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还记得,那个飘着淡淡花香的清晨,我终于踏上了自己向往已久的讲台。手中是满满的三页教案,为了上好这初为人师的第一堂课,我熬了一个通宵。新课怎么导入,新知怎样传授,课后怎样总结……课堂上该说的每一句话我都按部就班,做了详尽细密的考虑,并一丝不苟地记录在案。开始上课了,一切如我想象的一样,有条不紊,顺理成章,整堂课真是丝丝入扣,滴水不漏啊!
初尝“成功”,我更醉心于自己精心编织的教案,醉心于以教案为蓝本演绎一个个完美的课堂。在我看来,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啊!但是,两个学生不经意间的谈话,却将我的自我陶醉、自我满足彻底粉碎了,听——“我觉得上李老师的课好累,要一步步紧紧跟着她才行”“是啊,不管什么问题都要以她的答案为标准,我们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去猜”我无法形容当时的心情,我彷徨了,我迷惘了,这是怎么了?
但困惑中的我又是幸运的,因为就在这时,国家新课程改革实验启动了,我所在的辽宁省开原市新华路小学步履坚实地迈上了课改之路,这对我来说就如同在茫茫的沙漠找到了希望的绿洲。它如一许闪烁的亮点,让我心中的阴云消散殆尽,困惑已久的心灵豁然开朗。解读新课程理念,我不禁感到汗颜:原来,我精心设计的教案却如同那美丽而又冷漠的蚕茧,束缚了学生天真烂漫的童心;原来,我精心营设的课堂却如同那坚韧而又残酷的枷锁,禁锢了学生的灵性与悟性;原来,我一直都在扮演着那高高在上的课堂权威,操纵、驾驭着学生;原来,我的学生一直是在亦步亦趋地配合着我的牵引,赶往我理想中的目的地。
如今,我深深地体会到:在传统教育中,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只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孜孜不倦的教学态度,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就可以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教师。但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因此,教师应自觉积极地完成角色的转变,从以往高高在上的“主控者”的位置走下来,做好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现在的课堂上,我更注重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愉悦享受着“知识的阳光、雨露”;营造氛围,使学生忘情徜徉于知识的海洋;给足时间,使每个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习;适当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探究中互相启发,互动学习;根据学情加以引导,使学生有目的、有层次、有实效地学习……看,我的课堂上,再没有被动的回应、落套的表达,学生充分享受着心灵自由,读得用心,想得开阔,说得畅快,问得自在,议得尽兴,各种观点驰骋交汇,一次又一次撞击出灿烂的火花。
教师传统思想的刷新、学生自主意识的回归,使我的课堂涌动着无限的活力。但我并没有就此自我陶醉,固步自封。我深深地意识到,以往的课堂上,我是那么在乎自己的成就感、满足感,而忽视学生的情感需要。“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我们的课堂更离不开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亲情氛围下的人文交往。如梦初醒的我,知道了应将爱的阳光洒向每个学生,蹲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需要,并及时送上亲切的微笑、轻轻的抚慰、由衷的赞扬、善意的提醒……滋润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情感、智慧、身心有效发展。记得在一次公开课上,我对一位怯场的学生这样说:“我的孩子,你真了不起啊!老师和同学都为你感到骄傲,如果刚才你坐下了,不就失去了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吗?”从孩子闪着异样光彩的眼眸里,我知道,我已经成功地点燃他的自信之火,成功地扬起了他自信的风帆。当师生的情感在课堂上得以真正意义的融合,学习者就会以最佳心境投入到学习中,师生就能共同体验到曼妙丰盈的心路历程。于是,“可以上课了吗?”“你愿意来谈谈吗?这些富有人情魅力的语言常常在我的课堂上自然流淌,使学生和听者都如沐春风,被课堂上洋溢的人情之美所感动。
我成功了,看,我的课堂,智慧涌动;看,我的课堂,活力四射;看,我的课堂,激情飞扬。品尝收获喜悦的同时,我也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是学校扎实的教育科研,使我一步步向成功迈进。在学校如火如荼的课改实验中,作为新教师的我,以寻找适合自己的小专题为突破口,自觉地将科研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将科研与自身成长紧紧相连:经常性的专家坐堂会诊,给我的教学带来了源头活水;一次次评课活动告诉了我应怎样设计课堂教学;一篇篇观察日记、案例评析、课堂实录让我领悟出教学规律;一次次教改沙龙让我发现自我教学行为的成功与不足……正是数载如一日坚持“反思型”的研究实践,促成了我今天的成长。
总之,在新课改中,教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不断更新观念、自我提升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和新课程同行的日子里,我一路耕耘,一路放歌,从迷惘中探索前进的航标,从追求中品尝成功的喜悦。回首自己成長的历程,我觉得:是新课程使“步履蹒跚”的我迈出了坚实的脚步;是新课程陶冶了我的心灵,启迪了我的心智;是新课程让我的课堂飞扬着生命的激情,使我和学生一起自由飞翔、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辽宁省开原市新华路小学)
初尝“成功”,我更醉心于自己精心编织的教案,醉心于以教案为蓝本演绎一个个完美的课堂。在我看来,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一切都是那么美好啊!但是,两个学生不经意间的谈话,却将我的自我陶醉、自我满足彻底粉碎了,听——“我觉得上李老师的课好累,要一步步紧紧跟着她才行”“是啊,不管什么问题都要以她的答案为标准,我们只能一次又一次地去猜”我无法形容当时的心情,我彷徨了,我迷惘了,这是怎么了?
但困惑中的我又是幸运的,因为就在这时,国家新课程改革实验启动了,我所在的辽宁省开原市新华路小学步履坚实地迈上了课改之路,这对我来说就如同在茫茫的沙漠找到了希望的绿洲。它如一许闪烁的亮点,让我心中的阴云消散殆尽,困惑已久的心灵豁然开朗。解读新课程理念,我不禁感到汗颜:原来,我精心设计的教案却如同那美丽而又冷漠的蚕茧,束缚了学生天真烂漫的童心;原来,我精心营设的课堂却如同那坚韧而又残酷的枷锁,禁锢了学生的灵性与悟性;原来,我一直都在扮演着那高高在上的课堂权威,操纵、驾驭着学生;原来,我的学生一直是在亦步亦趋地配合着我的牵引,赶往我理想中的目的地。
如今,我深深地体会到:在传统教育中,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只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孜孜不倦的教学态度,有无私奉献的精神,就可以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教师。但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学习。因此,教师应自觉积极地完成角色的转变,从以往高高在上的“主控者”的位置走下来,做好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现在的课堂上,我更注重于: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愉悦享受着“知识的阳光、雨露”;营造氛围,使学生忘情徜徉于知识的海洋;给足时间,使每个学生扎扎实实地学习;适当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在探究中互相启发,互动学习;根据学情加以引导,使学生有目的、有层次、有实效地学习……看,我的课堂上,再没有被动的回应、落套的表达,学生充分享受着心灵自由,读得用心,想得开阔,说得畅快,问得自在,议得尽兴,各种观点驰骋交汇,一次又一次撞击出灿烂的火花。
教师传统思想的刷新、学生自主意识的回归,使我的课堂涌动着无限的活力。但我并没有就此自我陶醉,固步自封。我深深地意识到,以往的课堂上,我是那么在乎自己的成就感、满足感,而忽视学生的情感需要。“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我们的课堂更离不开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亲情氛围下的人文交往。如梦初醒的我,知道了应将爱的阳光洒向每个学生,蹲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需要,并及时送上亲切的微笑、轻轻的抚慰、由衷的赞扬、善意的提醒……滋润学生的心灵,促使学生情感、智慧、身心有效发展。记得在一次公开课上,我对一位怯场的学生这样说:“我的孩子,你真了不起啊!老师和同学都为你感到骄傲,如果刚才你坐下了,不就失去了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吗?”从孩子闪着异样光彩的眼眸里,我知道,我已经成功地点燃他的自信之火,成功地扬起了他自信的风帆。当师生的情感在课堂上得以真正意义的融合,学习者就会以最佳心境投入到学习中,师生就能共同体验到曼妙丰盈的心路历程。于是,“可以上课了吗?”“你愿意来谈谈吗?这些富有人情魅力的语言常常在我的课堂上自然流淌,使学生和听者都如沐春风,被课堂上洋溢的人情之美所感动。
我成功了,看,我的课堂,智慧涌动;看,我的课堂,活力四射;看,我的课堂,激情飞扬。品尝收获喜悦的同时,我也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是学校扎实的教育科研,使我一步步向成功迈进。在学校如火如荼的课改实验中,作为新教师的我,以寻找适合自己的小专题为突破口,自觉地将科研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将科研与自身成长紧紧相连:经常性的专家坐堂会诊,给我的教学带来了源头活水;一次次评课活动告诉了我应怎样设计课堂教学;一篇篇观察日记、案例评析、课堂实录让我领悟出教学规律;一次次教改沙龙让我发现自我教学行为的成功与不足……正是数载如一日坚持“反思型”的研究实践,促成了我今天的成长。
总之,在新课改中,教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不断更新观念、自我提升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在和新课程同行的日子里,我一路耕耘,一路放歌,从迷惘中探索前进的航标,从追求中品尝成功的喜悦。回首自己成長的历程,我觉得:是新课程使“步履蹒跚”的我迈出了坚实的脚步;是新课程陶冶了我的心灵,启迪了我的心智;是新课程让我的课堂飞扬着生命的激情,使我和学生一起自由飞翔、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辽宁省开原市新华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