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圈地运动"是国内史学界耳熟能详的一个历史学范畴,议会圈地属圈地运动的一部分,是其发展至18世纪的最高级形式和最具有历史研究价值的状态。议会圈地与敞田制村庄是紧密相关的:敞田村是议会圈地的客体基础,是议会圈地研究的初始条件。敞田村解体和圈地运动是同一历史进程,对18-19世纪英格兰乡土社会变迁的研究,必须将两者综合起来。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进行了简要梳理,并就这一史学问题的研究趋向提出一点意见,以求教方家。
关键词:议会圈地;敞田村;圈地
19世纪以前,敞田制村庄(简称敞田村)在英格兰曾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乡村共同体形态。它的起源比庄园、教区更为古老,它的影响比封建制度、教会制度、法律制度还要深入。敞田村的标志是一套关于土地生产安排的敞田制度。"敞田制村庄是实施敞田制的一个农牧混合经济共同体。而所谓的敞田制,就是这一共同体(或称社区)对于其辖下的自然资源(包括耕地、草地、林场、水源、荒原等)进行生产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到18世纪时,在英国议会提供的议会法令指导下,土地产权人主动进行了议会圈地,将敞田村分解为一个个独立的圈地农场。这一时期的圈地运动就是议会圈地运动,从议会圈地发生时起,一直到今天,英国学术界都非常关注这个历史问题。不仅如此,中国史学界对英国的"圈地运动"一直保持着研究热情和较高的关注度,只是中国学者对圈地运动的研究中,过于注重生产力层面(如英国"农业革命"),而忽略或简化生产关系层面(即土地产权及制度文化层面);过于注重圈地运动本身,而忽略了圈地的直接对象--敞田村。正是敞田村孕育了圈地运动,而重圈地轻敞田的研究取向,从逻辑上说,实为舍本逐末。
溯本方能清源。本文综合敞田村与议会圈地两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对国外与国内相关的史学史进行梳理,以期厘清研究脉络,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并以探求新的研究进路。
一、国外关于敞田村与议会圈地的历史研究
议会圈地研究的一手资料非常丰富。涉及议会圈地的议会活动日志,各敞田村在圈地时提交议会的圈地议案、报告和会议文件,及最终的议会法案和圈地完成后形成的档案文件,还有当时一些学者和社会观察家――如阿瑟•扬――的著作、记录和私人信件,都是重要的一手史料。
从20世纪初开始的一个世纪,在整理原始资料和地方档案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相关历史研究硕果累累。下面就其中代表性的著作择要介绍如下:
泰特是议会圈地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改变了敞田村与议会圈地史的基本面貌并提升了这一专题在英国近代农业史研究中的地位。泰特毕其一生的学术精力,整理英国各个地方的议会圈地法令和档案,正是在他的努力下英国的圈地法案数量和圈围面积等基本历史情况得以厘清。他的研究成果结集于《英国乡村共同体和圈地运动》。1968年去世之前,他已经出版了英国42个郡中27个郡的数据目录。他还按年代顺序排列,分列各时期圈地法案记录,每一条记录都包括镇区、乡村、小屯、庄园或小聚落的细节。
明格是英国乡村社会史及议会圈地研究的另一泰斗级学者。从六十年代至今,他一直致力于英国近代农业经济社会史研究,笔耕不辍,著作颇丰。其中,关于18-19世纪英国乡村和农业史研究的代表作有:与钱伯斯合著的《农业革命,1750-1880年》(1966)。该书以农业革命为研究主体,从农业经济发展的角度对议会圈地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英格兰议会圈地:原因、范围和影响导论,1750-1850》 是明格对议会圈地研究的集成。明格对英格兰近现代乡土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也有很多研究成果,其中以《英格兰的土地与社会1750-1980》(1994)最具代表性。此外,耶凌的圈地通史著作《英格兰的公地和圈地:1450-1850》(1977)从长时段对敞田村和圈地的历史做了基本层面的叙述,其中也包括议会圈地。
但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艾伦就是其代表。他运用原始的档案资料(比如阿瑟•扬的调查)和遗嘱清单对农业生产率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圈地之后的生产率比之敞田村并无明显的不同。在他的《圈地与约曼》中认为,圈地虽然导致了农业方法的改进,但是这些变化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产量的增长所做的贡献很小。艾伦还将18-19世纪的议会圈地视为"领主的农业革命"(区别于17世纪"约曼的革命"),认为圈地只是农场合并而已,如果没有发生圈地,大多数英国人会更加富裕。
二、国内涉及敞田村与议会圈地的历史研究概况
国内目前尚没有关于敞田村或议会圈地的专著,但是可以从相关的研究中找到国内学者对于敞田村与议会圈地的认识和理解。
蒋孟引的《英国史》是较早一部论及议会圈地的著作,把议会圈地描述为新旧贵族强力圈占公地致使自耕农消失的运动。这一观点在相当长的时期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个无意识成见。而18世纪的圈地高潮消灭了小土地所有者,在议会圈地操作过程中,大地产所有者起主宰作用,使小土地所有者在圈地中受到损害。阎照祥认为,18世纪的圈地运动使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激起他们的反抗。失去土地者大部分流入城市和工业中心,成为廉价劳动力。高德步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与工业化――制度变迁与劳动力转移》一书中说:"随着圈地运动的进行,公有地和世袭的份地都变成了私有土地。19世纪中叶英国土地私有制确立。"
以上所有研究都一致认为议会圈地确立了现代私有产权制度,实际上这已经成为今天国内世界史学界一个根深蒂固的成见。第一部对这一成见做以澄清的著作是沈汉的《英国土地制度史》。作者在开篇就告诉我们一个常识性史实:在英格兰,一个人不能拥有土地本身,而只能拥有土地的财产权;在法律上,所有的土地都直接或间接地属于国王。实际上,在英国不存在欧洲大陆法系所承认的绝对、永续和排他的土地所有权实体,也就更谈不上议会圈地确立绝对的现代私人所有权了。圈地运动也没有那么大的法权意义,它只是重整土地。正如该书所说:"在圈地运动中,有两类性质不同的圈地交织在一起。一类是开垦和改造残存的荒地;另一类是使敞地上分散的条地集中起来,以进行理性化的耕作。"
近几年,青年学者的研究丰富了这方面的史学成果,他们一般能够直接以外文文献进行专业研究,及时汲取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倪正春的《18-19世纪英国议会圈地研究》(2005),该文对国内外相关学术史的梳理是最大的亮点。倪正春后又撰文《议会圈地与都铎圈地比较研究》(2008),对早期圈地运动和议会圈地进行了综合比较,指出影响范围更大的议会圈地由于在土地重新分配过程中的公正性和合法性而平稳进行,不像都铎圈地那样引发社会动荡。关于议会圈地,作者认为:"17世纪英国革命后,议会执掌了国家大权,议会代表土地所有者发起了大规模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终于在19世纪中期废除了敞田制,基本确立了土地完全的私有产权。" 显然,这种理解是带着中国以往的学术成见的。
三、议会圈地研究凸显的根本问题
对于敞田村及议会圈地的研究,在英国史学界一直存在两种根本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议会圈地是议会及其代表的土地利益集团对广大村社平民的阶级剥夺,导致了小农和贫民的无产化,因此议会圈地是掠夺性的、不合理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议会圈地直接导致了新的土地利用方式,建立了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产权关系,并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它适应了英国人口剧增所带来的发展压力,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前一种观点以哈蒙德夫妇、汤普逊、尼森为代表;后一种观点以钱伯斯、麦克洛夫斯基等为代表。这两种不同的观点,是从不同的价值、史学观念出发使然。
20世纪末以来,对敞田村及议会圈地的研究,不断超越以上两种观点,而将其关注点投放到更具现实意义的层面。主要有三种趋向:
其一,对议会圈地本身进行更深入、系统的史实梳理,尤其是整理各郡的档案卷宗,运用现代计算机的技术手段,将议会圈地的史料搜集汇总并条分缕析。
其二,专注于特定地方(如郡或村),根据地方上的新的研究资料,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从多视角审视议会圈地过程中乡村社会的历史变迁。
其三,从认知层面,考察议会圈地时期各阶层、群体的意识形态,重构这一历史,并以历史观照现实,思索社会存在之上的价值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娟.近代早期英国的公地与土地的公共权利[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224-229.
[2]洪闫华.论敞田制土地产权模式及其在议会圈地中的转型[N].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高德步.英国的工业革命与工业化:制度变迁与劳动力转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郭爱民.土地产权的变革与英国农业革命[J].史学月刊,2003,(11):66-70.
[5]蒋孟引.英国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6]倪正春.18-19世纪英国议会圈地研究[N].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7]倪正春.议会圈地与都铎圈地比较研究[J].历史教学,2008,(9):62-69.
[8]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9]邱谊萌.16-19世纪英国土地制度变迁研究[N].辽宁大学博士论文,2008.
[10]沈汉.英国土地制度史[M].学林出版社,2005.
[11]文礼朋.中世纪和近代早期英格兰敞田经营制度再认识[J].史学月刊,2006,9,(9):2-97.
[12]阎照祥.英国史[M].人民出版社,2003.
关键词:议会圈地;敞田村;圈地
19世纪以前,敞田制村庄(简称敞田村)在英格兰曾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乡村共同体形态。它的起源比庄园、教区更为古老,它的影响比封建制度、教会制度、法律制度还要深入。敞田村的标志是一套关于土地生产安排的敞田制度。"敞田制村庄是实施敞田制的一个农牧混合经济共同体。而所谓的敞田制,就是这一共同体(或称社区)对于其辖下的自然资源(包括耕地、草地、林场、水源、荒原等)进行生产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到18世纪时,在英国议会提供的议会法令指导下,土地产权人主动进行了议会圈地,将敞田村分解为一个个独立的圈地农场。这一时期的圈地运动就是议会圈地运动,从议会圈地发生时起,一直到今天,英国学术界都非常关注这个历史问题。不仅如此,中国史学界对英国的"圈地运动"一直保持着研究热情和较高的关注度,只是中国学者对圈地运动的研究中,过于注重生产力层面(如英国"农业革命"),而忽略或简化生产关系层面(即土地产权及制度文化层面);过于注重圈地运动本身,而忽略了圈地的直接对象--敞田村。正是敞田村孕育了圈地运动,而重圈地轻敞田的研究取向,从逻辑上说,实为舍本逐末。
溯本方能清源。本文综合敞田村与议会圈地两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对国外与国内相关的史学史进行梳理,以期厘清研究脉络,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并以探求新的研究进路。
一、国外关于敞田村与议会圈地的历史研究
议会圈地研究的一手资料非常丰富。涉及议会圈地的议会活动日志,各敞田村在圈地时提交议会的圈地议案、报告和会议文件,及最终的议会法案和圈地完成后形成的档案文件,还有当时一些学者和社会观察家――如阿瑟•扬――的著作、记录和私人信件,都是重要的一手史料。
从20世纪初开始的一个世纪,在整理原始资料和地方档案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相关历史研究硕果累累。下面就其中代表性的著作择要介绍如下:
泰特是议会圈地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他改变了敞田村与议会圈地史的基本面貌并提升了这一专题在英国近代农业史研究中的地位。泰特毕其一生的学术精力,整理英国各个地方的议会圈地法令和档案,正是在他的努力下英国的圈地法案数量和圈围面积等基本历史情况得以厘清。他的研究成果结集于《英国乡村共同体和圈地运动》。1968年去世之前,他已经出版了英国42个郡中27个郡的数据目录。他还按年代顺序排列,分列各时期圈地法案记录,每一条记录都包括镇区、乡村、小屯、庄园或小聚落的细节。
明格是英国乡村社会史及议会圈地研究的另一泰斗级学者。从六十年代至今,他一直致力于英国近代农业经济社会史研究,笔耕不辍,著作颇丰。其中,关于18-19世纪英国乡村和农业史研究的代表作有:与钱伯斯合著的《农业革命,1750-1880年》(1966)。该书以农业革命为研究主体,从农业经济发展的角度对议会圈地进行了详细的考察。《英格兰议会圈地:原因、范围和影响导论,1750-1850》 是明格对议会圈地研究的集成。明格对英格兰近现代乡土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也有很多研究成果,其中以《英格兰的土地与社会1750-1980》(1994)最具代表性。此外,耶凌的圈地通史著作《英格兰的公地和圈地:1450-1850》(1977)从长时段对敞田村和圈地的历史做了基本层面的叙述,其中也包括议会圈地。
但也有学者提出不同看法,艾伦就是其代表。他运用原始的档案资料(比如阿瑟•扬的调查)和遗嘱清单对农业生产率进行了研究,得出结论:圈地之后的生产率比之敞田村并无明显的不同。在他的《圈地与约曼》中认为,圈地虽然导致了农业方法的改进,但是这些变化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和产量的增长所做的贡献很小。艾伦还将18-19世纪的议会圈地视为"领主的农业革命"(区别于17世纪"约曼的革命"),认为圈地只是农场合并而已,如果没有发生圈地,大多数英国人会更加富裕。
二、国内涉及敞田村与议会圈地的历史研究概况
国内目前尚没有关于敞田村或议会圈地的专著,但是可以从相关的研究中找到国内学者对于敞田村与议会圈地的认识和理解。
蒋孟引的《英国史》是较早一部论及议会圈地的著作,把议会圈地描述为新旧贵族强力圈占公地致使自耕农消失的运动。这一观点在相当长的时期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个无意识成见。而18世纪的圈地高潮消灭了小土地所有者,在议会圈地操作过程中,大地产所有者起主宰作用,使小土地所有者在圈地中受到损害。阎照祥认为,18世纪的圈地运动使大批自耕农失去土地,激起他们的反抗。失去土地者大部分流入城市和工业中心,成为廉价劳动力。高德步在《英国的工业革命与工业化――制度变迁与劳动力转移》一书中说:"随着圈地运动的进行,公有地和世袭的份地都变成了私有土地。19世纪中叶英国土地私有制确立。"
以上所有研究都一致认为议会圈地确立了现代私有产权制度,实际上这已经成为今天国内世界史学界一个根深蒂固的成见。第一部对这一成见做以澄清的著作是沈汉的《英国土地制度史》。作者在开篇就告诉我们一个常识性史实:在英格兰,一个人不能拥有土地本身,而只能拥有土地的财产权;在法律上,所有的土地都直接或间接地属于国王。实际上,在英国不存在欧洲大陆法系所承认的绝对、永续和排他的土地所有权实体,也就更谈不上议会圈地确立绝对的现代私人所有权了。圈地运动也没有那么大的法权意义,它只是重整土地。正如该书所说:"在圈地运动中,有两类性质不同的圈地交织在一起。一类是开垦和改造残存的荒地;另一类是使敞地上分散的条地集中起来,以进行理性化的耕作。"
近几年,青年学者的研究丰富了这方面的史学成果,他们一般能够直接以外文文献进行专业研究,及时汲取国内外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倪正春的《18-19世纪英国议会圈地研究》(2005),该文对国内外相关学术史的梳理是最大的亮点。倪正春后又撰文《议会圈地与都铎圈地比较研究》(2008),对早期圈地运动和议会圈地进行了综合比较,指出影响范围更大的议会圈地由于在土地重新分配过程中的公正性和合法性而平稳进行,不像都铎圈地那样引发社会动荡。关于议会圈地,作者认为:"17世纪英国革命后,议会执掌了国家大权,议会代表土地所有者发起了大规模的强制性制度变迁,终于在19世纪中期废除了敞田制,基本确立了土地完全的私有产权。" 显然,这种理解是带着中国以往的学术成见的。
三、议会圈地研究凸显的根本问题
对于敞田村及议会圈地的研究,在英国史学界一直存在两种根本的分歧:一种观点认为,议会圈地是议会及其代表的土地利益集团对广大村社平民的阶级剥夺,导致了小农和贫民的无产化,因此议会圈地是掠夺性的、不合理的;另一种观点认为,议会圈地直接导致了新的土地利用方式,建立了有利于现代农业发展的产权关系,并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因此它适应了英国人口剧增所带来的发展压力,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前一种观点以哈蒙德夫妇、汤普逊、尼森为代表;后一种观点以钱伯斯、麦克洛夫斯基等为代表。这两种不同的观点,是从不同的价值、史学观念出发使然。
20世纪末以来,对敞田村及议会圈地的研究,不断超越以上两种观点,而将其关注点投放到更具现实意义的层面。主要有三种趋向:
其一,对议会圈地本身进行更深入、系统的史实梳理,尤其是整理各郡的档案卷宗,运用现代计算机的技术手段,将议会圈地的史料搜集汇总并条分缕析。
其二,专注于特定地方(如郡或村),根据地方上的新的研究资料,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从多视角审视议会圈地过程中乡村社会的历史变迁。
其三,从认知层面,考察议会圈地时期各阶层、群体的意识形态,重构这一历史,并以历史观照现实,思索社会存在之上的价值问题。
参考文献:
[1]陈娟.近代早期英国的公地与土地的公共权利[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2):224-229.
[2]洪闫华.论敞田制土地产权模式及其在议会圈地中的转型[N].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高德步.英国的工业革命与工业化:制度变迁与劳动力转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郭爱民.土地产权的变革与英国农业革命[J].史学月刊,2003,(11):66-70.
[5]蒋孟引.英国史[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6]倪正春.18-19世纪英国议会圈地研究[N].天津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7]倪正春.议会圈地与都铎圈地比较研究[J].历史教学,2008,(9):62-69.
[8]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M].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9]邱谊萌.16-19世纪英国土地制度变迁研究[N].辽宁大学博士论文,2008.
[10]沈汉.英国土地制度史[M].学林出版社,2005.
[11]文礼朋.中世纪和近代早期英格兰敞田经营制度再认识[J].史学月刊,2006,9,(9):2-97.
[12]阎照祥.英国史[M].人民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