室之外开展有深度而丰富的学习,包括博物馆、研学旅行、社区服务学习、研究院所合作项目等。
互联时代资源的便捷获取和深度多样,场景更多元和完整,课程实施的空间扩大了,跨越学校的围墙,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课程实施从班级形态“秧田式”集体导授课堂向尊重学习者自我的活动课堂转型,既有虚拟的线上课程学习,也有实体的线下探究;既有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也有个体或小组的发现式学习。虚实结合的环境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多的探究空间,跨学科的课程如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将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将通过互联网连接实际生活,让知识在情境化与去情境化间螺旋式深化,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3.课程评价——数据化和过程化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课程评价是为了学校改进教育实践、促进学生发展。過度的应试思想会偏离课程改革的宗旨,素养的发展需要知识,但还有品行和能力。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评价要将关注点放在人的身上,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统领,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作为课程评价的内在逻辑,以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课程评价就需要掌握更多关于学习者能力水平的信息,不断收集学习者知识和能力水平的证据,诊断和调整学习条件和教学实践,为其提供越来越个性化的支持。
在这样的评价理念指导下,互联网、云存储、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使得课程评价正在从经验走向数据,从群体到个体,从单一分数到综合素质评价,从总结到过程性评价,过去难以数据化的教和学的行为将通过数据形式量化呈现。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评价过程融为一体,利用各种技术嵌入学习全过程,数据从学业成绩拓展为覆盖学生整个学习生涯,每学段、每学期、每门课程、每节课、每次活动的情况,全程跟踪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路径和学习过程,从数据揭示学生的认知结构、能力结构、情感特点、行为特征、态度、动机、学习风格、个性偏好、思维特征、素质发展等,精准认识潜藏的个性化的学习规律与特点。
教育源于生活、源于实践,面向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技术促使我们开始思考学校教育架构的顶层设计,探索技术如何支持学与教的深度发生。技术促进共享、互联、选择、个性化、精准等特征,很多学校成功改革的案例中都可以看到技术的力量。理念先行,思路先行,技术支持,学校根据现实需求进行不断调试,促使学校课程体系不断更新、优化、升级,构建新的学习生态体系,以不断接近教育的本原。
注: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以数字教材为载体的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途径与策略研究”(编号:CDHB18379)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学校案例:变革的行动
技术支持下学生如何开展学习,即“学习方式”的问题。从目前学校的实践来看,总结起来学生所采用的主要是开展视频学习、作业任务完成、交流研讨、作品分享等几种学习方式。
视频学习资源成为数字化学习环境中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中介。教师提供的视频或者课件资源,学生通过自主观看或者互动中观看,异步学习或者同步学习,以完成学习任务。如北京数字学校提供的空中课堂、清华大学附属小学提供的互联网网校,视频设计的质量将会影响学生的理解和学习结果。
学生学习要通过精细化的学习任务来实现,学习任务包括学习目标、学习资源、学习工具、活动序列、学习评价等。每个学习者可以选择不同的学习任务,以自主探究、亲子活动、互动协作等不同的方式高效地解决问题。如北京中学推出的实践探究课程等,学生“做什么”是达成学习目标的关键。
不同的学生和教师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和思维过程展示出来,有同步交流,也有异步交流,有同班、同年级、跨年级、跨校的研讨,也有师生间、生生间的交流,通过网上社区、学习平台,也可以是微信等社交软件开展交流。如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联手推进的“在线答疑”。
作品分享指要求学生分享其学习成果。社交媒体增加了学生传播作品的通道,能够让学生、教师之间相互关注。教师组织学生从不同的作品中发现创新点,启发思路、组织头脑风暴加工创作等。如北京芳草地国际学校远洋小学组织的项目式学习作品分享,在分享中促进学生思维的深化。
主要思考:变革的关键
2020年9月,北京市中小学逐渐进入返校复学阶段,线上学习将何去何从?学生的学习基于“技术丰富”的学习环境,在以上这些看似轰轰烈烈的行动背后,问质量,问效果,就要抓住变革的核心。教育者要关注学习环境、学习资源,开展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的学习,让学生在探索中成长。
1.学习活动
学习活动是为了完成预定的学习结果,学习者和学习环境间所进行的交互。仅提供学习内容很难促进有意义的学习发生。学生不能只做在线的看客和听众,学习者主体地位的体现是在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中不断生成的。技术帮助教师回归到教学的本原,去导学、促学、评学,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在活动中实现学习的深度参与,在活动中学生才能得以发展。学习目标是否达成有赖于教师所设计的学习活动是否科学合理,有赖于学习者个体与群体的共同活动。教师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需求,设计、开发合适的学习活动,阅读、观看、收集、排序、分类、建模、模拟、讨论、辩论、写作、绘画、应用、头脑风暴、角色扮演、概念图等,提供各种不同的学习体验。
2.学习支持
利用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处于教和学时空分离的学习状态下,学生的自主性无法确保。有效的学习支持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学习支持服务包括技术支持、资源支持、人员支持、情感支持以及评价支持。如同面对面的课堂学习,教师从学生的认知、情感以及针对学生的管理这三方面给予支持,技术支持下的学习更要关注人机协同,在数字化环境中教师要激发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内生动力。教师可以组织学习活动,支持生生、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互动和协作,引导发言,给予学习者指导和及时的反馈,监督学生学习过程和自主学习的效果,增加学习过程中的陪伴,并客观反饋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总结整理点评学生的分享内容。
3.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是学习内容的载体,为学生的学习搭建支架,以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在网络互联时代,大量的学习资源供给,包括网络课程、科普网、数字博物馆、学习App、电子教材、微课等,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支持。但资源够“多”却不一定够“用”,这些资源的质量参差不齐,要确保学习的质量,首先,教师应该为学生严格筛选学习资源,引导学习者选择资源;其次,每校每班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个体发展阶段不同,教师还要再次开发相应的资源。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资源的开发应建立在对学生学习本质规律的认识基础上,并针对不同学科的特点,如人文类扩展阅读材料,自然科学类可以利用建模、仿真工具等。资源本身还要体现多学科交叉,更多地指向情境化、复杂性问题的解决,融入更多的生活元素,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学生在富资源环境中,开展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情感体验与内化。
4.学习方式
从教和学改革的视角看待技术的融入,进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和重新设计,构建符合“数字土著”认知特征的新型学习生态,才能促进学习者主动学习、释放潜能、全面发展。技术支持的学习带来多角色的联动,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连接起教师、学生、家长、平台、社会等。我们不能再把“满堂灌”的课堂搬到技术环境下的学习中,而是要运用不同的手段解决不同时代所面临的学习问题,线上和线下学习是一个综合的过程,主动学习、项目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混合学习、无边界学习、协同建构学习、基于设计的学习等都可以开展。抓住学生的内在需求,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做中学、玩中学,形成以主动、探索、体验、创作为特征的新型学习方式,教师重点进行学习研究、活动指导、思维拓展等新的角色变革。
未来探索:变革的常态
在教育领域,技术革新给学校的发展带来新的契机。线上线下学习相融合将成为互联网时代学校的一种常态,而这种融合需要从课程的高度进行思考。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不仅仅要关注课堂,关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问题,而且要从学校的课程整体进行设计,用信息技术全方位地重构学校的课程体系。这就涉及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的全面设计和革新。 1.课程内容与结构——个性化与综合化
学校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其实质是学校育人目标的清晰、鲜明的定位。学校究竟如何培养这样的人,其实质是核心教育理念的深度准确凝练与解析。人类的知识基础持续发展,课程是信息社会和时代的基因载体,必须从某种程度上的封闭、单一,走向开放、多元、个性和综合的过程发展。学校的课程结构,基础 拓展 活动/研究以学生层级能力为考量的设计,领域-科目-模块以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为考量,以及两者综合的立体多维模型,注意课程结构在整体上的均衡性、选择性、综合性与层次性。课程要满足每个个体的需求、兴趣和个人发展目标,满足个性化,学生基于自身的偏好自主选择自己所喜爱的课程,从而使学校课程从统一走向个体,在共性与个性化这两者之间保持一种平衡。
在以核心素养为标志的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分科的课程体系难以支撑核心素养的达成,打破传统学科边界、促进学科沟通融合,通过课程统整的方式落实才是有效手段。通过课程统整,弱化学科边界,加强了学科之间的沟通联系,促进经验与知识、学习与实践的有机转化与融合。开放的、在线的课程内容组织是课程的另外一种结构呈现,技术既是达成目的的手段,又是互联时代人才的必备素养,技术带来的泛在性、个性化、联通化、共享性、虚拟化等思维方式的变革,必须结合先进的教育理念、高位的课程架构、灵活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教育创新。学校基于已有实践,不断探索并实践课程系统的整体变革是培养面向未来人才的时代需求。
2.课程实施——多场景和多方式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提出:“注重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融合运用传统与现代技术手段,重视情境教学;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课程实施的重心由教向学,以主动、探究、合作为主线,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不同性质与类型的课程需要采取不同的学习模式及方法,课程实施可以在教室之外,可以出现在电脑屏幕上。对一些重要的课程目标而言,教室并不是最佳的学习环境,可以在教室之外开展有深度而丰富的学习,包括博物馆、研学旅行、社区服务学习、研究院所合作项目等。
互联时代资源的便捷获取和深度多样,场景更多元和完整,课程实施的空间扩大了,跨越学校的围墙,走向生活、走向社会、走向世界,课程实施从班级形态“秧田式”集体导授课堂向尊重学习者自我的活动课堂转型,既有虚拟的线上课程学习,也有实体的线下探究;既有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也有个体或小组的发现式学习。虚实结合的环境给了教师和学生更多的探究空间,跨学科的课程如STEM教育、创客教育等将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将通过互联网连接实际生活,让知识在情境化与去情境化间螺旋式深化,从而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
3.课程评价——数据化和过程化
评价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课程评价是为了学校改进教育实践、促进学生发展。過度的应试思想会偏离课程改革的宗旨,素养的发展需要知识,但还有品行和能力。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评价要将关注点放在人的身上,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统领,将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作为课程评价的内在逻辑,以实现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课程评价就需要掌握更多关于学习者能力水平的信息,不断收集学习者知识和能力水平的证据,诊断和调整学习条件和教学实践,为其提供越来越个性化的支持。
在这样的评价理念指导下,互联网、云存储、人工智能等技术发展使得课程评价正在从经验走向数据,从群体到个体,从单一分数到综合素质评价,从总结到过程性评价,过去难以数据化的教和学的行为将通过数据形式量化呈现。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评价过程融为一体,利用各种技术嵌入学习全过程,数据从学业成绩拓展为覆盖学生整个学习生涯,每学段、每学期、每门课程、每节课、每次活动的情况,全程跟踪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路径和学习过程,从数据揭示学生的认知结构、能力结构、情感特点、行为特征、态度、动机、学习风格、个性偏好、思维特征、素质发展等,精准认识潜藏的个性化的学习规律与特点。
教育源于生活、源于实践,面向教育实践中的问题,技术促使我们开始思考学校教育架构的顶层设计,探索技术如何支持学与教的深度发生。技术促进共享、互联、选择、个性化、精准等特征,很多学校成功改革的案例中都可以看到技术的力量。理念先行,思路先行,技术支持,学校根据现实需求进行不断调试,促使学校课程体系不断更新、优化、升级,构建新的学习生态体系,以不断接近教育的本原。
注: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以数字教材为载体的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育途径与策略研究”(编号:CDHB18379)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