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视角下的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路径探究

来源 :科技资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li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川东竹琴为代表的三峡库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三峡地区在历史上长期发展,最终留下来的能体现三峡库区地域文化鲜明特点的文化瑰宝。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川东竹琴现在正面临着传承断裂的重大危机,亟需进行抢救性保护。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是综合文化、创意、科技、资本、制造等要素的一种新业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经济转化应当形成文化品牌效应,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走上“以文养文,以文兴文”的良性发展道路。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川东竹琴 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7(b)-0000-00
  1 导论
  1.1研究背景
  以川东竹琴为代表的三峡库区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三峡地区在历史上长期发展,最终留下来的能体现三峡库区地域文化鲜明特点的文化瑰宝。非遗文化作为一种活态文化,深刻地受到人类社会结构和环境改变的影响。三峡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库区人民曾经拥有的共同生活习俗的社会环境和原有的文化生态,很大程度上动摇了非遗文化生存发展的基础,如果再不及时对三峡库区的非遗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抢救与保护,则这部分地域文化瑰宝必将走向消亡。
  国内对川东竹琴的研究中,部分学者对川东竹琴的历史渊源和制作工艺进行了考证,但并没有就川东竹琴的传承发展提出具体的意见。总体而言,国内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概念上,或者部分上升到如何抢救与保护上,而关于其文化经济产业价值的开发和利用的文章为数很少,各地对于开发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还不够重视。
  1.2 文化产业
  1.2.1 文化产业概念
  文化产业一词蜕变于文化工业,最早是法兰克福学派在上世纪40年代提出的。法兰克福学派认为“文化工业”就是将工业的大量标准化生产流程渗透进文化生产当中,将其赋予了批判和否定的意义。
  如今,文化已成为现代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发展主题项目。1997年,英国的文化传媒体育部门建立“创业产业项目”,藉此概念超越文化工业带有的批判性与仅对高雅文化的拥戴。现在通常所定义的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为其提供相关服务,以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产业群。
  1.2.2 文化产业特征
  (1)产品的精神性。
  文化产业的特征首先表现在其产品的精神性,是人类的精神构成了产品的基本内核。尽管文化产业也有一定的物质形态,但物质形式只是一定精神文化内容的载体,精神的内容才是文化产品的本质。因此精神内容的生产始终是文化产业的核心内容和价值源头。
  (2)消费的娱乐性。
  在消费的形式上,文化产业提供的价值主要是娱乐功能,这也是人们消费文化产品的主要和直接原因。对一般大众的文化消费而言,娱乐价值是文化产品价值的基础,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文化产品的其他价值都是以娱乐价值为基础并通过娱乐价值起作用的。
  (3)产业的依附性。
  产业的依附性,是指相对于其他产业而言,文化产业对物质生产力水平和政策、制度环境有更大的依赖性和附属性。首先,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社会的经济发展水平,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只有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其次,文化产业的发展高度依赖于政策制度环境,这是因为文化产业的精神性和意识形态功能,其发展不可避免地要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普遍意识形态状况及政治环境发生直接的联系。
  2 非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我国当代文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非遗文化的产业发展是以非遗文化为核心和基础,而这种将文化限定在非遗文化范围内的产业发展研究是必要的,也具有可行性。
  2.1 非遗文化的产业发展是时代的选择
  工业化和现代化在促生文化产业的同时也造成了非遗文化的破坏。如果只是单纯地被动保护,一方面很难阻挡非遗文化在强势文化冲击下的式微势头;另一方面,投入大,产出少,为数众多的非遗文化保护全靠政府投入将难以为继。因此,那些经济潜在价值较好,市场化可能性较高的一些非遗文化项目,应当自我图强,走自我发展的产业化道路。我国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直强调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步伐,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使文化产业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所以非遗文化的参与发展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选择。
  2.2 非遗文化的产业发展是保持非遗文化活力的有效途径
  非遗文化要健康而有力的发展,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持,而面对数量众多的非遗文化,政府的投入显得杯水车薪,而又常常顾此失彼。而非遗文化的产业发展道路给非遗文化提供了市场和资金,形成了规模经济效应,产生了巨大的利润,为非遗文化自身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应有的润滑作用。不可否认,就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而言,现代产业化运作不见得是最好的选择,但产业化一定是保持非遗文化活力的一个有效的重要途径。
  2.3 非遗文化的产业发展能更有效地传播民族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产业化运作与事业运作相比,文化传播的优势十分明显。产业运作容易突破事业运作的时空限制,传播地域更广,速度更快。通过产业运作,文化产品或者当场为消费者消费,或者依附在物质载体上,通过各种商业渠道,迅速流转到消费者手中,其文化传播扩散效应十分明显。
  2.4 非遗文化的产业发展能更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收入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生活质量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对文化消费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追求品味、时尚的新消费群体越来越需要高质量的文化消费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产业化可以集精湛的传统艺术与现代科技之长,提供符合时代潮流的文化产品。   3 川东竹琴的文化价值
  3.1 历史价值
  川东竹琴是三峡地区在历史上长期发展,最终留下来的能体现三峡库区地域文化鲜明特点的文化瑰宝,独具韵味。川东竹琴的唱词多取材于历史与生活,记录着三峡库区历史变迁,是三峡人民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具有保存历史记忆、传承历史智慧等积极功能。
  3.2 艺术价值
  川东竹琴的艺术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其表演艺术方面。川东竹琴表演时讲究“一打二讲三唱”,强调气息是演唱的原动力,强调表演时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气场。川东竹琴也凭借自身独特的艺术价值而享有“气绝大观”“四川奇葩”等美誉,备受业类人士的推崇。
  3.3 人文价值
  川东竹琴是承载了三峡文化传衍地区的历史、自然环境、家庭结构、言语模式、社区结构、政治经济体制、宗教及艺术的具体文化事项。依据人类学的观点,文化的功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具有丰富的层次性,它在个人、社区、族群、国家、全人类各个层次上都发挥着功能。这些功能虽有重叠,却各不相同,各层次间既具关联性,又具有阶梯差异性。因此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看,川东竹琴具有维护族群认同、丰富文化多样性等功能,极具人文价值。
  4 川东竹琴发展面临的困境
  4.1 生存空间变小
  市场经济的生存环境要求制定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运作机制,以川东竹琴为代表的传统戏曲在短时间内无法适应而逐渐走向没落。同时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消闲方式逐渐发生改变,消解了原本可以被川东竹琴等传统曲艺占领的市场及原有观众群,使其失去了其生存之根和立足之本。此外,随着生态环境破的坏,川东竹琴制作所需的竹子近乎绝迹。原料的缺失也导致川东竹琴自己的生存空间变小,在建国后的一段时间迅速没落,几近消亡。
  4.2 人才匮乏
  川东竹琴传承至今,是历代川东竹琴艺人不断继承、创新和发展的结果。川东竹琴要得到传承和发展,人才是关键。但是,目前川东竹琴的人才情况却不容乐观,人才匮乏是川东竹琴面临的一大窘境。另外,川东竹琴表演艺术在具有极大艺术价值的同时同样有着较大的学习难度,川东竹琴多变的指法和丰富的唱腔都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且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以川东竹琴为代表传统表演艺术的市场需求量小,经济效益低,致使更多的年轻人甚至部分传统艺人纷纷投身于新型舞台表演之中,有志于投身川东竹琴传统艺术表演的人越来越少,继承人选基数小。
  4.3 不完善的表演体系
  缺失完善的配乐体系和舞台表演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川东竹琴的舞台表现力,制约了川东竹琴的发展。
  川东竹琴发展至今,依旧没能形成一个完整、约定俗成的表演体系,表演带有较浓色彩的自发性与草根性。川东竹琴与京剧相比,艺术价值不亚于京剧的川东竹琴并没有规定的伴奏乐器,而京剧却早已形成以京胡、京二胡、月琴为主的伴奏乐器体系。另外,传统的川东竹琴多在茶楼等群众集中的地方表演,一般不在大型正规剧场演出。如今川东竹琴传统表演场所逐渐流失,以致川东竹琴在建国后的较长时间里都缺少专业演出。即便有川东竹琴的演出,也多带有自发性和草根性,舞台表演体系并没统一。
  5 川东竹琴的文化产业化发展路径探究
  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和创意产业融合发展的结果,是综合文化、创意、科技、资本、制造等要素的一种新业态。要实现川东竹琴表演艺术的文化产业化,就应当形成以政府为推力、以创造力为核心、以文化为元素、以创意为驱动、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载体、以品牌为抓手的融合性产业链,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5.1 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
  文化行政管理是政府文化行政系统对社会文化事务的组织与管理,包括政府自身文化行政系统的管理和文化行政组织对文化产业行使职能管理两个方面。政府对文化产业管理是文化产业健康发展和资源合理配置的内在要求,是国家意识形态完整独立的需要,是促进文化体制改革的需要。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想要合理进行产业化转化,就应当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在万州的“全区体制”下,川东竹琴近年来发展势头良好,其中《赞三峡》等表演参展获广泛好评,并参与万州区城市形象的宣传录制。
  5.2 制作文化产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忽视对技能、技艺中所蕴含着的民族文化价值、思维方式与文化意识等信息的传承,而文化产品将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川东竹琴形制单一简单,缺乏美感,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川东竹琴的发展可将普通的川东竹琴表演艺术品改造成一种文化产品,进行川东竹琴产品的销售使川东竹琴走出川渝,扩大知名度和影响力。
  潘光正等竹琴传人探索发现PC塑料管制作出的竹琴音色稳定洪亮,穿透力强,成本相对低廉,根据不同材质的PC管可以制作出高音、中音和低音竹琴,解决了川东竹琴原料寻找困难的难题,使川东竹琴能实现大批量制作,为竹琴的市场化销售和运营创造了条件。同时,川东竹琴的主体部分为琴筒,琴筒为空心圆柱体,同笛、箫一样属于管制乐器。川东竹琴相比于笛和箫,其拥有更长、更粗的琴身,可再创造和美化的空间大。而且经试验,相较于笛、箫这类吹奏乐器,作为弹击乐器的川东竹琴即使对琴身进行一定的雕花和镂空,对音色也少有影响。因而川东竹琴进行形制美观,进行文化创意产业生产极具可行性。
  5.3 开拓演出市场
  随着科技发展,投入单位劳动力的物质产出己然得到很大的提升。通过复制技术,表演团队仅仅一次的演出,就能够大批量制作成音像制品,甚至制成电子格式在互联网上大范围传播。不少有天赋的川东竹琴艺人放弃川东竹琴表演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川东竹琴如今不景气,市场化程度低,经济收益小才选择的放弃。川东竹琴配乐体系的不成熟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川东竹琴的发展。川东竹琴艺人们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发现,弹拨乐器是最适合与川东竹琴进行合奏的,其中以琵琶、大阮、中阮、月琴为主体进行配乐,效果最好。完善川东竹琴的表演体系有利于川东竹琴表演艺术的市场化运营与推广。如果能加强川东竹琴表演的市场化程度,解决川东竹琴表演艺术者的收益问题,就更容易吸引更多有天赋的表演艺术家加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5.4 塑造文化品牌
  精神经济时代,文化产品内涵与普通物质产品有着本质的不同,品牌成为产品的核心要素之一。精神产品的价值主要取决于产品中的精神内容,以及消费者对精神消费过程中的心理体验。对于文化产品,品牌是一种文化的再现和体验过程。品牌效益对于表演艺术团体更是尤为重要,具有品牌效应的表演艺术作品从一开始就成功了一大半。川东竹琴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营造自己的品牌,确定自身的品牌定位,并通过品牌要素的整合导入品牌形象,发挥品牌效应做行之有效的营销。资本是市场经济最活跃的因素,是文化与市场对接的关键。因此川东竹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转化就应当学会在资本市场游泳,在产业市场淘金。
  6 结语
  三峡库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承载了三峡文化传衍地区的历史、自然环境、家庭结构、言语模式、社区结构、政治经济体制、宗教及艺术的具体文化事项,具有维护族群认同、丰富文化多样性等功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能忽视对技能、技艺中所蕴含着的民族文化价值、思维方式与文化意识等信息的传承,但不意味着只能一味守旧。三峡库区非遗的文化产业化“活性发展”发展路径应形成以政府为推力、以创造力为核心、以文化为元素、以创意为驱动、以科技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载体、以品牌为抓手的融合性产业链发展路径,以期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 李向民,王晨,成乔明著.文化产业管理概论[M].山西:书海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2] 刘魁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N].人民政协报,2012-10-08.
  [3] 海日.浅谈川东竹琴表演艺术的传承[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172-173.
  [4] 刘志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人类学透视[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
  39(5):36-42.
  [5] 王文章,陈飞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发展战略[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7(2):81-89.
  [6] 李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运作的可能性[J].贵州民族研究,2008(2):68-73.
  [9] 董素云.三峡库区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初探[J].四川戏剧,2010(3):58-61.
  [10]王元.文化产业视角下民族文化遗产的活化保护与发展——基于海南黎族地区的探讨[J].文化产业,2013(6):11-15.
  [11]耿劲同.文化产业融资:从文化企业到文化产业供应链[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3(2):64-69.
  [12] 王艺霖.我国民族声乐的继承与发展初探——以四川清音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2007.
  [13] 李琦靓.从文化产业的视角看中国表演艺术产业化的困境与出路[D].厦门大学,2014.
  [14] 张克宪,吴卡亚主编.四川竹琴(重庆)曲谱选[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12.
  [15] 王文章主编.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13.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创新,高校图书馆整体的服务模式和读者借阅途径也随之发生了转变,这对高校图书馆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结合智慧图书馆的概念和特征,以集宁师范学院为例,就构建智慧图书馆,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浅谈几点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智慧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 ?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b)-0000-0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地快速发展,各高校学生人数迅速增加。为了加强和充实辅导员队伍,全国很多高校出台政策,鼓励专业教师担任辅导员工作。学风建设是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辅导员在学风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详细阐述利用自身专业教师优势,着力打造学风建设:专业教师在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稳定专业思想,对学生专业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和指导以及促进就业等方面特色做法与措施,并就如何进一步发挥专业教
期刊
摘 要:针对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区域条件和教学资源配置,探索协同育人、专本衔接的人才培养机制,结合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和广东金融学院实际,探索创新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高素质”的“知识+技能”的高级金融信息技术人才的专本协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关键词:协同育人 专本衔接 应用型本科 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
期刊
摘 要:该文根据小型无人机的结构特点,对其地面滑跑控制结构和控制律设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前轮及方向舵纠偏控制方案和控制结构,分析了包括前起落架、路面状况、刹车系统、侧风等因素对纠偏控制效果的影响,依据起飞滑跑和着陆滑跑纠偏控制的特点,设计了地面滑跑试验验证方案。  关键词:无人机 滑跑 飞行控制 纠偏  在无人机的滑跑纠偏控制中一般对大型无人机有较深入的研究,但对小型无人机因其起降方式多样,有的采
期刊
摘 要:2006年国务院发布了《全民科学素质行动纲要》,在2002年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即在“四科”的基础上又加上了一个能力,即应用“四科”来“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由此,可以初步了解中国政府对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非常重视。本文试图通过阐述当前我国公众的科学素养的现状,由此提出可以尝试应用STEM教育的方法,来更好地提高公众科学素养。  关键词:科学素养 培养途径 STEM教育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针对传统摄影成本高、效率低下、拍摄质量不高、局限于平面化等问题,给出了3D自动成像系统的实现方案。以串口通信技术和图像合成技术为主要研究手段,突破传统摄影弊端,从此让产品摄影简单化、全景化。他们只需配备一台电脑和单反相机,系统通过3D自动成像软件控制单反相机及智能旋转平台对产品进行多角度拍摄,便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可合成出html5格式的产品360度展示动画,而做出来的360度展示动画可以上传
期刊
摘要:为了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降低易受伤害道路使用者的损伤风险,对中国长沙和德国汉诺威城区2001-2006年的自行车道路交通事故进行了对比研究。按照特定的采样标准从长沙IVAC数据库和汉诺威GIDAS数据库中分别获得1013起和1806起自行车事故样板,以真实的事故数据为基础对两个地区骑车者年龄和性别、车辆类型、事故时间、事故形态、损伤部位和损伤严重度等事故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比较,其中运用圆
期刊
摘要:国家电网公司是以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的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能源安全的特大型国有企业。为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号召,充分发挥大型能源管理央企引领示范效应,国家电网公司在系统内部成立了节能服务体系以促進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引领大型国有企业开展系统化的节能增效工作。本文结合国网安徽电力节能服务有限公司和安徽省电力节能服务体系建设和运营情况对国家电网公司节能服务体系开展节能服务这一新兴
期刊
摘 要:制氢尾气不能回收利用,造成环境污染、能源浪费。该文通过对焦炉煤气变压吸附制氢技术的原理解释,解决济钢冷轧厂的制氢尾气的回收改造问题。此项技术虽然有投资小,产量大,技术安全等优点,但由于长期以来,原设计方案将制氢尾气大量散到空气中,造成大面积环境污染。该文针对制氢尾气的组成成分,对旧尾气管路进行改造,将制氢尾气引到酸再生机组,变废为宝,这样既可消除煤气制氢尾气放散存在的安全隐患,减少焦转混合
期刊
摘要:配网供电系统是整个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系统、用户之间的桥梁和纽带,配网供电系统运行安全可靠性,对电网系统至关重要。实践中,为了能够有效提高配网运行过程中的质量、效率以及安全可靠性,通常会在系统中配置非常多的继电保护设备,利用继电保护设备可以及时向管理人员发出报警信息,并且将配网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故障问题排除掉,从而实现配网供电系统稳定运行,对于避免各类电力事故发生,具有非常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