镂刻江南情

来源 :成才与就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shuyi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夏玲珠是上海市青浦区夏阳街道社区学校兼职教师。她热爱剪纸,1998年退休之后,用自己的理念创造出富有江南水乡特色的剪纸艺术。她将如诗如画的景色演绎在剪纸之中。其手中的一刀一剪镂刻出了水乡古镇的神韵,使得那水、那桥、那景更 Xia Ling Zhu is a part-time teacher at Xia Yang Street Community School in Qingpu District, Shanghai. She loves paper-cutting. After retiring in 1998, she used her own ideas to create the paper-cut art with rich features of Jiangnan Water Village. She interprets the picturesque scenery in the paper-cut. Cut in the hands of a knife engraved out of the charm of the ancient town of water, making the water, the bridge, that King more
其他文献
网络语境下历史戏说剧创作游戏化叙事日益明显.本文以“现象级”戏说剧《如懿传》与《延禧攻略》为例,从创作端的文本之维、接受端的品鉴之维、传播端的媒介之维出发,探讨了
研究了线性离散多时滞广义不确定系统的变结构控制的综合与设计问题,首先引入了一种新的受限系统等价分解形式,把所给的系统分解成两个低维的子系统:一个是不带控制项的差分
“中国经验与文学湘军发展研究”书系立足全球化的学术语境,是对文学湘军进行系统的、立体的、全景式的研究和总结.七本著作在纵向面上借助东西方具有学理价值的批评理论,考
技术神话则是以现代科技为基础,通过想象来叙述技术的超能力故事,背后是大众的技术崇拜.《流浪地球》和《星际穿越》的技术神话叙事外壳相似:拯救末日人类的主题,环境恶化与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各学科的高度互渗,“物质”“媒介”“技术”日益成为文论研究的三个关键词.而通过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三个关键词实际上是浑然一体的:“
回溯中国近现代艺术发展的历程,“梅兰芳”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戏曲艺术的高峰,更是兼具典型性和象征性的民族艺术范式.梅兰芳借助戏曲与绘画两种艺术形态的递进式探索过程,呈现
在螺旋滚筒设计中,当确定了截齿型式之后,就应该考虑与确定截齿的排列方式。截齿排列是滚筒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为截齿排列得合理与否,对滚筒的截割性能将产生直接的重
摘 要:1930年代至1970年代的文艺大众化在当代中国文艺史上有其特定的内涵和指向。也正是在与之前的五四启蒙主义文艺思潮,及之后八十年代以来汹涌回潮的通俗文化的强烈对照中,文艺大众化的面貌愈来愈清晰。文艺大众化是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面向工农兵大众的具有极强功能性和指向性的文艺实践。以革命理想为指引,同时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的逐步推进,建国后的文艺大众化表现出一种内在的激情,并由此引发文艺形式上的
摘 要:新中国前三十年的文艺是将大众化作为基本前提、以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的人民文艺。工农兵出身、革命干部身份的作家是这种文艺的创作主体。与解放区文艺相比,它在继承民族民间传统基础上更多糅合了西方元素。“文革”十年,文艺大众化被以政治方式推向极致。进入历史新时期之后,精英文艺一度占据主流,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到来,借助电视与网络的普及,大众文艺重新以娱乐驱动的通俗文艺形式走向前台。新时
摘 要:大众的含义在晚清出现政治与通俗之分。“左联”强调阶级意识区分的大众,“文艺大众化”承载文学对阶级意识的诉求。从左翼文学到延安文学,1942年完成了“文学大众化”的理论建构。颇受市民大众欢迎的通俗文学则构成了近现代以来“文艺大众化”发展的另一维度,在通俗化与趣味性上有着独特的大众色彩。新中国70年文学则为两种“文艺大众化”彼此消长:前三十年延续阶级的“文艺大众化”,后四十年通俗文学从80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