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源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来源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lw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以及串联质谱技术分析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干细胞移植前术后脑脊液蛋白质表达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正常成人以及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患者移植前后脑脊液,组内等量混合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去除高丰度蛋白,样本经iTRAQ试剂标记后利用二维色谱分离,经串联质谱鉴定并相对定量.结果 质谱得到的多肽片段经谱库搜索鉴定的蛋白共59个,其中患者移植前脑脊液与正常对照组脑脊液存在差异的蛋白质有13个,5个呈高表达,8个呈低表达.患者移植后脑脊液有7种蛋白质与正常对照组表达无差异.结论 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可以用来寻找神经系统损伤标志物,为神经系统损伤以及修复的机制研究提供基础。

其他文献
“2012年中国小儿神经外科论坛”将于2012年6月18~20日在苏州举行。本次论坛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小儿神经外科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小儿神经外科论坛,将联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苏州儿童医院神经外科就儿童脑肿瘤及相关疾病进行深入探讨,让更多的同仁了解该领域国内外最新进展。
期刊
安徽省立医院建院于1898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省级大型综合性医院,是安徽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和“全国百佳医院”。医院实行集团化发展战略,除本部外,拥有南区(安徽心脑血管医院)、西区(安徽省肿瘤医院)和微创医学中心各一所,开放床位2366张。
期刊
神经调控是利用植入性或非植入性技术,通过主动刺激神经产生生物反应或将极小量药物定向作用于功能区,改变中枢、外周或自主神经系统中的信号传递,从而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命质量的生物医学工程技术.关键词:神经调控;脑深部电刺激;脊髓电刺激分类号:R741.05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1-8925(2013)12-1189-03
目的 观察C6胶质瘤细胞经氩氦冷冻后,冻融产物对Wistar大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M-DCs)成熟的影响,以及致敏的树突状细胞(DCs)对胶质瘤模型大鼠的抗肿瘤作用. 方法 体外常规培养C6胶质瘤细胞,双循环氩氦冷冻法冻融C6细胞悬液为实验组,只插入探针不作冷冻为阴性对照组,双循环氩氦冷冻法冻融等量PBS为空白对照组;应用重组大鼠白细胞介素-4(rmIL-4)、重组大鼠粒一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目的 了解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高血压脑出血(HICH)发病的关系. 方 法 设计对照研究,对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9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128例HICH患者(HICH组)及84例正常成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PCR-RFLP)检测APOE基因型,比较2组对象APOE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并进一步比较不同A POE基因型患者发病年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与血压变异性的关系. 方法 选择自2006年11月至2010年6月在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0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连续主动脉弓+全脑血管造影检查,并作动脉血压监测.根据造影结果分组,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1)206例患者中75例颅内外动脉无狭窄,131例存在脑动脉狭窄,其中42例仅有颅外动脉狭窄,3
目的 探讨CT定位翼腭窝穿刺治疗上颌神经后上齿槽分支神经痛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兰州军区乌鲁木齐总医院神经外科自2006年5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上颌神经后上齿槽神经分支痛患者18例,采用颧弓下侧入路穿刺,CT平行于颅底的轴位薄层扫描,骨窗位确定穿刺针位于翼腭窝内后行射频热凝治疗;治疗温度为85℃,治疗时间60 s,可重复治疗1次,以达到麻木覆盖上齿槽神经分布区为佳. 结果 除1例非典
目的 制备功能化纳米氧化石墨烯(nano-GO-Tf-FITC)微粒,并研究其在近红外线(NIR)照射下对脑胶质瘤U251细胞的靶向荧光显像作用. 方法 将氧化石墨烯(GO)超声振荡制得纳米单层GO(nano-GO)微粒,以聚赖氨酸叠氮基团(poly-L-lysine-G3)连接靶向分子转铁蛋白(Tf)和荧光分子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制备出功能化nano-GO-Tf-FITC微粒,应用透射电
神经干细胞由于其多分化的潜能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治疗各种疾病,其治疗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植入外源性神经干细胞[1];另一种是促进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2].无论哪种方式,弄清控制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迁移以及影响其疗效的相关因素都极为重要.关键词:神经干细胞;细胞发育;细胞移植分类号:R741.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925(2012)08-860-03
目的 比较高频、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 方法 选取自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在珠江医院康复医学科治疗的60例脑梗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高频rTMS组(20例)、低频rTMS组(20例)和假刺激组(2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及功能训练治疗相同的情况下,高频rTMS组、低频rTMS组给予每天1次、每次10 min的高频(3 Hz)或低频(1 Hz)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