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调解功能与限度的再审视——以调解过程中民俗习惯的运用为视角

来源 :东南司法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p1215547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各种社会研究中,民间的纠纷解决与国家司法实践一直是观察与理解中国社会的控制与整合、社会文化的传统与传承、社会结构的变迁与重构的两种主要的视角。民俗习惯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影响着法律的表达和实践,二者在司法实践中呈现出既矛盾又抱合的姿态。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法律逻辑和乡土逻辑在中国社会的艰难对接使基层法院在面对人民群众对实质正义的 In various social studies, civil dispute resolution and national judicial practice have been two main perspectives of observing and understanding the control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society, the tradition and inheritance of social culture, the social structure’s transformation and reconstruction. Folk custom, as a kind of local knowledge, affects the expression and practice of law. Both of them show a contradictory and coherent attitude in judicial practice. At present, our country is in a period of social transition. The difficult connection between legal logic and local logic in Chinese society makes the grassroots courts face up to the masses’
其他文献
随着近几年我国金融行业的蓬勃发展,金融领域的犯罪多发且新的犯罪手段层出不穷,《刑法修正案》(五)、(六)、(七)、(八)都增加或修改了关于金融犯罪的法律条文,将新型的金融
一如果不考虑英国枢密院,1791年建立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可谓世界上最古老的最高法院了。这座由几位司法老人控制的法院,掌握着巨大的权力,也有着崇高的声望。它不但位列美国
“非典型”的审美愉悦:基于个体经验的印象以个体阅读经验而论,我被《1903年:上海苏报案与清末司法转型》(下简称《1903》)所吸引也许首先是因为这是一篇“非典型”法学论文
一、少年法院之设置依据刑事立法,运用刑事政策而为适宜之处分者,为刑事司法政策。立法机关为抽象的刑事政策之实行者,司法机关为其具体的刑事政策之实行者。实则运用刑事司
“对教育类行政案件来说,紧闭的法院大门似乎有了重新打开的希望。”3月25日,北京大学教育法研究中心学术研讨会上,全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湛中乐说。  湛中乐的话实有所指,2011年底,甘某诉暨南大学案最终以最高人民法院撤销原判决,确认暨南大学开除学籍决定违法的结果而告终。该案中,甘某因两次抄袭,两次被开除学籍,后被两审法院维持开除学籍决定,前后长达六年。  在此之前的多年
《葡萄牙自愿仲裁法》(Nova Lei da Arbitragem Voluntaria,NLAV,即2011年第63/2011号法律,以下简称葡萄牙新仲裁法)于2011年11月4日在葡萄牙国会获得通过,2011年11月29日由
在对美国司法能动主义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的过程中,笔者查阅了大量相关的案例资料,以了解其背景、争论焦点以及由此产生的问题与影响,同时还阅读了美国学者有关司法能动主义
时间:2015年2月7日星期六地点:云南西双版纳州勐海县姑娘寨谈话人:马原、张庆国一、我的乡居生活要做到比村民还要简朴张庆国(以下简称张):谈你现在的生活吧,你现在的生活很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要促进法治文化的建设,检察机关须从检察环节的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入手,即坚持普治并举。普法工作注重常态化、氛围营造多样化、注重因人施教。而依法治理工作,则要求检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