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美育与艺术的特殊关系,艺术的审美在美育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艺术美更集中,更典型,也更有普遍性,美育教学中雕塑的艺术审美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艺术审美;语言;特点
美育教学中造型艺术素养的审美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雕塑艺术伴随着人类的成长而成熟,是最具实体感的造型艺术,是立体三维的造型艺术。传统雕塑表现为静态的、三维空间的体积,是利用大理石、粘土、木料及各种金属等物质材料创造出的具有某种情感意味和节奏韵律的立体艺术。可以分为圆雕、浮雕与透雕三种类型。根据雕塑艺术作品的形象是否具体,在表现方法上又有具象与抽象之别。
雕塑作为立体的三维空间艺术,物质实体性的形体及其空间变就成为雕塑艺术最主要的语言。雕塑家对体积和空间的变化高度敏感,善于利用和强调体积的组合变化,善于强调体积感和空间感。法国著名雕塑艺术家罗丹说过,“雕塑家一切都要在空间中思考。”这就是说,雕塑艺术特别强调空间感和体积感。一件雕塑作品,它的形体和它形体的空间变化就构成这件艺术品独特的意味。雕塑是要以体积说话,要使人感受它的体积,并运用形体的变化,使之形成某种力量,某种感觉,某种韵律,而且形体的组合要有对比,有转折,有变化,形成某种节奏韵律并能够传达情感意味。空间对于雕塑,既可以看作是它形体的组成部分,又可以看作是它的重要的艺术语言成分。雕塑的空间意义在于它的实体性的形体本身,以及这种特有的形体在空间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形成不同的面的组合,可以拼接成任何形状,可以传达出各种节奏,表达不同的情绪。雕塑又是静态的,雕塑作品一经问世,它的特有的形体就具有了永恒的意义。因为雕塑的静态、实体造型特征在各种艺术门类中是独具的。雕塑艺术以立体形象占据着一定的空间位置,所以雕塑给人很强的真实感。传统的雕塑以人体为主要题材,其大小比例多与真人相似,更突出了它的真实感。古希腊出土的数量众多形象逼真的神像,最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现代雕塑尽管形象奇异,但它们的立体造型,它们材料的质感,仍然拥有其他艺术无法比拟的真实感,雕塑以给人真实的感觉达到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雕塑艺术是以造型的实体性,空间的变化,静态的造型,和强烈的真实感,来表现一种情绪,一种思想,甚至表现一个时代的精神。
“影像”就是雕塑的基本轮廓所形成的影子似的形象。雕塑的影像在作为城市象征的雕塑中表现力特别强,有不少雕塑是立于大庭广众的场合的。雕塑在日常的环境中给人一种艺术感觉,那是雕塑以影像传达的艺术情感。公众场合的雕塑使人远远的就可以被它熟悉的影像所打动,而且能一下把人抓住。例如纽约的自由女神塑像。当我们飞经城市上空,遥望见那高擎右臂的雕像轮廓,一种昂然的自由精神就在浑然的雕塑影像中传达给我们,而且是一下抓住我们的注意力。
文学艺术所有的作品都要组织中心,绘画往往把次要的部位安放在浓重的阴影里,而用最鲜艳的色彩或最亮的光点来突出重点,那么雕塑靠主要的突出力点来突出中心。米开朗基罗的《挣扎的奴隶》的拧过来的肩膀,就是突出点,这个突出点揭示了全部内容。这样就有了总的影像,又有了突出点。
雕塑艺术以单一形象的塑造为主要形式具有形象的简括性,以简代繁,往往在单个的形象中体现厚重的思想内容。雕塑是以简约的形式概括深刻思想内容的艺术,宜于抒情拙于叙事,它可以表现深邃的思想,而难以描述宏大的场面。由于雕塑作品形象简约概括,它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也是简洁概括的,从这种意义上说,雕塑正是形体化的“诗”。雕塑像诗一样要求概括集中,一以当十。由于雕塑具有简约概括的特征,所以它的题材不宜繁复,而只能是单纯或单一的。美学理论认为,单纯是一种美的范式,单纯给人纯净、整齐、深邃、博大、坦荡的美感。雕塑艺术正是以单纯为美,除题材而外,它的造型、色彩、质感等无一不体现着单纯。雕塑的单纯并不是单薄或简单,而是蕴涵着深厚的情感内涵,极富抒情性。
雕塑是高雅的艺术,也是普及的艺术。有许多高超的雕塑艺术品在艺术殿堂中熠熠闪光,也有不少世界知名的雕塑艺术品在城市之中或街市之上与人们朝夕相处。雕塑的表现手法高度概括,所以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时代的标志。一旦立于公共场所,它就带有某种“强迫性”,让人非看不可,从而像建筑艺术一样,直接成为人们生活环境的一个部分。正由于雕塑与大众生活环境密不可分,所以它既是高雅艺术,又是普及艺术,即人们普遍能接触到,也能被人们普遍接受和欣赏的艺术。
雕塑是三维空间艺术,它的根本特征是“立体性”。因此,我们欣赏雕塑艺术,不是观看它是否“像什么”,而是体会它的体积传达出的情感意味。首先,欣赏雕塑艺术应该从它体积的美和体积组合所形成的节奏韵律入手。我们以上分析的人体雕塑特别重视用体形和体形的组合变化(形体动作)表达感情。亨利·摩尔的一些作品更谈不上具体的形象,而是把大山、大块的体积、大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组合在一起,以雕塑的体积使人感到协调,表现一种明朗的情绪。其次,观赏雕塑的立体造型的美包括欣赏它的“影像”。一件雕塑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观赏到各种不同的“剪影”效果,是雕塑艺术的独特魅力。
雕塑是一种静态的艺术,它以静止形象表达生动的现实意义。它捕捉生活的刹那,运动的瞬间,以凝固的瞬间形象体现人物或事件的现实意义和感情,达到以静示动的艺术效果。《掷铁饼者》的筋肉紧绷的弯曲的身躯,预示着即刻力量博发的一掷,在静态的艺术创作中,雕塑体现出它的又一艺术特征:以简代繁。雕塑作品往往是个体的,雕塑不能像绘画那样表现巨大繁复的历史或战争的场面,它的审美特征是凝炼和含蓄。
体会雕塑“象征、装饰”的美。黑格尔说:“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纪念性雕塑往往是某一时代的标志,积淀了民族的历史文化,欣赏纪念性雕塑要有一定的历史常识和地域文化知识,大多是城市的象征与装饰,它们立于公园、大道、广场等公共场合,起着装点城市、装饰建筑物的作用。我们要欣赏雕塑本身具有的艺术美;雕塑与城市、建筑、绿地等统一和谐的环境美。要懂得雕塑和环境的结合,要在建筑和雕塑,园林和雕塑,广场街道和雕塑,以至山川和雕塑的相互关系中去理解它们的有机联系。
雕塑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的打动着欣赏者的心灵。欣赏着雕塑散发恒久馨香的艺术魅力;触摸着雕塑撼动心灵的凹凸肌理;体味着雕塑岁月积淀的文化精髓。艺术审美能力在雕塑美育的欣赏中将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付胜利.美育与大学生艺术素养[M].西北大学出版社,2012.
[2] 洪复旦.美术鉴赏[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关键词:艺术审美;语言;特点
美育教学中造型艺术素养的审美教育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雕塑艺术伴随着人类的成长而成熟,是最具实体感的造型艺术,是立体三维的造型艺术。传统雕塑表现为静态的、三维空间的体积,是利用大理石、粘土、木料及各种金属等物质材料创造出的具有某种情感意味和节奏韵律的立体艺术。可以分为圆雕、浮雕与透雕三种类型。根据雕塑艺术作品的形象是否具体,在表现方法上又有具象与抽象之别。
雕塑作为立体的三维空间艺术,物质实体性的形体及其空间变就成为雕塑艺术最主要的语言。雕塑家对体积和空间的变化高度敏感,善于利用和强调体积的组合变化,善于强调体积感和空间感。法国著名雕塑艺术家罗丹说过,“雕塑家一切都要在空间中思考。”这就是说,雕塑艺术特别强调空间感和体积感。一件雕塑作品,它的形体和它形体的空间变化就构成这件艺术品独特的意味。雕塑是要以体积说话,要使人感受它的体积,并运用形体的变化,使之形成某种力量,某种感觉,某种韵律,而且形体的组合要有对比,有转折,有变化,形成某种节奏韵律并能够传达情感意味。空间对于雕塑,既可以看作是它形体的组成部分,又可以看作是它的重要的艺术语言成分。雕塑的空间意义在于它的实体性的形体本身,以及这种特有的形体在空间的变化,这种变化可以形成不同的面的组合,可以拼接成任何形状,可以传达出各种节奏,表达不同的情绪。雕塑又是静态的,雕塑作品一经问世,它的特有的形体就具有了永恒的意义。因为雕塑的静态、实体造型特征在各种艺术门类中是独具的。雕塑艺术以立体形象占据着一定的空间位置,所以雕塑给人很强的真实感。传统的雕塑以人体为主要题材,其大小比例多与真人相似,更突出了它的真实感。古希腊出土的数量众多形象逼真的神像,最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现代雕塑尽管形象奇异,但它们的立体造型,它们材料的质感,仍然拥有其他艺术无法比拟的真实感,雕塑以给人真实的感觉达到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雕塑艺术是以造型的实体性,空间的变化,静态的造型,和强烈的真实感,来表现一种情绪,一种思想,甚至表现一个时代的精神。
“影像”就是雕塑的基本轮廓所形成的影子似的形象。雕塑的影像在作为城市象征的雕塑中表现力特别强,有不少雕塑是立于大庭广众的场合的。雕塑在日常的环境中给人一种艺术感觉,那是雕塑以影像传达的艺术情感。公众场合的雕塑使人远远的就可以被它熟悉的影像所打动,而且能一下把人抓住。例如纽约的自由女神塑像。当我们飞经城市上空,遥望见那高擎右臂的雕像轮廓,一种昂然的自由精神就在浑然的雕塑影像中传达给我们,而且是一下抓住我们的注意力。
文学艺术所有的作品都要组织中心,绘画往往把次要的部位安放在浓重的阴影里,而用最鲜艳的色彩或最亮的光点来突出重点,那么雕塑靠主要的突出力点来突出中心。米开朗基罗的《挣扎的奴隶》的拧过来的肩膀,就是突出点,这个突出点揭示了全部内容。这样就有了总的影像,又有了突出点。
雕塑艺术以单一形象的塑造为主要形式具有形象的简括性,以简代繁,往往在单个的形象中体现厚重的思想内容。雕塑是以简约的形式概括深刻思想内容的艺术,宜于抒情拙于叙事,它可以表现深邃的思想,而难以描述宏大的场面。由于雕塑作品形象简约概括,它所传达的思想感情也是简洁概括的,从这种意义上说,雕塑正是形体化的“诗”。雕塑像诗一样要求概括集中,一以当十。由于雕塑具有简约概括的特征,所以它的题材不宜繁复,而只能是单纯或单一的。美学理论认为,单纯是一种美的范式,单纯给人纯净、整齐、深邃、博大、坦荡的美感。雕塑艺术正是以单纯为美,除题材而外,它的造型、色彩、质感等无一不体现着单纯。雕塑的单纯并不是单薄或简单,而是蕴涵着深厚的情感内涵,极富抒情性。
雕塑是高雅的艺术,也是普及的艺术。有许多高超的雕塑艺术品在艺术殿堂中熠熠闪光,也有不少世界知名的雕塑艺术品在城市之中或街市之上与人们朝夕相处。雕塑的表现手法高度概括,所以往往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时代的标志。一旦立于公共场所,它就带有某种“强迫性”,让人非看不可,从而像建筑艺术一样,直接成为人们生活环境的一个部分。正由于雕塑与大众生活环境密不可分,所以它既是高雅艺术,又是普及艺术,即人们普遍能接触到,也能被人们普遍接受和欣赏的艺术。
雕塑是三维空间艺术,它的根本特征是“立体性”。因此,我们欣赏雕塑艺术,不是观看它是否“像什么”,而是体会它的体积传达出的情感意味。首先,欣赏雕塑艺术应该从它体积的美和体积组合所形成的节奏韵律入手。我们以上分析的人体雕塑特别重视用体形和体形的组合变化(形体动作)表达感情。亨利·摩尔的一些作品更谈不上具体的形象,而是把大山、大块的体积、大的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组合在一起,以雕塑的体积使人感到协调,表现一种明朗的情绪。其次,观赏雕塑的立体造型的美包括欣赏它的“影像”。一件雕塑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可以观赏到各种不同的“剪影”效果,是雕塑艺术的独特魅力。
雕塑是一种静态的艺术,它以静止形象表达生动的现实意义。它捕捉生活的刹那,运动的瞬间,以凝固的瞬间形象体现人物或事件的现实意义和感情,达到以静示动的艺术效果。《掷铁饼者》的筋肉紧绷的弯曲的身躯,预示着即刻力量博发的一掷,在静态的艺术创作中,雕塑体现出它的又一艺术特征:以简代繁。雕塑作品往往是个体的,雕塑不能像绘画那样表现巨大繁复的历史或战争的场面,它的审美特征是凝炼和含蓄。
体会雕塑“象征、装饰”的美。黑格尔说:“艺术家不应该先把雕刻作品完全雕好,然后再考虑把它摆在什么地方;而是在构思时就要联系到一定的外在世界和它的空间形式和地方部位。”纪念性雕塑往往是某一时代的标志,积淀了民族的历史文化,欣赏纪念性雕塑要有一定的历史常识和地域文化知识,大多是城市的象征与装饰,它们立于公园、大道、广场等公共场合,起着装点城市、装饰建筑物的作用。我们要欣赏雕塑本身具有的艺术美;雕塑与城市、建筑、绿地等统一和谐的环境美。要懂得雕塑和环境的结合,要在建筑和雕塑,园林和雕塑,广场街道和雕塑,以至山川和雕塑的相互关系中去理解它们的有机联系。
雕塑以它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的打动着欣赏者的心灵。欣赏着雕塑散发恒久馨香的艺术魅力;触摸着雕塑撼动心灵的凹凸肌理;体味着雕塑岁月积淀的文化精髓。艺术审美能力在雕塑美育的欣赏中将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付胜利.美育与大学生艺术素养[M].西北大学出版社,2012.
[2] 洪复旦.美术鉴赏[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