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学习生活中的地理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课程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_mi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目的所需要学习的地理知识不仅仅来源于书本,更要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中主动汲取。地理学科知识广泛存在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支付宝“蚂蚁森林”界面下种植虚拟梭梭树为例,教师可以将它设计成教学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善于发现并学习生活中的地理知识、关注人地关系、全面发展自身地理学科素养。
  关键词:蚂蚁森林;阿拉善沙漠;核心素养
  引导学生不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是目前初中地理课程標准的基本理念;逐步“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形成正确的人地协调观念,是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两者相互贯通,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为达成“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目的所需要学习的地理知识不仅仅来源于书本,更要从社会生活中主动汲取。生活中处处洋溢着地理学科的气息,它广泛存在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淬炼一双”火眼金睛”,善于发现生活中的地理,不断借助生活中最“接地气”的课外资源来学习,是中学生学好地理课程、提升地理学科素养的有效途径。
  例如,操作简便的支付宝App,自推行以来深受大众喜爱。近日笔者注意到该软件的一个使用细节——早起收取绿色能量种植虚拟梭梭树已然成为支付宝好友圈的日常活动,其目标是在支付宝“蚂蚁森林”界面下参与阿拉善SEE基金会举办的公益活动,为我国内蒙古阿拉善沙漠地区捐献真实的梭梭树。为此,一些支付宝用户常常早起积攒“能量”,浇灌“树苗”。本文以这些网友在“蚂蚁森林”种植的梭梭树为导学素材,挖掘其背后蕴含的地理知识,并分享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经验。
  一、从“蚂蚁森林”看地理
  1.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
  “蚂蚁森林”公益活动的收益地区阿拉善沙漠,位于我国西北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处于内蒙古西部和甘肃省北部的交接地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分布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终年干旱少雨,风沙较大;区域内降水稀少,地表径流几乎不发育,因此当地植被多以梭梭树和沙棘为主。研究对象涉及特色地区,首先体现出的学科素养是对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概况的敏感,教师促进学生形成这种思维习惯有利于他们区域地理认知能力的培养。
  2.西北荒漠化防治
  开展“蚂蚁森林”活动主要目的是遏制阿拉善沙漠地区日益严重的荒漠化进而逐步改善当地植被稀疏的地理面貌,对应的课堂知识点是人教版必修②“西北荒漠化防治”。阿拉善沙漠地区干旱特征明显,年降水量在40-120mm之间,土壤松散,大风日数多,这是形成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另一方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该区的荒漠化现象——阿拉善沙漠地区历史上曾有的800公里左右的梭梭树植被林带,但是由于人类过度使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等行为使林木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为了逐步缓解阿拉善荒漠化的趋势,首先有必要积极采取像“蚂蚁森林”之类的公益活动,增加其植被覆盖率,尽快恢复这片生物屏障。
  3.森林资源的作用
  为阿拉善沙漠地区种植大量梭梭树的行为,体现出森林在我们日常生产生活中发挥的作用:对于干旱及半干旱地区来说,森林可以起到防风固沙的作用,沙漠之王梭梭树作用尤其显著——一棵梭梭树大约能固定10m2的荒漠土地;除此之外,森林还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平衡,净化空气等作用,有利于人类的生产生活。因此人类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注重保护林木,尊重自然,促进人地关系和谐发展。
  4.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应用
  当虚拟树苗成功兑换为一棵带有唯一编号的真实梭梭树,并由对应的公益机构种植在阿拉善地区后,在“蚂蚁森林”首页点击进入“我的森林地图”页面,点击自己的阿拉善木牌,自动唤起高德地图,就可以查看该梭梭树的具体种植位置。那么这里涉及到的是人教版必修③“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地理环境中的应用”。目前,GPS在区域地理环境中广泛应用,例如实时定位导航、工程测量、海陆空救援等,极大程度地便利了人类的生产生活。手机作为一个小型的信号接收器,接受卫星在全球范围内的定位信息,可以准确查看树苗的具体分布位置。
  5.实现可持续发展
  要通过“蚂蚁森林”将一棵虚拟梭梭树成功种植到阿拉善沙漠地区,为减缓荒漠化趋势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必不可少的途径是践行低碳生活,如多采用绿色出行、使用线上支付(减少纸张的使用)等,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这里所链接的知识点是人教版必修②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大众从点滴做起,逐渐改变我们以往错误的生活态度和方式,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进而达到自觉参与构建和谐人地关系的目的——尊重并保护自然,遵循自然规律,以期实现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6.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显著差异
  在“蚂蚁森林”积累绿色能量时,笔者发现了一个极为有趣的现象——在南北不同省份,尽管走大致相等的步数,第二天所获取的能量值却有很大的差异。这是什么原因呢?原来绿色能量值的兑换与当地的空气质量密切相关,空气质量越好,兑换的能量值越少。这里涉及到的就是中国区域地理中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差异。在南方地区兑换的能量值普遍低于北方地区,即南方空气质量普遍好于北方,这与两区域的地理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从自然原因来讲,南方年降水量远远大于北方,且河网密度大,雨水、河水都具有净化空气、吸附尘埃的功能;北方地区距离沙尘源地较近,且冬春季节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往往会发生大规模沙尘暴,空气中悬浮颗粒物增多,质量较差。除此之外,北方地区以落叶阔叶林为主,且植被相对稀疏;南方地区多分布为常绿阔叶林,四季植被茂密。林木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的作用,也是北方地区空气差于南方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社会因素考虑,北方地区能源结构多以煤炭等燃料为主,煤炭的大量使用会使空气中粉尘增多,质量变差,南方地区多依赖较为清洁的水能资源,空气维护较好;我国第二产业集中分布在北方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南方地区多以第三产业为主,环境污染程度相对较小。从以上各个方面分析南北地区各个方面的显著差异,还可以由此联想并学习到许多区域地理的其他相关知识。   7.抑制全球变暖
  “蚂蚁森林”中,虚拟树苗兑换真实梭梭树的绿色能量进度条额度是17.9千克,这个特定的数字所代表的具体含义是,一棵梭梭树一生大约吸收17.9千克二氧化碳。这里就可以引入到了人教版必修①“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知识。大气中二氧化碳大量增多,会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使温度升高,逐渐引起全球变暖;全球变暖会带来海平面上升、粮食产量下降、洪涝及干旱灾害频发等严重后果,因此抑制全球变暖趋势刻不容缓。梭梭树的大面积种植,不仅仅可以适当缓解阿拉善沙漠地区的荒漠化危机,同时也在宏观视野中相对抑制全球变暖的加速发展趋势。这只是缓解全球变暖的其中一个措施,在具体的生活实践中,我们更要“众人拾柴”,从各方面的小事做起,为减缓全球变暖贡献力量。
  二、以“蚂蚁森林”为背景的案例设计
  诸多有意义的地理知识来源于常识,回归于生活,最终起到服务和引领社会发展的作用。“蚂蚁森林”可以引出与地理相关的知识有很多,值得我们仔细分析,进而思考如何以此类内容为基础,设计教学案例,并合理应用于课堂。这不仅能让学生学习更具生活化的地理知识,提起对地理学科的学习兴趣,而且这个导入过程也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笔者在讲授区域地理“地区荒漠化防治”一节时,以“蚂蚁森林”及相关资料作为情境问题导入,并贯穿整个课堂。
  [案例]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螞蚁森林”是支付宝客户端为减少全球碳排放设计的一项全新的全民公益活动。用户可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低碳行为来积攒绿色能量,利用这些能量在页面下供养一棵虚拟树木(梭梭树、沙柳、樟子松等),在达到一定的能量值后,由相应公益机构领养真实树苗并种植在我国西北地区。
  材料二:梭梭树(图6),荒漠地区的生态保护神,能够快速的在沙漠上生长繁殖,蔓延成片。据相关统计,截至2017年6月,“蚂蚁森林”已在阿拉善地区累计种植约845万棵梭梭树,减少67万吨碳排放。
  1.分析阿拉善地区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
  2.思考为什么要把大量的梭梭树种植在阿拉善地区?
  3.防治荒漠化我们还可以采取什么措施?
  4.如何在生活中践行低碳?
  [案例分析]本案例可以采取课堂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情境教学,以阿拉善地区为索引分析得出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了解我国荒漠化的现状,思考荒漠化的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促进学生积极讨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教会学生学会从身边的点滴做起逐步构建和谐的人地关系。本案例的合理使用将有益于学生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力等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其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三、从生活回归课堂
  地理知识的教学不应仅仅局限于课本或现成的学习资料,在实际课堂实践中教师应当合理地迁移并运用。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的事物,练就一双“火眼金睛”,使他们在生活的细枝末节里也能发现地理知识,不断探究实用性强的地理知识,让地理学科融合理性与感性的双重趣味。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助于其能力的提升,帮助他们形成具有综合性、逻辑性的地理思维,发展自身的核心素养。
其他文献
“啊,你吓死我了!”小蝉儿拍拍心口,对慢慢展开枝叶的含羞草说,“我差点儿从你的枝上跌下去。”  原来,这只小蝉儿正打算在含羞草的枝上歇歇脚,可是,他刚碰到含羞草,含羞草的叶子就迅速合拢,连枝叶也快速下垂,小蝉儿要不是抓得牢,不摔个跟头才怪。  含羞草忍不住笑了:“我的枝叶反应很灵敏,别说你那么重,就算是小蚂蚁轻轻碰我一下,或者突然吹来一股风,我的叶子也会很快合拢的。如果再遇到重一点的触碰,就会连枝
八月二十八日这一天,我梦到了我的前世。我的前世是一只狗,但不知是什么模样,梦里我看不到自己的模样。我想把这个梦记下来,因为我怕不久之后就会忘记。我的记忆力总是很差,过去在我的脑子里全是些模模糊糊的概念与感觉,它们在我的脑海中飘荡,有时会忽然闪耀起来,但却汇聚不成为整体……是的,我的过去支离破碎。  我开始寻找一切可以用于记录的东西。以前我曾把某些念头写在墙上,后来被母亲擦掉了,还训斥了我一顿。我也
一  武斗最激烈的那天,卫红接受了指挥部赋予的一项艰巨任务。在第三中学杂草丛生的操场边,二十岁出头、戴黑框眼镜的总司令向她下达了命令。  “是!”卫红严肃地敬了一个军礼。  她的军装太过宽松,幸好有条伤痕累累的棕色粗皮带,一系,衣服从四面合围过来,拢住她纤细的腰身,瞬间像皮肤样长在身上了。更令她骄傲的是,军装的草绿色已经洗得泛白,好像她已经是一名久经考验的老战士——为了加强这种效果,她背地里经常对
摘 要:运用舒尔曼的学科内容教学知识(PCK)理论,对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的“孟德尔遗传定律”话题进行内涵分析,探讨该话题的教育价值、核心内容及其联系、任务和目标、前概念和学习困难、基本教学策略等,以期为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学科教学知识(PCK);孟德尔遗传定律;遗传因子的发现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0069-04 
摘 要: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陶行知先生说过“生活即学习,社会即学校”,这是匠心独具的论断。从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也完全符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在竞争日益剧烈的国际环境下,我们应站在时代的高度,鼓励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生活、理解分析生活中的问题,把学习与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理解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的快乐。要让数学学习真正地“活”起来,必须努
《李杜在湖北》,这个题目有意思,我希望发表。  李杜是谁?李白杜甫呵。他们在湖北待过,李白十年以上,在这里写过好多诗,不少以地名为题,比如荆州、襄阳、黄鹤楼,都是千古绝唱。杜甫大概三年,比如“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是生平第一首快诗”。  我算是搞文学的,也就知道这么些。我们是湖北人,虽然故乡不一定在这里,但现在在这里,这里将是我们孩子的故乡,落地生根嘛,我们理应对乡土知道得更多。要了解
《画皮》 马良 艺术微喷 60×90cm 2006年  当下艺术界对影像的关注似乎有日趋升温之态。就湖北来说,2015年湖北美术馆设立影像馆后,陆续展开一系列影像艺术展览和相关活动,12月更是举办了跨年影像艺术大展:“再影像:光的实验场 —— 2015三官殿1号艺术展”,不仅有中国当代录像艺术之父张培力的加盟,还邀请到活跃在国际舞台的数位实力影像艺术家,可以说是近年来影像艺术的一次盛会。《手工上色
凌晨一头雾水  深夜满目星光  一滴水从长江回到清江  苞谷和红辣椒手挽着手  回到屋檐下  游子风尘仆仆  回到了家  曾守的四爷和苏元芳的二叔  翻过山脊、田埂  赶过来说说话  打瓜胖乎乎晃蕩着  野棉花红艳艳摇摆着  在金龙坝村  孙女露露不多话  房前屋后忙着  曾外孙女小不点不哭也不闹  看一会儿动画片就睡着了
有关动物题材的电影一直是小观影者们的心头好。电影里的动物们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它们带着我们一起疯,一起笑,还一起“吐槽”,但电影里形形色色的动物,你确定都认识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回顾《奇幻森林》 的剧情,找找碴儿,扒一扒电影里那些好玩又有趣的科普知识吧。小动物学专家们,出发!  黑豹巴希拉  巴希拉长着一身黑得发亮的毛皮,显得威风凛凛,电影中称它为“黑豹”。但事实上,黑豹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物种
我曾在一曲旋律中  再次感知到童年的雪  太温柔的白,充满奇迹的造化  十年了——从中穿过一个时代  能找回的記忆如此渺茫  旋律呼喊着朝我涌来  波纹优美,年轮般缓慢推移  更多是低音的神秘  如田埂上压抑的男人  橄榄下忧伤的孩子  夹杂秋天光滑的酸涩  韵律从耳旁的西风中穿过  声乐的节奏拍打着脑海  闭上眼——空气如此真实  深沉消化着整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