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辞职,一种个人行为,应该安静,在周围不留涟漪,方是境界和美德。而近年,有一个现象是最应该安静的教师辞职,闹的动静却越来越大。从早期的“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到最近的苏州名师因网络有偿授课被批而一气出走,皆成为社会现象级事件。这些事件的发生,虽然不能完全归咎于学校,但却对辞职者所在学校的声誉与品牌造成巨大冲击,给人留下恶劣的印象。
作为校长,想必谁也不愿自己的学校因员工辞职而出名。
那么,如何正确看待教师辞职,如何稳定教师队伍,我们来听听两位专家的意见。
汪志广,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党校副校长、中小学干部研修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小学学校管理和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品牌管理》:近年,教师辞职的新闻甚嚣尘上,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汪志广:关于教师辞职的新闻,我的观点是,有些人的辞职离开未必不是好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教师的流动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自古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遇到这类负面消息,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大而化之,推而广之,把某个人或某些人的问题扩大为所有人、全行业的问题。我们的教师队伍整体是稳定的,教育工作环境、教师工作待遇總体来说是在向好向上不断改善。只要看看近年来各地教师招聘考试时,青年学子争相报名的热潮,“十选一”甚至“百里挑一”竞争的激烈,就不难发现,如今想当教师的人很多、更多。在有人辞职的同时,更多的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坚守在教师岗位上,也有众多的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过着有滋有味的生活,享受着教书育人的职业幸福。人各有志,路都在自己的脚下。如果有人一边干教师工作,一边嫌弃、抱怨、指责这份工作,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精神,没有对教育事业的敬畏,或者另谋高就,移情别恋,那么选择离开,于己于人其实都是好事。教育关系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责任重大,不宜将就凑合。这些人的辞职各有各的原因,我们要保持理性,以平常心看待,给予祝福,希望他们在别的岗位上能够尽快实现自己的兴趣、愿望和人生价值。学校教育应该追求“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但并不追求“不让一位教师辞职”。
《学校品牌管理》:您认为教师辞职的原因有哪些?
汪志广:教师辞职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千人千面大不同,但其中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或者自我淘汰,这是一个社会规律。具体分析起来,教师辞职大致有以下因素:
专业理想不坚定。一些人之所以辞职,是因为从事教师工作的专业理想动摇或者是原本就缺乏。有的人仅仅把教师工作当作一个谋生的手段,有的人本来就没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支柱。教育是服务,教师就是服务员。没有服务奉献意识的人就不应当教师,即使当了,也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教师。
专业能力不足。教师工作任务重、负担大,有的教师在忙碌中失去了自我反省、自我提升的能力,劳累而又无趣,想辞职以便寻找更能发挥个人所长的工作。
专业兴趣变化。专业兴趣对于一个人的职业选择通常有很大的影响。当社会环境、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一个人的职业兴趣也往往会发生变化。有的人辞职并非因为教师工作赚钱少,只是专业兴趣变化了,想辞职去体验新的工作、生活方式,多一些人生阅历。
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有的教师因为感受不到自身价值,无法获得事业尊严,想以辞职来寻找能提供更优厚报酬的岗位。毕竟,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仍然在路上,有待社会各界进一步的努力。
自身心智不成熟。有的人是想以辞职来释放内心的工作压力,缓解或回避学校内部人际的冲突纠纷。有时,教师辞职只是一时的冲动之举,带有盲动的色彩。
教师辞职的原因还有很多,每一个原因的背后都有一个对生活有自己的想法的、独特的、活生生的人。
《学校品牌管理》:面对教师辞职,校长该如何稳定人心,您有什么招?
汪志广:辞职是教师个人的选择权利。只要在合同规定范围内,没有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行,教师辞职,校长应理性看待,予以尊重。辞职不是小事,在一定条件下,工作内容、生活习惯、家人朋友等对教师都有牵挂羁绊,不是谁都能随意更换工作。辞职不仅需要条件,更需要勇气,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得到。
但教师辞职一旦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作,冲击学校声誉,校长就应积极应对、化解危机。具体来说,可以做好以下几点:
及时反省自己,以实际行动纠偏纠错。如果一所学校经常出现老师辞职情况,而且在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说明学校内部的干部与群众关系紧张,群众基本利益受损,矛盾激化。校长作为主要负责人,首先要检讨自身管理中的问题,反省自身对待工作是否存在“不热心、不尽心、不细心、不用心、不安心”的问题;对教师日常反映的问题是否存在“避重就轻,思考不够,采取的对策措施少,不能及时处置”的情况;发生干群矛盾时,是否能够“坚持原则,公平公正,无私心杂念,维护职工正当利益”。校长不仅要检讨自己的管理方法策略,更要检讨在利益分配的方式和学校工作价值取向上的对与错。尽快在教师最关心的突出的利益问题上,以实际行动纠偏纠错,回应群众关切,让群众获得实际利益,从而赢得群众的信任。
稳住心态,转换方法处理问题。校长要细细分析教师辞职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对症施策,走好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借助谈心谈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积极依靠党组织,以“干部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教师座谈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多种渠道争取谅解、理解和支持,达成化解辞职危机的共识。积极倾听教师心声,努力成就教师的合理愿望。每一间教室,每一堂课都是学校成就教师的舞台。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教师在校园里通过成就学生的方式成就自己。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学校对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有义务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培训、指导,提高教师的教育业务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准,让学习变成工作惯例,引领教师做“四有好教师”。要让教师懂得如何成长,学会自我肯定和自我学习,提升职业幸福感。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付出一定的努力和心血是应当的,但作为学校领导者,校长一定要善于体恤教师的难处,避免过分地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
培育学校文化,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情操。学校质量来自教师的质量。学校重视教师,不能仅仅是一个愿望,或者停留在口头号召上,必须要有组织与制度的保障。要经常举办名师名家的报告会激励教师,评选“名师”,成立“特级教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推行“导师制”,给老师以成就感。开展社团活动补充教师内心的能量,激励教师终身从教。学校可以成立“快乐教师工作坊”,开展拓展活动;也可以在教师中组织读书会、音乐沙龙、羽毛球社团、足球社团、篮球社团、乒乓球社团、自行车队等。教师的社团活动可以由学校党支部和工会牵头组织,让教师在业余生活中释放压力的同时提升专业情操和文化品位。
作为校长,想必谁也不愿自己的学校因员工辞职而出名。
那么,如何正确看待教师辞职,如何稳定教师队伍,我们来听听两位专家的意见。
汪志广,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原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党校副校长、中小学干部研修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小学学校管理和教师专业化发展。
《学校品牌管理》:近年,教师辞职的新闻甚嚣尘上,您怎么看这种现象?
汪志广:关于教师辞职的新闻,我的观点是,有些人的辞职离开未必不是好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教师的流动有利于教师队伍的建设。自古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遇到这类负面消息,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大而化之,推而广之,把某个人或某些人的问题扩大为所有人、全行业的问题。我们的教师队伍整体是稳定的,教育工作环境、教师工作待遇總体来说是在向好向上不断改善。只要看看近年来各地教师招聘考试时,青年学子争相报名的热潮,“十选一”甚至“百里挑一”竞争的激烈,就不难发现,如今想当教师的人很多、更多。在有人辞职的同时,更多的热爱教育事业的人坚守在教师岗位上,也有众多的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过着有滋有味的生活,享受着教书育人的职业幸福。人各有志,路都在自己的脚下。如果有人一边干教师工作,一边嫌弃、抱怨、指责这份工作,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奉献精神,没有对教育事业的敬畏,或者另谋高就,移情别恋,那么选择离开,于己于人其实都是好事。教育关系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责任重大,不宜将就凑合。这些人的辞职各有各的原因,我们要保持理性,以平常心看待,给予祝福,希望他们在别的岗位上能够尽快实现自己的兴趣、愿望和人生价值。学校教育应该追求“不放弃每一个孩子”,但并不追求“不让一位教师辞职”。
《学校品牌管理》:您认为教师辞职的原因有哪些?
汪志广:教师辞职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千人千面大不同,但其中也是有规律可循的。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或者自我淘汰,这是一个社会规律。具体分析起来,教师辞职大致有以下因素:
专业理想不坚定。一些人之所以辞职,是因为从事教师工作的专业理想动摇或者是原本就缺乏。有的人仅仅把教师工作当作一个谋生的手段,有的人本来就没有为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支柱。教育是服务,教师就是服务员。没有服务奉献意识的人就不应当教师,即使当了,也不能成为一个称职的教师。
专业能力不足。教师工作任务重、负担大,有的教师在忙碌中失去了自我反省、自我提升的能力,劳累而又无趣,想辞职以便寻找更能发挥个人所长的工作。
专业兴趣变化。专业兴趣对于一个人的职业选择通常有很大的影响。当社会环境、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时,一个人的职业兴趣也往往会发生变化。有的人辞职并非因为教师工作赚钱少,只是专业兴趣变化了,想辞职去体验新的工作、生活方式,多一些人生阅历。
工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高。有的教师因为感受不到自身价值,无法获得事业尊严,想以辞职来寻找能提供更优厚报酬的岗位。毕竟,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仍然在路上,有待社会各界进一步的努力。
自身心智不成熟。有的人是想以辞职来释放内心的工作压力,缓解或回避学校内部人际的冲突纠纷。有时,教师辞职只是一时的冲动之举,带有盲动的色彩。
教师辞职的原因还有很多,每一个原因的背后都有一个对生活有自己的想法的、独特的、活生生的人。
《学校品牌管理》:面对教师辞职,校长该如何稳定人心,您有什么招?
汪志广:辞职是教师个人的选择权利。只要在合同规定范围内,没有影响学校的正常运行,教师辞职,校长应理性看待,予以尊重。辞职不是小事,在一定条件下,工作内容、生活习惯、家人朋友等对教师都有牵挂羁绊,不是谁都能随意更换工作。辞职不仅需要条件,更需要勇气,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得到。
但教师辞职一旦影响了学校的正常运作,冲击学校声誉,校长就应积极应对、化解危机。具体来说,可以做好以下几点:
及时反省自己,以实际行动纠偏纠错。如果一所学校经常出现老师辞职情况,而且在社会造成不良影响,说明学校内部的干部与群众关系紧张,群众基本利益受损,矛盾激化。校长作为主要负责人,首先要检讨自身管理中的问题,反省自身对待工作是否存在“不热心、不尽心、不细心、不用心、不安心”的问题;对教师日常反映的问题是否存在“避重就轻,思考不够,采取的对策措施少,不能及时处置”的情况;发生干群矛盾时,是否能够“坚持原则,公平公正,无私心杂念,维护职工正当利益”。校长不仅要检讨自己的管理方法策略,更要检讨在利益分配的方式和学校工作价值取向上的对与错。尽快在教师最关心的突出的利益问题上,以实际行动纠偏纠错,回应群众关切,让群众获得实际利益,从而赢得群众的信任。
稳住心态,转换方法处理问题。校长要细细分析教师辞职的主观和客观原因,对症施策,走好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借助谈心谈话,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积极依靠党组织,以“干部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教师座谈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多种渠道争取谅解、理解和支持,达成化解辞职危机的共识。积极倾听教师心声,努力成就教师的合理愿望。每一间教室,每一堂课都是学校成就教师的舞台。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让教师在校园里通过成就学生的方式成就自己。
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减轻教师工作负担。学校对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有义务在工作的过程中通过培训、指导,提高教师的教育业务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准,让学习变成工作惯例,引领教师做“四有好教师”。要让教师懂得如何成长,学会自我肯定和自我学习,提升职业幸福感。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付出一定的努力和心血是应当的,但作为学校领导者,校长一定要善于体恤教师的难处,避免过分地增加教师的工作负担。
培育学校文化,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情操。学校质量来自教师的质量。学校重视教师,不能仅仅是一个愿望,或者停留在口头号召上,必须要有组织与制度的保障。要经常举办名师名家的报告会激励教师,评选“名师”,成立“特级教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推行“导师制”,给老师以成就感。开展社团活动补充教师内心的能量,激励教师终身从教。学校可以成立“快乐教师工作坊”,开展拓展活动;也可以在教师中组织读书会、音乐沙龙、羽毛球社团、足球社团、篮球社团、乒乓球社团、自行车队等。教师的社团活动可以由学校党支部和工会牵头组织,让教师在业余生活中释放压力的同时提升专业情操和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