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视角下大学生体质下降的成因分析

来源 :体育风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8947816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是促进国家发展的潜在推动力,同时也是大学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现大学生全面素质发展的重要组成。国家体育总局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大学生视力、肥胖指数等体质指标表现较差,且有继续恶化的趋势。鉴于此,本文从健康管理视角出发对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进行分析,希望能找到改善大学生体质的有效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健康管理;大学生;体质指标;措施
  一直以来我国都非常重视大学生的体质健康发展问题。近年来各高校开展了阳光体育、校园足球等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体育运动量,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国家体育总局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肺活量、速动、力量、柔韧性等身体素质水平整体呈现稳中向好的发展趋势。但与此同时,学生的视力不良检出率和肥胖检出率却呈现出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单纯的体育锻炼对大学生体质指标提升的效果是非常有限的。鉴于此,本文从健康管理角度出发,从体育活动、运动心理健康与膳食营养三个方面出发对大学生体质健康问题进行研究。
  一、健康管理的概念
  健康管理指的是在健康体检结果的指导下,从体育运动、心理健康和膳食营养三个方面出发所建立的个人专属健康档案。健康管理主要从体育运动、心理健康和膳食影响三个角度出发对个体的健康进行维护与保障的服务。
  健康管理的一般流程为先对大学生健康影响因素进行收集,然后以此为基础建立学生个人健康档案,并制定学生健康影响因素综合干预措施,最后将制定好的措施和策略应用于实践中。
  二、健康管理视角下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
  结合健康管理理念,本文从大学生体育活动情况、运动心理健康、膳食营养情况三个方面对其体质健康现状进行调研。本文对江南大学,扬州大学,南通大学,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的在校学生进行调查。本次调查每个高校发放问卷200份,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问卷872份。
  (一)体育活动情况调研
  从(表1)大学生的体育活动频次情况来看(体育课除外),21.90%的学生每周的体育活动频次在1次以内;有59.63%的学生每周的体育活动频次为1-3次;有11.12%的学生每周的体育活动频次为3-5次;仅有7.34%的学生每周的体育活动频次为5次以上。
  从(表2)大学生的体育活动时间来看,有53.44%的学生单次的体育活动时间在30分钟以内;有31.08%的学生单次的体育活动时间在30-60分钟之间;有9.40%的学生单次的体育活动时间在60-90分钟;还有6.08%的学生单次的体育活动时间在90分钟以上。
  (二)运动心理健康情况调研
  从(表3)大学生体育锻炼意志力来看,有25.92%的学生在体育锻炼时遇到困难会放弃;有44.27%的学生在体育锻炼时遇到困难基本会放弃;有20.30%的学生在体育锻炼时遇到困难基本不会放弃;仅有9.52%的学生在体育锻炼时遇到困难不会放弃。
  从(表4)大学生体育锻炼自卑感来看,有29.24%的学生会因为自身技能掌握不足而担心受到他人嘲笑;有40.30%的学生一般会因为自身技能掌握不足而担心受到他人嘲笑;有15.37%的学生不太会因为自身技能掌握不足而担心受到他人嘲笑;有15.09%的学生不会因为自身技能掌握不足而担心受到他人嘲笑。
  (三)膳食营养情况调研
  从(表5)大学生饮食规律调查结果来看,有32.34%的大学生表示日常饮食经常不规律;有33.14%的大学生表示日常饮食一般不规律;7.22%的大学生表示日常饮食有时不规律;仅有27.29%的大学生表示日常饮食一直很规律。
  从(表6)大学生偏食情况调查结果来看,有20.18%的大学生表示日常饮食中一直存在偏食的问题;有32.34%的大学生表示日常饮食中经常出现偏食问题;26.83%的大学生表示日常饮食中偶尔会出现偏食的问题;仅有20.64%的大学生表示日常饮食中不存在偏食问题。
  三、大学生体质下降影响因素分析
  造成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原因可以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两个方面。其中,内部原因指的是大学生的个体基因组成,属于先天性的遗传问题;外部原因指的是后天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结合体育健康管理理念,本文结合调查问卷主要对造成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后天因素进行分析。
  (一)体育活动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的闲暇时间比较充足的,课余生活也比较丰富。但是从实际来看,大多数大学生都将课余时间用来进行专业学习、游戏娱乐或者社交活动,只有少部分学生会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大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严重不足。造成大学生体育锻炼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大学生自主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弱。大学生活不同于中学生活,学生可支配的时间增多,自由性较强。但是很多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意识,将课余时间用在兼职、学习、社交等活动中。除了每周两节的体育课之外,他们很少花费课余时间去自主进行体育锻炼。
  另一方面学校体育器材与场地缺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进入大学校园。国家虽然也不断加大在高等教育上的经费投资,但是还是不能满足高校的发展需求,很多高校体育锻炼设施简陋,锻炼场地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的体育锻炼积极性和欲望也受到打击。
  (二)运动心理健康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运动心理健康状况也是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因素。本文主要从大学生体育锻炼意志力和自卑感两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一方面体育锻炼意志力强的学生其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强,可以长期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学生体质素质指标的提升。同时,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个人意志力,提高大学生的个人受挫能力。但是大多数学生的体育锻炼意志力较弱,没有体育运动目标和计划,随性而为,想起來就锻炼一下或者找其他借口不去锻炼。
  另一方面部分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自卑感较强,尤其是女同学。很多女同学因为自身技能掌握不足、害怕被别人嘲笑而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这无疑也是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重视学生体育运动技能的提升,提高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自信心。
  (三)膳食营养影响因素分析
  大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前基本都是在父母的精心照料下成长的。尤其是在高中阶段,面对高考压力很多家庭是以孩子为中心,全天候为孩子提供服务。但是进入大学之后,大学生开始脱离父母,需要自己照料自己的生活。很多大学生适应能力和自律性较差,进入大学之后开始放飞自我,经常不吃早餐、饮食不规律、暴饮暴食。营养学家认为早餐是一天中最重要的一餐,对人体的健康非常重要。不吃早餐不但会让人更容易肥胖而且对人体的伤害也很大,甚至会影响到人体各项机能的发展。
  另外还有偏食问题。很多大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挑食行为。挑食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也有直接影响。食物摄入的不均衡容易造成人体体内维生素的缺乏,影响机体的膳食营养平衡,导致个体体质下降,抵抗力下降,更容易患病,不利于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
  四、结语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大学生的体质健康问题应引起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受多种因素影响,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体育运动参与量较少、缺乏体育锻炼意识、饮食不健康等,这些问题是造成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因素。因此,各方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保障大学生的体质健康。
  参考文献:
  [1]韩坤.我国大学生体质下降的理性认识及其系统干预构想[J].浙江体育科学,2013,35 (02):70–73.
  [2]李英玲.大学生体质下降的内外因素与高校体育课程干预措施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 (02):105–107.
  [3]任重宇,杨光,任伟,白翠瑾,李财福.亚健康对诱发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作用机制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6,33 (07):541–546.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课题编号:2019SJA0767),《健康管理视角下大学生体质下降成因分析与对策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 和之二。
其他文献
目的:为了解河北省保定市在校大学生手机"低头族"存在现状,找出影响其手机依赖的因素,为相关部门采取措施、指导大学生群体正确使用手机、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提高健
<正>伴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显著变化,地市级晚报新闻在日益激烈的市场化竞争中得到了迅速发展,在写作手法、版面设计等各方面步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激烈的市场竞争行为,一方
<正> 剧烈腰腿痛是一个常见而难治的病症,1970年以来我校神经科创用的一种改进的深刺“阳关”穴的方法对治疗剧烈腰腿痛取得较好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脊髓腔电针-深刺“阳关
摘要:运动过程中不仅业余运动员容易出现一些伤病,就连专业运动员也经常是一身伤病,而运动损伤是抑制运动员运动年限的关键因素,运动年限在一定意义上又决定了运动员在运动生涯上是否可以达到人生的巅峰,所以在田径运动过程中,我们必须依据各类项目在运动过程中所出现运动损伤的一些特点与规律,加强对队员的教育与引导,运用科学的、有效的预防措施,尽可能降低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发生损伤事故,从而为其能达到更长的运动生涯
三点棍腹实蝇Dacus(Callantra)trimacula(wang)属于双翅目Diptera实蝇科Tephritidae,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以成虫产卵管刺破新鲜瓜果表皮产卵于果实内部,幼虫孵化后果
根据工业纯钛的室温蠕变等时应力-应变曲线,应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钛制压力容器的蠕变极限载荷。结果发现,随着室温蠕变时间的增加,压力容器蠕变极限载荷由快速下降趋于缓慢下
为了解宫颈阴道分泌物催乳素水平是否可作为预测早产的指标,对57例先兆早产和40例无症状孕龄为27 ̄34周孕妇,用拭子法取宫颈阴道分泌物,经离心后取上清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催乳素含量,以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