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是针对“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这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并结合当前高等教育的目标,将创业能力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导向,通过对课程范式改革,将实践环节引入到理论教学当中,对传统理论教学有了全新的组织和实施,希望对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 创业能力;课程范式;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3-0097-02
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比较重视高校创业教育,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1999年国务院批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教育部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2012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提出,高等学校要把创业教育教学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用型高校应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推动课程改革,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这些政策措施为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也为高校创业教育的探索和推广提供了重要指导。
《关于确定第二批转型高校的通知》中正式确定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为第二批向应用型转变的高校之一,在转型的过程中,学院整体的目标、各个二级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安排和设置也在做相应的调整。“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一门专业选修课,作为经济学院实践实训的重点建设课程,因此本项目是根据经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以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通过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希望能为应用型高校的创业教育提供指导思路。
一 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传统的理论组织教学对本门课程的局限性,并开始着手对本门课程教学作相关探索研究。伍建勇(2005)以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布置作业练习提高學生学习能力、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拓宽教师的知识面等几个方面来提高“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教学质量,侧重教学的实用性;黄勇(2005)提出对“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这门课程实施案例教学方法,并对如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出几点应注意的事项;王芳(2006)指出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方法,将不同的教学对象按照学习能力的差异和专业基础的薄弱等相关影响因素分成不同的教学层次,并对不同的教学层次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上述学者的研究主要是从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的课程改革,时隔今日已有10年之久。随着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显现的问题逐渐多样化和应届毕业生就业严峻的趋势,国家教育部就出现的问题也相应的出台一些指导意见:鼓励应届毕业生创业;指导部分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以用人企业所需能力为导向,高校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等。以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课程改革,学者至今还未做过相关研究,因而,本项目研究具有开创性,导向性和与时俱进性。
二 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经济学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研究的对象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部分:宏观部分主要介绍市场分析,也就是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微观部分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的资金分析、资产分析、生产分析、产品成本分析、商品流转分析、财务分析和企业业绩评价等几个方面。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利用企业现有的信息资源,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企业进行解剖过去、控制现在、预测未来,挖掘企业的潜力,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这门课程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第一,涉及的知识面广。在资产分析、财务分析时应用到会计学、统计学知识;资金分析、生产分析、产品成本分析和企业业绩评价时应用到管理学和经济学知识;在商品流转分析时又应用到市场营销学知识;所以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学习这门课程也正是对理论基础的运用的检验。第二,对教师的知识要求高。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不仅对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要求,授课教师也必须熟知相应的知识领域,并且能够主动带领学生回忆旧知识并运用旧知识来学习、接受新知识,还要求教师必须能恰当地引入真实案例来诠释新的理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实践性较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生产性企业,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有真实的数据,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数据,再用理论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撰写实践报告。通过实践环节能够弥补很多课堂只有脱离现实生活、枯燥乏味的理论讲授的不足,学生也能体验企业的决策者该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为学生今后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 课程的组织和实施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未能达到预期,通过总结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在上课过程中理论教学和现实的企业经济结合较少;理论枯燥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学生主要以互联网搜集企业相关资料和数据,缺少实地调研和考察,导致数据的真实性缺少考证,并且获取的数据不是最新的;学生对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能力检验过于单一等。因而,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创业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了避免因缺少实践调研和考察带来的数据失真、分析上的偏差,有必要对“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做相应的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加实践环节,具体的组织和实施过程如下。
1 教学内容构建
这门课程教学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两个部分,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企业内部的资金分析、资产分析、生产分析、产品成本分析、商品流转分析、财务分析和企业业绩评价而进行,每一部分可以作为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一个独立部分而存在,因而对理论教学时可以采用模块化教学的方法;对实践环节,学生要深入到企业当中,逐一了解企业的各个部门的运作,如生产部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来更好的了解现实的企业经济,通过实地调研撰写创业说明书或实践报告,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又有利于加深知识点理解,同时又能提高创业能力。 2 教学过程设计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大三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本门课程主要从微观的角度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因此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分析能力、发现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增强团队意识和目标管理,使学生通过对理论的学习能够对现实企业的经济活动能够做全面的科学的规划,并且通过对创业项目的选取、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今后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本课程在教授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工具,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最后形成创业说明书或实践报告,来检验教学的效果。
3 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
在教学管理方面,理论部分主要采取模块化教学、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实践环节,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创业意识和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实地調研后以小组为单位,教师提供几个企业的基本资料和相关数据作为案例示范,学生结合实地考察情况,按照老师提供的思路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模拟企业的部门负责人,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决策,目的是将理论教学运用到实践当中,最终形成实践报告或创业说明书进行汇报。
4 考核方式改革
课程考核不仅包括理论掌握程度,还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小组的实践报告或创业说明书以及学生在各个实践环节的表现,教师进行综合评分;在对某个小组的汇报进行评分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其他小组成员对其进行的评分,合理分配老师和学生的评分权重,尽力做到公平公正。
自从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的局限以后,本门课程从教学效果来看较好的实现了前期预期的教学目标,希望通过对本门课程的范式改革,能为其他向应用型转型的高校开设同一课程或相近课程提供参考,给予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伍建勇.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J].就业与保障,2005(3):62-64.
[2]王芳.分层教学法在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参考,2006(8):37-38.
[3]李冠凡.论我国企业经济活动分析面临的困境与发展对策[J].长沙水电学院学报,1992(1):107-109.
[4]黄勇.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2010(3):74-76.
[5]朱敏.案例教学设计及组织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财经科学,2008(5):78-80.
[关键词] 创业能力;课程范式;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3-0097-02
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我国比较重视高校创业教育,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1999年国务院批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2002年教育部在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9所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试点工作。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2012年8月教育部印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提出,高等学校要把创业教育教学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提出,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应用型高校应以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为导向,推动课程改革,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这些政策措施为我国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也为高校创业教育的探索和推广提供了重要指导。
《关于确定第二批转型高校的通知》中正式确定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为第二批向应用型转变的高校之一,在转型的过程中,学院整体的目标、各个二级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安排和设置也在做相应的调整。“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一门专业选修课,作为经济学院实践实训的重点建设课程,因此本项目是根据经济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以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通过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希望能为应用型高校的创业教育提供指导思路。
一 文献综述
关于“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传统的理论组织教学对本门课程的局限性,并开始着手对本门课程教学作相关探索研究。伍建勇(2005)以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布置作业练习提高學生学习能力、通过继续教育培训拓宽教师的知识面等几个方面来提高“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教学质量,侧重教学的实用性;黄勇(2005)提出对“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这门课程实施案例教学方法,并对如何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提出几点应注意的事项;王芳(2006)指出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方法,将不同的教学对象按照学习能力的差异和专业基础的薄弱等相关影响因素分成不同的教学层次,并对不同的教学层次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上述学者的研究主要是从教学质量和教学方法两方面进行的课程改革,时隔今日已有10年之久。随着近些年来高校毕业生显现的问题逐渐多样化和应届毕业生就业严峻的趋势,国家教育部就出现的问题也相应的出台一些指导意见:鼓励应届毕业生创业;指导部分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以用人企业所需能力为导向,高校在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等。以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企业经济活动分析”课程改革,学者至今还未做过相关研究,因而,本项目研究具有开创性,导向性和与时俱进性。
二 课程的性质和特点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经济学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研究的对象是企业经营活动的整个过程,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部分:宏观部分主要介绍市场分析,也就是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微观部分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的资金分析、资产分析、生产分析、产品成本分析、商品流转分析、财务分析和企业业绩评价等几个方面。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让学生能够利用企业现有的信息资源,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对企业进行解剖过去、控制现在、预测未来,挖掘企业的潜力,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这门课程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第一,涉及的知识面广。在资产分析、财务分析时应用到会计学、统计学知识;资金分析、生产分析、产品成本分析和企业业绩评价时应用到管理学和经济学知识;在商品流转分析时又应用到市场营销学知识;所以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需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同时,学习这门课程也正是对理论基础的运用的检验。第二,对教师的知识要求高。在学习这门课程时,不仅对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有一定的要求,授课教师也必须熟知相应的知识领域,并且能够主动带领学生回忆旧知识并运用旧知识来学习、接受新知识,还要求教师必须能恰当地引入真实案例来诠释新的理论,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实践性较强。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生产性企业,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有真实的数据,学生可以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数据,再用理论知识对数据进行分析,撰写实践报告。通过实践环节能够弥补很多课堂只有脱离现实生活、枯燥乏味的理论讲授的不足,学生也能体验企业的决策者该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为学生今后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 课程的组织和实施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未能达到预期,通过总结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在上课过程中理论教学和现实的企业经济结合较少;理论枯燥致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学生主要以互联网搜集企业相关资料和数据,缺少实地调研和考察,导致数据的真实性缺少考证,并且获取的数据不是最新的;学生对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能力检验过于单一等。因而,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创业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为了避免因缺少实践调研和考察带来的数据失真、分析上的偏差,有必要对“企业经济活动分析”做相应的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增加实践环节,具体的组织和实施过程如下。
1 教学内容构建
这门课程教学主要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两个部分,理论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企业内部的资金分析、资产分析、生产分析、产品成本分析、商品流转分析、财务分析和企业业绩评价而进行,每一部分可以作为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一个独立部分而存在,因而对理论教学时可以采用模块化教学的方法;对实践环节,学生要深入到企业当中,逐一了解企业的各个部门的运作,如生产部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等,用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来更好的了解现实的企业经济,通过实地调研撰写创业说明书或实践报告,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的效率,又有利于加深知识点理解,同时又能提高创业能力。 2 教学过程设计
“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是大三学生的专业选修课程,本门课程主要从微观的角度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分析,因此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教学目标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分析能力、发现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等,增强团队意识和目标管理,使学生通过对理论的学习能够对现实企业的经济活动能够做全面的科学的规划,并且通过对创业项目的选取、现状分析及前景预测,来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今后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本课程在教授的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学工具,采用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用理论指导实践,实践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最后形成创业说明书或实践报告,来检验教学的效果。
3 教学方法和手段研究
在教学管理方面,理论部分主要采取模块化教学、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实践环节,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创业意识和能力,以提升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实地調研后以小组为单位,教师提供几个企业的基本资料和相关数据作为案例示范,学生结合实地考察情况,按照老师提供的思路对小组成员进行角色分工,模拟企业的部门负责人,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决策,目的是将理论教学运用到实践当中,最终形成实践报告或创业说明书进行汇报。
4 考核方式改革
课程考核不仅包括理论掌握程度,还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小组的实践报告或创业说明书以及学生在各个实践环节的表现,教师进行综合评分;在对某个小组的汇报进行评分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其他小组成员对其进行的评分,合理分配老师和学生的评分权重,尽力做到公平公正。
自从对这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打破传统的理论教学方法的局限以后,本门课程从教学效果来看较好的实现了前期预期的教学目标,希望通过对本门课程的范式改革,能为其他向应用型转型的高校开设同一课程或相近课程提供参考,给予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伍建勇.工业企业经济活动分析[J].就业与保障,2005(3):62-64.
[2]王芳.分层教学法在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参考,2006(8):37-38.
[3]李冠凡.论我国企业经济活动分析面临的困境与发展对策[J].长沙水电学院学报,1992(1):107-109.
[4]黄勇.企业经济活动分析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2010(3):74-76.
[5]朱敏.案例教学设计及组织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财经科学,2008(5):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