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电工仪表与测量》是中职学校电子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无论是对本专业学生的升学还是就业,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现今大力推动课程改革来进行有效教学的今天,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上好这门课程,以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成为专业教师追求的目标。
[关键词]电工仪表与测量 学习兴趣 课堂效率
现今很多因素造成了职业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偏低,对课程的学习感觉吃力,到了学习专业课程的时候,更是对这些抽象的东西感觉到学习起来困难重重。而我们《电工仪表与测量》这门课程不像《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应用》等课程一样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章节环环相扣,而是研究各类仪器仪表的结构,原理及其使用的,所以内容比较零散,对于每一章节的东西有很多都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记忆,因此让很多的学生在学习中觉得枯燥乏味、无从下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本课程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经过几年的教学研究与教学方法的改进,发现在本课程的学习上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小组合作化教学都比现在单一的理论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所在。所谓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是指以“做”(自主活动、创新实践)为中介,将学与教有机地加以联系,以主动探究,形成发展性、创造性学力为指向的行为和经验获得的过程;而小组合作化教学则是将4-6个学生分成一个小组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仅是去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以培养中职学校学生重在动手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为主。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产生学习兴趣就会主动愉快地去学习。从而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使其智力、创造力得到发展,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且让学生变被动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对《电工仪表与测量》的传统教学中大多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虽然有时也对一些仪器仪表有所接触和使用,但那也是各种仪器仪表在其专业理论学完以后进行的了解与练习。也有些需要仪器仪表在其他电子课程中需要进行实验时才会接触到。可这些了解对于学生想要学习好电工仪表与测量中的内容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即使如此也只能对仪器仪表的外观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但对于每个章节里面的内容,尤其是仪器仪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则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抽象的理解与记忆。例如:我们经常用的模拟式万用表,它的表头就是磁电系测量机构,且在出厂的时候已经对表头调试和封装好了,所以学生不管是在电子实验课中的使用到模式式万用表,还是在电子技能课中进行模拟式万用表的安装于调试,我们都接触不到它的表头内部构造,更何况是对磁电系测量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解。这样一来,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影响了教学效果。
同时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又是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往往用一本书、一本教案和一支粉笔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更是难以接触到这些仪器仪表。由于学生接受能力差,学习自觉性也差,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时觉得难以理解或是枯燥乏味,慢慢的对此课程不在感兴趣,使原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变得少之又少。因此我们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对此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探究
1.“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这个理论是由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1925年就正式提出来了。该理论认为:“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样做就怎么样学,怎么样学就怎么样教。”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先生拿着事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以便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将班级学生分成各个合作小组,教师以小组教学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以此来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预订的教学任务。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老师为主导地位,学生所得来的信息全部源自于教师的情况,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得以充分的发挥。
这两种方法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所在,若是将两中学习方法穿插在一起进行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能够边做、边学,而且诶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让以往的授课由学生处于被动的局面变为学生处于主动地位。
三、教学方法改变后的效果
一直以来人们通过实验观察得到:兴趣是从事任何事情的动力源泉,同样学习兴趣则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推动学生对学习自我探知、自我进取。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能够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那么在《电工仪表与测量》的教学中,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方面,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将《电工仪表与测量》中那些难以理解或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如测量机构的组成和测量线路的原理图,我们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其直观的展示给学生,给学生一个视觉效果,进而省去了我们在课堂上繁琐的解释。当然了,也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采用多媒体方式比较好,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正处于对各种新鲜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年龄段,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发现,很多平时在课堂上不太主动的学生一旦进了实验室,基本对每一样东西都很好奇,往往不等老师的讲解,就会自己去摸摸、碰碰己满住他们的好奇心。这样一来,我们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运用到教学中去,我们先将学生进行小组编排,让他们先自己去查阅资料,让后回到课堂上来由老师带领着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后将我们所学的仪器仪表,拆去表壳,就着实物的各种部位,对照模型或书本进行讲解。讲完后,让出较多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让同组的同学针对他们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这样一来不但学生学起来主动积极认真,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让他们可以将实验和理论同步进行,在边学边做的过程中,通过理论指导了实验,又利用动手实操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要想方设法采用多变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江苏省六合职业教育中心校)
编辑 尹冉
[关键词]电工仪表与测量 学习兴趣 课堂效率
现今很多因素造成了职业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偏低,对课程的学习感觉吃力,到了学习专业课程的时候,更是对这些抽象的东西感觉到学习起来困难重重。而我们《电工仪表与测量》这门课程不像《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应用》等课程一样具有严密的逻辑性,章节环环相扣,而是研究各类仪器仪表的结构,原理及其使用的,所以内容比较零散,对于每一章节的东西有很多都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记忆,因此让很多的学生在学习中觉得枯燥乏味、无从下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本课程就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结构,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经过几年的教学研究与教学方法的改进,发现在本课程的学习上采用教学做合一的教学、小组合作化教学都比现在单一的理论教学具有一定的优势所在。所谓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是指以“做”(自主活动、创新实践)为中介,将学与教有机地加以联系,以主动探究,形成发展性、创造性学力为指向的行为和经验获得的过程;而小组合作化教学则是将4-6个学生分成一个小组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这样一来,学生不仅仅是去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以培养中职学校学生重在动手能力以及合作意识为主。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旦产生学习兴趣就会主动愉快地去学习。从而获得相关知识和技能,使其智力、创造力得到发展,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且让学生变被动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以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一、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对《电工仪表与测量》的传统教学中大多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虽然有时也对一些仪器仪表有所接触和使用,但那也是各种仪器仪表在其专业理论学完以后进行的了解与练习。也有些需要仪器仪表在其他电子课程中需要进行实验时才会接触到。可这些了解对于学生想要学习好电工仪表与测量中的内容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即使如此也只能对仪器仪表的外观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但对于每个章节里面的内容,尤其是仪器仪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则需要学生自己进行抽象的理解与记忆。例如:我们经常用的模拟式万用表,它的表头就是磁电系测量机构,且在出厂的时候已经对表头调试和封装好了,所以学生不管是在电子实验课中的使用到模式式万用表,还是在电子技能课中进行模拟式万用表的安装于调试,我们都接触不到它的表头内部构造,更何况是对磁电系测量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了解。这样一来,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学习的难度,影响了教学效果。
同时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又是以理论教学为主,教师往往用一本书、一本教案和一支粉笔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学生更是难以接触到这些仪器仪表。由于学生接受能力差,学习自觉性也差,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时觉得难以理解或是枯燥乏味,慢慢的对此课程不在感兴趣,使原本花在学习上的时间变得少之又少。因此我们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对此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方法的探究
1.“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这个理论是由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1925年就正式提出来了。该理论认为:“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么样做就怎么样学,怎么样学就怎么样教。”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先生拿着事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教,学也不成学。”以便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教学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上的一种教学方式,将班级学生分成各个合作小组,教师以小组教学为重要的教学组织手段,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以此来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预订的教学任务。小组合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中以老师为主导地位,学生所得来的信息全部源自于教师的情况,使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得以充分的发挥。
这两种方法每一种都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所在,若是将两中学习方法穿插在一起进行教学不但可以使学生能够边做、边学,而且诶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让以往的授课由学生处于被动的局面变为学生处于主动地位。
三、教学方法改变后的效果
一直以来人们通过实验观察得到:兴趣是从事任何事情的动力源泉,同样学习兴趣则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而推动学生对学习自我探知、自我进取。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让学生能够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那么在《电工仪表与测量》的教学中,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方面,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将《电工仪表与测量》中那些难以理解或是比较抽象的知识,如测量机构的组成和测量线路的原理图,我们都可以通过多媒体演示让其直观的展示给学生,给学生一个视觉效果,进而省去了我们在课堂上繁琐的解释。当然了,也并不是所有的教学都采用多媒体方式比较好,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确定教学方法。
另一方面,由于学生正处于对各种新鲜事物有着强烈好奇心的年龄段,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发现,很多平时在课堂上不太主动的学生一旦进了实验室,基本对每一样东西都很好奇,往往不等老师的讲解,就会自己去摸摸、碰碰己满住他们的好奇心。这样一来,我们充分的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运用到教学中去,我们先将学生进行小组编排,让他们先自己去查阅资料,让后回到课堂上来由老师带领着对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后将我们所学的仪器仪表,拆去表壳,就着实物的各种部位,对照模型或书本进行讲解。讲完后,让出较多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观察,让同组的同学针对他们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这样一来不但学生学起来主动积极认真,更重要的是满足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让他们可以将实验和理论同步进行,在边学边做的过程中,通过理论指导了实验,又利用动手实操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又要想方设法采用多变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单位:江苏省六合职业教育中心校)
编辑 尹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