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乡的人们,是属于生活在这个社会最底层的群体,他们依然按照自己的生活信念、生活方式生活——生活是由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为生计的奔波、操劳所组成——家家户户都有这样的账本,踏实、质朴、勤劳、坚强、忍让是这本账最核心的内容,但不管外人是如何的理解、误解,对于乡人们来说,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在乡人们看来,生活的继续才是最重要的,关于什么是质量、什么是低下、什么是生活、什么是不可理喻,乡人们自有自己的看法。然而,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思想才是自然生活、自然思想,对于乡人们、对于我而言,这也许都是一个巨大的悖论。
在我们去这个村子以前,就已经听人们说过这个村子是如何如何的“山”,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它的“山”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石盘坑,乃处三县交界,四面环山,至今仍是三不通的地方,即不通电、不通电视、不通电话,乡人在和我聊天的时候笑称这个村子已经有二百多年没有通电(因为这个村子有人居住的历史仅有二百多年),笑言这是被历史进化所遗忘的角落。因为没有电,乡人们至今都只能点油灯来照明,乡人们说这样也好,因为这样的结果就是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也就是乡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
这个村子在它最鼎盛的时候,也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曾住下300多人,但二十多年的一场山洪把村中的房屋冲垮,把村中的田地摧毁,村中的人们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辛的向外迁移、向外发展的道路。也因为如此,现在的村子里只剩下三四户人家30多人,再加上在这里烧木炭的10多人,大概有40多人在村子里住着。
根据村中七旬长者的介绍,在2005年以前,村子与外面也没有通公路。2005年因为有私人老板要在这里开山,要通车栽树等等,所以私人老板自己出钱开了一条泥路,村子就这样结束了不通公路的历史。但乡人们对于这条路,也把它当成是一条可有可无的路,因为通过这条路到达市场买家常用品还有一段很长很长的路,路遥远得出乎我们的想象,所以乡人还是宁愿选择走山路,到另外一个市场去买东西。
由于乡人到另外一个市场之间不通公路,所以要去就必须翻过一座山,而翻过这座山大概需要一个小时(我来到石盘坑也是翻过这座山才到达的),然后步行半个小时的路程才能到达目的地买回所需的日常用品,然后又重复所来的路程。而在夏季雨天多发的季节,山路滑,且山路崎岖,乡人就不能外出了,那么生活的不便就随之而来。
因为交通的不便,我只能祈祷乡人的身体无恙,如果是急性病降临或哪怕就是感冒所引起的发高烧,也随时有可能夺走乡人的生命。或许,乡人从来就不曾想过这些,也许,乡人们从来都没有时间或多余的力量来改变这些状况。但一切能让我们假设、让我们也许吗?
因为交通的不便,村中的房子已经年久失修。诸如水泥、泥瓦师傅等等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村中的房子是民国的时候人们在原来的基础上重建的,距今已经有八十年的历史。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已经把这些房屋侵蚀,每座房屋都随时有可能崩塌。因此,乡人笑言是老天开眼,近年来台风一直都没有光顾这里。
除此以外,乡人们也希望老天尽量不要下雨,祈祷老天每天都天气晴朗,因为除去房屋年久失修、房子会漏雨以外,还因为乡人现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烧木炭。近两年来,木炭的价格已经由一担30~40元上升到60~70元一担,这是乡人最主要的生活来源。
乡人们还养了很多的水牛。乡人介绍,现在壮年的大水牛一头可以卖到2000到3000块钱,这是他们收入的另外一个来源。乡人告诉我,就在这乡人仅存不多的收入来源中,就在这样偏僻的、无人知晓的世界里,还是有人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消息。在去年4月份的一个晚上,就有人来偷村子里的大水牛,不过那些人他们还算有点良心,只是牵走了村子里的一头水牛,可能是他们看到我们这么穷而发慈悲了。他们如果再牵走两三头水牛,我们又能如何!?
乡人告诉我,村子前面的田地只是在冬季的时候才种庄稼,因为在夏季种植庄稼会遭到野猪的破坏,他们都没有养猪。种番薯也要遭到野猪的祸害,而在我所看到的整个田地里,都是空空荡荡的,只有水牛和白鹤和谐地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孩子们在做着游戏,因为交通的不便,孩子们想吃糖都是一种奢侈。
但是,这个村子的前生历史却是辉煌的,因为,在大革命时代,古大存曾在此组织和领导了童子团闹革命,是有名的革命苏区。村中也有红军曾经活动的场所(已经崩塌)。村中的很多人都有“军烈属牌”,记下了这个村子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也因为是古大存活动过的地方,村子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报复,乡人因为红军在此活动过而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杀害。但是,乡人和我说起“军烈属牌”的时候,我问这些牌现在还在吗?我很想把这个军烈属牌拿到后,替村子、替乡人说说,说说这即将被我们所遗忘的地方、即将被我们所遗忘的历史。但乡人告诉我说,因为种种的原因,他们已经纷纷把这些军烈属牌烧了,一段历史就这样被一一地送进炉灶,烧成了灰。
或许,就现在而言,与世界隔绝、一无所有、人迹罕至,只能在最大的程度上形容村子的现状。也许,对乡人而言,生活就是这样的简单、朴素,并没有我们对生活有那么多的想象。但乡人的善良、真诚、热情却弥漫在整个村落。当我们走进村子的时候,乡人又是让我们喝茶,又是让我们吃下午饭,热情得让你无法拒绝。乡人们讲到村落的前世今生的历史,谈起现在的生活现状。他们在这并不仅仅是贫困捆住的现状面前表现出的是一种淡定、一种从容不迫,他们的态度不得不让我告诫自己要坚强,但我的灵魂禁不住失声哭泣。
“比起老社会,除吃米比较容易外,什么都没有变。”也许,乡人的这一句话是如此的平凡,但是却让我的灵魂到现在依然震撼不已。
在我们去这个村子以前,就已经听人们说过这个村子是如何如何的“山”,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它的“山”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石盘坑,乃处三县交界,四面环山,至今仍是三不通的地方,即不通电、不通电视、不通电话,乡人在和我聊天的时候笑称这个村子已经有二百多年没有通电(因为这个村子有人居住的历史仅有二百多年),笑言这是被历史进化所遗忘的角落。因为没有电,乡人们至今都只能点油灯来照明,乡人们说这样也好,因为这样的结果就是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也就是乡人们进入梦乡的时候。
这个村子在它最鼎盛的时候,也就是在20世纪80年代曾住下300多人,但二十多年的一场山洪把村中的房屋冲垮,把村中的田地摧毁,村中的人们开始了漫长而又艰辛的向外迁移、向外发展的道路。也因为如此,现在的村子里只剩下三四户人家30多人,再加上在这里烧木炭的10多人,大概有40多人在村子里住着。
根据村中七旬长者的介绍,在2005年以前,村子与外面也没有通公路。2005年因为有私人老板要在这里开山,要通车栽树等等,所以私人老板自己出钱开了一条泥路,村子就这样结束了不通公路的历史。但乡人们对于这条路,也把它当成是一条可有可无的路,因为通过这条路到达市场买家常用品还有一段很长很长的路,路遥远得出乎我们的想象,所以乡人还是宁愿选择走山路,到另外一个市场去买东西。
由于乡人到另外一个市场之间不通公路,所以要去就必须翻过一座山,而翻过这座山大概需要一个小时(我来到石盘坑也是翻过这座山才到达的),然后步行半个小时的路程才能到达目的地买回所需的日常用品,然后又重复所来的路程。而在夏季雨天多发的季节,山路滑,且山路崎岖,乡人就不能外出了,那么生活的不便就随之而来。
因为交通的不便,我只能祈祷乡人的身体无恙,如果是急性病降临或哪怕就是感冒所引起的发高烧,也随时有可能夺走乡人的生命。或许,乡人从来就不曾想过这些,也许,乡人们从来都没有时间或多余的力量来改变这些状况。但一切能让我们假设、让我们也许吗?
因为交通的不便,村中的房子已经年久失修。诸如水泥、泥瓦师傅等等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村中的房子是民国的时候人们在原来的基础上重建的,距今已经有八十年的历史。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已经把这些房屋侵蚀,每座房屋都随时有可能崩塌。因此,乡人笑言是老天开眼,近年来台风一直都没有光顾这里。
除此以外,乡人们也希望老天尽量不要下雨,祈祷老天每天都天气晴朗,因为除去房屋年久失修、房子会漏雨以外,还因为乡人现在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烧木炭。近两年来,木炭的价格已经由一担30~40元上升到60~70元一担,这是乡人最主要的生活来源。
乡人们还养了很多的水牛。乡人介绍,现在壮年的大水牛一头可以卖到2000到3000块钱,这是他们收入的另外一个来源。乡人告诉我,就在这乡人仅存不多的收入来源中,就在这样偏僻的、无人知晓的世界里,还是有人不知道从哪里知道了消息。在去年4月份的一个晚上,就有人来偷村子里的大水牛,不过那些人他们还算有点良心,只是牵走了村子里的一头水牛,可能是他们看到我们这么穷而发慈悲了。他们如果再牵走两三头水牛,我们又能如何!?
乡人告诉我,村子前面的田地只是在冬季的时候才种庄稼,因为在夏季种植庄稼会遭到野猪的破坏,他们都没有养猪。种番薯也要遭到野猪的祸害,而在我所看到的整个田地里,都是空空荡荡的,只有水牛和白鹤和谐地在一起说着悄悄话。孩子们在做着游戏,因为交通的不便,孩子们想吃糖都是一种奢侈。
但是,这个村子的前生历史却是辉煌的,因为,在大革命时代,古大存曾在此组织和领导了童子团闹革命,是有名的革命苏区。村中也有红军曾经活动的场所(已经崩塌)。村中的很多人都有“军烈属牌”,记下了这个村子为国家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也因为是古大存活动过的地方,村子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疯狂报复,乡人因为红军在此活动过而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残酷杀害。但是,乡人和我说起“军烈属牌”的时候,我问这些牌现在还在吗?我很想把这个军烈属牌拿到后,替村子、替乡人说说,说说这即将被我们所遗忘的地方、即将被我们所遗忘的历史。但乡人告诉我说,因为种种的原因,他们已经纷纷把这些军烈属牌烧了,一段历史就这样被一一地送进炉灶,烧成了灰。
或许,就现在而言,与世界隔绝、一无所有、人迹罕至,只能在最大的程度上形容村子的现状。也许,对乡人而言,生活就是这样的简单、朴素,并没有我们对生活有那么多的想象。但乡人的善良、真诚、热情却弥漫在整个村落。当我们走进村子的时候,乡人又是让我们喝茶,又是让我们吃下午饭,热情得让你无法拒绝。乡人们讲到村落的前世今生的历史,谈起现在的生活现状。他们在这并不仅仅是贫困捆住的现状面前表现出的是一种淡定、一种从容不迫,他们的态度不得不让我告诫自己要坚强,但我的灵魂禁不住失声哭泣。
“比起老社会,除吃米比较容易外,什么都没有变。”也许,乡人的这一句话是如此的平凡,但是却让我的灵魂到现在依然震撼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