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汶川震后救援,他在6级多的余震中抢救伤员,临危不乱。
疑难病患者几经辗转找到他,他遇事不躲,勇于担当。
问田耘“你幸福吗?”他的笑容十分说明问题。
品酒品成专家,读书读成“大家”,田耘以一个医者的睿智和豁达诠释着属于生命本身的“正能量”。
患者是有生命的艺术品
采访间隙,有个病人家属向田耘咨询病情,田耘从座位上起身,拿片子看了看,给出康复建议。患者家属转身离开之前,还不忘向我们夸赞田大夫的医术。显然,他把我们也当成了病友。
在评医网上,患者们对于田耘的评价颇高。精湛的医术、认真的态度和高效经济的针对性治疗,是这些表扬的出发点。而一个医生做到这些,最本质的动力在于自身定位。
怎么看待自己的病人?田耘如是说:
“病人也是人,首先把要把他当成与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然后再去谈他的病。医生和患者是平等关系,对患者要平等对待,而不是把他们当成医院的‘摇钱树’,以平等关系对待之后,再去谈治疗和相互之间的尊重。”
“个体患者相对来说处于弱势地位,他本身对于专业领域并不了解,发生疾病才来找你,他们就是希望从医生那里得到更多的帮助。所以医生对于患者的疾病和治疗要有明确的概念,要从使他获得健康这个角度出发来寻求治疗方法。如果将利益关系放在第一位,就会干扰你的治疗,使你的治疗变成有选择性的治疗,影响公平。不管是住院还是门诊患者,如果能够得到‘人’一样的对待的话,矛盾就会非常少。”
“人的独立生活能力非常重要,我们更希望患者能够恢复健康,回归生活,这样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都会减轻。”
“医生在某种程度上与艺术家是一样的,患者是有生命的艺术品。”这“艺术品”需要心怀理解、敬畏,耐心雕琢打磨,方能使他们重放生命光彩。
让他们尽量用最适合的方法获得健康,让他们回归正常的人生—带着这样的思路,田耘走在行医之路上,成就着他的“医学艺术”,也成就着他的人生梦想。
职业不仅是谋生手段
行医20年,做过多少个漂亮的手术,田耘已经记不清了。他说,“生活质量是有指标衡量的,患者经过合理治疗以后,有个好的康复,能够独立行走,自立地生活,这才算是医生的成功,否则,说得再漂亮也没用。”
保证这种“成功”,自然要在医疗技术上精益求精。
田耘说,骨科的发展来自两方面,一是理念的进步,二是内固定技术的更新。从理念来讲,让医生对疾病有全新的认识,之后才能选择更合理的治疗;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之后,国外医疗器械的引进,使医生在做手术时有更多的选择,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也促进国内医疗技术的发展。可以说,两个方面是相得益彰的。
同时,国外先进技术的引入,以及对外医学交流的发展,使得国内医生开阔了眼界,看到国外技术发展的同时,也看到自身差距。而随着眼界的开放,一些医生对医疗事业的认识程度和热爱程度进一步加深。他们已经不把医生这一职业当作谋生手段,而是在诊治过程中获得艺术的品味,得到人生价值的认同和归属,把职业经历当成一种享受人生的过程。这种职业态度,直接决定了他们对自身医疗技能要求尽善尽美。
田耘在给路甬祥院士的朋友手术之后,路院士拿术前术后的片子对比,对内固定分配的合理程度赞不绝口:“太漂亮了,简直就是艺术品!”
田耘说,骨折对患者来说是很可怕的,本来好好的忽然不能动了,对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打击都是非常大的。医生判断病情不是单凭感性就可以的,而是凭理性,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提出治疗方案。创伤骨科会遇到很多复杂骨折的治疗,患者经过一系列的治疗获得康复,作为医生也会很欣慰。
2012年国庆前夕,有个患者脊椎骨折,从哈尔滨来到北京,找到田耘。田耘拿到片子一看,发现患者的胸椎椎体是完全错开的,里面脊髓重叠,所幸当时病人没有瘫痪。因为治疗难度大,风险高,当地没有医院肯接收。
田耘说,“这个手术我做过一例,风险很高,但是不做的话,病人下身瘫痪的几率很高。”
制定手术方案,麻醉,监测……手术台前9个多小时,田耘把卡在骨块里的脊髓一点一点解放出来,解除脊髓周围的压迫,再用内固定把椎体撑起来……手术顺利完成,病人恢复良好。经过几轮复查,病人下肢功能没有任何损害。
敢于面对风险靠的是勇气;能够战胜风险,靠的则是精湛的医术。“三院是研究型的医院,越复杂的手术我们越容易碰到。我们这种医院不能满足于别人都会做的手术。别人做不了我们可以做,才能体现专业性。”“医生这个职业是要求一定的职业素养和奉献精神的。要敢于面对风险,有所畏,有所无畏。如果大家都裹足不前的话,专业就没有发展。”
就是凭着这股专业劲头,患者对三院骨科的口碑甚佳。田耘言谈中满是作为一个三院人的自豪劲儿。他说:“北医三院更倾向于以研究疾病、治疗疾病为主。这就像是学者在做工作,这就使得三院后劲足,底蕴丰厚。”
北医三院骨科不仅是一个综合性骨科,更是一个极具专业特色的科室。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目前已有几万例的经验。在60年代初率先开展的颈椎病系列研究,治愈病例已逾万人,其诊断和治疗标准为全国同行广为采纳。60年代末开展关节外科,治愈大量各种关节疾患,开展关节置换及关节镜等新技术疗效甚佳。90年代初,凭借在脊柱疾患研究领域的丰富经验,迎难而上,开始系统研究脊柱疾患的顽症——脊柱肿瘤和寰枢椎疾患。寰枢椎由于紧邻枕骨,治疗起来难度非常大、风险高,他们另辟蹊径,研究出一系列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寰枢椎手术中的入路、暴露和固定等难题,治愈病人逾600人,获多项国家专利。
党耕町、杨克勤等老一辈骨科专家教授们的学风、学识,三院骨科几代学者医者的深厚积淀,是田耘这代医者成长的土壤,也是他们前进的源泉。他们以昔日的辉煌为起点,以服务患者、引领学术为已任,在科研与临床的骨科道路上稳步前行。与此同时,他们也将三院的师承传授给下一代继承者。 在田耘看来,教学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他说,“授业,是人生最高的境界。一件事情,讲给别人听、希望别人接受你的概念时,自己才能理解得更深刻。不怕辩论,只有辩论才能理解知识的真谛,体会知识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这是你丰富提纯最关键的阶段。”
骨质疏松骨折的前瞻性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患者也日益增加。2012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在世界常见病、多发病中跃居第二位。骨质疏松症越来越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流行病。
针对这一热点,田耘也展开了相应的研究。“骨质衰减是人体衰减的一部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结构逐渐丢失,结构承载能力变弱。我们医生试图做的事,就是希望衰减的骨质能够重建,能够在结构改变的情况下承载人体的正常使用。逆转和对抗自然规律是不容易做到的,我们只能在客观规律上做一些补充。”
具体来说,这一项目就是研究椎体骨质疏松骨折骨头固化区的重建。
他们试图用可吸收的材料填进骨折固化区,固化材料起到支撑作用,在骨头长好以后,让新生的骨细胞通过固化区这个“桥梁”爬过去,产生新的骨头,并且连成一体,使固化材料与骨头之间的应力保持平衡。“因为骨是有应力传导的,自身的代谢终止以后,应力相对静止在两个界面之间,产生应力的改变,这对于患者的长期使用是有影响的。”“通俗地说,一块钢铁和一块木头弹性和应力都是不一样的。让它的应力修复,骨折修复了,疼痛解决了,短期解决骨折问题,长期获得比较好的功能。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一项前瞻性研究,这是我们的思路和设想,通过临床观察,看骨折愈合情况,有没有塌陷等等。预计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能够看到结果。”
如何应对骨质疏松,田耘说,从预防的角度来讲,阳光下的运动、游泳、慢跑,让骨骼承载一定负荷,保持对骨的刺激,都能缓解骨质的丢失,让骨质结构变强,另外就是配合用药。我们现在常用的途径就是补钙,用一些替代品,如维生素D、降钙素等等。这些药物基本没有损害,对骨质疏松有帮助,如果需要激素治疗则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骨折发生有时不可避免,田耘说,这种情况下,保持局部稳定,减少进一步损伤;如果是创伤性骨折,借助压力减少失血,尽量减少污染,给自己获得救援时间;脊柱的损伤或者不明确损伤,局部要有一个制动,把自己放到安全位置上,身体平卧,等着救援,这是对于生命的尊重方式。
尊重生命,尊重自己
前段时间,“你幸福吗”这一话题成为热点。问田耘“你幸福吗?”,他的笑容十分说明问题。
他的人生哲学透着一股淡定通透。他说,一个人永远对生活不满意的话,找不到存在的道理,就会很迷茫。在自己的职业上得不到价值实现的话,那就证明职业选错了。很多人总是充满抱怨,觉得自己郁郁不得志,觉得中国社会有很多“潜规则”需要去适应。就像滑雪,你从山顶往下滑,在重力作用下,你总是朝下方运动的。其实社会存在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而且规律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并不是所有的价值规律都是邪恶的,如果这样想,那么你的立足点就错了。
医生这个职业本身是为人服务的,要尊重生命,要学会尊重自己。
而对于田耘来讲,尊重自己,首先在于尊重自己的爱好和志向。“毕业之后30年,是一个人人生中最辉煌的一段时间,医生这个事情让我很感兴趣,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也在骨骼之间体会着自然与哲学的美感。”
尊重自己,同时在于不把自己囿于职业范畴。田耘并不满足于做医生,他说,“如果人生只剩下开刀手术,同样是不完整的。”所以在医生这个爱好之外,品酒品成专家,读书读成“大家”。工作之余,田耘在回家后习惯开一瓶红酒,坐在沙发上,静静地听着音乐,慢慢地品着杯中红酒,任思绪在宁静中飞扬。由于工作原因,田耘经常出去开会、会诊。他会在旅途前选一本社会科学类的书,在飞机上、火车上,泡一杯茶,任凭飞机翱翔天空,任由列车在原野中驰骋,也任凭思绪在书本中静静地徜徉。田耘以一个医者的睿智和豁达,诠释着属于生命本身的“正能量”。
田耘,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
1993年自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工作,历任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师从刘忠军主任研究胸腰椎陈旧骨折的治疗问题。曾赴美国、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参加骨科学术会议和培训,2005年初在美国哈佛大学附麻省总院学习,重点学习脊柱疾患的诊治、骨盆骨折、四肢多发创伤、骨折不愈合的治疗。
研究方向:脊柱骨折的治疗,对脊柱骨折脱位的早期复位与稳定的研究,脊柱陈旧骨折的手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治疗,特别是微创技术的发展;运用先进的治疗手段解决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问题;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探索解决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全身治疗及局部治疗方法。
疑难病患者几经辗转找到他,他遇事不躲,勇于担当。
问田耘“你幸福吗?”他的笑容十分说明问题。
品酒品成专家,读书读成“大家”,田耘以一个医者的睿智和豁达诠释着属于生命本身的“正能量”。
患者是有生命的艺术品
采访间隙,有个病人家属向田耘咨询病情,田耘从座位上起身,拿片子看了看,给出康复建议。患者家属转身离开之前,还不忘向我们夸赞田大夫的医术。显然,他把我们也当成了病友。
在评医网上,患者们对于田耘的评价颇高。精湛的医术、认真的态度和高效经济的针对性治疗,是这些表扬的出发点。而一个医生做到这些,最本质的动力在于自身定位。
怎么看待自己的病人?田耘如是说:
“病人也是人,首先把要把他当成与自己一样的人来看待,然后再去谈他的病。医生和患者是平等关系,对患者要平等对待,而不是把他们当成医院的‘摇钱树’,以平等关系对待之后,再去谈治疗和相互之间的尊重。”
“个体患者相对来说处于弱势地位,他本身对于专业领域并不了解,发生疾病才来找你,他们就是希望从医生那里得到更多的帮助。所以医生对于患者的疾病和治疗要有明确的概念,要从使他获得健康这个角度出发来寻求治疗方法。如果将利益关系放在第一位,就会干扰你的治疗,使你的治疗变成有选择性的治疗,影响公平。不管是住院还是门诊患者,如果能够得到‘人’一样的对待的话,矛盾就会非常少。”
“人的独立生活能力非常重要,我们更希望患者能够恢复健康,回归生活,这样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都会减轻。”
“医生在某种程度上与艺术家是一样的,患者是有生命的艺术品。”这“艺术品”需要心怀理解、敬畏,耐心雕琢打磨,方能使他们重放生命光彩。
让他们尽量用最适合的方法获得健康,让他们回归正常的人生—带着这样的思路,田耘走在行医之路上,成就着他的“医学艺术”,也成就着他的人生梦想。
职业不仅是谋生手段
行医20年,做过多少个漂亮的手术,田耘已经记不清了。他说,“生活质量是有指标衡量的,患者经过合理治疗以后,有个好的康复,能够独立行走,自立地生活,这才算是医生的成功,否则,说得再漂亮也没用。”
保证这种“成功”,自然要在医疗技术上精益求精。
田耘说,骨科的发展来自两方面,一是理念的进步,二是内固定技术的更新。从理念来讲,让医生对疾病有全新的认识,之后才能选择更合理的治疗;另一方面,改革开放之后,国外医疗器械的引进,使医生在做手术时有更多的选择,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也促进国内医疗技术的发展。可以说,两个方面是相得益彰的。
同时,国外先进技术的引入,以及对外医学交流的发展,使得国内医生开阔了眼界,看到国外技术发展的同时,也看到自身差距。而随着眼界的开放,一些医生对医疗事业的认识程度和热爱程度进一步加深。他们已经不把医生这一职业当作谋生手段,而是在诊治过程中获得艺术的品味,得到人生价值的认同和归属,把职业经历当成一种享受人生的过程。这种职业态度,直接决定了他们对自身医疗技能要求尽善尽美。
田耘在给路甬祥院士的朋友手术之后,路院士拿术前术后的片子对比,对内固定分配的合理程度赞不绝口:“太漂亮了,简直就是艺术品!”
田耘说,骨折对患者来说是很可怕的,本来好好的忽然不能动了,对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打击都是非常大的。医生判断病情不是单凭感性就可以的,而是凭理性,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提出治疗方案。创伤骨科会遇到很多复杂骨折的治疗,患者经过一系列的治疗获得康复,作为医生也会很欣慰。
2012年国庆前夕,有个患者脊椎骨折,从哈尔滨来到北京,找到田耘。田耘拿到片子一看,发现患者的胸椎椎体是完全错开的,里面脊髓重叠,所幸当时病人没有瘫痪。因为治疗难度大,风险高,当地没有医院肯接收。
田耘说,“这个手术我做过一例,风险很高,但是不做的话,病人下身瘫痪的几率很高。”
制定手术方案,麻醉,监测……手术台前9个多小时,田耘把卡在骨块里的脊髓一点一点解放出来,解除脊髓周围的压迫,再用内固定把椎体撑起来……手术顺利完成,病人恢复良好。经过几轮复查,病人下肢功能没有任何损害。
敢于面对风险靠的是勇气;能够战胜风险,靠的则是精湛的医术。“三院是研究型的医院,越复杂的手术我们越容易碰到。我们这种医院不能满足于别人都会做的手术。别人做不了我们可以做,才能体现专业性。”“医生这个职业是要求一定的职业素养和奉献精神的。要敢于面对风险,有所畏,有所无畏。如果大家都裹足不前的话,专业就没有发展。”
就是凭着这股专业劲头,患者对三院骨科的口碑甚佳。田耘言谈中满是作为一个三院人的自豪劲儿。他说:“北医三院更倾向于以研究疾病、治疗疾病为主。这就像是学者在做工作,这就使得三院后劲足,底蕴丰厚。”
北医三院骨科不仅是一个综合性骨科,更是一个极具专业特色的科室。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外科治疗,目前已有几万例的经验。在60年代初率先开展的颈椎病系列研究,治愈病例已逾万人,其诊断和治疗标准为全国同行广为采纳。60年代末开展关节外科,治愈大量各种关节疾患,开展关节置换及关节镜等新技术疗效甚佳。90年代初,凭借在脊柱疾患研究领域的丰富经验,迎难而上,开始系统研究脊柱疾患的顽症——脊柱肿瘤和寰枢椎疾患。寰枢椎由于紧邻枕骨,治疗起来难度非常大、风险高,他们另辟蹊径,研究出一系列安全、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寰枢椎手术中的入路、暴露和固定等难题,治愈病人逾600人,获多项国家专利。
党耕町、杨克勤等老一辈骨科专家教授们的学风、学识,三院骨科几代学者医者的深厚积淀,是田耘这代医者成长的土壤,也是他们前进的源泉。他们以昔日的辉煌为起点,以服务患者、引领学术为已任,在科研与临床的骨科道路上稳步前行。与此同时,他们也将三院的师承传授给下一代继承者。 在田耘看来,教学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他说,“授业,是人生最高的境界。一件事情,讲给别人听、希望别人接受你的概念时,自己才能理解得更深刻。不怕辩论,只有辩论才能理解知识的真谛,体会知识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这是你丰富提纯最关键的阶段。”
骨质疏松骨折的前瞻性研究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骨质疏松患者也日益增加。2012年,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在世界常见病、多发病中跃居第二位。骨质疏松症越来越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流行病。
针对这一热点,田耘也展开了相应的研究。“骨质衰减是人体衰减的一部分,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骨质结构逐渐丢失,结构承载能力变弱。我们医生试图做的事,就是希望衰减的骨质能够重建,能够在结构改变的情况下承载人体的正常使用。逆转和对抗自然规律是不容易做到的,我们只能在客观规律上做一些补充。”
具体来说,这一项目就是研究椎体骨质疏松骨折骨头固化区的重建。
他们试图用可吸收的材料填进骨折固化区,固化材料起到支撑作用,在骨头长好以后,让新生的骨细胞通过固化区这个“桥梁”爬过去,产生新的骨头,并且连成一体,使固化材料与骨头之间的应力保持平衡。“因为骨是有应力传导的,自身的代谢终止以后,应力相对静止在两个界面之间,产生应力的改变,这对于患者的长期使用是有影响的。”“通俗地说,一块钢铁和一块木头弹性和应力都是不一样的。让它的应力修复,骨折修复了,疼痛解决了,短期解决骨折问题,长期获得比较好的功能。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一项前瞻性研究,这是我们的思路和设想,通过临床观察,看骨折愈合情况,有没有塌陷等等。预计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能够看到结果。”
如何应对骨质疏松,田耘说,从预防的角度来讲,阳光下的运动、游泳、慢跑,让骨骼承载一定负荷,保持对骨的刺激,都能缓解骨质的丢失,让骨质结构变强,另外就是配合用药。我们现在常用的途径就是补钙,用一些替代品,如维生素D、降钙素等等。这些药物基本没有损害,对骨质疏松有帮助,如果需要激素治疗则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骨折发生有时不可避免,田耘说,这种情况下,保持局部稳定,减少进一步损伤;如果是创伤性骨折,借助压力减少失血,尽量减少污染,给自己获得救援时间;脊柱的损伤或者不明确损伤,局部要有一个制动,把自己放到安全位置上,身体平卧,等着救援,这是对于生命的尊重方式。
尊重生命,尊重自己
前段时间,“你幸福吗”这一话题成为热点。问田耘“你幸福吗?”,他的笑容十分说明问题。
他的人生哲学透着一股淡定通透。他说,一个人永远对生活不满意的话,找不到存在的道理,就会很迷茫。在自己的职业上得不到价值实现的话,那就证明职业选错了。很多人总是充满抱怨,觉得自己郁郁不得志,觉得中国社会有很多“潜规则”需要去适应。就像滑雪,你从山顶往下滑,在重力作用下,你总是朝下方运动的。其实社会存在也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而且规律的存在有其合理性,并不是所有的价值规律都是邪恶的,如果这样想,那么你的立足点就错了。
医生这个职业本身是为人服务的,要尊重生命,要学会尊重自己。
而对于田耘来讲,尊重自己,首先在于尊重自己的爱好和志向。“毕业之后30年,是一个人人生中最辉煌的一段时间,医生这个事情让我很感兴趣,在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同时,也在骨骼之间体会着自然与哲学的美感。”
尊重自己,同时在于不把自己囿于职业范畴。田耘并不满足于做医生,他说,“如果人生只剩下开刀手术,同样是不完整的。”所以在医生这个爱好之外,品酒品成专家,读书读成“大家”。工作之余,田耘在回家后习惯开一瓶红酒,坐在沙发上,静静地听着音乐,慢慢地品着杯中红酒,任思绪在宁静中飞扬。由于工作原因,田耘经常出去开会、会诊。他会在旅途前选一本社会科学类的书,在飞机上、火车上,泡一杯茶,任凭飞机翱翔天空,任由列车在原野中驰骋,也任凭思绪在书本中静静地徜徉。田耘以一个医者的睿智和豁达,诠释着属于生命本身的“正能量”。
田耘,主任医师、副教授、博士。
1993年自北京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骨科工作,历任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师从刘忠军主任研究胸腰椎陈旧骨折的治疗问题。曾赴美国、英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参加骨科学术会议和培训,2005年初在美国哈佛大学附麻省总院学习,重点学习脊柱疾患的诊治、骨盆骨折、四肢多发创伤、骨折不愈合的治疗。
研究方向:脊柱骨折的治疗,对脊柱骨折脱位的早期复位与稳定的研究,脊柱陈旧骨折的手术治疗;四肢骨折的治疗,特别是微创技术的发展;运用先进的治疗手段解决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问题;骨质疏松骨折的治疗,探索解决骨质疏松症骨折的全身治疗及局部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