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产褥期的妇女保健知识和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方法:选取从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住院产妇500例,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发放调查问卷表询问其产褥期保健情况,对问卷表整理并进行分析。结果来源地区和文化程度的不同导致产妇对产褥期相关保健知识的认知正确率呈显著差异。结论:产褥期产妇保健知识整体偏低,因而相关卫生人员应利用各种媒体,加强保健知识的宣扬和普及力度。
【关键词】产褥期;保健知识;行为规范;措施
人们对生活健康水平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然而研究却发现妇女在产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认知率整体不高,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了妇女对产褥期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对有效开展保健知识普及和宣传力度提出了相关意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住院产妇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放调查问卷,并将问卷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所有产妇均为生产过程较顺利,且产后没有出现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其新生儿健康情况良好。回收的有效问卷488份,有效率为97.6%。
1.2调查内容
由相关专业人士进行相关问卷设计,对所有接受调查的产妇发放调查问卷,要求由产妇或其家属填写并及时回收。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如年龄、产次、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产褥期相关知识调查包括其产褥期营养状况、产褥期卫生状况、产褥期休息状况等;产褥期行为调查包括其母乳喂养和乳房护理等。
1.3数据分析方法
对于研究中获取的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参数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分析
2.1不同地区产妇认知差异的比较
從表1中看来,来自于不同地区的产妇对于洗澡问题上的差异明显,即P<0.05,来自城镇地区的产妇认知的正确率高于坝区产妇,而坝区的又高于山区产妇。在产褥期能否刷牙,房间是否通风,产褥期是否该多穿衣服无显著差异,对产期是否该捂月子这一传统看法来自各个地区的产妇认知差异也不明显,认为产褥期房间不能通风,应该多穿衣,捂月子,不能刷牙是所有地区产妇普遍认为的。对于母乳的喂养知识,三个地区产妇同样呈现出山区产妇认知率低于坝区产妇,坝区产妇低于城镇产妇的趋势。
2.不同文化程度产妇认知差异的比较
从表2中看来,不同文化程度的产妇对于产褥期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具有显著差异,即P<0.05,文化程度越高,对产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认知正确率越高。调查对象中,文化程度低的产妇对于产褥期是否能洗澡、刷牙、是否该通风的认知错误率高,对于产褥期是否该多穿衣,捂月子这种看法,不同文化程度的产妇中均有这样的错误思想,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产后活动的认知差异也比较显著(P<0.05),但是普遍认知正确率低,大学及以上文化的产妇认为不能活动的也有59.36%。另外,对喂养方式方面的认知差异也存在显著性。
3.调查结论与措施
本调查显示,产妇对于产褥期的相关卫生保健知识受到了来源地区和文化程度的局限。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程度的产妇的保健知识的认知正确率存在显著差异。总体的趋势是,城镇产妇高于坝区,而坝区又高于山区,文化程度高的产妇认知正确率高于文化程度低的产妇。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山区妇女因为地处偏僻,大部分产褥期保健知识都来源于家里老人的经验之谈。另外,因受知识来源途径的限制,山区妇女和文化程度偏低的妇女保健知识缺乏科学性引导,因而导致其认知错误率偏高。
鉴于妇女产褥期保健卫生知识整体偏低的状况,相关卫生保健人员应该加强对产褥期妇女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宣传保健知识,提高民众保健意识。特别是在农村和郊区对产褥期妇女,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报纸、期刊杂志、手机短信、广播电视等媒介加大宣传和普及力度,应该加大宣传,拓展她们知晓渠道,增加她们的保健意识和能力。另外,还可以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优势,深入至群众当中,做好群众宣传教育工作和服务工作,为切实保障妇女们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产褥期妇女的健康保健工作也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相关卫生工作人员应该拓宽宣传媒体,加大保健知识宣传力度,无论是对山区、坝区还是对城镇妇女的保健服务落到实处,保障她们的身心健康。
【关键词】产褥期;保健知识;行为规范;措施
人们对生活健康水平的要求在不断提高,然而研究却发现妇女在产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认知率整体不高,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了妇女对产褥期保健知识的知晓情况,对有效开展保健知识普及和宣传力度提出了相关意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住院产妇5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放调查问卷,并将问卷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所有产妇均为生产过程较顺利,且产后没有出现严重的妊娠并发症,其新生儿健康情况良好。回收的有效问卷488份,有效率为97.6%。
1.2调查内容
由相关专业人士进行相关问卷设计,对所有接受调查的产妇发放调查问卷,要求由产妇或其家属填写并及时回收。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如年龄、产次、职业、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产褥期相关知识调查包括其产褥期营养状况、产褥期卫生状况、产褥期休息状况等;产褥期行为调查包括其母乳喂养和乳房护理等。
1.3数据分析方法
对于研究中获取的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参数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分析
2.1不同地区产妇认知差异的比较
從表1中看来,来自于不同地区的产妇对于洗澡问题上的差异明显,即P<0.05,来自城镇地区的产妇认知的正确率高于坝区产妇,而坝区的又高于山区产妇。在产褥期能否刷牙,房间是否通风,产褥期是否该多穿衣服无显著差异,对产期是否该捂月子这一传统看法来自各个地区的产妇认知差异也不明显,认为产褥期房间不能通风,应该多穿衣,捂月子,不能刷牙是所有地区产妇普遍认为的。对于母乳的喂养知识,三个地区产妇同样呈现出山区产妇认知率低于坝区产妇,坝区产妇低于城镇产妇的趋势。
2.不同文化程度产妇认知差异的比较
从表2中看来,不同文化程度的产妇对于产褥期保健知识的认知情况具有显著差异,即P<0.05,文化程度越高,对产褥期的卫生保健知识认知正确率越高。调查对象中,文化程度低的产妇对于产褥期是否能洗澡、刷牙、是否该通风的认知错误率高,对于产褥期是否该多穿衣,捂月子这种看法,不同文化程度的产妇中均有这样的错误思想,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于产后活动的认知差异也比较显著(P<0.05),但是普遍认知正确率低,大学及以上文化的产妇认为不能活动的也有59.36%。另外,对喂养方式方面的认知差异也存在显著性。
3.调查结论与措施
本调查显示,产妇对于产褥期的相关卫生保健知识受到了来源地区和文化程度的局限。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程度的产妇的保健知识的认知正确率存在显著差异。总体的趋势是,城镇产妇高于坝区,而坝区又高于山区,文化程度高的产妇认知正确率高于文化程度低的产妇。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山区妇女因为地处偏僻,大部分产褥期保健知识都来源于家里老人的经验之谈。另外,因受知识来源途径的限制,山区妇女和文化程度偏低的妇女保健知识缺乏科学性引导,因而导致其认知错误率偏高。
鉴于妇女产褥期保健卫生知识整体偏低的状况,相关卫生保健人员应该加强对产褥期妇女健康教育工作,积极宣传保健知识,提高民众保健意识。特别是在农村和郊区对产褥期妇女,医务人员可以通过报纸、期刊杂志、手机短信、广播电视等媒介加大宣传和普及力度,应该加大宣传,拓展她们知晓渠道,增加她们的保健意识和能力。另外,还可以发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优势,深入至群众当中,做好群众宣传教育工作和服务工作,为切实保障妇女们健康贡献一份力量。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产褥期妇女的健康保健工作也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相关卫生工作人员应该拓宽宣传媒体,加大保健知识宣传力度,无论是对山区、坝区还是对城镇妇女的保健服务落到实处,保障她们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