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经济差距变化研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chenjian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新经济地理中,向心力与离心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了经济的空间结构的演化。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拓展了向心力和离心力的范围,将技术变化与拥挤成本纳入到空间经济模型中。对模型的分析表明,地区间技术差距的扩大成为促使经济集中的向心力,而地区间的知识溢出和拥挤成本是促使经济分散化的离心力。根据这一结果,我们对不同地区的发展战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地区差距,知识溢出,拥挤成本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8-0089-05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连续30年的高速增长,人民的生活水平获得了普遍的提高。但是,各地区的增长速度是不同的,导致了地区差距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地区间的差距持续扩大,尤其是东部和中西部之间的差距,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许召元、李善同,2006;陈秀山、徐瑛,2004;王小鲁、樊纲,2004)。这种地区差距非常明显地从各地的产业结构中反映出来。相关研究表明,2001年的工业布局特征与1978年相比,发生了非常显著的变化,具体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份额有显著上升,东北三省的工业地位显著下降,西部省份的工业份额总体上有所下降(金煜、陈钊、陆铭,2006)。文枚(2004)的研究也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制造业在地域上变得更为集中了,即更集中于东部地区。
  知识溢出是一种非市场行为,而且具有非常强的地方性。其溢出的形式多种多样,如阅读科学文献和专利设计、非正式接触、对竞争对手的观察和模仿、商业间谍以及劳动力流动等。由于知识的溢出存在空间上的限制,厂商若选择工业集中的地区更能从知识溢出中获得好处。马歇尔曾这样论述过工业集中的利益:“行业的秘密不再成为秘密;而似乎是公开的了,孩子们不知不觉地也学到许多秘密。优良的工作受到正确地赏识,机械上以及制造方法和企业的一般组织上的发明和改良成绩,得到迅速的研究;如果一个人有了一种新的思想就为别人所采纳,并与别人的意见结合起来,因此,它就成了更新的思想之源泉。”虽然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的进步,空间距离对知识溢出的限制大为减弱,但它仍然是决定知识溢出的重要因素。如Glaeser、Kallal、Scheinkman和Shleifer(1992)所说,知识穿过走廊和街道比穿越海洋和大陆容易的多。
  
  2 模型的构造
  
  考虑一个两地区经济(r=e,w),r=e代表东部地区(East);r=w代表西部地区(West)。该经济体包括两个部门,农业和制造业。农业部门是完全竞争的,生产单一的同质产品,其生产需要工人和土地 。制造业部门则提供大量的差异化产品,是不完全竞争的,而且具有收益递增的特征。任何一种制成品的生产需要所有制成品作为中间投入(Either,1982)。地区间制成品的贸易是需要成本的,而农产品的贸易不需要成本(Krugman,1991)。同一地区的所有制造业企业的生产技术是同质的,不同地区制造业的生产技术可能不同。工人可以在两个地区之间完全流动。
  2.1 偏好和需求
  对于农产品和制成品这两类产品来说,所有的消费者都具有相同的偏好,效用由柯布——道格拉斯函数形式表示。则r地区的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Mγ,Aγ)=MγγA1-γγ s.t. pmMγ+parAγ=yγ(1)
  其中Mγ代表制成品消费量的综合指数;Aγ是农产品的消费量;γ是常数,表示制成品的消费份额。pmr是制成品的价格指数,par是农产品的价格;yr是r地区消费者的收入,它来源于工资和当地制造业企业的利润(在没有达到长期均衡时,企业的利润不为零)。土地所有者的收入来源于地租,且他们和工人具有相同的偏好。
  Mr是定义在制成品种类的连续空间上的子效用函数;m(i)表示每种可得制成品的消费量;ne和nw分别表示两个地区的产品种类数。
  Mγ=∫ne+nw0m(i)pdi1/p(2)
  其中,0<ρ<1,ρ表示消费者对制成品多样性的偏好程度。当ρ趋近于1是,差异化产品几乎是完全替代的;当ρ趋近于0时,消费更多种类的差异化产品的愿望越强。令σ=1/(1-ρ),则σ表示任意两种制成品之间的替代弹性。
  因为某一特定地区的所有制造业企业都是同质的,所以任一地区的所有差异化产品有相同的价格。我们假定地区间的制成品贸易存在冰山贸易成本,即要运输1单位的产品到目的地,在生产地必须装运τ(τ>1)单位的产品。则r地区的价格指数为:
  pmγ=[nγp1-σγ+nv(τpυ)1-σ]1/(1-σ)(3)
  其中,r,v=e,w;且v≠r。pγ和pυ分别r地区和v地区的差异化产品的价格。
  r地区的消费者在制成品上的最优支出为:
  Ecγ=γ(wγLγ+nγπiγ+rγKγ)(4)
  wγ表示工人的工资,Lγ是r地区所雇佣的工人数量,wγLγ表示r地区的所有工资收入;πiγ表示r地区任一家企业的利润(我们已假定特定地区所有企业是同质的,所以πiγ也代表该地区的平均利润),nγπiγ表示r地区的所有企业利润总和;rγ表示单位土地的最大利润,Kγ表示r地区的土地数量,rγKγ表示r地区所有地租收入。(4)式的含义是,r地区的消费者将其总收入的γ部分用于制成品的消费。
  2.2 制造业部门
  制造业部门是不完全竞争的,而且存在规模经济。我们假设规模经济只在产品种类水平上存在,不考虑范围经济(Ecomonics of Scope)和协作经济(Economics of Multiplant Operation)。由于规模经济、消费者对差异化产品的偏好以及存在无限种潜在差异品的可能性,没有一家厂商会选择与别的厂商生产相同的产品,这就意味着每种产品只在一个地区由一个专业化的厂商生产,所以现有厂商数目与可获得的差异产品数相同。给定地区的生产技术水平aγ,生产qiγ数量的i种产品需要一个固定投入α/αγ,和可变投入β/aγγ,那么r地区第i种产品的生产函数为:
  Liγ=1aγ(α+βqiγ)(5)
  其中,α,β,aγ>0。aγ反映出该地区的生产技术水平,在后面我们会看到它与当地的企业数量有很大的关系。Iiγ表示生产qiγ产品所需的投入。制成品的生产需要中间品和工人,假定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则Iiγ的表达式为:
  Iiγ=L1-μirMμr(1-μ)1-μμμ(6)
  其中,0<μ<1,μ表示中间品所占的份额。我们可以根据(5)和(6)式得到生产qir所需的最小成本:
  TCir=1arpμmrw1-μr(α+βqir)(7)
  由于厂商将总成本中的μ部分用于中间品投入,所以r地区企业对制成品的支出为:
  Emr=μnrTCir(8)
  从而我们可以得到r地区对制成品的总支出为:
  Er=Ecr+Emr(9)
  2.3 农业部门
  农业部门是完全竞争的,且规模报酬不变。其生产需要工人和土地,两地区的农产品是同质的,不存在生产技术上的差别。其生产函数为:
  qar=g(Lar,Kr)(10)
  Lar为r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工人,Kr为r地区的可耕地数量。我们构造一个有限利润函数来表示农业部门利润:
  R(par,wr,Kr)=maxqar,Lar{parqar-wrLar|qar≤g(Lar,Kr)}(11)
  由于农产品被假定为无运输成本,所以在两个地区的价格是相同的。我们可以将农产品的价格单位化,即par=1。所以我们可以将(11)写成如下形式:
  R=(1,wr,Kr)=Krrr(wr)(12)
  其中ri(wr)表示单位土地的最大利润。特别地,当我们在考察均衡时,我们假定农业部门也是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qar=LθarK1-θr(13)
  其中,0<θ<1。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得到:
  rr=wrθθ/(1-θ)(1-θ)(14)
  由(13)式和(14)式,我们可以得到:
  rr=(1-θ)LarKrθ(15)
  wr=θLarKrθ-1(16)
  2.4 均衡
  我们已经考查了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制造业部门和农业部门,下面我们要考查长期均衡的条件。对r地区生产的某种制成品i来说,一部分用于满足当地的需求,另一部分出口到v地区。当地对制成品i的需求为:qrdir=p-σrp1-σmrEmr;v地区对制成品i的需求为:qvdir=(τpr)-σp1-σmvτEmv。这样,我们得到对r地区制成品i的总需求为:
  qdir=qrdir+qvdir=p-σr1p1-σmrEmr+τ1-σp1-σmυEmv(17)
  对于r地区每个企业来说,都面临着(17)所表达的需求约束。企业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会将产品的价格定在边际成本上,即:
  pr=σσ-1MCir=σβ(σ-1)arpμmrw1-μr(18)
  不失一般性,我们可以令α=1/σ,β=(σ-1)/σ。则r地区每个企业的利润为:
  πir=pμmrw1-μr1σ1ar(qir-1)(19)
  当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时,长期均衡的企业利润为零,且价格等于平均成本。从(19)式我们可以得到长期均衡时企业的产量为:
  q*ir=1(20)
  r=e,v。从上式可看出,在长期均衡时,不论是在哪一地区,任何一种产品的产量都是相同的。即规模经济仅存在于产品种类水平上。同时,自由进入和退出条件意味着在长期均衡时必须满足:
  nrπir=0,πir≤0,nr≥0(21)
  由于工人可以在地区间自由流动,在长期,工人关注的是实际工资水平。r地区工人的实际工资水平定义为:
  r=wrpγmre-kλ(22)
  wr是名义工资水平,pγmr是r地区的价格指数,e-kλ表示企业集中所带来的负外部性。λ表示r地区的企业数量占全部企业数量的份额,即λ=nr/(nr+nυ)。λ越大,即制造业越集中,所造成的负外部性越大。k>0,表示工人对经济集中所造成负外部性的厌恶程度。k越大,工人对负外部性的厌恶越敏感。长期均衡时,两地区工人的实际工资必须相等。即:
  e=w(23)
  最后,我们考查劳动力市场。劳动力市场的出清条件为:
  Lr=(1-μ)nrTCirwr-Krrrwr(24)
  上式右边的第一项是制造业中的工人数量,第二项是农业中的工人数量。这样我们获得了达到长期均衡的所有条件,但是没有考虑调整的过程,我们将在后面的分析中考查调整的动态过程及可能存在的均衡结构。
  
  3 技术进步与扩散
  
  在这一部分,我们要考查技术的演化过程。根据Henderson&Wang(2007)的研究发现,大城市的技术效率要高于小城市。因此,我们将地区自主创新能力定义为关于当地企业数量的函数,即ar=a(n),其中a(0)>0。任一家企业发生的创新活动,可以使该地区所有的企业同样获益,从而同一地区的技术水平是完全一样的。但是,由于知识溢出的空间限制,另一地区可能无法从中获益。则r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为:anr,且anr>0。这表明一个地区的集中的企业数量越多,则其技术水平越高。
  一个地区技术的进步一方面取决于当地企业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取决于对先进技术的学习能力。由于不同地区的技术水平可能不同,所以落后地区可能从技术领先地区的知识溢出中获益。即落后地区可以学习领先地区的先进技术,这一过程是在与领先地区的贸易和交往等联系中发生的。因此,对于领先地区来说,其技术进步完全依赖于自身的研发能力;而对于落后地区来说,其技术进步既依赖于自主研发,也依赖于对领先地区的学习能力。显然,如果地区间联系的障碍越小,落后地区对领先地区的学习越容易,其学习能力越强。我们用贸易成本对这种障碍进行替代。我们假定,只有当贸易成本低于某一临界值τ0时,才会发生地区间知识的溢出。另外,落后地区的学习能力还取决于地区间的技术差距,差距越小,则学习能力越强。我们假定v地区是技术领先地区,即aυ>an;则r地区的学习能力可以表示为:
  (τ)=c(τ0-τ)av-an,τ<τ0
  0,τ≥τ0(25)
  其中c>0,表示影响学习能力的其他因素。这样,r地区的技术进步速度可以表示为:
  a′r=anr+(τ)(26)
  领先地区v的技术进步速度为:
  a′v=anv(27)
  根据(26)和(27)式,我们可以得到两地区技术进步速度之差:
  a′v-a′r=anv-anr-(τ)(28)
  当a′v-a′r>0时,意味着领先地区的技术进步速度要快于落后地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更愿意选择于领先地区,因为从技术进步中的获益更大,落后地区的企业、工人也会迁往领先地区,形成缪尔达尔所说的“回波效应”。这一过程促使地区间的差距拉大。
  当a′v-a′r<0时,意味着领先地区的技术进步速度要慢于落后地区。在这种情况下,“扩散效应”很强,地区间差距将会缩小。在缪尔达尔看来,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首先是形成“回波效应”,地区间差距拉大;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才出现“扩散效应”,地区间差距缩小。
  在(28)式中,学习能力(τ)是影响两地区的技术差距的一个重要因素,而(τ)与贸易成本τ有密切的关系。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τ与技术差距的关系。
  当τ≥τ0时,即贸易成本非常高,两地区的技术进步完全取决于当地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当τ1<τ<τ0时,即贸易成本处于中间状态,虽然两地区的技术差距仍在扩大,但是落后地区可以从领先地区的知识溢出中获益。当τ<τ1时,即贸易成本很低,落后地区的学习能力很强,其技术进步速度很快,两地区的技术差距缩小,落后地区可以追上领先地区,甚至超越。
  
  4 均衡的结构
  
  在这部分中,我们讨论在给定的技术水平下(即不考虑技术进步),可能存在的均衡结构。即在长期均衡时,制造业是完全集中在一个地区,还是分布在两个地区。
  4.1 完全集聚
  首先,制造业如果集中在一个地区(比如v地区),且是可持续的,其条件是什么?为简化分析,我们假定两地区有相同的资源禀赋,Kr=Kv=K。由于企业可以自由的进入和退出,工人可以在地区间自由流动,v地区的一家企业若要迁往r地区,其产品的销售量至少要达到一个均衡产量,q*ir=1。如果低于这个产量,企业会发生亏损,则其不会迁往r地区,完全集聚是稳定均衡;如果大于这一产量,迁往r地区则是有利可图的,这种情况下完全集聚则是不稳定的。在附录一中,我们给出了在给定技术条件下,v地区完全集聚可持续的条件:
  qir=avar-σeσk(1-μ)τσ(1-μ)(1-γ)-1
  τ2(1-σ)+(1-μ)(1-γ)(1-τ-2(σ-1))τγθ/(1-θ)<1 (29)
  根据上式我们直接得到τ的范围比较困难,可以先分析该函数的性质。当τ趋近于1时,qir=avar-σeσk(1-μ),且qir/τ<0。当τ趋近于无穷大时,qir=+∞。根据这一性质,可以推定,随着τ的变大,qir先变小后变大。我们将τ*定义为完全集聚可维持的临界值,当τ>τ*时,完全集聚是不可维持的。
  
  图1
  
  下面我们要确定avar-σ是大于还是小于1。显然,由于σ>1,k>0,0<μ<1,所以eσk(1-μ)>1。根据第三部分关于生产技术的假定:an >0,所以av>ar,且avar-σ<1。
  当avar-σeσk(1-μ)<1时,意味着在贸易成本很低时,地区间的技术差距很大,或者拥挤成本不是很高,技术优势大于拥挤成本。图1的曲线反应的是qir关于贸易成本τ的函数。这种情况下,只要τ<τ*,制造业部门完全集聚在v地区就是可持续的。若τ>τ*,则制造业部门的完全集聚是不可持续的。
  
  图2
  
  当avar-σeσk(1-μ)>1时,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完全集聚的情况。从图2中可以看出,随着贸易成本的降低,完全集聚发生非单调的变化。当τ>τ*,或者τ<τ*1,完全集聚都是不可维持的。只有适当的贸易成本的情况下(τ*1<τ<τ*),完全集聚才可以维持。
  
  图3
  
  从图3中可以看出,完全集聚的情况是不存在的 。这是因为完全集聚带来的拥挤成本过高,抵消不大的技术优势、国内市场效应。此时,离心力超过了促使经济集聚的向心力。这一点不同于Puga(1999),在他的文章中没有考虑到技术差异和拥挤成本的情况,只要τ<τ*,完全集聚就是稳定的,即只存在图1的情况。
  4.2 内点均衡
  上一节我们讨论了完全集聚的条件,本节我们讨论内点均衡(即制造业分布在两个地区的情况)存在的条件。假定长期均衡时两地的企业数量分别是n*r和n*v,企业的自由进入和退出保证了长期均衡时企业的利润为零。经济达到长期均衡是个缓慢的过程,我们可以将调整过程写成如下形式:
  n′r=δπir(30)
  其中,δ为大于零的常数。从上式中看出,当r地区的企业利润大于零时,会有企业进入,当地企业的数量增加;当利润为负是,企业数量减少。为了方便,我们可将调整过程表示为:
  n′=δπ(31)
  其中,n=[nr nv]Γ,π=[πirπiv]Γ。为了更清楚地分析调整过程,我们将变量分为快变量和慢变量,其中nr和nv是慢变量,其他的都是快变量。因此,我们可以区分出短期均衡和长期均衡。在短期,各地区企业的数量是固定的,企业的利润可能为正也可能为负。快变量依赖于慢变量,在达到长期均衡的过程中,快变量随着慢变量的变化而变化。所以,π是关于n的函数。我们可以对(31)式重新表示为:
  n′=δh(n)(32)
  对(32)式在均衡值n*=[n*r n*v]附近进行泰勒展开:
  n′=δ[h(n*)+hn(n*)(n-n*)](33)
  在长期均衡时,h(n*)。所以:
  n′=δhn(n*)(n-n*) (34)
  这里的δhn(n*)实际上就是(31)的雅可比矩阵。
  J1=δhn(n*)(35)
  如果系统是稳定的,即存在稳定的内点均衡,则雅可比矩阵的所有特征值为负(若特征值为复数,则其实部为负)。如果至少有一个特征值为正,则不存在稳定的内点均衡。在Puga(1999)的文章中,ar=av=1,内点均衡是对称的。而本文中,由于考虑了技术差异和拥挤成本的影响,内点均衡通常是一种非对称的情况:一个地区拥有较大的制造业份额,另一地区拥有较小的制造业份额。而Puga(1999)的文章的分析表明只存在对称均衡和完全集聚两种极端的情况。
  在给定技术水平的情况下,雅可比矩阵J1的特征值由贸易成本和其他参数决定。只要贸易成本和其他参数使得J1的两个特征值为负,内点均衡就是稳定的。
  
  5 技术变化对均衡稳定性的影响
  
  在上一部分中,我们讨论的是在给定技术条件下的均衡结构。在这部分中,我们考查技术变化对均衡结构的影响。首先讨论对完全集聚的影响,再讨论对内点均衡的影响。
  5.1 技术变化与完全集聚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地区的技术也在发生变化。在这里,我们关注的不是技术的绝对变化,而两地区技术水平的相对变化。在第三部分中,我们讨论了这种技术变化的可能性情况。即:两地区技术差距可能扩大,也可能缩小,当然也有可能维持不变。通过(29)式,我们得出qir是关于av/ar的减函数,即qir(av/ar) <0。所以,当地区间技术差距拉大时,qir变小。通过图3,我们可更清晰地考查相对技术变化对完全集聚的影响。
  
  图4
  图4中曲线1、2、3的相对技术水平av/ar分别为3/2、11/8和5/4。从中可看出,随着技术差距的减小,完全集聚的条件越来越苛刻,即τ的范围越来越小,甚至不存在完全集聚。相反,技术差距越大,制造业的完全集聚就越容易。对于领先地区来说,若要维持其在制造业上的稳固地位,必须加强研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对于落后地区来说,如果自身的创新能力不强,就要更多地与领先地区联系,增强学习能力。这样,即使不能追赶上领先地区,也能从其知识溢出中获得很大收益。
  根据图4中的曲线,我们发现,即使贸易成本很小,即τ接近于1,v地区的技术优势并未能保证制造业的完全集聚。究其原因,正是企业集中带来的拥挤成本过高,完全抵消了技术优势。由(29)式,可得到qirk,即工人对拥挤所带来的负外部性越厌恶,qir越大。我们通过图5来考查k的变化对完全集聚的影响。
  图5中曲线1、2、3的k值分别为3/4,5/8,1/2。我们发现随着k值得增大,完全集聚的条件变得苛刻了,即满足完全集聚的τ的范围变小了。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在某地区的集中必然会对该地区的资源与环境带来压力,如何处理好企业集中所带来的负外部性(即降低k值)成为该地区能否保持其经济地位的重要因素。对于工人来说,即使在核心地区有很高的名义工资,也有可能因为当地环境污染严重(以及较高的价格指数),而迁往外围地区。因此,对于任何地区来说,改善企业集中带来的负外部性都是非常重要的。
  
  图5
  5.2 技术变化与内点均衡
  在第四部分的第2节中,我们讨论了给定技术水平下的内点均衡问题。此处我们结合第三部分的内容,讨论技术变化对内点均衡稳定性的影响。
  我们可根据(26)和(27)式,得到两地区的技术进步速度为:
  a′=a(n,τ)(36)
  其中,a′=[a′r a′v]Γ,a=[ar av]Γ,n=[nr nv]Γ。结合(32)和(36)式,可得到存在技术变化的雅可比矩阵:
  J2=
  a′rara′rava′rnra′rnv
  a′vara′vava′vnra′vnv
  n′rarn′ravn′rnrn′rnv
  n′varn′vavn′vnrn′vnv(37)
  
  由于n′rar=0,n′rav=0,n′var=0,n′vav=0。我们可将雅可比矩阵J2改写为:
  J2=AB
  0J1(38)
  其中J1即是(35)式,(31)式的雅可比矩阵。若内点均衡是稳定的,要求雅可比矩阵J2的所有特征值小于零。如果有一个特征值大于零,则内点均衡就是不稳定的。我们看到(38)式的分块矩阵中,包含了J1,就是说J2中的两个特征值与J1是相同的。因此,在考虑技术变化的情况下,内点均衡的条件更加严格了。相比于第四部分第2节的分析,我们发现J2的特征值不仅取决于贸易成本和其他参数,还取决于两地区的技术水平ar和av及其相对变化。但无论如何,只要保证J2的四个特征值都为负,内点均衡就是稳定的。我们同样可以预见,内点均衡一般是非对称的。
  
  
  6 结论
  
  由于优越的地理条件等因素,东部地区已成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并显现出自我维持的趋势。虽然政府采取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等一系列的政策,但是由于经济集中所产生的收益递增和正反馈作用,东部地区在可预期的未来保持经济中心的地位不会改变。本文的分析表明,地区间技术差距是决定空间经济结构的重要因素,技术差距的扩大有利于领先地区提高其经济地位。目前,在东部地区在高等教育资源、研发等方面明显优于西部地区,即其创新能力要强于西部地区。那么,对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来说,提高其学习能力是改善其经济地位的关键因素。对于当地政府来说,一方面应加强对教育和研发的投入,采取鼓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另一方面要降低区域间的联系障碍,加强与东部地区的联系,从而促进其学习能力。
  实际上,不仅一国内部的落后地区可以从领先地区的知识溢出中获益,在国际层面知识溢出上也是如此。相比于改革开放前,在改革开放之后,我们不仅可以从参与世界分工,还能从与发达国家的交往中学习先进的技术,这对中国经济地位的提高的作用是巨大的。再比较韩国与朝鲜的发展路径,可清晰地看到:采用开放性政策的韩国现在已进入发达国家行列,而闭关锁国的朝鲜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因此,加强与发达国家的联系是发展中国家提升其技术水平,以及经济地位的重要途径。
  由于拥挤成本促使经济活动的分散化,所以对于制造业更集中的地区,更要关注它带来的影响。当人们更关注生活的质量,即对环境的污染更敏感时(即k值变大),拥挤成本的影响越大,越能促使经济活动的分散化。因此,对于政府来说,若能更好的治理污染,改善环境,就越有利于工人的流入,以及制造业在该地区的集中,和更好地维持其经济地位。
  
  参考文献
  [1]G.M.格罗斯曼,E.赫尔普曼著,何帆等译.全球经济中的创新与增长[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艾伯特•赫希曼.经济发展战略[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1.
  [3]保罗•克鲁格曼.地理和贸易[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4]保罗•克鲁格曼.发展、地理学与经济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其他文献
摘 要:地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特色领域。当前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我们也在实践中发现,新农村建设中缺乏地域文化的发挥与支持等问题,加强地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和建构,是现阶段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新亮点。简单分析地域文化的重要性,着力揭示地域文化对新农村建设促进作用;着重阐明地域文化在新农村建设的建构,并以湖南省为例,系统而具体地进行探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地域文化;建
期刊
摘 要:简介了大连民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分析了民运社区服务中心所存在问题及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连民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心优势;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091-01    1 大连民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介    大连西岗白云民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始建设于2003年10月,所管辖面积1.8万平方公里,管辖人口271
期刊
摘 要:中小企业已成为支撑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坚力量,中小企业的发展对区域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根据郑州中小服装企业面临的机遇和经济危机的冲击,分析了中小服装企业面临的问题,从宏观和微观上探求中小企业蜕变成长路在何方。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品牌;创新机制;产业集群;战略规划  中图分类号:F407.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089-0
期刊
摘 要:马克斯韦伯是著名的社会学家和思想家,他的写作从来没有偏离历史背景进行写作。韦伯学术第一阶段的论著是在以往研究中常被忽视但晚近以来则为学术界特别重视的文本。韦伯在《资本主义与农业社会——欧洲与美国的比较》中,除了延续在第一阶段中思考德国从农业文明向工业资本主义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外,还在比较欧洲与美国转向资本主义的条件的不同中进一步阐述农业社会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关键词:马克斯韦伯;资本主义;
期刊
摘 要: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及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对云南省外商直接投资(FDI)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FDI每增加1%,GDP增加0.424%。当FDI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时,经济系统将以0.08的调整力度将非均衡状态拉回到均衡状态,在90%的显著水平下,FDI是GDP的Granger成因;而GDP不是FDI的G
期刊
摘 要:美国次债危机的爆发,进而引起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通过分析MBS和房地产价格的关系,来分析次债危机爆发的其中一个原因。我国的MBS起步没有多久,规模也有限,但是,MBS以后在我国的推行前景是不容置疑的,那么我国进一步推行MBS要正确处理好与房地产价格的关系,吸取美国的经验教训,使MBS在我国顺利推行。  关键词:MBS 房地产价格;次债危机  中图分类号:F11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期刊
摘 要:随着近年来我国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企业的企业竞争力越来越强。然而因为民营企业普遍历史不长,企业文化内涵不够深厚,民企在大规模发展、将企业做大做强等方面面临严峻的挑战。就这一问题提出一些了解和看法,为民企的长远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民营企业;企业文化;灵活自主;个性   中图分类号:F23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094-01    所谓企
期刊
摘 要:不管是从教育部高教司提供的数据还是目前专科生的就业现状,相对本科生,硕士生而言,专科生都属于就业的弱势群体,尤其是在近两年的金融海啸的大环境下,专科生更是遭遇了就业寒冬,下面就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2005级261名英语专业师范类专科生为例,从一个侧面反映当前师范类英语专科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和出路,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就业调查;专科毕业生;自主创业  中图分类号:F241.4文
期刊
摘 要:在新经济下,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拟从创新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研究创新文化对企业经济和管理文化的影响,拟得出创新文化和创新技术能力之间内在联系以及相互作用,从而得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与企业文化塑造之间的动态匹配关系以及提高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文化创新途径。  关键词:创新;文化;企业管理  中图分类号:F23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6-0085
期刊
摘 要:金融危机使我国进出口贸易受到明显影响,国内关于现阶段该保持人民币继续升值趋势还是该通过贬值刺激出口争议再起。主要从人民币升值对经常项目帐户和资本与金融帐户的影响两方面对新疆国际收支变动进行分析,得出升值将会增加新疆国际收支额的结论。同时,从出口和进口两方面分别对新疆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对出口短期不利,长期有利,对进口带来巨大机遇的结论。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国际收支;进出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