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堪和香茗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ya05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听闻南京琴人清音居主人携琴在并,欣然跟随我的古琴老师与另两位书画界朋友共同前去拜会。以琴会友,特择一茶楼之二层包厢,在这净室高堂,清风明月之夜,五人坐定,室有兰草,心不外驰,听琴品茗。
  第一眼看到那把仲尼式仿古断纹琴,似乎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是与今生梦中的琴相似,还是前世曾在仲尼式古琴上弹琴复长啸?琴静静地置身于红木桌上,琴身厚重丰润,线条简洁流畅,精致的断纹如时光似水流逝。又如从容淡泊中历久弥甘的琴人心态。
  好琴在侧,无需多言,琴声即是最好的欢迎与交流。幽幽的橙色灯光轻柔地遍洒室内,古琴在琴人挥洒自如的勾挑抹剔下开始浅唱低吟。灯光下,琴人修长的双手在丝弦上如两尾快乐的鱼儿结伴游走在音河之中,它们时而嬉戏,时而安详,时而穿梭,时而跳跃,却如相伴多年的夫妻一样,从始到终保持着高度的默契。随着这两尾鱼儿适意的游走,室内顿时如清泉涌动。清风过耳。琴曲后那一段段历史故事,那亘古不变的情感波动。随着琴声生动鲜活而又淡雅从容地娓娓道来。
  全身放松,沐浴在琴声之中。闭上双眼,亦可呼应到琴人的双手在丝弦上游走的过程中带来的情感抒发与内心宣泄的快乐极致。丝丝缕缕的音阶连绵不断地穿越身体。在灵与肉中游走、荡涤,整个身体在琴声的滋润下如一株素心兰,渐次舒展、摇曳,禅心安祥,心无一物,内心如兰花初绽般芬芳宁静……
  妙乐如斯,只有香茗堪和。竹炉初沸,兰心以素白之盖碗冲泡上品观音,恰五人同坐,配以淡淡五色不同之品茗杯。当沸汤初注,淡雅的琴声之中,茶香宜人,茶汤清淡,器具洁净。茶汤经由视觉、嗅觉、触觉、味觉、感觉的不断愉悦,将外与内、身与心的纯净怡和融为一体,并与琴声荡涤下的舒适听觉一起,使整个空间、时间呈现出一种不真实的出世之感。
  茶香浮动,琴声轻荡,恍惚间感悟:万物相通,琴与茶有太多相通之处。茶有茶道,琴有琴道,大道相通。
  泡茶与弹琴:之前,均要洁心净手,保持一份清净安宁的心态;之中,均要宁神聚气,心无外物;之间·均要求人的品性高洁,不伍于世俗;之果,均蕴含着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修身处世之道……
  异曲同工间,淡中真趣永。宛若那古琴上的断纹,茶汤中的回甘,你我额上的岁月之痕……
  让我们在这份淡泊从容之间,共同面对所有的岁月流逝,所有的悲欢无奈,所有的荣辱得失。用我们的智慧,用我们的高洁,谱写出人生的美妙乐章,奉献出岁月积淀下经历了苦涩后的甘饴吧。
其他文献
品茶时对茶的香气评分是很关键的一环,它对茶叶的鉴定有决定性意义。  高而飘逸的香气会有清幽萦绕的感觉,低而沉的香气会有稳健成熟的感觉,属于个人喜好问题。  在香气的种类里面,有200多种香都是极品的气息,我们很难把玉兰的馥郁花香跟素心兰的蜜兰幽香作一个对比。很难把桃花的水蜜香型跟板栗的熟香相提并论,它们都是很好的香气!如果因为你喜好兰花香型而给这样香型的茶叶评以30分,不喜欢玉兰香而把这个香型的茶
期刊
刚刚喝了南方的山心毛尖茶,现在喝的北方信阳毛尖(精制),感觉大自然的造化真是神奇:同样是茶,怎么不同地方种植就有那么大的差别! 如果是一只鸡摆在饭桌上,你可能很难搞清楚是南方鸡还是北方鸡,可一壶茶上来,南方茶就是南方茶。跟北方的茶不一样。  去年的时候我曾说。怎么喝山东的茶都喝得出“咸味”了?今天喝信阳毛尖,不但有“咸味”还有“油味”。“油味”的表述不一定准确,大家还可以探讨。我感觉嘴里厚了一层
期刊
俗话说“人养玉,玉养人”,玉与壶,其理可相通。于是我便养了一把紫砂壶!壶看似没有生命。其实经过人的泡养。它以温润有神来回报主人对它的精心呵护。养壶做到了人壶合一!就是在“养”自己。也就是养性、养心、养生。  紫砂壶,为什么人人称好?因为紫砂泥原料的化学成分、分子结构、吸水率、透气性等性能独特。买壶时。我选择质地上乘的紫砂壶。一把新壶从开始泡第一泡茶的时候就和你结缘了。真正的好壶,仅仅是泥好、工好、
期刊
不知您注意到没有,繁荣中的闽南金三角。不但银行与金店如雨后春笋随处可见,小型的书屋与茶庄近来也悄然涌现于大街小巷。“喝好茶,读好书”已日渐成为一种时尚,它默默地与奢靡的灯红酒绿分庭抗礼,成为市场经济大潮中并蒂莲一花独秀的文化景观。  如今文化界“救救”之声此伏彼起,却似乎尚无“救救茶文化”之呼吁。有千年历史的中华茶文化老树新芽。较为自如地适应了当前经济运行机制变幻的风风雨雨:茶叶借文化生财,文化人
期刊
最早的黑茶制作起源于四川,藏茶作为四川最具代表性的黑茶茶品,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历史上的藏茶又被称为南路边茶、乌茶、边销茶,专供西藏、青海及四川甘孜、阿坝等藏区。千百年来,藏茶作为藏区人民“旦夕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形成了源远流长的藏茶文化。    文成公主的“陪嫁茶”    追溯藏茶的历史,可依《西藏政教鉴附录》:“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地”。唐贞观年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松赞干布。藏茶之乡
期刊
范思双是川西坝子上有名的布袋戏艺人。川西是孕育戏曲艺人的福地。范思双少年时就常钻进茶馆看布袋戏。那时,各大茶馆都爱请布袋戏艺人搭台唱戏。川西布袋戏艺人多游走在茶馆。高超的表演者能同时演奏乐器、操纵偶人和唱说戏文,有“一口说出千古事,十指弄成百万兵”之赞誉,所以深受茶客喜爱。  布袋戏大约起源于明嘉庆年间,为木偶傀儡戏剧,其与各地方言结合,唱腔丰富,是深受百姓喜爱的民间说唱艺术。川西布袋戏与别处不同
期刊
小镇地处南北交界。粉墙黛瓦,小巷深深。四围远山如眉,淡淡蹙起,把它拢在其间。镇子里,五水环绕,白白亮亮,日里夜里地流,流出一种婉约,流出一种杏花春雨江南的韵味。  小镇由于气候温润,适宜茶叶生长,因而也就成了陕鄂一带有名的茶乡。  是茶乡,又加上文化风俗所致,这儿的人特爱饮茶。有客到来,不问吃饭,首先端茶,递上一杯,再散一根烟。主客之间,一边谈着,一边品着青涩的茶水,俨然一对茶道中人。  日日身处
期刊
春寒料峭,与桑吉师父喝茶,有幸品尝到一道二十年的藏茶,其茶香至今仍徘徊脑中。  屋外风寒,而室内却暖意洋洋。师父知道我们来,事先准备了茶具和沸水。师父很慈祥地对我们笑笑:“今天喝藏茶吧。”之前只是听说藏茶之名。并没有好好品味一番,此次又是有一定年份的老茶。一下子我就来了精神。等师父一打开茶包,一股幽幽的茶香迎面而来,我深呼吸一下,顿觉精神为之一爽。  很久以前便知道藏茶是世界茶诞生地雅安独有的品类
期刊
老壶发人幽思,也常常惹人遐想。二十多年前,陪台湾“壶痴”朋友,去宜兴买紫砂壶。其间,我去拜访壶艺名家、老朋友章静,因久别,晤谈甚洽,依依惜别时,他送我“红色”紫砂小壶一把。台湾朋友买过紫砂壶。就地和我分手。  老朋友章静送我的“红色”小壶,很让台湾朋友“眼馋”,回台的最初几年。一直在来信、来电中提及,让我加惠转让与他。因是朋友送我的物品,怎能易人?被我婉拒。后来。已是著名宜兴壶艺名家的章静,冬遭煤
期刊
上个世纪末丙子年的夏秋之交,我与挚友缪君,慕名考访于素称武夷八大雄关之一的古桐木关。桐木关位于闽省最北端,地处武夷山脉的断裂垭口。距离海平面高度约有1100米。桐木关自古就是闽赣古道中的交通咽喉,兵家必争的军事要塞。时至今日,仍有公路贯穿于其间,仍然扮演着来往于闽赣交通要道的角色。  时值好天气,我和缪君来到慕名已久的桐木关,站立于关头之上,极目放眼,但见苍岭连绵,悠远起伏,碧浪卷青云;林木森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