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总有人,比你更努力

来源 :知识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9889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或许,没有谁的抵达是从天而降,每个优秀的人,无非是在一路上更加努力地埋头前行。
  1
  大二暑假,我在天津一家都市报实习。不必坐班,有任务就提着手机、相机出门。一般上午采访,下午成稿,三点前发给记者老师。
  一个月的短期实习,不知道有多少天是在一边吃饭,一边听采访录音。我去过社区、学校,去过交警队、武警队,也去过检察院或是街头巷尾。那段日子很充实,见不同的人,参与不同的故事,在深夜站在陌生的街头打车,然后回到一个人的住处。偶尔隐隐的孤独感,也很快被自我感动和自我满足打消。
  有几篇稿子见报,记者老师对我的评价也尚可,使我觉得在象牙塔里视若神奇的“新闻”,也就是那么回事嘛,去采访,提起笔,动动脑,便写出来了。
  直到遇见S,才知道那份自满有多么可笑。
  大三时,偶然在微信上结识了已经毕业的学姐S。她曾在北京读书,毕业后直接工作,进入了一家始终都在创造极其漂亮报道的媒体。
  一次闲聊中,S提及自己的实践经历,我才知道,她从大二伊始便开始实习了。那些我眼中遥不可及的媒体被她云淡风轻地提起,我才有些恍然:原来那些看上去熠熠闪光的冠冕背后,都是旁人看不到的努力。
  S的学校算不上如雷贯耳,但她还是在那个舞台上让自己强大了起来。“说走就走”的采访经历了无数次,深夜电灯改稿也是家常便饭,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阅读,在每家媒体实习时间都超过三个月,确保最大限度地学习……用整个大学时光做了一件事:让自己优秀。
  这个时代,纸媒唱衰的声音不绝于耳,但事实上,人们对优秀文稿的需求却日益增长。媒体的竞争依旧激烈,优秀的写作者们正挤破脑袋走进那些更能实现新闻理想的平台。而S,便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天分,以及格外丰富的实践经验,PK掉了众多名校生和研究生,最终站在了自己喜欢的地方。
  没错,结识她,对我最大的“刺激”便是:比你优秀的人正在努力。
  如今,S依然奔波在采访和写稿的路上,出差去西北、去江南,把足迹刻在祖国各地,然后写出让人爱不释手的文字。
  渐渐地,我也在自己的轨道上成长着,接触了更宽领域的新闻,看过了很多深度报道和优秀特稿,才觉得曾认为倚马可待的所谓“新闻稿”,在它们面前竟是灰头土脸、一文不值。自我满足是最大的禁锢,会让人顾不得朝更远处看。而那里,比你更优秀的人,在更努力地奔跑着。
  2
  依旧是那个暑假,临近大学开学时,母校已经开始上课了。同行的还有我们曾经的学习委员,也是当年学校文科高考的第一名。
  在和语文老师叙旧时,同办公室的一位班主任老师听闻“优秀毕业生”回来了,便欣然邀请我们到他的班上和学弟学妹们交流一下。当然,“优秀”这样的标签贴在学习委员身上更合适,我只是稀里糊涂地被一同拉进了教室。
  学弟学妹们很兴奋,在他们班主任做过简单的介绍后,开始纷纷举手提问。从“该怎么整理数学的错题”到“如何应对考试突然的变故”,从“假期时间安排”到“化解日常的紧张和焦虑”,各种问题铺天盖地而来,让我不得不郑重其事地回忆起自己的高中生涯。但我发现回答给他们的,大多只能提供“反面教材”。
  我的错题整理大多是为了应付老师的检查,我在考试中甚至还能心安理得地画幅漫画,我在假期很少认真完成作业,我在高中基本不知道什么叫作紧张……唯一可以正面提供给他们的借鉴便是:有一个好心态,然后早点睡觉,提高效率。而曾经因为爱玩被班主任“家访”、因为课上看课外书站了一节课的“光荣历史”,便被我自动隐藏了起来。
  学习委员给出的回答,大多比我“正面”得多。从前,我只知道她每天喜欢独来独往,不声不响地坐在座位上,似乎很轻易地就能拿下很优异的成绩。直到她站在我身边,亲口给高三学弟学妹们讲起自己曾经的努力,我才更加确信,所有看似轻而易举的成绩,背后总有着不为人知的努力。
  她说,高三那年,自己的地理成绩略差,于是把地图册描摹了一遍又一遍,以至于到高考时,只要中国地图或者世界地图的任何一个部分出现在她面前,她都可以准确说出地理位置、区位条件等;她的数学成绩始终在班里数一数二,她说,那是因为她付出了比别人更多的时间,错题被分门别类地整理在错题集上,每隔一段时间就重新做一遍,然后进行总结和反思;课间休息的时间、买饭排队的时间、跑操集合的时间,则统统被她用来背单词,那时的基础不仅让她在高考中成为一中的英语状元,更让她在大学轻松考过了四六级英语……
  我不知道自己当时是怎样的表情,但在心里,说目瞪口呆也不为过。因为在高中时代,我们只是习惯了她的优秀,却很少看到她为之付出的辛苦。
  3
  年少时,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对“努力”二字不屑一顾,似乎被它们黏上,就代表了天分不够、聪颖不够,只能靠努力来超越他人。事实上,无论是S,还是学习委员,她们都有让人称道的天资和悟性,却依然在自己选定的路上力学笃行,然后抵达自己向往的远方,成为自己希望中的模样。
  成长的一路上,我遇到许许多多优秀的人,有的不分昼夜地扎根在实验室里,本科期间便发表了十分优质的论文;有的坚持着自己最初的爱好,拿着优秀的专业课成绩,还能凭借一技之长碾压众人;有的偏爱纵情山水,为很多走过的城市写下一篇文章,用一本作品集作为自己年轻的注脚……
  或许,没有谁的抵达是从天而降,每个优秀的人无非是在一路上更加努力地埋头前行。“似乎总有人,比你更努力”,是我曾经对自己说过的一句话。没有颓废的色彩,也不是所谓的鸡汤,只是告诉自己,什么是动力,什么是方向,什么才能让飘在天上的情怀落地,什么才能打造更优秀的自己。
  不管怎么样,努力的人,终不会被亏待。
  (作者系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4级学生)
其他文献
那个叫“月色如雪”的微信好友终于愤怒了,她撕开了一贯温柔可人的一面,露出狰狞:“你就是一个傻冒!一毛不拔、不识好歹……”本来,我很少和“月色如雪”交流,但她很热情主动,每逢节假日都不忘送上一句热情的祝福,嘘寒问暖:天凉了,添衣服;下雨了,别忘记带伞。  聊着聊着,她就开始向我推销商品,我明确告诉她,我不需要这个。她仍不厌其烦地给我发产品广告、投资信息等。有一天,她又告诉我,如果我现在加入她们的直销
斗胆一个人跑去威尔士的Host Family(寄宿家庭)住了两天。在提交申请的时候,我心里一直很忐忑,不知道会被分配到怎样的英国人家。没想到,来车站接我的主人公凯里,是一位优雅、亲切又年轻的女士,这让我对接下来的两天充满了期待。  威尔士与英格兰紧紧相连,但在车上,凯里一直对我说,只要进了威尔士的地界,你会看到路上的标语指示全都变成了与英语几乎毫不相干的威尔士语。她的家人也不例外,都带着浓重的威尔
如果不是星球大战系列电影,恐怕永远没人会知道Matmata(马特马他)。  马特马他是北非突尼斯东南部的一个小城,位于由黄土、砾石构成的崎岖山区中。这里既没有苍郁的树林,又不见青葱的草地,特有的壮观山丘、峡谷、谷底呈现出一种太空般幽静神秘的美。小镇独具特色的穴居建筑更让它显得超凡脱俗。因此,这里成了《星球大战》重要的取景地,最终被设定为外星人拉尔斯家族的家,成了“天行者”卢克的故乡。  我们的车追
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市中心,有两幢由紫色主体和透明玻璃幕墙构建的四层建筑,建筑之间由空中走廊连接,走廊底下是一个郁郁葱葱的露天花园。这两幢楼房,在高楼林立的都市里,显得非常普通。但这却是传说中“神一样”的留学天堂——美国纽约大学阿布扎比分校。  仅从学校的外观来看,并没有“神一样”的痕迹。但这所学校为录取学生提供了180万元人民币奖学金和免费机票的消息,却被传得沸沸扬扬,透出一股牛气冲天的“土豪范
益达是1984年箭牌公司在美国推出的第一款无糖口香糖,并在短短五年之内跃居成为全球无糖口香糖第一品牌,这其中一定有什么秘诀。除了为国内消费者带来了全新消费体验之外,益达更是在不断地创新。在益达看来,口香糖不仅要使人口气清新,还要让人养成保持口腔清洁的健康习惯。  熟悉益达广告语的朋友应该知道,在广告语选择方面,益达一直选用“关心牙齿,更关心你”的广告语,从情感上贴近消费者;在主题选择方面,益达一贯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为越来越多有想法的年轻人提供了机会。“网红”,对于部分人来说已经成了一个职业,他们往往只需在网上发出一张照片,加上一些软植入就可以獲得相当可观的收入。而作为服饰穿搭方面的网红,便需要有姣好的身材和独特个性的衣品,或是一种充满创意的宣传方式。  近日,在Instagram上有一位网红火了起来,她就是来自美国洛杉矶的利尔米。根据资料显示,利尔米是巴西和西班牙的混血
在从前酿酒的暗房里收集好复古胶片,折叠反光黑漆三脚架,关掉清酒漾苦涩的音响,拉紧被创伤浸洗过还余波荡漾的窗帘,捂好一个女孩刚留下的几公升新鲜眼泪,记录她心碎战争里最普通不过的一次余震,描摹她全纪实坍塌的脸孔,最后以陌生人的身份,无声地送给她这个房间的月亮,痛苦时回来借光芒。    他是徐圣渊,每天都在重复着上述“少女悲伤计划集”工作程序的台湾摄影师,6年间无偿把相机的持续光借给了500位哭泣女孩。
俗话说“胖从口入”,减肥的第一步就是要抵抗得住美食的诱惑。為此,很多人都使用应用程序记录自己每天吃的食物,以便追踪每日卡路里的摄入。  日本某電信公司,近期发明了一种手表式可穿戴设备,可以省去手动输入食物名称或拍照的步骤。这款设备使用“饮食内容识别技术”,通过分析使用者手臂的动作,来判断使用者是在吃寿司,还是吃牛肉面。它还会根据每次手臂运动出现的频率,估计使用者的饮食热量,达到控制卡路里摄入的目的
在高纬度海洋里,有两种哺乳动物堪称北极圈内之“最”:一种是鲸,另一种就是海象。海象身长4米至5米,平均体重1吨,最重的雄海象可达4吨。它们趴在冰上的时候,远远望去,就像一辆辆整装待发的坦克。  海象终生生活在北极圈内,有北半球“土著居民”之称。生活在冰雪世界里的这些庞然大物,是如何在厚而光滑的冰面上行走、捕食的呢?  这个问题曾一度困扰着动物学家们。当动物学家来到北极,走近海象这一庞大种群时,眼前
静山位于山东寿光市的孙家集与马家庄之间,虽说它是山,但它更像是一块大石头。静山以“小”闻名遐迩,引来不少游客前往参观。有些游客戏称,这是他们爬过最轻松的山了,“前一秒上山,后一秒下山,如果腿长一步就能跨过。”目前,静山所在的村庄已经开始对这座“山”进行讨论,他们准备将其打造成一个旅游景点。  你还别说,作为旅游景点,静山别有一番风味。静山的周边是农田,所以一年四季的景致都各不一样。春天的静山静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