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塞俄比亚18个月的儿童麻风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sdd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报告指出,麻风病潜伏期平均为2~5年,2岁以下儿童麻风是极为罕见的.另有报告表明长期与未治疗的麻风病父(母)一起生活的儿童,约有40%可受感染并于5~14岁间出现症状.作者为尽早发现麻风病例并给于规则治疗,于1981年2至5月,对埃塞俄比亚某地区约235,700人作了全面调查,采取分点集中检查以及逐户上门补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其他文献
作者报告了4例类天疱疮性扁平苔藓(LPP).其临床、组织学和免疫荧光检查具有扁平苔藓(LP)和大疱性类天疱疮(BP)两者的特征.病例均为男性黑人,年龄为16~45岁.先有斑丘疹型LP(经活检证实),以后在2~6周内发生水疱,水疱见于LP的损害和无损害的皮肤上.均口服皮质类固醇加用局部治疗.
期刊
皮肤症状以黑痣为主,伴发心脏、泌尿生殖器、神经、结缔组织等多脏器损害的泛发性黑痣综合征在日本的报告数量很少,详细描述心脏损害者只有一例。著者等遇到一例合并肥厚性阻塞性心肌病的泛发性黑痣综合征报告于此。患者男性,32岁。主诉:劳动时心悸、气短。同胞3人,除患者外均身体健康,没有黑痣等皮肤症状。既往史:4~5岁于颜面、手足、胸部出现黑痣,以后逐渐扩大。13岁时开始发现视力低下。
期刊
本文报告一例67岁、女性患者,在20年内先后发生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同时伴有皮肌炎、疱疹样皮炎和干燥综合征.1960年开始患甲状腺机能减退.1974年当停用甲状腺药物2周后,实验室指标包括T4、TSH、抗甲球蛋白抗体等均证实此诊断.替代疗法2月后,又恢复到正常.同年发生坐位时站起困难.根据检查发现近端肌无力,此时肘部出现红斑性丘疱疹伴瘙痒.肌肉活检示炎症和变性改变及肌病型肌电图.CPK600u(正
1980年8月,在美国落杉矶县发现产β-内酰胺酶的淋病双球菌(PPNG),至1981年3月,每月平均发生50例病人.
期刊
已知奎宁和奎尼丁引起各型药物反应。但此两药由职业性暴露所致接触性过敏似乎罕见。作者见到两例药厂工人,因短期接触硫酸奎尼丁发生接触性皮炎。两例病人在同一药厂工作2和3个月,他们的双手、双臂和面部发生皮疹。工作中皮肤与此药的晶体和薄片有密切的接触。
期刊
儿童局部应用或滥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引起局部和全身副作用的报告每年都有增加.其重要原因是所用强效皮质类固醇药物的赋形剂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对所用药物的副作用认识不足,未遵医嘱自己用药;婴幼儿对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易感性增加.本文报导1例因局部错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引起局部和全身副作用.
期刊
麻风的肌肉受累主要表现为肌萎缩,这通常是继发于周围神经受累或由于长期废用所致。但麻风杆菌亦可直接侵犯肌肉和破坏肌纤维。本文就肌肉内的麻风杆菌及其与麻风化疗、复发和耐药的关系简要综述如下。
期刊
皮肤淋巴瘤为一罕见的皮肤肿瘤,病因不清,临床和组织病理变化不一.光化性损伤、蜱传播的病毒、昆虫叮咬及外伤认为是本病的致病因素.一些皮肤淋巴瘤组织病理上为良性反应性损害,另一些由于大量致密的浸润,出现不典型的单核细胞和一些有丝分裂,酷似皮肤恶性淋巴网状内皮细胞瘤而不易鉴别.本文报告了二例严重的皮肤淋巴瘤均用青霉素治愈.例一为80岁男性患者.
方法(I):甲液:17克玉米粉琼脂(摘者注:玉米粉琼脂由玉米粉4%和琼脂2%组成)溶于900ml蒸馏水,调至pH6.0,再加吐温80 10ml.乙液:0.3克咖啡酸溶于100ml蒸馏水.甲、乙二液分别经121℃15分钟高压灭菌后,冷却至56℃使之混合.将混合液各20ml分装在培养皿内,置4℃备用,可保存2个月.以白金耳取待检菌落1~3个接种于上述琼脂,置25℃,18~24小时观察结果.新型隐球菌产
期刊
酮康唑(Ketoconazole)是一种广谱口服抗霉菌剂,为水溶性咪唑类衍化物,口服治疗时可达到试管内抗皮肤霉菌的浓度.作者选择20名严重、广泛及慢性皮肤红色毛癣菌感染患者,曾用灰黄霉素及多种外用药未能治愈.平均病期20年.18例掌跖感染,17例指或趾甲受累.从几名患者中分离出来的几株红色毛癣菌在试管内对灰黄霉素抗药.伴发疾病包括9例有哮喘、枯草热;1例的家庭成员中多数患有广泛癣的感染;1例糖尿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