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弦拨清雅 古韵沐平和

来源 :中国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_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在弹琴仅为下品,琴在弹你方达高妙。心的悸动代替了手的技法,一架古琴可以给你的,正是你所不知道的自己。
  古时有以武会友,亦有以琴会友。三五知己,弹唱江湖,不亦乐乎。今时今日,在繁杂忙碌的都市里,也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因古琴而相识相知,享受着难得的心底清明。
  偶遇成缘
  说起京城的这个古琴圈子,最早的成员中,肯定要算上朴云子。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自幼学习绘画书法的朴云子就从广播里偶然听到了古曲,惊为天籁,从此痴迷不倦。他拥有的第一盘古琴磁带,是1986年冬天由上海外文书店发行的古琴曲。那时的朴云子,对古琴的爱恋还仅停留在欣赏阶段。
  朴云子真正开始学琴,始自2000年。古时,喜好古琴者就有结社的传统,这个传统也被今时的爱琴者们传承下来,朴云子便因此结识了一批琴友。那时有个关于古琴的论坛叫“渔樵问答”,朴云子等人都在这个论坛上。他们经常聚会,最多时聚会人数可达五六十人。
  朴云子的琴友大多都是生活上的朋友,他们的聚会大约每月一次,经常有琴友远道而来。圈子里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对于古琴的见解也不尽相同。
  “喜欢古琴的人,大多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所以交朋友的话,也会比较放心。”朴云子说。
  琴友顾志明的弹琴时日已经不短了。处于半归隐状态的他,每天弹琴的时间能达到十多个小时。如今,他居住在香山脚下,除了弹琴会友外,也会应邀做琴。对他来说,进入古琴的圈子,主要还是为了以此结友。三五琴友相坐茶社,既不弹琴,也不谈琴,聊的都是古琴之外的生活与人生。
  对待生活,顾志明从不强求,即使弹琴也一样。有些人对自己有要求,就会勤于练习,也许最后的成就会高些。而在他的心目中,弹琴只是爱好,从中享受欢愉。
  顾志明对古琴的历史非常熟稔,讲起来滔滔不绝,头头是道。
  他说,古人讲究的琴棋书画,实则是为了自我熏陶。打从科举考试之后,读书人研习古琴的就越来越少了。而时至今日,能够静心、耐心地弹琴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爱琴之人,是为了寻求内心的宁静平和,给自己拓一方净土。”顾志明说。
  琴友樊竹青年龄上比朴云子和顾志明小,接触古琴的时间也不长。身为录音师的她,是真正的音乐科班出身。三年前的一个偶然机遇,她在录音棚里结识了现在的古琴老师。
  “学古琴,主要是兴趣,不会刻意用什么标准去要求自己。”她说。
  琴即是心
  喜好古琴,仅仅停留在会弹是不够的。古琴是一种文化,需要你去深入了解它的历史,至少要用半年左右的时间去静听古琴曲,了解各种流派。
  朴云子说,现在靠教古琴为生的人很多,但大部分都不够专业。对于学琴的人来说,刚入门时最重要,若是有了毛病,日后很难改掉。
  朴云子先后师从了三位老师,都是来自民间的琴师。他把古琴圈子分为学院派和传统派。学院派偏重古琴的演奏,风格更煽情、更戏剧化。而古代的古琴用的都是蚕丝弦,声音传不远,很难公开演奏。所以,传统派就更讲究手和弦的关系,并不介意听众的数量,甚至不介意是否有听众。
  目前,朴云子这个圈子除了聚会之外,也在做一些古琴作品的整理工作,收集整理一些老录音,然后放到论坛上,供琴友们欣赏和学习。
  这几位琴友都认为,古琴的魅力首先在于音色。即便不懂其妙的人,也会被它的声音所吸引,不由自主地安静下来。再烦躁的内心,都会被琴弦拨动,然后抚平。
  朴云子说,弹古琴对人的内心是一大考验。古人弹琴,神要鲜活,气要闲散。
  樊竹青的体会则是:“心境不好、比较烦乱的时候,弹琴会让自己的心平静下来,有时甚至越弹越高兴。”
  顾志明也认为,弹琴是一种心理调节。“从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看,能够把哀怨的心情发散出来,对身体和心理是有好处的。”
  古琴虽高雅,却不意味着要清心寡欲。顾志明力求遵从儒家的“谨言慎行”和“克己复礼”,能够做到随遇而安,适可而止。
  事实上,弹古琴的确可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由于古琴的弹奏要求环境非常安静,久而久之,弹琴者的细微心理变化能够通过琴曲反应出来,使其在弹奏时可以感受到全新的自己。樊竹青的老师就曾经这样教导过她:现在你只是在弹琴,而当你弹到一定程度时,就变成了琴在弹你。它能读懂你的内心,在古琴面前,你无处遁逃。
  这也许就是弹琴的最高境界。初学者常常是心很高,手达不到;而有些技法纯熟的人,因为缺乏对生活的感悟,导致手到了,心却没到。
  很多人觉得古琴很神秘,而对这些爱琴者来说,神秘的也许不是琴,而是琴声中的自己——你是什么样的人,就会弹出什么样的曲子。
  那些尽在不言中的,正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懂者谓之神秘奇巧,浸润其中者谓之高妙清明。
其他文献
在西藏,每种一亩人工草地,可以解决10亩左右退化草场的保护恢复问题。  次旺背着手,望着眼前的一片草场,自豪地笑着说,这一片都是我负责(提供技术支持)的。  我们站在日喀则市曲布雄乡顶村的土地上。脚下的草有二十公分左右高,朴拙却顽强的生命力,往我们看不到的尽头蔓延开来。正值午时,阳光灼目,蓝天上大卷大卷的白云不停变幻着形状。远处黄褐色的山峦静默着。藏族女人们三三两两地走过来,团团坐下,从包里取出煮
期刊
从中介,到微营销,再到公益众筹,这几个山东小伙子不断在财富之路上携手前行。  刘国昊拿出手机,看了一下时间,已经是晚上11点。他习惯性地进入微信群,开始召开这一天的总结性会议。  这个时候大家都已回到公寓,群里开始活跃但并不热闹,大家按部就班地发言,提建议。群成员只有4个:刘国昊、王旭、马人杰、杨海洋。其中三个是山东理工大学的学生,杨海洋是一个已经毕业的技术宅。  这几个人自从2014年寒假开学之
期刊
每个人都曾经年轻,每个年轻人都曾拥有梦想,每个梦想都有它开始的地方。而校园,就是很多人放飞梦想的地方。  在中国,上大学是一个人人生命运的重要环节,能否考上大学,考上哪所大学,学的什么专业,在极大概率上决定了未来的职业选择。这也是为什么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般的高考如此让人关注的重要原因。  然而,除此之外,大学校园又是一个思想激越的地方,是很多学子们接触社会、放飞梦想、自主地挥洒个人兴趣爱好的第一个广
期刊
正能量满满的雨花斋,不仅是免费的素食餐厅,更是一所全面养息“身心灵”的学堂。  “要以无所得的心去做,做了就好,吃了就好。雨花斋能开多久,我没想过,随缘便好。”三年前,杭州建德广安禅寺前住持文全长老,为推行素食理念,关注弱势群体,拿出毕生积蓄,委托弟子在浙江建德市开办了全国首家雨花斋。  截至2014年9月,雨花斋已在北京、上海、杭州、青岛、盐城等城市开了80多家门店,让数以百万计的民众吃到了免费
期刊
大学时爬过高山,工作后历过艰险,未来,他选择永远在路上。  大明年间,有一位“千古奇人”徐霞客。而今,也有一位可与之媲美的“徐侠客”。  现年36岁的贵州汉子徐健,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专业。大学期间,曾担任校自然保护社团“山诺会”的副秘书长。  校园时培养的对大自然的关注,使他在毕业后不停歇地跑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而亲眼目睹的现状让他感觉到:“中国自然生态状况正处在有史以来最糟糕的阶段,野生
期刊
历经元、明、清王朝的历史变革,  智慧的工匠用他们的双手创造了灿烂的景泰蓝文化。  简单的工具锤击紫铜板制成胎型、手工掰丝掐成花卉等各种不同类型的图案、  用小铲填充各种彩色釉料、用炉火将釉料烧结在掐好丝的铜胎上、  用脚踏带动轮轴并手持木炭磨光……  这种独特的中国元素以其变化多姿的醇厚造型,  精湛典雅的纹饰技巧,金碧交辉的色泽,  动人心弦的气韵和独树一帜的民族风格,成为载誉世界的工艺珍品。
期刊
洞穴里坍塌现象非常严重,队员们小心翼翼地在湿滑的石缝间移动,时刻需要注意脚下的小石块是否稳当,是否会一脚踩下去就会引起连锁反应,而致一堆石头坍塌。  周围的空气异常干燥,我总觉得有要发烧的感觉,嘴唇开始干裂,嗓子也觉得肿胀。我掏出水壶,探险队成员每人都喝了一小口。黑暗中除了几道头灯的光柱,就是散落在各处的巨大碎石,还没有发现任何生命的迹象。我们用红色的尼龙绳做好路线的标记,如果迷路了,还可以有后退
期刊
我们这一代人,不是只会啃老、打游戏、宅在家里看漫画。创业不是宣泄或反叛,而是一种情怀。  梁千里,远远没有电话里那么“生意”。  在北京大学东门,夹杂在一大堆单车少年里的他,远远挥过手来。礼貌寒暄几句过后,他主动提出为摄影师提器材。沿路便打开了话匣子,从图书馆到未名湖,从邱德拔体育馆到新建的红太阳学生中心,一直在聊。在被问及公司其他合伙人的情况时,他清清嗓子:“李晨北同学因故无缘接受采访,李尽沙同
期刊
“存金不如存木、炒股不如炒木”,在越来越多的人还在纠结到底是炒房还是炒股的时候,另外一些人已经找到了一个更能攫取暴利的投机对象——红木。有人用养老钱囤家具,有人用买房子的钱囤原木……个体的疯狂凑成整个行业的疯狂。但事实是,中国国内已基本没有红木原生树,对珍惜木材的无休止欲望几乎完全依赖进口。最终,为别人带来无可挽回的毁灭。    从危机到疯狂的轮回  2015年的第一个季度即将结束,边疆小城景洪也
期刊
华灯初上,一切不再如白日嘈杂,有一群人漫跑在这座城市,脚下的每一步都流动着不一样的风景。而在角色变换中,这些跑者也发现了一座新鲜的城市,一个从未认识的自己。  周六下午5点,北京工商大学实验室里,一袭白大褂的研究生李萌做完实验,跟同学打了声招呼,疾步下楼。跑回宿舍后,她以最快的速度换好NIKE跑步装备,给好友苏禹豪发微信说:“我一个小时后到五道口。”  此刻,位于工人体育场附近的“北京炫动体育工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