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音乐课标中还提出音乐学科的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不同的教学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几个方面,更应该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还要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音乐学习的自信心,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音乐学习; 能力; 发展【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286-0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音乐课堂教学可谓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但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一节好课应当怎样上,这是我们一直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下面就几个方面来谈谈;
1音乐教学要有审美性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把它挂穿与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可见音乐审美的重要性。“审美型”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品质,即通过审美教育而逐渐形成的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音乐教学多为感知教学,将美的内涵反映在教学中,从而达到鉴赏美的目的,而实际的范畴主要体现在课堂的教法上;音乐教师的示范价值于音乐本身是一致的。例如;学生喜欢课外的音乐种类很宽泛,也可根据这些内容,适当教学。当代通俗歌曲里面融入许多不同的音乐元素,如民歌元素:梁静茹的《茉莉》,周笔畅的《浏阳河》等;京剧元素:王力宏的《心中的日月》、刘欢的《情怨》、陈升的《北京一夜》等歌曲都收入大量的京剧风格,学生不但印象深刻,收获也是很多的。
为了能让学生不同民族的服装有更多地了解,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不同民族带来的风情与演唱方式。学生适时适度的模仿,从而让学生在审美的活动中提高审美素质。
2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提高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音乐课标中还提出音乐学科的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不同的教学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四个方面,更应该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还要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音乐学习的自信心,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而教育部新近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学生有无学习内部动力是是否能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根本原因。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为此,要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较好地开展音乐教学,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实现教育的目的。寻找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的教学之路,慢慢品尝到教学的乐趣,让学生学会享受课堂。任教以来,我一直不断地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收集新颖的音乐文化资料,主要还是视频资料,以便让学生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获得更多的美感。满足学生音乐的心里需求,让眼球带动耳朵听音乐,及时捕捉音乐信息。我会利用学生喜欢的一些人或者故事作為素材,让学生更好的接触音乐。
3音乐教学要有科学性
3.1在常规教学实施中,我们应该注意要有一定的规范,尤其是音乐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加强规范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操作,有利于教学过程更好地进行。
3.2要科学的把握常规内容和实施要求,使之切合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征,并能很好的、准确的掌握技能和表达音乐。
4音乐教学要有人文性
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和音乐的桥梁。现代教育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格,要为学生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广阔天地。因此音乐教学也反应出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在实施中要注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是我们追求的境界。教师要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消除紧张,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融入课堂。例如,在欣赏新疆音乐影音的过程中,鲜明的节奏和欢快的旋律让在座的同学们跃跃欲试的想要表现自己在舞蹈方面的才艺,这个时候老师的一个邀请和信任的动作至关重要,同时老师自己也参与到舞蹈的行列,很多同学都会离开座椅站起来舞蹈,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他们也会乐在其中,并且带动那些不会跳舞的同学,整个课堂就很快活跃起来,欢声不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则以普通身份加入,促进师生间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和谐关系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合作过程中得到素质上的提高。把整堂课营造的喜悦气氛推向高潮,让教师和学生在无拘无束的课堂氛围中展示自己的才能。这一过程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和崇拜感,同时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充分体现了音乐课程的亲和力。
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自信大胆地参与进来。
5教学中发挥学生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经常激发他们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音乐教学要把“追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音乐教学同样担负着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任务,这对传统的以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转变。音乐本身就是极富创造性的艺术,欣赏、演奏、唱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由于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而这一过程带给我们教师的将是鼓励我们用新的灵感去开发充满新意的有创造性音乐课程。
综上所述,作为一线教师要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新课程改革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在教学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让学生主动地去发展,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
【关键词】音乐学习; 能力; 发展【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21-0286-0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音乐课堂教学可谓百花齐放、百鸟争鸣。但究竟什么样的课才是一节好课,一节好课应当怎样上,这是我们一直探讨和研究的问题。下面就几个方面来谈谈;
1音乐教学要有审美性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把它挂穿与音乐教育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可见音乐审美的重要性。“审美型”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品质,即通过审美教育而逐渐形成的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音乐教学多为感知教学,将美的内涵反映在教学中,从而达到鉴赏美的目的,而实际的范畴主要体现在课堂的教法上;音乐教师的示范价值于音乐本身是一致的。例如;学生喜欢课外的音乐种类很宽泛,也可根据这些内容,适当教学。当代通俗歌曲里面融入许多不同的音乐元素,如民歌元素:梁静茹的《茉莉》,周笔畅的《浏阳河》等;京剧元素:王力宏的《心中的日月》、刘欢的《情怨》、陈升的《北京一夜》等歌曲都收入大量的京剧风格,学生不但印象深刻,收获也是很多的。
为了能让学生不同民族的服装有更多地了解,教师可以选择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不同民族带来的风情与演唱方式。学生适时适度的模仿,从而让学生在审美的活动中提高审美素质。
2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提高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音乐课标中还提出音乐学科的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不同的教学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四个方面,更应该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还要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音乐学习的自信心,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而教育部新近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学生有无学习内部动力是是否能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根本原因。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为此,要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较好地开展音乐教学,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实现教育的目的。寻找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的教学之路,慢慢品尝到教学的乐趣,让学生学会享受课堂。任教以来,我一直不断地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收集新颖的音乐文化资料,主要还是视频资料,以便让学生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获得更多的美感。满足学生音乐的心里需求,让眼球带动耳朵听音乐,及时捕捉音乐信息。我会利用学生喜欢的一些人或者故事作為素材,让学生更好的接触音乐。
3音乐教学要有科学性
3.1在常规教学实施中,我们应该注意要有一定的规范,尤其是音乐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加强规范性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操作,有利于教学过程更好地进行。
3.2要科学的把握常规内容和实施要求,使之切合学生的年龄、生理、心理特征,并能很好的、准确的掌握技能和表达音乐。
4音乐教学要有人文性
音乐教师是音乐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是沟通学生和音乐的桥梁。现代教育强调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人格,要为学生提供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广阔天地。因此音乐教学也反应出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在实施中要注意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是我们追求的境界。教师要在课堂上努力营造一种平等、民主、宽松、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消除紧张,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融入课堂。例如,在欣赏新疆音乐影音的过程中,鲜明的节奏和欢快的旋律让在座的同学们跃跃欲试的想要表现自己在舞蹈方面的才艺,这个时候老师的一个邀请和信任的动作至关重要,同时老师自己也参与到舞蹈的行列,很多同学都会离开座椅站起来舞蹈,哪怕是一个简单的动作,他们也会乐在其中,并且带动那些不会跳舞的同学,整个课堂就很快活跃起来,欢声不断。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则以普通身份加入,促进师生间相互交往和愉快合作的和谐关系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合作过程中得到素质上的提高。把整堂课营造的喜悦气氛推向高潮,让教师和学生在无拘无束的课堂氛围中展示自己的才能。这一过程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感和崇拜感,同时会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充分体现了音乐课程的亲和力。
这样,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自信大胆地参与进来。
5教学中发挥学生创造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能力,经常激发他们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音乐教学要把“追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所追求的一种境界,同时也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和尺度,音乐教学同样担负着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任务,这对传统的以知识技能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转变。音乐本身就是极富创造性的艺术,欣赏、演奏、唱的过程就是创造的过程。由于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质,在音乐教学中,处处都有发挥学生创造性的机会。而这一过程带给我们教师的将是鼓励我们用新的灵感去开发充满新意的有创造性音乐课程。
综上所述,作为一线教师要适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将新课程改革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在教学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让学生主动地去发展,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