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任职教育条件下,大学语文教学既要适应教学任务的整体转向,又不能丢掉本学科教学的基本特点,一方面,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与优化,课程内容应突出军事题材,教学环节应灵活多样,教学时间应合理分配;另一方面,要强化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切实提高大学语文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语文 任职教育 内容 方法 改革
[作者简介]袁正宏(1970- ),男,陕西渭南人,边防学院科学文化基础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陕西 西安 71010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094-02
任职教育是军队院校教育的主体。突出能力培养、优先满足岗位任职需要,是初级指挥院校任职教育的根本要求。从这个角度来说,任职教育应注重时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而这与大学语文教学所倡导的人文素质教育的长期性、全面性和基础性是相冲突的。如何处理好任职教育的普遍性要求与语文学科教学的特殊性目的,是摆在教员面前的现实而迫切的问题。作为单一学科,不能过多地强调自我的特殊性,而应该主动融入、积极应对,切实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任职教育条件下,大学语文教学存在边缘化的危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向军事技能和体能倾斜得比较明显,基础学科的教学相对较弱。其次,学员文化基础与文学修养的参差不齐。任职教育的教学对象都是接受过高等(或中等)教育的学员,他们要么具有较为丰富的任职经历,军政素质非常出色,要么就是理工科的高材生,但文学的悟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往往并不是他们的强项。
大学语文教学不能裹足不前,必须适应目前任职教育的形势。作为语文教员,我们应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大学语文教学在任职教育的环境下充满生机与活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教学效果最大化,真正实现“提高学员文化素养、完善优化学员知识结构和培养学员岗位语言应用技能”这一教学目的。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优化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应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进行准确定位和整体设计,形成立足现实的“三个接轨”教学理念:第一,与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接轨,将规格档次定位为国民教育中等偏上;第二,与军队院校教育体系接轨,在教学的整体结构上,突出强化学科中与军事相关的内容,在基本理论的阐述中,注重以军事方面的实例作为支撑点;第三,与部队培养目标所要求的人才类型接轨,注重教学内容在部队工作中的实用性。
为保证任职教育环境下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材的选用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关键。全军统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往往不能满足这一需求,这就要求有条件的院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编写教材。既然是为军队培养合格人才,那么,作品选编的内容就要突出军事题材。写作部分的编著也要充分考虑到学员部队工作中的实用性,突出军队实用文体的内容分量。
(二)教学环节的安排应灵活多样
按照人才培养目标,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统一,把课堂讲解与应用写作有机衔接。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把重点放在文学知识的传授和理论水平的提高上。而任职教育条件下的语文教学则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坚持以通用语文知识技能教学为基础,突出常用语文知识技能的教学。
具体而言,除了通过理论讲授、作品讲解来扩展提高学员的知识储备和理论素质外,还应该精心设计、合理安排适当的实践教学活动,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实践教学活动其实是语文学科的强项,只要积极安排、主动协调,学员是非常欢迎这类活动的。例如,在课堂上组织“今日话题”“两分钟演讲”“诗文朗诵”等活动,在课后举办“队前演讲”“主题辩论赛”“新闻稿写作”等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情感表现能力等都会有明显的提高,人文素养也能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三)教学时间的分配应科学合理
岗位任职教育的特点体现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就是利用有限的课程教学时间,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使学员在文学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成为部队急需的复合型人才。根据现行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大学语文一般分为“作品选编”和“写作演讲”两大模块。其中,作品选编部分为课堂教学内容,共60课时;写作演讲为自修内容,共30课时。稍有教学实践的人都知道,在如此紧张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好基本的语文教学,都是非常困难的。要满足任职教育的要求,更是难上加难。在这种情况下,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配就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研究论证并结合在学员中进行的问卷调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适当压缩作品选编部分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尽管这部分的内容学员爱听爱学,但也只能精选重点篇目,精讲经典作品。大致上,文体知识和按文体讲授的文学发展史,要占用14课时左右;文学作品讲解的重点放在诗歌和散文部分,约需26个课时;小说和戏剧作品,可以结合文体知识对个别篇目进行简要分析,不作专题辅导;机关公文和事务文书是军队机关和基层最常用的文书,学员普遍反映“学得懂”“用得上”,所以从自修部分的“写作演讲编”中抽选出来,用16个课时进行课堂讲授;写作演讲部分的其他内容则安排学员回部队自修完成,让学员在工作实践中带着压力去学,遇到实际问题时有针对性地学。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强化
任何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实施,都离不开对教学对象的准确分析和把握,只有关注学员文化背景,准确判断教学起点,才能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具有部队长期任职经历的学员,生活阅历、人生体验,都是学好大学语文的先天优势。但体能和技能课的学习无疑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使得他们文化基础薄弱,文化积淀不足。与学历教育相比,任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根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下面几种教学方法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一)身份置换、现身说法,拉近学员与作品的距离
军队院校的大学语文在作品选编中向军事题材靠拢,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些作品以古典诗词或文言文为主,对于文学功底不扎实的学员来说,字词句的串释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又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赏析上,而要从语言过渡到形象,让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触手可及,让作品中的事件具体可感,这样才能引导学员进入教学,深入作品。
例如,在讲授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时,我们结合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员深入作品内核,把握诗人的千古浩叹。但学员的人生阅历毕竟有限,他们大多还处在踌躇满志、充满憧憬的青年时期,理解起来总是觉得有隔膜。这时候就需要以“身份置换”的方式进行引导,找一些身边的例子,比如,因部队发展需要而改换工作岗位的、个人发展受阻而离开部队的,让学员在思考个人发展前途的同时,体会诗人的感慨与无奈。在教学实践中,还可以在课间休息时,邀请在部队服役时间长的学员大队干部现身说法,以他的军旅生涯和人生感悟,来解读“身世沉浮”或“怀才不遇”,既提高了说服力,也为学员分析解读这首诗做了非常好的铺垫。
在讲授司马迁的《韩信破赵之战》时,也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以设问和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在介绍背景知识的时候,教员把交战双方的主客观条件一一罗列,然后让学生假设自己是韩信,在这种战争态势下,要求学员结合自己掌握的军事地形学和战术学知识,讨论该怎样打这一仗。学生们激烈争辩后,一致认为这一仗没法打,甚至觉得韩信也不可能取胜。经过这些教学环节的铺垫,学员的想象力和求知欲就被完全调动起来了。然后,教员就可以以韩信为何被称作“战神”,他又是如何出奇制胜的为切入点,进行课文的解读。这样一来,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文学作品的教学一定不能仅仅停留在作品赏析的层面,而应该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员觉得文学反映的就是生活,作品也来源于生活。这无疑是在文学和军营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员在文学和现实生活中来回跳跃,用他们所具备的知识能力重构和再现书本上的文学作品。
(二)设身处地、情景再现,激发学员与作者(或作品主人公)的情感共鸣
大学语文讲授的课文往往出自古今中外文学名家之手,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人类的共同情感和普遍人性。创设情境即营造一个真实的环境,拉近学员和作品的距离,把学员从“旁观者”变为“局内人”,激活学员的内心情感,激发其情感共鸣。以《诗经·采薇》为例,初读作品,学员很快就知道这首诗是写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但“知道”“了解”不等于文学欣赏,他知道作品字面的意思,但还不能转化为自己的切身体验,所以,不能很好地产生情感共鸣,情感体验也不到位。在这种情况下,教员可以把古代的语言进行白话再现,并与学员的身份进行组合:假设你是这位超期服役的复员军人,身经百战,九死一生,在风雪交加的回家途中,你内心会涌起怎样的感受?在这样的引导下,学员就可以体验到这位古代军人的深层痛苦。“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写景纪实,更是抒情伤怀。个体生命在时间中存在,而在“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绝世文情,千古常新。时至今日,人们读此四句诗仍不禁怅触于怀、黯然神伤,也主要是体会到了诗境深层的生命流逝感。这样的体验较之前已深入了一个层次,已从审美鉴赏、情感共鸣转向文化体验了。文化体验是教学中的难点,对增强学员的文化底蕴作用显而易见,处理得当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增加课堂容量
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值得讲解的作家与作品很多,但分配给大学语文的课时往往很有限。因此,如何增加课堂容量,最大限度地增加学员的文化底蕴就成为摆在教员面前的一个课题。笔者曾经尝试采用比较联系的方法,“以点带面”,引导学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对教材诗歌部分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的时候,可以将《登幽州台歌》《西塞山怀古》《山坡羊·潼关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等作品联系起来,归纳要点,比较异同。通过这样的联系,学员很容易发现,尽管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各异,但“登高望远”“怀古伤今”显然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这一认识能帮助大家站在一个较高的立足点上审视和解读这些作品,从而为充分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奠定了基础,拓展了思路。
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交替使用。例如,在讲授《采薇》《塞下曲》《渔家傲》等作品时,可以播放《望江南》等古典名曲,既让学员体会古代军人思乡盼归之情,又以音乐的魅力引导他们进入情境;学习散文《赤壁赋》的时候,可以让大家同时阅读《煮酒论英雄》《单刀会》等小说、戏剧作品,使学员贯通古今,跨越文体,把课程、教材当做一个整体进行学习,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参考文献]
王吉尧,何静.大学语文[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关键词]大学语文 任职教育 内容 方法 改革
[作者简介]袁正宏(1970- ),男,陕西渭南人,边防学院科学文化基础教研室,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陕西 西安 710108)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094-02
任职教育是军队院校教育的主体。突出能力培养、优先满足岗位任职需要,是初级指挥院校任职教育的根本要求。从这个角度来说,任职教育应注重时效性、针对性和实用性,而这与大学语文教学所倡导的人文素质教育的长期性、全面性和基础性是相冲突的。如何处理好任职教育的普遍性要求与语文学科教学的特殊性目的,是摆在教员面前的现实而迫切的问题。作为单一学科,不能过多地强调自我的特殊性,而应该主动融入、积极应对,切实提高大学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任职教育条件下,大学语文教学存在边缘化的危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教学大纲和课程设置向军事技能和体能倾斜得比较明显,基础学科的教学相对较弱。其次,学员文化基础与文学修养的参差不齐。任职教育的教学对象都是接受过高等(或中等)教育的学员,他们要么具有较为丰富的任职经历,军政素质非常出色,要么就是理工科的高材生,但文学的悟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往往并不是他们的强项。
大学语文教学不能裹足不前,必须适应目前任职教育的形势。作为语文教员,我们应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使大学语文教学在任职教育的环境下充满生机与活力,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使教学效果最大化,真正实现“提高学员文化素养、完善优化学员知识结构和培养学员岗位语言应用技能”这一教学目的。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优化
(一)教学内容的设计应符合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依据人才培养方案对课程进行准确定位和整体设计,形成立足现实的“三个接轨”教学理念:第一,与国家普通高等教育接轨,将规格档次定位为国民教育中等偏上;第二,与军队院校教育体系接轨,在教学的整体结构上,突出强化学科中与军事相关的内容,在基本理论的阐述中,注重以军事方面的实例作为支撑点;第三,与部队培养目标所要求的人才类型接轨,注重教学内容在部队工作中的实用性。
为保证任职教育环境下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教材的选用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关键。全军统编的大学语文教材往往不能满足这一需求,这就要求有条件的院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编写教材。既然是为军队培养合格人才,那么,作品选编的内容就要突出军事题材。写作部分的编著也要充分考虑到学员部队工作中的实用性,突出军队实用文体的内容分量。
(二)教学环节的安排应灵活多样
按照人才培养目标,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统一,把课堂讲解与应用写作有机衔接。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把重点放在文学知识的传授和理论水平的提高上。而任职教育条件下的语文教学则应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在教学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坚持以通用语文知识技能教学为基础,突出常用语文知识技能的教学。
具体而言,除了通过理论讲授、作品讲解来扩展提高学员的知识储备和理论素质外,还应该精心设计、合理安排适当的实践教学活动,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放在同样重要的地位,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实践教学活动其实是语文学科的强项,只要积极安排、主动协调,学员是非常欢迎这类活动的。例如,在课堂上组织“今日话题”“两分钟演讲”“诗文朗诵”等活动,在课后举办“队前演讲”“主题辩论赛”“新闻稿写作”等学习实践活动。通过参与这些活动,学员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团结合作能力、情感表现能力等都会有明显的提高,人文素养也能得到潜移默化的提升。
(三)教学时间的分配应科学合理
岗位任职教育的特点体现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就是利用有限的课程教学时间,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使学员在文学素养、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等方面得到全面提高,成为部队急需的复合型人才。根据现行的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大学语文一般分为“作品选编”和“写作演讲”两大模块。其中,作品选编部分为课堂教学内容,共60课时;写作演讲为自修内容,共30课时。稍有教学实践的人都知道,在如此紧张的教学时间内完成好基本的语文教学,都是非常困难的。要满足任职教育的要求,更是难上加难。在这种情况下,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调配就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研究论证并结合在学员中进行的问卷调查,我们得出的结论是,适当压缩作品选编部分的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尽管这部分的内容学员爱听爱学,但也只能精选重点篇目,精讲经典作品。大致上,文体知识和按文体讲授的文学发展史,要占用14课时左右;文学作品讲解的重点放在诗歌和散文部分,约需26个课时;小说和戏剧作品,可以结合文体知识对个别篇目进行简要分析,不作专题辅导;机关公文和事务文书是军队机关和基层最常用的文书,学员普遍反映“学得懂”“用得上”,所以从自修部分的“写作演讲编”中抽选出来,用16个课时进行课堂讲授;写作演讲部分的其他内容则安排学员回部队自修完成,让学员在工作实践中带着压力去学,遇到实际问题时有针对性地学。
二、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强化
任何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实施,都离不开对教学对象的准确分析和把握,只有关注学员文化背景,准确判断教学起点,才能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具有部队长期任职经历的学员,生活阅历、人生体验,都是学好大学语文的先天优势。但体能和技能课的学习无疑占用了大量的学习时间,使得他们文化基础薄弱,文化积淀不足。与学历教育相比,任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培养要求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对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出了更新的要求。根据这几年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下面几种教学方法是非常值得推荐的: (一)身份置换、现身说法,拉近学员与作品的距离
军队院校的大学语文在作品选编中向军事题材靠拢,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这些作品以古典诗词或文言文为主,对于文学功底不扎实的学员来说,字词句的串释是必不可少的,但我们又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赏析上,而要从语言过渡到形象,让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触手可及,让作品中的事件具体可感,这样才能引导学员进入教学,深入作品。
例如,在讲授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时,我们结合作者生平和创作背景,引导学员深入作品内核,把握诗人的千古浩叹。但学员的人生阅历毕竟有限,他们大多还处在踌躇满志、充满憧憬的青年时期,理解起来总是觉得有隔膜。这时候就需要以“身份置换”的方式进行引导,找一些身边的例子,比如,因部队发展需要而改换工作岗位的、个人发展受阻而离开部队的,让学员在思考个人发展前途的同时,体会诗人的感慨与无奈。在教学实践中,还可以在课间休息时,邀请在部队服役时间长的学员大队干部现身说法,以他的军旅生涯和人生感悟,来解读“身世沉浮”或“怀才不遇”,既提高了说服力,也为学员分析解读这首诗做了非常好的铺垫。
在讲授司马迁的《韩信破赵之战》时,也可以打破传统教学的条条框框,以设问和讨论的方式展开教学。在介绍背景知识的时候,教员把交战双方的主客观条件一一罗列,然后让学生假设自己是韩信,在这种战争态势下,要求学员结合自己掌握的军事地形学和战术学知识,讨论该怎样打这一仗。学生们激烈争辩后,一致认为这一仗没法打,甚至觉得韩信也不可能取胜。经过这些教学环节的铺垫,学员的想象力和求知欲就被完全调动起来了。然后,教员就可以以韩信为何被称作“战神”,他又是如何出奇制胜的为切入点,进行课文的解读。这样一来,教学效果就不言而喻了。
文学作品的教学一定不能仅仅停留在作品赏析的层面,而应该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让学员觉得文学反映的就是生活,作品也来源于生活。这无疑是在文学和军营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员在文学和现实生活中来回跳跃,用他们所具备的知识能力重构和再现书本上的文学作品。
(二)设身处地、情景再现,激发学员与作者(或作品主人公)的情感共鸣
大学语文讲授的课文往往出自古今中外文学名家之手,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人类的共同情感和普遍人性。创设情境即营造一个真实的环境,拉近学员和作品的距离,把学员从“旁观者”变为“局内人”,激活学员的内心情感,激发其情感共鸣。以《诗经·采薇》为例,初读作品,学员很快就知道这首诗是写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归之苦的戍边兵士从出征到回家的诗歌,但“知道”“了解”不等于文学欣赏,他知道作品字面的意思,但还不能转化为自己的切身体验,所以,不能很好地产生情感共鸣,情感体验也不到位。在这种情况下,教员可以把古代的语言进行白话再现,并与学员的身份进行组合:假设你是这位超期服役的复员军人,身经百战,九死一生,在风雪交加的回家途中,你内心会涌起怎样的感受?在这样的引导下,学员就可以体验到这位古代军人的深层痛苦。“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写景纪实,更是抒情伤怀。个体生命在时间中存在,而在“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绝世文情,千古常新。时至今日,人们读此四句诗仍不禁怅触于怀、黯然神伤,也主要是体会到了诗境深层的生命流逝感。这样的体验较之前已深入了一个层次,已从审美鉴赏、情感共鸣转向文化体验了。文化体验是教学中的难点,对增强学员的文化底蕴作用显而易见,处理得当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以点带面、举一反三,增加课堂容量
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明,值得讲解的作家与作品很多,但分配给大学语文的课时往往很有限。因此,如何增加课堂容量,最大限度地增加学员的文化底蕴就成为摆在教员面前的一个课题。笔者曾经尝试采用比较联系的方法,“以点带面”,引导学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例如,对教材诗歌部分的内容进行回顾总结的时候,可以将《登幽州台歌》《西塞山怀古》《山坡羊·潼关怀古》《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等作品联系起来,归纳要点,比较异同。通过这样的联系,学员很容易发现,尽管思想情感和表现手法各异,但“登高望远”“怀古伤今”显然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个传统,这一认识能帮助大家站在一个较高的立足点上审视和解读这些作品,从而为充分理解作品的思想内涵奠定了基础,拓展了思路。
不同的教学方法可以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中交替使用。例如,在讲授《采薇》《塞下曲》《渔家傲》等作品时,可以播放《望江南》等古典名曲,既让学员体会古代军人思乡盼归之情,又以音乐的魅力引导他们进入情境;学习散文《赤壁赋》的时候,可以让大家同时阅读《煮酒论英雄》《单刀会》等小说、戏剧作品,使学员贯通古今,跨越文体,把课程、教材当做一个整体进行学习,效果也是非常好的。
[参考文献]
王吉尧,何静.大学语文[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