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粮节粮 辽宁在行动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intianshen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统计,2014年,全国粮食产量达到12142亿斤,增加103亿斤。我国粮食实现了“十一连增”。然而,作为世界人口大国,粮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粮食产量的增加空间越来越小;另一方面,全国在粮食储藏、流通、消费环节浪费严重。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我国农户储粮每年在5000亿斤左右,因储粮方法不当造成的损耗为8%,也就是说每年在存储过程中造成的粮食浪费就达到400亿斤。爱粮节粮,迫切需要行动。
  3月6日,辽宁省召开了全省粮食流通工作会议。保证粮食安全,成为全会的主题,尤其是爱粮节粮方面,辽宁更是亮点频出。
  小粮仓 农民大实惠
  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新宾镇郝家村农民杨希正说:“我们这里家家都有新型玉米仓。这种仓子防耗子、防霉烂,玉米基本都没有损耗了。国家这项惠民工程真是太好了,第一年,我家的玉米就比往年多卖了1200多元,不但收回了购粮仓的钱,连做粮仓基础的钱都收回了。”杨希正所说的玉米仓,就是辽宁省农委近几年推出的科学储粮仓。
  2008年,辽宁省农委开始在全省实施农户科学储粮仓计划。科学储粮仓结构以钢管骨架为主要受力杆件,钢板网为辅助受力件,组成长方体装粮空间,仓顶用彩钢瓦防雨雪,仓体内衬防鼠网,粮仓具有自然通风降水、防霉、防鼠等功能。高水分玉米穗用该粮仓储存,可实现自然降水、无霉变、无鼠害、无损失,达到了低碳、环保、绿色储粮的目的,从源头上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截至2014年,辽宁全省14市、60县(市、区)累计推广48万套,减损54万吨,促进农民增收27.2亿元,节省燃煤26.6万吨,节约干燥成本4亿元,深受广大农民欢迎。
  2013年11月中旬,辽宁省又在昌图县开展高水分玉米穗储粮试验。此次试验,装粮量达50吨。经过5个月的存储,玉米穗经过自然通风降水效果明显,接近于安全水分,生霉粒及不完善粒没有变化。这就是辽宁为适应土地流转和农业生产集约化的新形势,针对农户规模化储粮的实际需求,研制开发了专门针对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的大型储粮仓。经过几次试验,单仓储粮50-100吨的新仓型已经在辽宁获得了成功,单仓年增效益2000元。
  新技术 粮食保质量
  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辽宁省粮食科学研究所就在省内多家国储库开展了多年的生产性试验研究,他们结合传统储粮技术、低温储粮技术、生态储粮技术,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本地区储粮条件的储粮技术。近年来,辽宁省农委更致力于粮食保水减损储藏集成技术、玉米减碎集成技术、粮食烘干机系统节能减排技术、自动分级技术、粮食“四散化”物流技术等粮食储存创新技术的大范围推广。
  节粮的最终落脚点是保障粮食安全,辽宁省这几年也一直在努力从储存、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降低粮食减损。现在辽宁的粮食储存环节,不但要保证产量不减损,还要求粮食品质不减损。过去,很多粮食储藏企业,不注重粮食品质的保存,从2014年起,辽宁省粮食局开始在个别企业尝试储藏新技术的应用。企业从粮食品质的保存中获取到了更大的经济效益,其他企业也开始纷纷效仿。保量保质,成为辽宁省在做好粮食储藏工作的同时,对自己提出的更高要求。
  强宣传 粮食心中有
  沈阳市民张慧敏阿姨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上四年级的小孙子吃饭的变化。“以前吃饭,可费劲了,一碗米饭剩半碗,小零食扔得到处是。去年参加了学校的爱粮宣传周,现在掉在桌子上的饭粒,都捡起来吃了!”张阿姨高兴地说。
  为了营造良好的爱粮节粮氛围,减少消费过程中的浪费现象,辽宁省举行了“2014年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爱粮节粮宣传周活动”。活动当天,政府代表、中小学生代表、粮油企业员工代表、社区消费者代表等500余人参加了当日的启动仪式。现场借助宣传周的平台,向全社会发出呼吁,推动全省爱粮节粮活动深入开展。活动结束后,学生代表参加了“全国中小学爱粮节粮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开放日”活动,并前往粮库加工厂内进行参观。其中大部分学生均为第一次近距离实地参观大米、面粉的加工流程,全透明的生产车间、全机械化的操作工艺、先进的生产线。参观学生通过工厂工作人员详细的讲解,了解了粮食从生产到加工的不易,从而也更加珍惜每一粒粮食。
  保障粮食安全,增产和节约同样重要。很多时候增产靠天,但节约靠我们自己。杜绝损失浪费,从你我开始,把爱粮节粮变成一種行为习惯。
其他文献
陕西省结合全省城镇化发展战略,以治理垃圾、污水为重点,以保障农村居民的住房、饮水和出行安全为基本要求,大力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积极建设美丽乡村。 各试点村镇按照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要求,依据规划,充分体现地域特色,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来进行,打造不同亮点。并以31个部级试点村镇为重点,以点带面,分层次、分步骤推动了全省美麗乡村创建工作。
期刊
贵州省以“富在农家增收入、学在农家长智慧、乐在农家爽精神、美在农家展新貌”為抓手,在全省推广“四在农家”典型经验,建设美丽乡村。2013年贵州省成功申报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镇)村41个,投入省级新农村建设专项资金4000万元,实施新农村示范点建设55个。  贵州省从农民最关心、受益最直接、要求最急迫的问题入手,通过产业发展富饶美丽乡村、乡村旅游带动美丽乡村、生态文明改变美丽乡村、民族特色点亮美
期刊
2015年1月21日,吴方军发布一条微博:“善众商标被驳回了,心情就像失恋一样,这么久的感情怎么放得下……”下面加了一首歌的链接,是吴方军酒后深情演唱的《爱情这杯酒谁喝都得醉》。歌曲用一款手机APP录制,APP的用户名叫“善众——吴氏食品吴方军”。  正月初七,见到吴方军的时候,这个面相黝黑的北方汉子一脸倦容。“年前忙生意,年后忙生活。过了元旦猪肉就进入销售旺季,一直忙到年根下。”吴方军在山东陵县
期刊
湖南省结合实际,依据“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生态优先、典型推动”的建设原则,以农村清洁工程为抓手,着重从生产、生活、生态3个方面重点建设,根据各地不同区位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产业文化特色,通过科学编制规划、因地制宜开展、堅持以人为本,涌现了产业带动型、旅游休闲型、社区发展型等一批做法先进、效果明显的美丽乡村。
期刊
四川省以“业兴、家富、人和、村美”为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以46个农业部创建示范村为工作重点,实施整体推进。通过抓高标准农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发展、农业清洁生产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大力推进农村能源结构调整,实施农村清洁工程示范,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村社”活動,在全省打造出不同类型的产业致富村、环境整洁村、低碳节能村、新风文明村、特色文化村。  四川崇州市荷风水村是幸福美丽新村综合体,占地面积71.
期刊
新疆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将坚持以农村民生需求为导向,通过典型带路、经验总结,逐步建设一批基础设施便利、产业特色明显、生态环境优美、社会安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目前已制定下发试点实施方案及资金管理、项目管理、验收审核等管理办法,每个试点县将补助1000万元试点资金,实施村级道路、水利、环卫、美化、亮化等公益事業,18个行政村直接受益人口达4.8万人。
期刊
广东省依照“规划先行,突出特色”的思路,加强对名镇名村的规划指导,注重发挥当地资源优势,挖掘乡村特色,提升人文内涵,突出岭南文化传承,保持乡村田园风光和乡土气息。全省已建设名镇名村420个、示范村726个,试点涵盖了不同区域类型、不同特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等建设模式。通過美丽乡村创建,全面提升了名镇名村和示范村建设理念、内容和水平,加快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期刊
宁夏回族自治区把城乡一体化作为美丽乡村创建的战略方向,以环境优美、农民富裕、民风和谐为目標,建立了“政府指导、村组主导、全民参与”的创建工作机制,实施了“规划引领、农房改造、收入倍增、基础配套、环境整治、生态建设、服务提升、文明创建”8大工程,逐步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质量提升的“美丽乡村”发展体系。经过创建,农村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特色产业效益大幅增长,基层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全面提升。全
期刊
福建省按照“百姓富、生态美”的战略发展要求,积极借鉴台湾“富丽新农村”建设经验,在尽可能保留现有乡村原貌基础上,从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文体建设、乡风文明、基层建设、长效管理等方面制定规范,在美丽乡村创建中特别注重抓特色开发和区块培育。将产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融为一体,挖掘一批极富历史底蕴的文化资源,按照休闲旅游型、高效农业型和村落文化型等功能重点区域,实施分區建设,争
期刊
甘肃省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抓手,提出 “千村美丽、万村整洁”的建设目标,把优化提升农村生态环境作为建设工作重点,实施村庄环境整治工程,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提升农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尾菜处理利用、农村新能源开发等方面,已经走在全国前列,并将这几项优化提升为农村经济和农村生态的具體抓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