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是一个正在快速崛起的大国,经济发展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要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向质量要效益。为达此目标,必须造就成千上万高素质的质量管理人才大军。舍此别无他途。”
今年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质量和安全年。国家质检总局提出让“质量和安全年”成为质量宣传年、质量提升年、质最服务年、质量整治年和质量建设年。
作为组织实施国家质量振兴政策措施的宏观管理部门,总局质量管理司如何抓好这项工作,司长孙波的答案非常明确:党中央、国务院确定质量和安全年,既给我们增加了压力,也为我们创造了条件。压力催人作为,条件有利于作为。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团结全国的质量管理干部,抓好各项具体工作。要抓好质量规划、质量状况分析、质量兴市、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缺陷产品召回管理、重大设备监理、名牌战略、质量工程师队伍建设、质量月宣传活动等等。他强调:“这些工作我们每年都在干,但是今年呢,应该干得与往年不同。必须下出质量和安全年的要求和特色,使我们的工作更有成效。”
构建质量工作统一战线
近来,从凯美瑞“刹车门”事件到株洲市区湖南首座城市高架桥拆除中发生坍塌事故,这一系列“质量门”事件令人警醒:质量近在咫尺,触手可及,且关平国民的安全和健康。
“在当前形势下,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显得尤为紧迫。在所有工作中,第一位的,是要推动全社会进一步重视质量问题,努力营造有利于质量进步的社会环境。要构建质量工作的统一战线,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形成浩浩荡荡的质量大军,为提高我国的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共同奋斗。”双休日也顾不上休息的孙波虽一脸倦容,但一谈起质量话题却显得很兴奋:“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在今天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孙波强调,建立质量工作统一战线,要发挥政府、协会、学会和社会方方面面的作用。说到底,质量是全社会的事情。从目前看,它关系到扩内需、促出口、调结构、保增长目标的实现,是把当前经济危机转化为产品上水平、产业上台阶的重要措施。从长远看,质量更是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中国的和平崛起靠什么?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靠什么?我看,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目前水平的现阶段,我们绝不能也不可能走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路。惟一的道路就是以质取胜,靠质量、靠品牌,靠全国人民齐心协力。
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主要是反映速度的,还没有反映质量水平的统计指标。如何在统计指标上反映质量、反映“好”字,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了适应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我们在积极研究探索能够反映质量水平的统计评价指标,并且争取能够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目录。”孙波表示。
其实,从2006年开始,国家质检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连续几年发布了质量竞争力指数。作为一项在世界上领先的研究成果,质量竞争力指数不仅受到了国内地方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也受到了国外的关注。但是由于各项指标存在不直观、不通俗的缺陷,影响没有预期的大。
孙波向记者透露,目前质量刊正在研究进一步完善的措施。同时积极争取与国家统计局一道进行新指标的研究,争取早日制定出科学实用、真实反映质量水平的统计指标。目前,《质量振兴纲要》(1996-2010年)即将到期,新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制订和征求意见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作为国家未来10到15年的质量发展阶段性目标和政策措施,《质量发展纲要》旨在“制订出一个既鼓舞人心又实事求是的目标,动员广大企业和全社会共同为之奋斗”。
企业是质量提升的主体
孙波明确指出:“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始终是我们的立足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政府部门,如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推动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孙波认为,强化企业的主体作用,质量管理司应着力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对企业的引导;二是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三是组织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推动企业加强质量管理。
首先,对那些为质量进步做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要进行表彰,以此引导和激励广大企业走质量兴企的道路。应该说这是我国《质量法》的明确要求,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非行政直接干预的措施。通过表彰能够使广大企业和社会明确国家鼓励什么,引导企业朝着政府希望的方向去干。所以,我们要像美国、日本、欧盟等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样,设立“政府质量奖”,加大政府的推动引导力度。同时我们也支持各省设立“政府质量奖”。目前全国已经有17个省和副省级城市设立了“政府质量奖”,上海、重庆等也即将开展这项活动。
其次,推动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诚信是质量的道德基础,不讲诚信的企业再好也生产不出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我们要积极推动以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为重点的诚信体系建设。推动行业、企业的诚信、自立,提高企业的质量诚信意识,在思想道德层面奠定高质量的基础。要加大对守信企业的鼓励,对失信企业的惩处,包括建立和完善黑名单制度,鼓励守信,惩戒失信,增强社会的诚信意识。
第三,推动企业加强管理。技术和管理是质量提升的两个轮子,必须让这两个轮子转动起来,缺一不可。比如,积极支持中国质量协会开展质量普及和深化化工作,在企业中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贯彻《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
前不久,凯美瑞“刹车门”事件成功解决,使消费者对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制度更增添了信心。从2004年《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正式实施至今,共有54家国内外汽车制造企业实施了167次召回活动,涉及193个车型的汽车215万辆。有力地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受到社会好评。
“质量司一直致力于建立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制度。”孙波介绍说,缺陷产品召回也是推动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增强质量意识的非常有效的措施。它要求企业从设计、原材料进口、生产工艺、技术、管理环节,都要把好质量关。如果出现了缺陷,就得负责任,就得召回。虽然是事后的,但这是对你事前出现问题的一种追究,可以促使企业从设计直到产品出厂的检验都把好关。
近期,质量司正加快立法进程,争取《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尽早出台,进一步扩大缺陷产品召回管理的范围。
“今年我们同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等部门已联合发文,把汽车范围扩大到N类(货车)和O类(挂车),对其依法实施召回管理。”孙波进一步表示,“今后我们 要围绕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健全缺陷产品召回管理的制度体系。通过这些工作,推动企业搞好质量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质取胜靠人才
“国家提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好’字当先,‘好’如何体现?就在于质量。”在质量管理领域工作多年的孙波,越来越感到肩头的担子不轻,压力无形中在不断增加。
他说,质量事业是一项基础性很强的事业,要求我们不断向前推进,不仅需要各级领导的特别重视、特别关注、特别呵护,更需要一大批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以昂扬向上、充满激情的精神风貌去实践,开创中国质量事业的新天地。
“以质取胜靠什么?一靠科技,二靠人才,归根结底要靠人才。”为此,孙波大胆提出,在全国所有工科院校开设质量管理课程:“学工的首先要有质量意识,要接受有关知识的培训。”从理论、技能和经验三个维度全方位提升素质,培养全民质量意识、诚信意识,让以质取胜的战略深入人心。
令孙波倍感欣慰的是,2007年底,我国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在武汉大学亮相,标志着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新学科的诞生。研究院将通过质量管理科学、经济学跨学科研究,将质量发展战略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紧密联系起来,为质量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撑,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该研究院的一项主要任务是人才培养,为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其他政府部门和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定期、不定期的高层次业务培训,逐步建立以研究生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人才培养。
“这还远远不够。”他说,“中国是一个正在快速崛起的大国,经济发展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要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走以质取胜的道路。为达此目标,必须造就成千上万高素质的质量管理人才大军。舍此别无他途。”
质量工作千头万绪,需要各方关注并努力,更需要质量管理战线的同志齐心协力。“作为全国质量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的一个部门,质量司的工作与国家的质量振兴,与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是紧密相连的。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必须坚守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的精神,这样才能努力工作、不懈进取。这既是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我们全国管理战线的同志要坚持和发扬的一种宝贵精神。”孙波司长感慨良多,对同仁寄予厚望。
今年是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质量和安全年。国家质检总局提出让“质量和安全年”成为质量宣传年、质量提升年、质最服务年、质量整治年和质量建设年。
作为组织实施国家质量振兴政策措施的宏观管理部门,总局质量管理司如何抓好这项工作,司长孙波的答案非常明确:党中央、国务院确定质量和安全年,既给我们增加了压力,也为我们创造了条件。压力催人作为,条件有利于作为。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组织团结全国的质量管理干部,抓好各项具体工作。要抓好质量规划、质量状况分析、质量兴市、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缺陷产品召回管理、重大设备监理、名牌战略、质量工程师队伍建设、质量月宣传活动等等。他强调:“这些工作我们每年都在干,但是今年呢,应该干得与往年不同。必须下出质量和安全年的要求和特色,使我们的工作更有成效。”
构建质量工作统一战线
近来,从凯美瑞“刹车门”事件到株洲市区湖南首座城市高架桥拆除中发生坍塌事故,这一系列“质量门”事件令人警醒:质量近在咫尺,触手可及,且关平国民的安全和健康。
“在当前形势下,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显得尤为紧迫。在所有工作中,第一位的,是要推动全社会进一步重视质量问题,努力营造有利于质量进步的社会环境。要构建质量工作的统一战线,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形成浩浩荡荡的质量大军,为提高我国的产品质量安全总体水平共同奋斗。”双休日也顾不上休息的孙波虽一脸倦容,但一谈起质量话题却显得很兴奋:“统一战线是我们党的三大‘法宝’之一,在今天的质量管理工作中同样具有现实意义。”
孙波强调,建立质量工作统一战线,要发挥政府、协会、学会和社会方方面面的作用。说到底,质量是全社会的事情。从目前看,它关系到扩内需、促出口、调结构、保增长目标的实现,是把当前经济危机转化为产品上水平、产业上台阶的重要措施。从长远看,质量更是个具有战略意义的问题。中国的和平崛起靠什么?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靠什么?我看,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到目前水平的现阶段,我们绝不能也不可能走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路。惟一的道路就是以质取胜,靠质量、靠品牌,靠全国人民齐心协力。
目前我国的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主要是反映速度的,还没有反映质量水平的统计指标。如何在统计指标上反映质量、反映“好”字,切实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了适应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我们在积极研究探索能够反映质量水平的统计评价指标,并且争取能够纳入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统计目录。”孙波表示。
其实,从2006年开始,国家质检总局会同有关部门连续几年发布了质量竞争力指数。作为一项在世界上领先的研究成果,质量竞争力指数不仅受到了国内地方政府和社会的关注,也受到了国外的关注。但是由于各项指标存在不直观、不通俗的缺陷,影响没有预期的大。
孙波向记者透露,目前质量刊正在研究进一步完善的措施。同时积极争取与国家统计局一道进行新指标的研究,争取早日制定出科学实用、真实反映质量水平的统计指标。目前,《质量振兴纲要》(1996-2010年)即将到期,新的《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制订和征求意见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作为国家未来10到15年的质量发展阶段性目标和政策措施,《质量发展纲要》旨在“制订出一个既鼓舞人心又实事求是的目标,动员广大企业和全社会共同为之奋斗”。
企业是质量提升的主体
孙波明确指出:“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始终是我们的立足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政府部门,如何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增强企业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推动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是我们面临的新课题。”
孙波认为,强化企业的主体作用,质量管理司应着力抓好三项工作:一是加强对企业的引导;二是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三是组织动员社会各方力量推动企业加强质量管理。
首先,对那些为质量进步做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要进行表彰,以此引导和激励广大企业走质量兴企的道路。应该说这是我国《质量法》的明确要求,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非行政直接干预的措施。通过表彰能够使广大企业和社会明确国家鼓励什么,引导企业朝着政府希望的方向去干。所以,我们要像美国、日本、欧盟等世界上70多个国家和地区一样,设立“政府质量奖”,加大政府的推动引导力度。同时我们也支持各省设立“政府质量奖”。目前全国已经有17个省和副省级城市设立了“政府质量奖”,上海、重庆等也即将开展这项活动。
其次,推动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诚信是质量的道德基础,不讲诚信的企业再好也生产不出消费者满意的产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我们要积极推动以产品质量信用记录为重点的诚信体系建设。推动行业、企业的诚信、自立,提高企业的质量诚信意识,在思想道德层面奠定高质量的基础。要加大对守信企业的鼓励,对失信企业的惩处,包括建立和完善黑名单制度,鼓励守信,惩戒失信,增强社会的诚信意识。
第三,推动企业加强管理。技术和管理是质量提升的两个轮子,必须让这两个轮子转动起来,缺一不可。比如,积极支持中国质量协会开展质量普及和深化化工作,在企业中广泛开展QC小组活动,贯彻《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国家标准。
前不久,凯美瑞“刹车门”事件成功解决,使消费者对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制度更增添了信心。从2004年《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正式实施至今,共有54家国内外汽车制造企业实施了167次召回活动,涉及193个车型的汽车215万辆。有力地维护了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受到社会好评。
“质量司一直致力于建立缺陷产品召回管理制度。”孙波介绍说,缺陷产品召回也是推动企业加强质量管理、增强质量意识的非常有效的措施。它要求企业从设计、原材料进口、生产工艺、技术、管理环节,都要把好质量关。如果出现了缺陷,就得负责任,就得召回。虽然是事后的,但这是对你事前出现问题的一种追究,可以促使企业从设计直到产品出厂的检验都把好关。
近期,质量司正加快立法进程,争取《缺陷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尽早出台,进一步扩大缺陷产品召回管理的范围。
“今年我们同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等部门已联合发文,把汽车范围扩大到N类(货车)和O类(挂车),对其依法实施召回管理。”孙波进一步表示,“今后我们 要围绕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健全缺陷产品召回管理的制度体系。通过这些工作,推动企业搞好质量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质取胜靠人才
“国家提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好’字当先,‘好’如何体现?就在于质量。”在质量管理领域工作多年的孙波,越来越感到肩头的担子不轻,压力无形中在不断增加。
他说,质量事业是一项基础性很强的事业,要求我们不断向前推进,不仅需要各级领导的特别重视、特别关注、特别呵护,更需要一大批祖国未来的建设者,以昂扬向上、充满激情的精神风貌去实践,开创中国质量事业的新天地。
“以质取胜靠什么?一靠科技,二靠人才,归根结底要靠人才。”为此,孙波大胆提出,在全国所有工科院校开设质量管理课程:“学工的首先要有质量意识,要接受有关知识的培训。”从理论、技能和经验三个维度全方位提升素质,培养全民质量意识、诚信意识,让以质取胜的战略深入人心。
令孙波倍感欣慰的是,2007年底,我国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在武汉大学亮相,标志着质量发展战略研究新学科的诞生。研究院将通过质量管理科学、经济学跨学科研究,将质量发展战略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紧密联系起来,为质量工作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撑,推动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该研究院的一项主要任务是人才培养,为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其他政府部门和社会服务机构,提供定期、不定期的高层次业务培训,逐步建立以研究生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人才培养。
“这还远远不够。”他说,“中国是一个正在快速崛起的大国,经济发展给资源、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要实现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必须走以质取胜的道路。为达此目标,必须造就成千上万高素质的质量管理人才大军。舍此别无他途。”
质量工作千头万绪,需要各方关注并努力,更需要质量管理战线的同志齐心协力。“作为全国质量管理工作具体负责的一个部门,质量司的工作与国家的质量振兴,与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是紧密相连的。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必须坚守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至上的精神,这样才能努力工作、不懈进取。这既是做好质量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我们全国管理战线的同志要坚持和发扬的一种宝贵精神。”孙波司长感慨良多,对同仁寄予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