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时期,高职教育成为高等教育新的增长点。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引起了理论界、学术界和教育界广泛关注,如何培养具有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高职教育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深入地剖析了我国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创新教育发展现状进行了相应的战略思考。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教育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的世纪,创新的世纪,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这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知识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创新显得尤其重要。近年来,创新教育引起了理论界、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培养具有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高职院校自20世纪80年代创建以来,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如今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富有生命力的新增长点。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体制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着诸多弊端,原有教育理念和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创新教育已日益成为国家、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职教育结构变革的滞后阻碍了创新教育的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是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样性的综合结构,是我国教育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普通高等教育占主导地位,它在普及文化知识、传承文明成果、推动科学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形成了以专业知识为本,以学科为导向,相对忽视行业和职业需求以及人才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成为主流,因为社会急需的是大量技术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大部分是由传统的职业大学、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以及少量国家重点中等专业学校转制而来,受原来教学管理及教学模式的影响比较严重,其学科结构、专业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等都体现了传统教育体系的特征,高等职业院校的自我特色不明显,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时代变革的要求。从多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来看,目前我国高职技术教育仍主要停留在专科层次,不利于其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而且多数高职院校仍以学历教育为主,非学历教育发展滞后。高职院校在布局层次上也存在不尽合理的现象。因此,加强和深化高职教育结构改革是当前和今后高职创新教育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教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缺乏成为创新教育的瓶颈
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高职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学生的素质。创新教育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综合素质必须与时俱进,这是创新教育的根本保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教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因而培养了一批批创造性的人才,取得了众多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而在我国,由于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教师偏重于知识传授,实行“教师为中心”“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接受型”教育。高职院校在教师引进和教师培养方面也不太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与塑造,造成教师队伍创新素质的缺乏与不足,影响了教师团队整体水平的提高。调查研究表明,近年来,高职院校专职教师虽有年轻化趋势,但老龄化现象仍十分严重。实习指导教师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明显偏低。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而且在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者比重较小,远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初级职称或无职称的现象在年轻教师中普遍存在。学历层次偏低,专职教师本科层次居多,硕士及以上学历者较少。实习指导教师大部分为大专及以下学历。这些与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极不相称,严重阻碍了高职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和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亟须提高。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错位影响了创新教育的质量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格式要求的人才培养程序、方式和结构。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创新教育工作,深化教育改革,把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创新型人才放在首位,并贯穿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始终。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普通教育习惯影响,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把创新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认识产生了错位,仅将培养目标落实为在原教学课程中增加一些传统的实验和实习课时,忽视了高职实践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部分高职院校实训设备和实习实验室缺乏,没有给学生创设一个协同合作、发挥潜能、技术创新的实践环境和发展空间,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技术转化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部分高职院校也未能按照“宽口径、强基础”的原则来规划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四)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了创新教育的基础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为主,其实践环节的教学条件、教学手段等需要大量的投入,培养成本较高,这与普通高等院校有着显著的不同。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应该以现代化的先进实训设备和实践基地为基础,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强硬件建设,相应地扩大实验室和实习基地规模,购买必要的先进教学设备,以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多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壮大,阻碍了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持续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国家预算内教育经费不足,政府给高职教育投资极为有限,导致高职院校设备购置严重不足。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先进设备的技术寿命越来越短且价格昂贵,也影响了高职院校对设备的投资。
高职院校要持续发展,必须强化社会参与,这不仅可以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而且可以弥补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从国外高职发展的经验来看,产教结合是解决实训经费不足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发达国家与企业联姻的院校数量增长迅速,如原西德、日本和加拿大的高校与企业挂钩比例竟达到90%以上。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教结合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发展步伐较慢,成效不大,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部分院校产教结合还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协议上,未能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人才竞争呼唤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创新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应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教育观念,深化高职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创新教育步伐,促进高职教育全面、有序、协调发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造就合格的创新型人才。
(一)深化教育结构改革,加强高职创新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结构的重点应是高等职业教育,而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社会大量需求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学术型人才。因此,现阶段要根据社会需求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依据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职业技术人才的高职培养总目标,改变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滞后,层次结构较低,形式结构单一和布局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优化和提升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在专业结构上,重点发展与第二产业相对应的专业,优化第一产业专业结构,提升第三产业专业结构,构建“二、三、一”的专业结构体系。在层次结构上,现阶段以发展专科层次为主体,以本科和研究生层次为两翼,形成“一主两翼”的层次结构体系。在形式结构上,既要重视学历教育,又要重视以高新技术培训为重点的非学历教育,两者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在布局结构上,不但要在大中城市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而且要在小城市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全国和地方的教育结构、社会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文化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高职教育整体结构框架和发展战略规划,构建科学、合理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提高创新教育质量
师资队伍不仅是实现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关键,而且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能否确保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队伍建设对高等职业教育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教育的特点在于它的职业针对性,因此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特殊的要求。教师不但应具备普通高等教育教师的基本素质,而且还应具备技术型人才的各种素质。其教学特色要求“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超前的思维和开拓创新的品质。要能够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新技术开发等,因此,“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系统工程。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我们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既可以采取“走出去”的办法,让现有教师到企业去锻炼或参加企业的科研与革新项目,与企业技术骨干一起研究课题、开发项目,达到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也可以采取“请进来”的办法,调进或聘请部分企事业单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改善现有的教师结构;还可以通过选派部分教师到国外或其他高职院校进行交流与进修,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要通过不断地引进、培养和交流,优化和调整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确保师资队伍整体实力的提高。本着“数量上充实,结构上调整、素质上提高、能力上增强”的原则,面向自身,发展实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彰显高职教育特色
目前,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实用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需要为导向的新型高等教育。它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导的“发展型教育”,而不是以谋职为导向的“就业型教育”。它强调的是“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不是“适应能力和模仿能力”的塑造。为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原则,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办学的最高目标,全面塑造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服务于区域经济,而且要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人才培养的个性化是促进创新必不可少的条件。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把实行个性化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和最重要的原则,并贯穿于创新教育的始终。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时代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塑造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彰显高职教育特色。要把创新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教育放在首位,加强专业素质的塑造,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拓宽专业,整合课程,优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把柔性理念注入高职人才培养,全面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增加经费投入,确保创新教育目标实现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的艰巨任务,是我国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力量之一。经费投入是办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没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室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政府部门一定要重视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和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要改变传统的“重普通高等教育,轻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重点扶持高等职业教育,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应合理地使用政府教育投资,购置必需的专业基础实训设备,组建创新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要大力提倡产教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弥补高职院校实训经费的不足,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是校企双方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工作。它是学校育人与企业育人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它所形成的产学合作、社会参与、实践育人的形式,使学生置身于学校、社会、企业三位一体的大环境中,十分有利于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努力提高办学质量,拓宽投资渠道,广开门路,多元化筹资办学,确保创新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匡长福.创新原理及应用[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4
[2]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2
[3]陈学飞,秦惠民.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论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4]吴长庚,范安平.高师学生创新教育能力培养[M].第1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5]张信科.高职创新教育刍议[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
[6]苏锡锋.高职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创新教育
21世纪是一个知识的世纪,创新的世纪,一个充满激烈竞争的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这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在知识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创新显得尤其重要。近年来,创新教育引起了理论界、学术界和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如何培养具有竞争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高等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高职院校自20世纪80年代创建以来,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发展规模不断扩大。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步伐的加快,如今高等职业教育已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富有生命力的新增长点。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体制的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着诸多弊端,原有教育理念和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创新教育已日益成为国家、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一、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高职教育结构变革的滞后阻碍了创新教育的发展
高等职业教育结构是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和比例关系。它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多样性的综合结构,是我国教育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社会、经济、科技、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普通高等教育占主导地位,它在普及文化知识、传承文明成果、推动科学发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也形成了以专业知识为本,以学科为导向,相对忽视行业和职业需求以及人才个性化发展的教育模式。在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应成为主流,因为社会急需的是大量技术型、应用型高素质人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大部分是由传统的职业大学、高等专科学校、成人高校以及少量国家重点中等专业学校转制而来,受原来教学管理及教学模式的影响比较严重,其学科结构、专业体系、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手段等都体现了传统教育体系的特征,高等职业院校的自我特色不明显,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时代变革的要求。从多年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来看,目前我国高职技术教育仍主要停留在专科层次,不利于其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而且多数高职院校仍以学历教育为主,非学历教育发展滞后。高职院校在布局层次上也存在不尽合理的现象。因此,加强和深化高职教育结构改革是当前和今后高职创新教育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二)教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缺乏成为创新教育的瓶颈
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高职教师的素质直接决定了学生的素质。创新教育要求教师的教学理念和综合素质必须与时俱进,这是创新教育的根本保证。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教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育,因而培养了一批批创造性的人才,取得了众多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创新成果。而在我国,由于受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教师偏重于知识传授,实行“教师为中心”“学科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接受型”教育。高职院校在教师引进和教师培养方面也不太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育与塑造,造成教师队伍创新素质的缺乏与不足,影响了教师团队整体水平的提高。调查研究表明,近年来,高职院校专职教师虽有年轻化趋势,但老龄化现象仍十分严重。实习指导教师综合素质普遍不高。“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明显偏低。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数量严重不足。而且在教师队伍中,高级职称者比重较小,远没有达到教育部规定的标准,初级职称或无职称的现象在年轻教师中普遍存在。学历层次偏低,专职教师本科层次居多,硕士及以上学历者较少。实习指导教师大部分为大专及以下学历。这些与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极不相称,严重阻碍了高职学生创新素质的培育和提升,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亟须提高。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错位影响了创新教育的质量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发展过程中具有一定格式要求的人才培养程序、方式和结构。创新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是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创新教育工作,深化教育改革,把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型、创新型人才放在首位,并贯穿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始终。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普通教育习惯影响,大多数高职院校并没有把创新技术人才的培养目标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认识产生了错位,仅将培养目标落实为在原教学课程中增加一些传统的实验和实习课时,忽视了高职实践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部分高职院校实训设备和实习实验室缺乏,没有给学生创设一个协同合作、发挥潜能、技术创新的实践环境和发展空间,影响了学生实践能力、技术转化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在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上,部分高职院校也未能按照“宽口径、强基础”的原则来规划教学体系,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四)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影响了创新教育的基础建设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应用技能型人才为主,其实践环节的教学条件、教学手段等需要大量的投入,培养成本较高,这与普通高等院校有着显著的不同。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应该以现代化的先进实训设备和实践基地为基础,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加强硬件建设,相应地扩大实验室和实习基地规模,购买必要的先进教学设备,以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多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发展壮大,阻碍了高职院校创新教育的持续发展。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国家预算内教育经费不足,政府给高职教育投资极为有限,导致高职院校设备购置严重不足。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先进设备的技术寿命越来越短且价格昂贵,也影响了高职院校对设备的投资。
高职院校要持续发展,必须强化社会参与,这不仅可以提高办学效益和教育质量,而且可以弥补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从国外高职发展的经验来看,产教结合是解决实训经费不足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发达国家与企业联姻的院校数量增长迅速,如原西德、日本和加拿大的高校与企业挂钩比例竟达到90%以上。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教结合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发展步伐较慢,成效不大,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差距。部分院校产教结合还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或协议上,未能真正落实到实处。
二、高职院校创新教育发展的战略思考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以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为核心的人才竞争呼唤着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创新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应顺应时代潮流,转变教育观念,深化高职教育体制改革,加快创新教育步伐,促进高职教育全面、有序、协调发展,为经济和社会发展造就合格的创新型人才。
(一)深化教育结构改革,加强高职创新教育
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结构的重点应是高等职业教育,而不是普通高等教育。社会大量需求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而不是学术型人才。因此,现阶段要根据社会需求调整高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依据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职业技术人才的高职培养总目标,改变目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滞后,层次结构较低,形式结构单一和布局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优化和提升现有的高等职业教育结构。在专业结构上,重点发展与第二产业相对应的专业,优化第一产业专业结构,提升第三产业专业结构,构建“二、三、一”的专业结构体系。在层次结构上,现阶段以发展专科层次为主体,以本科和研究生层次为两翼,形成“一主两翼”的层次结构体系。在形式结构上,既要重视学历教育,又要重视以高新技术培训为重点的非学历教育,两者相互协调,共同发展。在布局结构上,不但要在大中城市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而且要在小城市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县城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要深入了解和研究全国和地方的教育结构、社会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文化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高职教育整体结构框架和发展战略规划,构建科学、合理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全面、协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二)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提高创新教育质量
师资队伍不仅是实现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关键,而且是高职教育能否办出特色、能否确保质量的关键,因此,教师队伍建设对高等职业教育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是培养技术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教育的特点在于它的职业针对性,因此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有着特殊的要求。教师不但应具备普通高等教育教师的基本素质,而且还应具备技术型人才的各种素质。其教学特色要求“双师型”教师必须具备超前的思维和开拓创新的品质。要能够按照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进行专业设置、课程建设和新技术开发等,因此,“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系统工程。借鉴国内外的经验,我们在“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既可以采取“走出去”的办法,让现有教师到企业去锻炼或参加企业的科研与革新项目,与企业技术骨干一起研究课题、开发项目,达到提高实践能力的目的;也可以采取“请进来”的办法,调进或聘请部分企事业单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担任专职或兼职教师,改善现有的教师结构;还可以通过选派部分教师到国外或其他高职院校进行交流与进修,吸收先进的教学方法和管理经验,提高其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要通过不断地引进、培养和交流,优化和调整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确保师资队伍整体实力的提高。本着“数量上充实,结构上调整、素质上提高、能力上增强”的原则,面向自身,发展实际,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彰显高职教育特色
目前,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培养具有必要的理论和较强的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实用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这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职业需要为导向的新型高等教育。它是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主导的“发展型教育”,而不是以谋职为导向的“就业型教育”。它强调的是“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不是“适应能力和模仿能力”的塑造。为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原则,以提高人的全面素质为办学的最高目标,全面塑造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服务于区域经济,而且要服务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坚持人才培养的个性化是促进创新必不可少的条件。创新人才的培养,必须把实行个性化作为基本的价值取向和最重要的原则,并贯穿于创新教育的始终。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要根据时代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更新人才培养理念,塑造出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彰显高职教育特色。要把创新素质和人文素质的教育放在首位,加强专业素质的塑造,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高职教育的办学目标。拓宽专业,整合课程,优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把柔性理念注入高职人才培养,全面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增加经费投入,确保创新教育目标实现
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型人才的艰巨任务,是我国全面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力量之一。经费投入是办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关键,没有一定数量和规模的实训基地和实验室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政府部门一定要重视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支持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和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要改变传统的“重普通高等教育,轻高等职业教育”的观念,重点扶持高等职业教育,加大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保障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高职院校应合理地使用政府教育投资,购置必需的专业基础实训设备,组建创新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要大力提倡产教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企业资源,弥补高职院校实训经费的不足,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产教结合是校企双方通力合作,共同完成对学生的培养工作。它是学校育人与企业育人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它所形成的产学合作、社会参与、实践育人的形式,使学生置身于学校、社会、企业三位一体的大环境中,十分有利于培养面向21世纪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院校要努力提高办学质量,拓宽投资渠道,广开门路,多元化筹资办学,确保创新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匡长福.创新原理及应用[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4
[2]王明伦.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2
[3]陈学飞,秦惠民.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精论集[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
[4]吴长庚,范安平.高师学生创新教育能力培养[M].第1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5
[5]张信科.高职创新教育刍议[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1)
[6]苏锡锋.高职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