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再认识

来源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you5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已进行了多年,对其通行的看法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在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工具,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有机整合,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勇于创新的目的。
  但就目前来说,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体认识,感性的陈述多于有价值的思考,理想的状态替代了真实的教学现实,以致在教学实践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更多的是一种口号,难以成为日常教学的主流。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进行重新认识,以获得更准确的定位。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究竟是什么
  
  按常规理解,信息技术特指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技术。在以往的教学中,每当一种新技术诞生,就会被引入教学以增强教学效果,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这些技术的参与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常规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所以它们都被称为辅助手段。
  可见,如果技术没有改变常规的教学过程和方式,就是一种辅助。这是笔者对技术与教学关系的一个基本认识。但为何信息技术在包含了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并用于教学实践后就要提“整合”了呢?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借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使常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式发生转变成为可能。既然出现了这种可能,就说明技术与教学的关系已从单纯的技术服务于教学向教学需要借助技术创设教学环境转变。因此可以说,如果技术的运用没有改变常规的教学过程和方式,技术对教学的影响叫辅助;如果技术的运用改变了常规的教学过程和方式,技术对教学的影响叫整合。这样从技术介入教学的程度来定义,辅助与整合的界限就比较明确了。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容易出现的问题
  
  长期以来,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难以把握,在教学实践中问题多多,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技术与教学的关系难以理清。有些教师认为技术仅起辅助作用。这种认识在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当然是正确的,即使采用了现代技术手段也是如此。但如果要“整合”,那就要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下,用技术和资源,根据学习者的需求,构建学习环境进行教学。面对传统与新型的教学环境,教师对前者非常熟悉,对后者却难以把握,因而实践起来往往牵强附会,效果好的很少。
  2.以技术、资源替代学科性。这一问题在技术辅助教学阶段几乎是不存在的,但到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阶段就表现得尤为明显。一般来说,能借助信息技术构建既符合新教学思想又满足教学需求的学习环境的教师很少,往往需要学科教师和信息技术教师合作才能完成。其间,信息技术教师占优势。因此,最终创设的学习环境常常表现为资源的堆砌和技术的滥用。如明明是一堂小学语文课,教学重点应放在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把握上,对课文意境的体验和感悟上,但教学却被设计成类似自然常识传授的呈现模式。学生虽学得很放松,但离教学要求、教学目标越来越远。
  3.认为用了信息技术就做到了“整合”。与教育界的某些思潮相“呼应”,每节课都想用技术来优化教学。技术上耗时甚多,教学设计上用时太少,脱离了学科特点。
  
  三、认识与反思
  
  由上面的问题分析可知,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并不是用了信息技术就叫整合,这里面有不同的层次。浅层运用:包括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教师借助网络,展示教学资源,这不叫“整合”,而是“辅助”,是为教师上好课服务的。中层运用:用信息技术根据教学需求构建教学环境进行教学,这是“整合”的形似,就是说有了“整合”的架子,但没有“整合”的实质,信息技术还是教学的辅助手段,用得不恰当反而会有碍学科目标的达成。深层运用:在新的教学思想指导下,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借助信息技术设计学习环境,将学习过程贯穿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这样的运用才具有“整合”的内涵。
  
  四、教师如何真正抓住“整合”的关键
  
  1.转变教师观念
  对教师来讲,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既不放弃自己的权威也不固守不变,既不盲目排斥信息技术也不盲目崇拜。他们应不断整合新的信息以重构新型的教师权威,应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真正做到角色转变,即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与灌输者转变为学生的导师、意义建构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合作者、信息资源的设计者、学生的学术顾问以及同伴。
  网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学信息,但它所提供的信息是零散的、缺乏系统性的。这就需要教师凭借自己的经验和对学科知识的宏观把握,引导学生将局部的知识串连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还要根据社会需要改变传统课程体系中的一些内容,设计和开发符合时代需求的教学资源,重新组织课程形式,不断完善新的课程体系。
  教师权威成功转型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信息时代由于资源的广泛性,人与人之间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应该以一种平等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应该与学生共同构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直接依赖于师生之间的交流,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应该多元沟通、相互理解、化解冲突、密切交往。
  2.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对学生来说,信息技术的应用,最主要的就是利用校园网和互联网查找、比较、辨析、选择、重组和利用信息。
  学习初期,先要求学生了解如何在校园网电子图书馆中较熟练地查找所需的资料,特别是如何在浩瀚的资源库中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随着学生“阅历”的增加,应该不断增加查阅信息的数量和难度,使学生知道并大致掌握什么信息应该归属哪一类,该到哪里去找,以及如何查找。校园网上的资料虽多,但在碰到具有时效性的问题时,互联网便成为一个补充即时信息的资源库。通过校园网和互联网资源的互补,学生大多都能针对教学内容找到大量的补充资料,但也有些学生只会整段摘录或拷贝,不善于进行信息处理,也不能够用自己的语言重新组织。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在课堂作业中增加信息重组训练,培养学生简单的信息处理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3.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应讲究实效
  笔者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由重“教学”向重“学习”的转变。为此,要坚持整合三要点:目中有人、人机互动、突破重点。
  “目中有人”就是要求教师眼中不仅要有技术、课件,而且要关注课堂中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克服以技术为中心的教学倾向,牢固树立“以学论教”的教学原则。
  “人机互动”就是要求整合课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信息技术环境的强化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师生与信息技术环境的多边交流沟通机制,使教学信息在师生心灵“碰撞”中迅速传播。现在许多整合课继续沿袭着“授—受”的教学模式,这无非是教师朗读变成媒体录音播放,板书变成屏幕显示,使原本人情味很浓的课堂变成毫无感情可言的“机—生”单向授受,课堂中难见教师的机智、学生的巧答。整合课强调“人机互动”,就是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课堂是学堂,课件“动”起来不是目标,学生“动”起来才是目的。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才是整合课的出发点和归宿。
  “突破重点”就是要求教师在运用信息技术时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出解决学科教学重点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良好学习环境,做到摸清“两端”,即吃透教材也吃透学生,依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认知水平确定好整合课的教学重点,然后“重锤”敲击。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苏苏州市电化教育馆)
其他文献
研究了酶促生物填料在较低温度条件下的缺氧挂膜,试验表明,采用此种新型填料在低温下可以比较迅速地启动缺氧生物滤池,9℃~14℃温度下的启动期为25d,挂膜方式,填料有机负荷,反应器内的温度
研究了无烟煤-石英砂滤料接触氧化法除工业冷却水中锰、铁的工艺条件。滤料粒径0.5mm ̄1.0mm,滤床高800mm(无烟煤、石英砂滤料各400mm),滤速10m/h ̄12m/h,工作周期96h,反冲洗强度10L/(m^2·s),反冲洗时间5min ̄7min,出水Mn^2+浓度为0.04mg/L以下,去除率可达
根据多年工作经验,就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喷头、管网、报警阀设置、系统的保护面等问题提出己见。并介绍CO2气体灭火系统,新型灭火剂FM-200和烟烙尽在应用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结合工程实例,从给排水系统选择,节能,小区智能化以及“四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介绍了“科技示范小区”的设计体会。
GB17323和GB17324瓶装饮用纯净水及其卫生标准已公布。笔者认为标准中pH值,电导率,氯化物,大肠菌群等指标有不妥之处,有必要进行研究和探讨。
用城市生活污水,对几种较常用的絮凝剂进行了单质和复合处理时的对比研究,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出最佳絮凝条件。研究表明在壳聚糖与硫酸铁复合的最佳絮凝条件下,对SS和浊度的去除率
目的:将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和口腔临床前教学相接轨,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方法:根据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存在的考生心理压力大,动手能力差,基本功不扎实等问题,分析其主
通过烧杯试验,在不加助凝剂,不调整pH的条件下,研究了化学强化一级处理对低浓度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确定了最佳投药量,探讨了絮凝剂对悬浮性COD(CODs)及溶解性COD(CODd)的去除关系。并通过药剂负荷概念
考察了实际生产规模的自氧粒状活性炭工艺以及小型超滤、纳滤、反渗秀耕两咱典型饮用水深度净化工艺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发现自氧活性炭工艺具有优良、稳定的去除有机污染物
目的:了解低年资全科医生和专科住院医生对患者健康教育的认识及掌握的技巧.方法:采用全科医生或专科住院医生自评,带教老师评价,所管病人对其医生的评价进行调查.比较两组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