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术系统在先天性白内障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dong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TSV25G)治疗先天性白内障手术中应用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例29只眼(2~12岁)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TSV25G晶状体后囊膜环形切开前部玻璃体切割和一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治疗的先天性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后随访2个月至1年,观察术后视力以及后囊膜混浊、虹膜粘连、人工晶状体偏位等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20例(29只眼)术后视力明显改善,表现为明显视物追踪,视力提高.无虹膜夹持、后囊膜混浊、虹膜后粘连、继发青光眼、人工晶体偏位、黄斑囊样水肿和视网膜脱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 行TSV25G晶体后囊膜环形切开前部玻璃体切割手术应用于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能有效抑制后发障发生,有助于视功能的恢复。

其他文献
生活中有些人总是有太多的抱怨,看谁谁不对,看什么什么有气,好像别人都欠了自己的账:为什么那天找他借钱竞说没有?为什么那天评优他没投我一票?为什么那天找他办事却说没空?
本人属猴,2004年是我的本命年,已经虚度72个春秋。我腰不弯,背不驼,眼不花,耳不聋,各种“零件”磨损不大,整部机器运转正常。和人家互问庚辰,少报一“圈”(12岁)没有人怀疑。  本人颇喜古文,对古人的养生经比较重视,如孔子的“仁者寿”、张公的“百忍歌”,白居易的“十可却”,王夫之的“六然训”等名人名言都有所了解。但真正的养生秘诀却来自自身的经验,我的“养生秘决”概括起来是6个字:“一点两少两低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目的 分析非外伤性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及手术疗效.方法 2006年3月至2009年7月期间住院手术的174例(176只眼)出现大量玻璃体积血的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非眼外伤患者的出血原因及手术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73只眼;视网膜静脉周围炎25只眼;视网膜裂孔或脱离(retinal hole/retinal
孟×× 男 55岁 主因右眼视物不清3d于2007年11月入院。否认外伤史。2年前于我院行右眼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囊袋内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中植入AlconSN60AT一片式人工晶状体,术后裸眼视力1.0,入院查体:视力右0.3,矫正视力不能提高,右眼角膜清亮,前房中深,Kp(-),闪光(+),瞳孔呈纽扣孔状,光反应灵敏,颞下方晶状体悬韧带断裂,瞳孔区可见脱入前房人工晶状体及一襻,无玻璃体疝出,
患者女,38岁.自述3 d前在无防护条件下问断观看日食约15 min,后感觉视物模糊,未予处理.第3天症状仍未缓解而就诊.患者述看日食前双眼视力均为1.2.门诊查双眼视力0.5,角膜透明,前房深度正常,Tyndall征(-),瞳孔圆,直径4mm,直接与间接对光反射均灵敏,晶状体透明,玻璃体轻度混浊,眼底视乳头边界清晰,色桔红,黄斑中心凹见椭圆形暗黄色斑点(图1)。
目的对比研究曲安奈德辅助玻璃体切割与单纯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弥漫性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年6月至2007年9月因弥漫性糖尿病黄斑水肿性行玻璃体切割
说起苇子,大家都替她鸣不平,不仅仅是因为她苦等了5年的丈夫志强竟然在新婚不久就不辞而别,而且,分手的理由也极其荒唐!  苇子和志强是大学时代的同学。当时,各个方面都很优秀的苇子,是学校众多男生追求的对象,而苇子似乎一眼就看上了只会啃书本的志强。志强来自贵州山区,家里十分贫困,每天他只能靠咸菜馒头度日。他俩谈恋爱的那会儿。比如看场电影什么的,无一例外都是苇子掏腰包。  大学毕业后,志强凭借着优异的成
目的 探讨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合并脉络膜脱离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连续收集合并脉络膜脱离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病例10例(A组),并以同一时期不伴脉络膜脱离的高度近视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病例12例为对照(B组),对比两组发病年龄、病程、术前屈光度、眼轴、眼压、视网膜脱离范围以及术后视网膜复位、视功能恢复等情况.结果 A组发病年龄大、近视度数高、眼压低、视
南京金陵老年病康复医院、金陵骨质增生研究治疗中心,近20年来采用金陵一绝杨氏祖传秘方先后研制出系列"消肿止痛膏"根据人体关节、经络、穴位贴敷用药,从外调内,药力透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