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阳春白雪”走入“日常”

来源 :旅游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rs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官窑,代表着中国陶瓷艺术的最高成就;而一起提珍贵文物,我们总会联想起“阳春白雪”的橱窗陈列。不同于高高在上的官窑精品展展陈思路,此次展览所甄选的展品是古往今来淄博地区百姓实际生活中的日用品,更加贴近大众,带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那么,展览如何体现“接地气”这一主题?400余件展品又如何讲述淄博陶瓷琉璃文化的发展历程?对此,本刊特别采访了本次展览的策展团队,听他们讲述展前幕后的一系列实践与思考。
摄影/田可可

  Q:《旅游世界》 A:徐文辰

Q:一个成功的展览,从提出设想到具体实施,展览形式创意与设计环节可谓重中之重,那么在策划这场展览时,您们做了哪些准备?


  A:陈列展览的形式是表达展览主题的手段,是展品与观众之间交流的桥梁。陈列展览的形式创意通常有三种方式:一是遵循内容大纲进行形式创意;二是依据大纲,按照特定环境构架创意;三是以内容框架为依据,形式先行。此三种创意方式的共同点都是通过对展览内容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和理解后进行的艺术创作。基于此,本次展览的形式创意、设计工作的开展与展览内容的研究、打磨几乎是同步进行的,并且贯穿展览的整个过程。在展览筹备阶段,我们曾三次到淄博进行实地研究和考察,先后参观了当地博物馆、古窑遗址、工坊十余处,现场对文物进行挑选拍照,身临其境地感受淄博特色文化遗存。专家的一言一语,古窑村的一钵一瓦,渭头河遗址的一草一木,琉璃作坊里匠人师傅的一举一动,为此次展览形式创意提供了思路。

Q:本次展览由《窑火千年——“淄博窑”陶瓷文化展》和《琉光溢彩——博山琉璃文化展》两个姊妹篇组成。在内容架构上,是如何做到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的?


  A:文物,是历史文化的遗存。探究关于文物的故事,会带给我们诸多启迪。这也是文物之于展览,展览之于观众所存在的理由。我们分析,这两个展览是关于淄博地区有代表性的文化传承的一次集中展示,同时也反映了山东地区悠久灿烂的传统文化,本质上是共通共融的。
摄影/田可可

  本次展览所展示的主要文物——“淄博窑”的瓷器、博山的琉璃,都是与当时乃至当今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器物。“淄博窑”是淄博地区一众窑址的统称,是山东地区民窑的代表,窑火绵延千年不衰,所产瓷器至今仍惠及千家万户;博山是我国琉璃生产的中心,博山琉璃品种多样,异彩纷呈,旧时上至宫廷,下至民间,奉为吉祥之物,今日更是“飞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美好记忆。“把文物与文物之間,文物与地域之间,文物与人之间的关系展示出来传递给公众”,让展览中的文物回归生活,穿越时空与观众产生共鸣,让观众愿意看并看得懂,这就是本次展览形式创意寻找到的落点。

Q:与传统的展出方式不同的是,展厅从头至尾穿插复原了一些百姓生产生活场景。这样的创意来源于哪里?又是如何构建文物与场景内在联系的?


  A:在《窑火千年——“淄博窑”陶瓷文化展》展陈形式创意设计中,至少有两处重要场景设计的灵感直接来源于前期的实地调查和走访。设计围绕展览的中心——“窑”展开。在序厅部分,我们复原了一个“馒头窑”的内部场景概念,场景的素材原型便是前期考察的淄博博山古窑村白衣庙窑遗址。沧桑宏阔的窑内空间,配合熊熊窑火与一排排堆砌的匣钵,点明了展览主题的同时,又通过对观众感官的引导,迅速带入展览的情境中。当观众穿过“馒头窑”,从窑门走出的时候,一幅千年窑火之旅的画卷随之徐徐展开。
  在展厅中心近100平方米广阔空间中,我们继续外延“窑”的主题,引导观众去“馒头窑”的外面走一走。属我国展览中首次复原了完整的可沉浸参观的传统制瓷场景,详细介绍了从练泥、镀匣直至开窑的传统制瓷工艺流程。复原场景的灵感和底气则来源于对渭头河古窑址的实地考察和明清文献资料与考古发掘材料的整理研究。渭头河古窑址2012年一经发现就带给文物界极大震撼,窑址内大型石碾、泥浆池、沉淀池、晾泥池、制作间、馒头窑等古迹完整展现了古人陶瓷制作工艺流程,成为山东地区唯一一处工艺流程清晰,保存完好的古代窑址,属全国罕见。我们通过实地调研,同样深受震撼,也产生了和观众分享这种震撼的愿望。围绕中心场景,我们还设置了两组通柜,将从北朝至民国千年来的14件淄博窑精品陈列展示。通过场景与文物之间的关联对话,使观众在静态的展示中联想并体会超越时空的文化脉络。
摄影/田可可

Q:本次展览有一个“明星展品”——鱼纹盘,请您具体介绍一下展览是如何呈现这样一件展品的?


  A:本次展览展出的绝大部分展品,都是从古至今淄博地区老百姓生活中的日用品,生活气息浓厚,特别是近代展品,很多观众家中或许还有同款在收藏和使用,在这其中俗称淄博大鱼盘的鱼纹盘就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展品之一。为了更好的激发出观众与展品之间的共鸣,在展览的相关区域,我们制作了“大鱼盘”绘制流程多媒体演示投影,正对投影的下方,特意摆放颇具淄博特色的渭头河大瓮,瓮中注水养鱼,墙壁上的鱼盘倒影在水中,水中的鱼儿似在鱼盘中悠游,妙趣横生,与此呼应的,还有不远处的“大鱼盘墙”展柜,展览期间,还会在“大鱼盘墙”区域定期举办手绘鱼盘的观众互动活动。此外,我们还在展线上点缀多处景观小品,这些景观皆是由老百姓生活中寻常使用的瓷缸、花架、花瓶等生活用具为素材制作,充满着朴实而亲切的生活意趣。

Q:《琉光溢彩——博山琉璃文化展》展陈中是如何继续深化“生活化”这一设计理念的?


  A:在展览的版面设计中,使用了大量博山地区的老照片作为素材贯穿整个展览;在介绍博山美术琉璃厂的部分,配合播放上世纪七十年代峨眉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相关珍贵影像资料。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落实策展团队展览“接地气”的理念,在展厅的中心区域,我们特地开辟出一处区域,寻来博山地区的老家具和各种日常使用琉璃物件,组合陈列,复原了一间客厅和一间书房,这充满岁月感的小房间,相信能勾起很多观众的美好回忆。这些辅助展品作为我们在展览细节上所做的努力,为的是在观众与展览之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这些熟悉的元素,激活文物中蕴含的生活属性与观众产生共鸣。
其他文献
11月25日,援青文旅联盟成立仪式暨2019“梦幻海北”旅游推介会在海北藏族自治州举行。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北京、天津、上海、浙江、山东五个省市的文旅援青干部相聚“梦幻海北”,成立“援青文旅联盟”,签署《援青文旅联盟章程》,发布“海北宣言”,共商援青大计、共谋合作发展、共建“大美青海”。第四批援青干部人才总领队、省委组织部副部长务国强向援青文旅联盟授旗。青海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海北州委书记尼玛卓玛出席
期刊
傳说中,琉璃是女娲的遗珍,是女娲用来补天的五色石落地而成。还有一说认为,琉璃是由一个叫路申的炼丹者,在丹炉炉碴中发现的。各种曼妙的传说,给琉璃二字蒙上了一层薄纱,丝丝缕缕,如梦似幻……  “珍珠玛瑙翠,琥珀琉璃街”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琉璃,金银、玉翠、陶瓷,青铜)之首。千百年来,一代代炉匠们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灿烂的琉璃文化。  博山作为中国琉璃的发祥地,在时光的长河里,用琉璃工艺熔铸了昨天和
期刊
淹子岭房车露营公园  国家体育总局汽摩联的自驾运动营地;东省海拔最高的标准化房车露营地;2016年被列为国家六部委扶持的514家露营地之一,临朐县重点旅游项目;2013齐鲁最美田园;潍坊市天文学会和天文爱好者的活动基地;2016年潍坊市旅游标杆度假项目。  山东省海拔最高的自然村,名叫淹子岭,地处潍坊临朐、青州和淄博淄川、沂源两市四县交界点。天高云浮岳 山静尘清岭,向来以“一脚踏两地,鸡鸣闻四县”
期刊
摄影/杜旭玻璃原料拔条  淄博自古就是传统玻璃料条的原始产地,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淄博传统玻璃料条的色彩种类达20余种,仅蓝色类别中就有亮蓝、月蓝、骨蓝、湖水蓝等,色彩繁多,艳丽纯正。  拔条制作时需按照配方将各种原材料和辅助材料装入拔条熔炉的坩埚(硝罐)当中熔炼12小时,即化为熟料。用一端裹有耐火土圆球的铁棍,将坩埚中的玻璃液蘸出,一人持铁钳将下垂的溶液牵于铁板上,一人让圆球
期刊
泰沂之北,淄水之畔,齊域大地,锦绣河山。  掬一捧瓷土,抟窈窕素坯;持数管毫素,描玄青朱色;北朝寨里,点亮千年窑火;宋金磁村,见证瓷业蓬勃!薪火相传,淄博窑历经风雨依旧不息烟火;别开生面,创新瓷筚路蓝缕始得盛世繁华 。  淄博窑始于北朝,经隋唐、宋金、元明清,延至当代,上下绵延1500余年,经久不衰。不熄的窑火为我们带来了数不尽的瓶罐碗碟,也透出了齐鲁地域文化的特色,代表着淄博制瓷历史的悠久和瓷业
期刊
拍摄于古巴女王皇后花园海洋保护区,拍摄者是姜阔,生物是加勒比海礁鲨,还有作者本人。  Q=《旅游世界》 A=吴永森  Q:您是如何开始水下摄影的呢?在众多的摄影题材中为什么您会选择水下摄影?您认为水下摄影最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  A:一开始,只是为了跟家人交代长时间旅游的目的,后来在拍照上遇到很大的挫折,因为家人看不懂,所以开始想办法自学。在进行水下摄影前,我完全没有任何拍摄的经验,也因为要在水
期刊
中國被誉为“瓷之国”,而淄博是中国瓷器烧造史的一个缩影;同样,与陶瓷同宗之源的琉璃也素有“世界琉璃看中国,中国琉璃看博山”之说。“淄器之美,文心所向”,源于淄博的两大工艺,以各自独特的文化传承,历经千年依然熠熠生辉。是什么赋予它们灿烂的生命力,又是什么让它们在文明的大浪淘沙中脱颖而出?  近期,“窑火千年——「淄博窑」陶瓷文化展”和“琉光溢彩——博山琉璃文化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展,共计400余件珍贵
期刊
辣椒这种调味品,让人们爱憎鲜明,不知不觉便分成了两个阵营。喜欢吃辣的人,对辣椒视如珍宝,如果哪天的饭里少了辣椒,就会觉得饭菜没有滋味。而害怕辣椒的人,只是无意间吃了一口辣,都有可能涕泪横流,从嘴唇到喉咙,都像是被火烧过一般。  虽然有人如此厌恶辣椒,但麻辣小龙虾和重庆小面这类“辣食”,都已经在我们身边铺散开来。此时的辣椒,似乎成为了新时代的流行元素,与我们之间的关系已经密不可分。可对于辣椒,你了解
期刊
可能你知道,虽然中国人喜欢吃辣椒,但辣椒却不是原产自中国,辣椒在中国传播的历史也沒有一般人想象中那么长。  但你可能不知道,在中国小小的辣椒包含的文化内涵却很深广。中国人说起“辣椒”的时候,脑中除了作为食物的辣椒,可能还会联想起一连串的“文化符号”,比如:我们很容易想起性格热烈开放、身材火爆的“辣妹子”;也会说一个人敢作敢为像是“吃了辣子”;中医认为辣椒可以“上火”、“驱寒”、“除湿”;中国的风水
期刊
10月19日-21日,2019新动能·青岛展览洽谈会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开幕。本次展洽会以“创新激发动能,合作促进发展”为主题,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建设国际合作新平台,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张明池到展区巡视,并与每个展台负责人做深入交流。  《旅游世界》杂志联合山东旅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孔子家乡·好客山东”展区的搭建施工、布展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