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处于新时期的我们,对于资本主义时期的现象也只是听说,根本体会不到,但当读过杰克·伦敦小说《马丁·伊登》时深切体会到了资本主义时期各阶层关系的复杂性,这篇小说充分体现了异化劳动带给人身与心灵的创伤。本文分析了《马丁·伊登》小说中马丁的异化,通过劳动异化导致人与人之间出现异化,再到自我心里的异化,充分体现了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是多么重要。
关键词:杰克伦敦;马丁伊登;异化
在杰克·伦敦的这部小说《马丁·伊登》中讲述了马丁在青年时期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水手,而当他遇到露丝之后,他不断努力、学习、最后成名,成为著名作家后马丁觉得世态炎凉,心灰意冷,最终自杀。造成马丁悲剧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因素有所关联,使我们感觉到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在资本主义时期,劳动者的劳动异化,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从而产生了悲剧。
一、 人与人之间出现异化
马丁成名后,由于身份地位的提高,他的论述观点已经被世人所重视起来,哪怕观点是错误的。马丁之前的生活环境的颠沛流离使他受够了穷日子,只能刚刚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亲朋好友也都对其避而远之,但他不受当时恶劣环境的影响,坚持自己的写作事业,虽然他的这一做法也受到了当时世人的不解。但是,由于马丁的成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之前所有对他视而不见的上流社会人员都开始过来争相讨好他,并且把他当作上等贵宾邀请到家里做客。这让马丁看透了当时的社会,并对资产阶级充满了厌恶和失望,因为他清楚地明白人們看得起的并不是他的为人或者他的作品,反而却是他的名利和金钱。弗洛姆认为,假如一个人被当作成了一件商品,那么就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为物与物之间的利益关系。马丁不喜欢人们因为他的名利和金钱而看中他,不喜欢以名利和金钱作为衡量人之间的标杆尺,所以,他无法全身心地融入到资产阶级社会当中去。亲人之间天壤之别的对待他的方式,也让他对亲情变得失望透顶,从而认为亲情也是金钱利益之间的交换。马丁之前的穷困潦倒,他的姐夫不但不鼓励他,反而对他冷眼相待、苛刻、吝啬,但是,马丁成名后,其姐夫的做法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不但主动邀请他去家里做客,而且盛情款待,其姐夫的目的马丁也一清二楚:为了得到他的金钱。另一个,罗丝的大反转的角色也让马丁看透了那些所谓的美好的爱情。马丁落魄的时候,罗丝不但不鼓励马丁,给予马丁前进的动力,反而对马丁冷嘲热讽,甚至提出了要求解除婚约从而想彻底摆脱马丁。但当马丁名利双收之后,马丁主动上门过来献殷勤,恳求能够得到马丁的原谅,并主动投怀送抱,希望能够和马丁恢复夫妻关系。马丁经过认真的思考,发现他还是他自己,他的作品也并没有发生改变,唯一改变的就是他的附带品变得多了起来,那就是名利和金钱。马丁终于清醒了,罗丝只是他对待完美爱情的一种寄托,但是现实的罗丝却是资本主义弊端的完全体现者,罗丝爱的并不是他本人,而是爱的势力、金钱和名利。面对社会人、亲人和爱人对自己态度的大转变,马丁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因此导致他无法找到自己所存在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整天被孤独和迷茫笼罩着,进而马丁的生活走向了极端。
二、 人与自身出现异化
人与自身之间的异化主要体现在马丁成名后进入上流社会感受到的不是个人价值的肯定,而是名声与金钱的肯定,上流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处于利益基础之上,导致马丁悲剧的发生。一直向往的地方到达后却发现不是想象中的美好,反而比以前的苦日子还要可怕,对资本主义开始反感,但是与工人阶级的距离也已经疏远,想要回到以前也已经不可能,亲人之间因为他身份的改变,也出现巨大的变化,导致他与家人出现隔阂,对于爱情的期待也开始失望。因此,马丁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马丁感觉自己就像商品一样,自己的价值由商品的利润来决定,马丁最终承受不了这种生活方式,对生活开始出现消极状态,导致他与人们的关系开始异化,最终他采用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他看来也许只有死亡才可以使自己脱离世俗,它的自杀把自身价值的丧失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这篇文章使我们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和谐是多么的重要,我们无法改变社会但可以改变自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马丁在文中最终自杀,是因为他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感受到每个阶层人们的复杂性,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处于物质基础上,使之出现异化,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人性与和谐的重要,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才能不被社会所异化。
参考文献:
[1]张雪.杰克·伦敦小说《马丁·伊登》中的异化主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5.
[2]李萍.《马丁·伊登》中的女性人物分析[J].语文建设,2016,(9x):59-60.
[3]吴风正.巨人的困惑:从《马丁·伊登》探析杰克·伦敦的坠落[J].大众文艺,2016,(18).
作者简介:
张美凤,山东省青岛市,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杰克伦敦;马丁伊登;异化
在杰克·伦敦的这部小说《马丁·伊登》中讲述了马丁在青年时期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水手,而当他遇到露丝之后,他不断努力、学习、最后成名,成为著名作家后马丁觉得世态炎凉,心灰意冷,最终自杀。造成马丁悲剧的产生与当时的社会因素有所关联,使我们感觉到人与人关系的异化。在资本主义时期,劳动者的劳动异化,给人们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打击,从而产生了悲剧。
一、 人与人之间出现异化
马丁成名后,由于身份地位的提高,他的论述观点已经被世人所重视起来,哪怕观点是错误的。马丁之前的生活环境的颠沛流离使他受够了穷日子,只能刚刚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亲朋好友也都对其避而远之,但他不受当时恶劣环境的影响,坚持自己的写作事业,虽然他的这一做法也受到了当时世人的不解。但是,由于马丁的成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之前所有对他视而不见的上流社会人员都开始过来争相讨好他,并且把他当作上等贵宾邀请到家里做客。这让马丁看透了当时的社会,并对资产阶级充满了厌恶和失望,因为他清楚地明白人們看得起的并不是他的为人或者他的作品,反而却是他的名利和金钱。弗洛姆认为,假如一个人被当作成了一件商品,那么就会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异化为物与物之间的利益关系。马丁不喜欢人们因为他的名利和金钱而看中他,不喜欢以名利和金钱作为衡量人之间的标杆尺,所以,他无法全身心地融入到资产阶级社会当中去。亲人之间天壤之别的对待他的方式,也让他对亲情变得失望透顶,从而认为亲情也是金钱利益之间的交换。马丁之前的穷困潦倒,他的姐夫不但不鼓励他,反而对他冷眼相待、苛刻、吝啬,但是,马丁成名后,其姐夫的做法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不但主动邀请他去家里做客,而且盛情款待,其姐夫的目的马丁也一清二楚:为了得到他的金钱。另一个,罗丝的大反转的角色也让马丁看透了那些所谓的美好的爱情。马丁落魄的时候,罗丝不但不鼓励马丁,给予马丁前进的动力,反而对马丁冷嘲热讽,甚至提出了要求解除婚约从而想彻底摆脱马丁。但当马丁名利双收之后,马丁主动上门过来献殷勤,恳求能够得到马丁的原谅,并主动投怀送抱,希望能够和马丁恢复夫妻关系。马丁经过认真的思考,发现他还是他自己,他的作品也并没有发生改变,唯一改变的就是他的附带品变得多了起来,那就是名利和金钱。马丁终于清醒了,罗丝只是他对待完美爱情的一种寄托,但是现实的罗丝却是资本主义弊端的完全体现者,罗丝爱的并不是他本人,而是爱的势力、金钱和名利。面对社会人、亲人和爱人对自己态度的大转变,马丁终于明白了自己的身份,因此导致他无法找到自己所存在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整天被孤独和迷茫笼罩着,进而马丁的生活走向了极端。
二、 人与自身出现异化
人与自身之间的异化主要体现在马丁成名后进入上流社会感受到的不是个人价值的肯定,而是名声与金钱的肯定,上流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处于利益基础之上,导致马丁悲剧的发生。一直向往的地方到达后却发现不是想象中的美好,反而比以前的苦日子还要可怕,对资本主义开始反感,但是与工人阶级的距离也已经疏远,想要回到以前也已经不可能,亲人之间因为他身份的改变,也出现巨大的变化,导致他与家人出现隔阂,对于爱情的期待也开始失望。因此,马丁找不到自己存在的价值,马丁感觉自己就像商品一样,自己的价值由商品的利润来决定,马丁最终承受不了这种生活方式,对生活开始出现消极状态,导致他与人们的关系开始异化,最终他采用这种极端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在他看来也许只有死亡才可以使自己脱离世俗,它的自杀把自身价值的丧失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这篇文章使我们体会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与和谐是多么的重要,我们无法改变社会但可以改变自己,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 结束语
综上所述,马丁在文中最终自杀,是因为他经历了人生的大起大落,感受到每个阶层人们的复杂性,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都处于物质基础上,使之出现异化,让我们深切体会到人性与和谐的重要,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才能不被社会所异化。
参考文献:
[1]张雪.杰克·伦敦小说《马丁·伊登》中的异化主题研究[D].云南大学,2015.
[2]李萍.《马丁·伊登》中的女性人物分析[J].语文建设,2016,(9x):59-60.
[3]吴风正.巨人的困惑:从《马丁·伊登》探析杰克·伦敦的坠落[J].大众文艺,2016,(18).
作者简介:
张美凤,山东省青岛市,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