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规定下的批评思维个性——茅盾文学批评心理研究之一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bin13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如果可以说鲁迅的思维特点主要表现为深刻性和批判性的话,那么茅盾,则主要体现为一种基于求异基础之上的整体与宏观发散性。我们看到,茅盾所选择的批评对象,特别丰富广阔。在他的文学批评领域里,既有整个文学流向的宏观把握,又有具体的作品论评;既有文学流派社团评论,又有研究创作主体的作家论;既有对文学史的描述与展呈,又有文学问题的论争和研讨……。在这样的批评系统里,即便微观的研究,也往往出之以宏观的把握和总体的扫瞄,因而可以说,茅盾的批评思维所努力追求的,是对象的全面、广阔和无限,着意寻索的,是现实
其他文献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之首。在中师教育中,也必须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如何在工作实践中体现这个“首位”,需要提高认识,长期实践,坚持不懈。 一、要真正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自古长安、临安、燕京、汴京、金陵、洛阳、天府、岭南……每逢元宵,无处不张灯,赏灯,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唯贵州、云南不但在元宵节张灯;赏灯,还独具一格地“跳灯”、“玩灯
【正】 1 为了科学地总结科学探索的一般特征,本文试图在考察科学探索的结构要素及研究过程等方面的主、客体关系的基础上,对科学探索的随机性与规范性进行方法论的分析科学
【正】 由华中师大副教授刘光明撰写的《郑位三传》,已于1988年11月由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十二章,28万字。该书较完整地介绍了郑位三同志的成长过程、革命
1793年,德国浪漫主义诗人、剧作家席勒在他写给丹麦亲王的二十七篇《美育书简》中。正式提出“美育”一词,并把美育作为一个专门的独立的理论问题加以探索和研究,赋于美育极
本文是文[1]的继续,给出Szasz~Mirakjan算子S_n(f,x)在C[0,∞)空间中带指数权的逼近逆定理。
【正】 1 在历经1987—1989年的色彩各异、复杂多变的景观展示之后,1990年的报告文学仍具有如下值得一提的“新闻眼”:一是历史性题材作品写作、出版热的继续升温.其中有代表
心理卫生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起重要作用。我们过去在这方面研究不够,没有自觉地开展心理卫生教育,甚至在教育中违反心理卫
【正】 张玉能同志,1981年在复旦大学取得美学的硕士学位以后,分配到华中师范大学从事美学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据该校朋友告诉我:玉能的表现不错,无论教学与科研,都做出了成绩
1 浩劫的废墟是诗人生长的沃土 2 貌似前进的时代犯错误, 伟大诗人便站出来喝斥它。 3 诗人情不自禁地强化自己的感觉, 无意间成了公众的代言人。 4 大诗人从地平线上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