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研究——以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为例

来源 :建筑经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rrgt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阐述绿色施工的含义和“四节一环保”方面的主要内容,以广州国际金融城起步区为例,分析项目中采用的几项绿色施工内容,包括应用高强度混凝土、高强度钢筋和低辐射玻璃等绿色施工材料,使用数控加工设备、铝合金脚手架和模板等工艺设备等,并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方面阐述项目绿色施工在起步区工程项目中产生的效益.
其他文献
为了解决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能耗量化不准确的问题,针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特点,进行综合分析,量化装配式建筑施工阶段的能耗.以我国国情为背景优选生产线直接能耗统计法和简约式生命周期评估法相结合的量化研究方法,使用WBS进行施工能耗项目分解,建立施工能耗量化模型,对施工阶段的能耗进行量化计算,克服了统计步骤复杂、多参数影响等问题.
本文整理了从2008年4月至2019年2月与我国IPO注册制改革相关的91个事件,并检验了这些事件对壳公司市场估值的影响.我们发现,表明注册制积极推行的事件会显著降低壳公司股价,而表明注册制暂缓推行的事件会显著提高壳公司股价.此外,未涉及发行环节的前两轮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并不会显著降低壳公司股价,而涉及到发行环节的改革则会显著降低壳公司股价.通过进一步研究注册制改革对壳公司盈余管理程度的影响,我们发现壳公司在注册制积极推行时期会进行更多的应计盈余管理.本文对我国资本市场效率损失的相关研究做出了有益补充,有助
本文基于新制度理论中的多元制度逻辑的视角,提出一个解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CSR报告)现象的分析框架.重点探讨影响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制度逻辑的多元性、互动关系和场域的动态制度演绎所塑造的制度复杂性对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策略反应的作用机理,剖析多元制度逻辑构建的制度约束体系下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现象的制度根源.文章认为,中国CSR报告的制度体系呈现出的多元制度逻辑分立共存、互动影响、动态演绎的制度复杂性,是中国CSR报告现象的本质因素.面临制度复杂性,为维持场域内的制度合法性和关键资源,企业针对实
基于消费理论构建了城市居民住房消费决策的理论框架,从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与住房消费偏好等方面分析需求侧特征,思察我国现阶段住房供给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多元梯度、全覆盖可持续城市“可支付住房”供给体系的构建逻辑.在此逻辑下,搭建多层次多梯度的住房产品体系,形成多主体多渠道的联动供给机制,建立健全多方位支持的住房金融体系,为实现“住有所居”与促进住房消费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通过文本分析法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度量指标,实证检验了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发现:核心竞争力越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越低,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下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影响主要通过降低经营风险、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以及缓解代理问题三条路径实现的.进一步研究发现:(1)资源类和能力类核心竞争力均是影响企业权益资本成本的重要因素;(2)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强化核心竞争力对权益资本成本的降低作用.本文的研究揭示了核心竞争力在企业融资中的重要作用,不仅丰富了核心
重污染企业环保投资不足会导致污染物排放超标和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而宏观激励机制和微观监督机制能够促进企业环保投资的增加.本文以我国2011-2019年120个主要城市的上市A股重污染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减税激励和独立董事规模对企业环保投资的影响.研究表明:国家税务机关对重污染企业实施减税激励以及企业扩大独立董事规模均能够促进企业环保投资的增加,并且独立董事规模的扩大能够强化减税激励对企业环保投资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降低股权集中度有助于发挥独立董事规模的强化效应,但企业现金流较为短缺会限制独立董事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会计高等教育取得了瞩目成绩,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会计人才.然而,随着“大智移云区”等新兴技术的广泛、深入应用以及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会计职业与教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与挑战.本文对我国会计本科人才培养的现状、面临的挑战展开较为详细的梳理与分析,以“新时代高教四十条”为改革总体原则,从培养目标、能力要求、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条件和质量保障体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及建议,希望可以为推动我国会计本科人才培养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为建设高水平会计本科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指引.
以2010—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18128个公司—年度样本为研究对象,观察并提出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的“存贷双高”财务异象及其背后“借而不用”的信贷留存本质.研究认为,集团财务非效率、财务舞弊、短贷长投等现实行为均不足以解释这一异象,其本质应是信贷留存行为,并基于既有文献的相关估计模型改进了信贷留存的度量方法,通过三种测算指标与统计性描述证明信贷留存在我国企业的长期普遍性;进一步从利益攫取动机的银行驱动与超额现金持有动机的企业驱动两个视角给出了导致信贷留存行为的两种可能解释,以期为后续研究信贷留存行为提
以2007-2018年中国上市公司发行的上市公司债为研究样本,本文考察了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债券限制性条款设计的影响.研究发现:(1)机构投资者持股可以显著减少债券限制性条款的使用,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债券限制性条款的使用越少;(2)机构投资者通过改善公司治理和信息环境,缓解了债券发行人与债券投资者之间的代理冲突,从而减少了债券限制性条款的使用;(3)当机构投资者非独立、持股稳定性较强、机构数量较少以及债券发行人为国有企业时,机构投资者对债券限制性条款的抑制作用更强.本文发现了机构投资者对债券市场的积极稳
一般而言,现金分红有助于提升净资产收益率,而现金分红又有着“回报投资者”的光环,那么,现金分红是否会成为公司隐蔽的操纵净资产收益率的手段呢?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考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股权激励为研究情境对此问题展开研究,结果发现,分红前净资产收益率接近达标的观测更可能实施分红,股利支付率也更高;同时,由于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计算公式中对分红实施时点存在加权调整,这些公司还更可能提前分红,并且会综合考量分红的实施时点及金额.本文进一步研究还发现,这些公司的分红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之间存在着相互替代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