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以问题为中心进行教与学的一种方法。随着高中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虽然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但它们或多或少都运用了“问题教学法”,因为这一教学方法的运用,對于实现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中规定的三维目标,尤其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失误
在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并没有真正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经常会出现一些失误,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些失误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 问题难易程度把握不当。有些教师设计的问题肤浅,学生只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即可得到答案,没有新知识和能力的形成,也没有砥砺思维的机会,因而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是无效的课堂。还有些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抽象,也没有补充背景材料,学生感觉无法回答。
2 设计的问题杂乱,缺乏明确的主题和价值引领。高中历史新课改实施以后,教材是按模块和专题的体例来编写的。每一个模块设有若干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有明确的主题和相应的价值认识,它们应该是引领教师教学和问题设计的旗帜。然而,不少教师却不能领会新课程改革的意图,仍然按老的课程体系设计问题,不仅使问题显得杂乱、缺乏灵魂,也难以使学生形成应有的价值认识。
3 设计的问题多为封闭型,缺少开放型问题。所谓开放型问题,指答案可能是多样的、发散的。随着新课改革的推进,教师通过问题进行教学的意识增强了,但是,问题的答案多为固定的、现成的,这类问题为封闭性问题。教师上课按教案设计的问题机械提问,事先设计好答案,由于要引导学生答出预定答案,因此不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更不给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看起来提高了课堂效率,实际上,教师却固化了学生的思想及思维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思维。
4 教师预设的问题过多,学生生成的问题不足。无论在课前学生的预习案中还是在课堂的教学设计中,都是由教师单向提问,学生只是被提问者。虽然有的教师在预习案中也预留地方让学生提问,但往往流于形式。在课堂上,学生即使有疑问,因为忙于思考下一个问题而来不及向教师质疑;教师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明知学生有问题,也没有时间和耐心倾听或追问学生,而是按照教案的预设机械地执行。学生生成的问题不足,思维中的问题就得不到及时的暴露,思维能力得不到迅速提高,同时,教学效果也大大降低了。我们经常发现,明明课堂上分析过的问题,考试的时候还有不少学生会出错,原因大概与此有关。
5 学生對问题的探究不够充分。不少教师在课堂提出问题后,往往不能留足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也不充分发起学生讨论,为了节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一两个学生回答不上来,就把答案和盘托出。迫于高考的压力,不少学校实行封闭式的教学管理,图书室、计算机房不對学生开放,学生难以自主去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几乎由教师全权代理。长期发展下去,问题流于形式,而且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被挫伤,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难以得到培养。
应對策略
导致以上失误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历史教师或学校没有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精髓是“以生为本”,仍然延续着传统教育中“以师为本”的做法。如何避免这些失误,使“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呢?
1 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鼓励学生质疑。山东实验中学的钟红军老师说,不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就直接进入课堂学习,这是對学生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不让学生事先對基础知识进行自主梳理,或對要探究的问题进行资料的搜集与准备,如何在课堂中對重难点问题进行充分的探究呢?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预习,并且在导学案的设置上专辟一个栏目让学生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学生在预习之后提出问题,不仅培养了质疑的精神,也让教师了解了学生的思维动态,它是教师进行课堂问题预设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提出问题不是教师的专利,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前提问,如此学生的质疑才不会流于形式。
2 充分了解学情,提高设问的针對性和有效性。教师在對课堂教学进行问题设计时,一定要充分备课、了解学情。只有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储备,才能使问题的设计合理而准确。比如,在分析三民主义的局限性时,通过导学案了解到学生的认知困难后,笔者提出一组切口较小的问题:①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驱除鞑虏中“鞑虏”指的是什么?②“平均地权”就是平均分配土地给农民吗?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出三民主义的局限性就轻松多了。只有充分研究了学生所学的内容,才能依据课标、单元主题、重难点来设计问题。如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教学中,“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形成和发展的”比“两次工业革命有何异同”更符合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只有认真研读了课本,才能确定所设问题的类型,是直接没问还是需要补充材料进行设问。比如,在学习“邓小平理论”时,课文内容大都是抽象的理论,特别是“南方谈话”,必修一、二可以联系的知识不多,这就需要补充相关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而在选修模块学习“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时,教师无需补充太多资料,直接设问即可,因为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并联系必修模块相关的知识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总之,只有充分了解学情,教师设计的问题才具有针對性和有效性。
3 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苏格拉底曾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但经常设计封闭性的问题,只能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只有经常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创造性和想象力。在评价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比如,针對“经济全球化”的评价可以这样设问:“有人支持世界经济全球化,有人反對,你如何看待这一趋势?”或者多引导学生运用多元史观评价同一历史事件,如“运用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分析鸦片战争對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等。
4 少预设一些问题,为学生生成新的问题留有余地。美国当代教育家小威廉姆E.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提出,现代教学就像一台机器、机器的运行是无法容忍一点点差错的,然而,它的稳定性同时预示了它失去了生命力。而后现代教学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大机器,而是一个充满偶然性和创造性的开放的生态世界……它们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高级能力的自组织。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学生的提问和挑战,这样才能激起互动过程中的自组织。因此,教师单向预设太多的问题,学生就缺乏了自组织的机会和能力。当然,课堂上要求学生敢于质疑和挑战教师、同学或课本内容是件不容易的事。首先,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要太多,还要具有思想的张力,才能为课堂上学生生成新的问题留有余地。其次,教师要创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耐心、认真對待学生的不同观点和意见,将学生的质疑及时变成新的课程资源灵活处理。要做到这一切,需要教师积累丰富的教学机智和学识底蕴。
5 创设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环境。问题提出后,如何解决?第一,为了避免问题流于形式,要坚持“先生后师”的原则,充分依靠学生的力量。第二,要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发表个性化的观点。第三,要留足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第四,要建立学习小组,为合作探究问题提供途径。第五,建议学校适当开放图书室和计算机房,可以让学生自主查阅和整理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等。当然,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处在形成阶段,仍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在学生交流或汇报探究成果时,教师应對学生的思维方法进行适当点拨和引导。为了调动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制约教师的过多干预,师生还要共同构建教与学双方的评估机制。
胡适曾说过,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看他们怎样對待孩子。人类社会正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迫切需要创新人才。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只有摆脱“以知识为本”、“以教师为本”,才能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
失误
在高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并没有真正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经常会出现一些失误,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这些失误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 问题难易程度把握不当。有些教师设计的问题肤浅,学生只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即可得到答案,没有新知识和能力的形成,也没有砥砺思维的机会,因而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是无效的课堂。还有些教师设计的问题过于抽象,也没有补充背景材料,学生感觉无法回答。
2 设计的问题杂乱,缺乏明确的主题和价值引领。高中历史新课改实施以后,教材是按模块和专题的体例来编写的。每一个模块设有若干个专题,每个专题都有明确的主题和相应的价值认识,它们应该是引领教师教学和问题设计的旗帜。然而,不少教师却不能领会新课程改革的意图,仍然按老的课程体系设计问题,不仅使问题显得杂乱、缺乏灵魂,也难以使学生形成应有的价值认识。
3 设计的问题多为封闭型,缺少开放型问题。所谓开放型问题,指答案可能是多样的、发散的。随着新课改革的推进,教师通过问题进行教学的意识增强了,但是,问题的答案多为固定的、现成的,这类问题为封闭性问题。教师上课按教案设计的问题机械提问,事先设计好答案,由于要引导学生答出预定答案,因此不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观点,更不给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的机会。这样的课堂教学表面看起来提高了课堂效率,实际上,教师却固化了学生的思想及思维方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与创造性思维。
4 教师预设的问题过多,学生生成的问题不足。无论在课前学生的预习案中还是在课堂的教学设计中,都是由教师单向提问,学生只是被提问者。虽然有的教师在预习案中也预留地方让学生提问,但往往流于形式。在课堂上,学生即使有疑问,因为忙于思考下一个问题而来不及向教师质疑;教师为了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明知学生有问题,也没有时间和耐心倾听或追问学生,而是按照教案的预设机械地执行。学生生成的问题不足,思维中的问题就得不到及时的暴露,思维能力得不到迅速提高,同时,教学效果也大大降低了。我们经常发现,明明课堂上分析过的问题,考试的时候还有不少学生会出错,原因大概与此有关。
5 学生對问题的探究不够充分。不少教师在课堂提出问题后,往往不能留足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也不充分发起学生讨论,为了节约时间完成教学任务,一两个学生回答不上来,就把答案和盘托出。迫于高考的压力,不少学校实行封闭式的教学管理,图书室、计算机房不對学生开放,学生难以自主去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几乎由教师全权代理。长期发展下去,问题流于形式,而且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被挫伤,学生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难以得到培养。
应對策略
导致以上失误的根本原因是这些历史教师或学校没有理解新课程改革的精髓是“以生为本”,仍然延续着传统教育中“以师为本”的做法。如何避免这些失误,使“问题教学法”在历史教学中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呢?
1 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鼓励学生质疑。山东实验中学的钟红军老师说,不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就直接进入课堂学习,这是對学生不负责任的行为。如果不让学生事先對基础知识进行自主梳理,或對要探究的问题进行资料的搜集与准备,如何在课堂中對重难点问题进行充分的探究呢?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案引导学生预习,并且在导学案的设置上专辟一个栏目让学生提出问题。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学生在预习之后提出问题,不仅培养了质疑的精神,也让教师了解了学生的思维动态,它是教师进行课堂问题预设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提出问题不是教师的专利,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课前提问,如此学生的质疑才不会流于形式。
2 充分了解学情,提高设问的针對性和有效性。教师在對课堂教学进行问题设计时,一定要充分备课、了解学情。只有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储备,才能使问题的设计合理而准确。比如,在分析三民主义的局限性时,通过导学案了解到学生的认知困难后,笔者提出一组切口较小的问题:①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驱除鞑虏中“鞑虏”指的是什么?②“平均地权”就是平均分配土地给农民吗?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分析出三民主义的局限性就轻松多了。只有充分研究了学生所学的内容,才能依据课标、单元主题、重难点来设计问题。如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教学中,“两次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形成和发展的”比“两次工业革命有何异同”更符合新课程的教学要求。只有认真研读了课本,才能确定所设问题的类型,是直接没问还是需要补充材料进行设问。比如,在学习“邓小平理论”时,课文内容大都是抽象的理论,特别是“南方谈话”,必修一、二可以联系的知识不多,这就需要补充相关的背景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而在选修模块学习“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时,教师无需补充太多资料,直接设问即可,因为让学生结合课本内容并联系必修模块相关的知识就可以解决问题了。总之,只有充分了解学情,教师设计的问题才具有针對性和有效性。
3 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品质。苏格拉底曾说过:“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但经常设计封闭性的问题,只能培养学生的应试能力,只有经常设计开放性的问题,才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创造性和想象力。在评价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时,可以设计开放性问题,比如,针對“经济全球化”的评价可以这样设问:“有人支持世界经济全球化,有人反對,你如何看待这一趋势?”或者多引导学生运用多元史观评价同一历史事件,如“运用革命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分析鸦片战争對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等。
4 少预设一些问题,为学生生成新的问题留有余地。美国当代教育家小威廉姆E.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中提出,现代教学就像一台机器、机器的运行是无法容忍一点点差错的,然而,它的稳定性同时预示了它失去了生命力。而后现代教学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大机器,而是一个充满偶然性和创造性的开放的生态世界……它们是一个自组织的过程,教师的任务就是激发学生高级能力的自组织。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学生的提问和挑战,这样才能激起互动过程中的自组织。因此,教师单向预设太多的问题,学生就缺乏了自组织的机会和能力。当然,课堂上要求学生敢于质疑和挑战教师、同学或课本内容是件不容易的事。首先,教师设计的问题不要太多,还要具有思想的张力,才能为课堂上学生生成新的问题留有余地。其次,教师要创造民主、宽松的学习氛围,耐心、认真對待学生的不同观点和意见,将学生的质疑及时变成新的课程资源灵活处理。要做到这一切,需要教师积累丰富的教学机智和学识底蕴。
5 创设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环境。问题提出后,如何解决?第一,为了避免问题流于形式,要坚持“先生后师”的原则,充分依靠学生的力量。第二,要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尊重学生的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发表个性化的观点。第三,要留足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独立、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第四,要建立学习小组,为合作探究问题提供途径。第五,建议学校适当开放图书室和计算机房,可以让学生自主查阅和整理资料。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访问等。当然,中学生的世界观和人生观还处在形成阶段,仍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在学生交流或汇报探究成果时,教师应對学生的思维方法进行适当点拨和引导。为了调动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制约教师的过多干预,师生还要共同构建教与学双方的评估机制。
胡适曾说过,要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只消考察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看他们怎样對待孩子。人类社会正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迫切需要创新人才。因此,在我们的教学中,只有摆脱“以知识为本”、“以教师为本”,才能培养出时代所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