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的深情与理智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rgdgdg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课《兰亭集序》前,我反复诵读着这一篇文章,一种原发的阅读感受引起我的注意。历来我们习惯把这篇文章的情感脉络概括为乐——痛——悲,将最后一段的今昔一契解读为“千古同悲”,以时间的纵横跨度将情感进一步升华为人生终期于尽的痛感。然而,当我们一遍遍阅读这篇课文的时候,我们似乎总不至于“满纸辛酸泪”,反倒会有一种清朗开阔的阅读感受。究其原因,我认为,本文的情感脉络并非乐——痛——悲,而是乐——悲——超脱。同时,几个情感层次之间并非是无缘由的情感波动,其中蕴含着与同时代名士所共通的思维底色——魏晋风流。学者戴建业曾说:“魏晋风流的本质是深情与理智。”魏晋名士对于宇宙人生有着原发性的、不基于人世伦理的深情,也有着超脱于个人情感之外的清醒的理智。这在我们这篇课文中即表现为对自然的深情与对生死的真情,以及对生死从宇宙与历史两个维度的超脱,这种共生的深情与理智,才造就了这篇课文“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的阅读感受。
   一、自然宇宙之情深
   《世说新语·任诞》中记载: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谢公闻之曰:“子野可谓一往有深情。”我们如今所熟知的“一往情深”出自于此。现代价值理念中,情深似乎未必是褒义,“情深不寿”在包含嘱托之余也带着以实用为价值指向的理性色彩;在范围上,“情深”一词也似乎被限定于男女爱情之中,汤显祖《
其他文献
2017年无锡市开始采用了统编版教材。名著导读,课外诗词诵读,自读课本,拓展延伸的篇目,则共同组成了初中统编版教材课外阅读的内容。教材要求初中学生三年共要阅读12部名著和24部自主阅读推荐的名著。这么大的阅读体量对于初中生来说,似乎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广大初中语文教师来说,更是一次全新的挑战。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很多一线老师可能都没有读过几部完整的名著,那么如何在教学当中高效有序地指导学生
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所描绘的生活图景融合而成的一种艺术境界。体味意境是诗词鉴赏的关键。意境似乎抽象、空灵、难把握,但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  1.由把握意象进入意境。意象是具有一定情感指向或意义指向的景物,是构成意境的要素。所以抓住诗中的意象去理解感受“此景”中“此人”的“此情”,也就可以体味出诗的意境了。下面以《天净沙·秋思》为例进行分析:“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在新课改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尤为重要,小说阅读教学应摆脱陈旧的范式,开辟出新的教学天地。笔者认为,深入小说作品核心,抓住每篇小说独具特色之处,基于学生阅读的初始体验,设计一整套主次有序,环环相扣的问题牵引,以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小说的意蕴才是小说教学应寻求的新天地。笔者就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一文展开探讨。   人们常说,看完欧·亨利的小说,读者通常会有三种表情:先是瞪大眼睛,充满
古典诗歌语言一方面作为一种语言形态存在,另一方面又作为一种审美形态存在,这种双重特性实现了诗歌语言维度的最大化,具有虚实相生、时空合一、视角通透等特点,给人无尽的遐想。而“烟”字更是演绎出了诗歌语言的曼妙多姿。  《说文解字》上讲:“烟,火气也。”《现代汉语词典》上说:“烟,物质燃烧时产生的混有未完全燃烧的微小颗粒的气体。”古今两个很具代表性的工具书,对“烟”做出了相同的解释,即指物质燃烧时所生的
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试题与2006年的高考题相比,试题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共有五大亮点:    一、取材更加关注现实生活,尤其关注奥运,关注文化现象    语言运用题的最大特点是生活化,而今年尤为突出,今年的试题直接取材于现实生活,材料涉及的内容包括文教、体育、经济等多个领域,更加关注现实中的文化现象,尤其关注2008年的奥运会,今年有4份试题(下面的例1—例4)直接取材于奥运会,另外,文
在《项羽本纪》中有这样一句话:“(吕)马童面之,指王翳曰……”现行高中语文课本对“面”的注释大都为:①“面”通“偭”,以背相向。②面对、面向。同时,笔者还注意到在《辞源》、《汉语大词典》、《康熙字典》等辞典以及《汉书·项籍传》里,大都把此句中的“面之”解释为“背向项羽”。如《康熙字典》里“面”的注解⑥:[韵会·霰韵]相背曰面。《史记·项羽纪》:马童面之。[注]如淳曰:面,不正视也。《前汉·项羽传》
1925年,朱自清到清华大学任教授,在进行古典文学教学和研究的同时,专注于“美文”的创作,给现代白话散文创作带来了一股充满诗意的艺术气息。1928年,他推出了自己的第一部专门的散文集《背影》,从而奠定了他在中国散文史上的地位。郁达夫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导言)中曾下过这样的断言:“文学研究会的散文作家中,除冰心女士外,文字之美,要算他了。”  朱自清的写景散文擅长于运用工笔与重彩相配合的方法
高考作文学生出现频率最高的是三种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相较之下,学生的议论文写作能力较为薄弱,得分常在平均分上下徘徊,少有出彩文。  议论文写作主要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历年的高考议论文学生反映出的诸多问题是:文体意识不强、论据陈旧奇缺、以叙代议、论点与论据不统一……但尤以“以叙代议”为最。那么,怎样突破学生“以叙代议”这一难点,变“证明文”为“议论文”呢?  我想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会就例
2018年11月18日至22日,笔者有幸参加了在浙江省义乌中学举办的第七届全国高中语文教师基本功展评暨观摩研讨活动,在观摩学习了很多优秀选手精彩表现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选手暴露出来的不少问题。其中,吉林省教育学院张玉新老师在点评时谈到的参赛选手教学设计文案方面存在的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序号使用不当问题让我记忆犹新。张老师在点评时毫不客气地说:“这些问题很严重,不可饶恕,教师要对自己的教学文案高度负责
自“同课异构”提出,中小学语文教育界认为能一举两得:既发挥教师主动权,又让学生博采众长。然而将这一理念应用于实际的教学中,“乱象”层出不穷,这也证明“同课异构”并非到达最佳课堂效果的正确途径。此时“同题异构”针对“同课异构”极易导致对文本的挖掘往深处挖的缺陷,提出了“同题”下的“异构”,这样就能克服对文本的理解偏差,让学生在有效的范围内收获知识。   一、从“同课异构”到“同题异构”   “同课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