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对人工杨树林下青贮玉米种植进行调查,归纳出一套适合通辽市人工杨树林下高产青贮玉米种植技术,包括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及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供参考。
关键词 人工杨树林;青贮玉米;栽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4-0240-01
人口的增长对赖以生存的土地需求严峻,对土地的利用形式越来越繁杂而多样化,随着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和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林下空地或者林间空地面积将逐年增加[1]。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的腹地,地处北纬42°15′~45°41′、东经119°15′~123°43′,总面积59 535 km2,南北长约418 km,东西宽约370 km。东北面与松嫩平原相连,南与辽河平原相接,西北则为大兴安岭,西南为冀北辽西山地。平原地貌以沿河带状冲积河漫滩、阶地,与沙沼地、沙坨地、坨沼间甸子地相伴出现,海拔120~400 m。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温热,降水集中;秋季凉爽;冬季干冷。大部分地区无霜期为90~150 d,年降雨量350~450 mm。为了改善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提倡人工造林,其中人工杨树林面积为6 200 km2,占总面积的10%以上。人工杨树林地资源比较丰富,合理利用部分林下空间地可获得一定面积可耕种土地。利用林下空地时应考虑树林作物结合与生产方式、与林地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与防止水土流失的关系,论述了合理开发利用林间地的重要性,探讨林间空地利用的科学规划、林间空地建设、选择作物、利用时间、种植方式等关键问题。过去由于较多的强调林耕地之间的矛盾,加之林下空地利用中一些关键的控制技术与作物种类及品种未能很好的解决,使林下草地或者空地未能很好的开发利用。林下合理种植饲草有利于扩大饲料饲草及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耕地复种指数,促进温光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有利于稳定增收饲料,扩大饲料来源,并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人工杨树林生长周期内无效益问题,提高了温光水土资源利用率和人工杨树林地的单位产出效益。目前全市林下种饲料才开始起步,饲料作物单产水平较低,种植效益参差不齐。随着饲草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的开发应用和不断完善,饲料作物的单产和效益将进一步提高。
1 播前准备
1.1 选地
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力中等的人工杨树林下种植,树林高度低于5 m,杨树行距2.5 m以上,便于机械操作。
1.2 基肥
翻旋前施农家肥30~45 t/hm2或者结合整地深施纯N 50~70 kg/hm2、P2O5 65~75 kg/hm2、K2O 70~80 kg/hm2。
1.3 翻耙
播种前根据树根的分布深度调整翻耙深度,避免树根受伤。树根分布30 cm以下土层的 耕翻深度为30 cm,突破犁底层,耕后耙平,要求土块细碎、地面平整。收割后整地的好处是提高土壤的通风,有益树根的呼吸之外土壤经过冻融交替,结构得到改善,有利于蓄水纳墒,同时减少春季对土壤的翻动次数,有利于土壤保墒。11月下旬土壤封冻时进行冬灌,灌水量1 200 m3/hm2。
2 播种
2.1 品种选择
选择生物产量高、饲用品质优良、根系竞争弱、耐阴、抗倒伏、抗病虫害的青贮玉米品种。树林高度5 m以下、树行距6 m、树株距1~2 m时可以选种金岭10、金岭14、金岭17、金岭27、金岭37、金岭71、中北410、瑞德1号、瑞德2号、华农1号、京科516、科多8等。
2.2 种子选择
种子质量要达到《玉米种子质量标准(GB4404.1)》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发芽率试验按《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 3543.4)》执行。种子包衣技术操作规程按《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标准(GB 15671)》执行。
2.3 播种
2.3.1 播期。适时播种是保证出苗质量和保苗的重要环节。当土层深度5~10 cm处温度稳定在8~10 ℃,土壤耕层田间持水量70%左右,适宜播种。一般此时为4月末至5月初,覆膜播种可以适当提前。
2.3.2 播种量。根据青贮玉米品种、树林高度、树林密度定种植密度,单株青贮玉米的密度应为4万~5万株/hm2,分蘖型品种密度应为3.5万~4.0万株/hm2。
2.3.3 播种及施种肥。树行间能机械播种的用玉米播种机条播,行距60 cm,株距30 cm。播种时施入种肥(复合肥)于种子下方或种子侧5~6 cm,施肥量350~400 kg/hm2 [2-3]。树行间不能机械操作的人工播种。播后镇压,镇压强度和时间以土壤质地和墒情而定。
3 田间管理
3.1 间苗与定苗
当玉米3~4片叶展开时,结合浅中耕间苗;5~6片叶展开时,结合深中耕定苗,如缺苗时,可就近或邻行留双苗。
3.2 苗期除草
不能用化学除草剂,必须人工或者机械除草。
3.3 追肥与中耕除草
玉米拔节至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525~600 kg/hm2,追肥后及时灌水,进行培土和除草。
3.4 灌溉
不适合喷灌,根据墒情按需灌水。全生育期灌水3~4次。玉米拔节后结合追肥浇拔节水;大喇叭口期浇孕穗水;花粒期若土壤田间持水量低于70%时,补灌1~2次[4-5]。每次灌水量750~900 m3/hm2。
4 病虫害防治
使用种子包衣剂来防治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用25%粉锈宁防治叶斑病。采取生物防治措施,或选用广谱、高效、低毒、无残留杀虫剂防治虫害。如每株上有粘虫时用氰戊菊酯类乳油对水喷雾防治,有玉米螟时释放赤眼蜂20万~25万头/hm2(分2次,间隔5~7 d),将螟虫消灭在孵化之前。若有条件在田间设置高压汞灯诱杀成虫。
5 收割
树林行距不适合机械收割时人工收割,树林行距能够机械操作的可以用机械收割。在蜡熟前期或乳熟后期收割。平坦地块,留茬高度15 cm左右;不平坦地块,留茬高15~20 cm。
6 参考文献
[1] 胡民强.我国南方林间草地的作用及其放牧利用技术[J].草业科学,2005(6):71-74.
[2] 丁敏.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求[J].中国农业信息,2012(19):70.
[3] 侯广福,侯国芳.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05-22(3).
[4] 李根林.青贮玉米高产栽培及青贮技术[J].河南农业,2009(16):50,54.
[5] 李仁崑.北京地区青贮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
关键词 人工杨树林;青贮玉米;栽植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4-0240-01
人口的增长对赖以生存的土地需求严峻,对土地的利用形式越来越繁杂而多样化,随着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和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林下空地或者林间空地面积将逐年增加[1]。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的腹地,地处北纬42°15′~45°41′、东经119°15′~123°43′,总面积59 535 km2,南北长约418 km,东西宽约370 km。东北面与松嫩平原相连,南与辽河平原相接,西北则为大兴安岭,西南为冀北辽西山地。平原地貌以沿河带状冲积河漫滩、阶地,与沙沼地、沙坨地、坨沼间甸子地相伴出现,海拔120~400 m。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短促温热,降水集中;秋季凉爽;冬季干冷。大部分地区无霜期为90~150 d,年降雨量350~450 mm。为了改善环境和提高经济效益提倡人工造林,其中人工杨树林面积为6 200 km2,占总面积的10%以上。人工杨树林地资源比较丰富,合理利用部分林下空间地可获得一定面积可耕种土地。利用林下空地时应考虑树林作物结合与生产方式、与林地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与防止水土流失的关系,论述了合理开发利用林间地的重要性,探讨林间空地利用的科学规划、林间空地建设、选择作物、利用时间、种植方式等关键问题。过去由于较多的强调林耕地之间的矛盾,加之林下空地利用中一些关键的控制技术与作物种类及品种未能很好的解决,使林下草地或者空地未能很好的开发利用。林下合理种植饲草有利于扩大饲料饲草及其他作物的种植面积,提高耕地复种指数,促进温光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有利于稳定增收饲料,扩大饲料来源,并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该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人工杨树林生长周期内无效益问题,提高了温光水土资源利用率和人工杨树林地的单位产出效益。目前全市林下种饲料才开始起步,饲料作物单产水平较低,种植效益参差不齐。随着饲草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的开发应用和不断完善,饲料作物的单产和效益将进一步提高。
1 播前准备
1.1 选地
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力中等的人工杨树林下种植,树林高度低于5 m,杨树行距2.5 m以上,便于机械操作。
1.2 基肥
翻旋前施农家肥30~45 t/hm2或者结合整地深施纯N 50~70 kg/hm2、P2O5 65~75 kg/hm2、K2O 70~80 kg/hm2。
1.3 翻耙
播种前根据树根的分布深度调整翻耙深度,避免树根受伤。树根分布30 cm以下土层的 耕翻深度为30 cm,突破犁底层,耕后耙平,要求土块细碎、地面平整。收割后整地的好处是提高土壤的通风,有益树根的呼吸之外土壤经过冻融交替,结构得到改善,有利于蓄水纳墒,同时减少春季对土壤的翻动次数,有利于土壤保墒。11月下旬土壤封冻时进行冬灌,灌水量1 200 m3/hm2。
2 播种
2.1 品种选择
选择生物产量高、饲用品质优良、根系竞争弱、耐阴、抗倒伏、抗病虫害的青贮玉米品种。树林高度5 m以下、树行距6 m、树株距1~2 m时可以选种金岭10、金岭14、金岭17、金岭27、金岭37、金岭71、中北410、瑞德1号、瑞德2号、华农1号、京科516、科多8等。
2.2 种子选择
种子质量要达到《玉米种子质量标准(GB4404.1)》规定的二级以上标准。发芽率试验按《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 3543.4)》执行。种子包衣技术操作规程按《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标准(GB 15671)》执行。
2.3 播种
2.3.1 播期。适时播种是保证出苗质量和保苗的重要环节。当土层深度5~10 cm处温度稳定在8~10 ℃,土壤耕层田间持水量70%左右,适宜播种。一般此时为4月末至5月初,覆膜播种可以适当提前。
2.3.2 播种量。根据青贮玉米品种、树林高度、树林密度定种植密度,单株青贮玉米的密度应为4万~5万株/hm2,分蘖型品种密度应为3.5万~4.0万株/hm2。
2.3.3 播种及施种肥。树行间能机械播种的用玉米播种机条播,行距60 cm,株距30 cm。播种时施入种肥(复合肥)于种子下方或种子侧5~6 cm,施肥量350~400 kg/hm2 [2-3]。树行间不能机械操作的人工播种。播后镇压,镇压强度和时间以土壤质地和墒情而定。
3 田间管理
3.1 间苗与定苗
当玉米3~4片叶展开时,结合浅中耕间苗;5~6片叶展开时,结合深中耕定苗,如缺苗时,可就近或邻行留双苗。
3.2 苗期除草
不能用化学除草剂,必须人工或者机械除草。
3.3 追肥与中耕除草
玉米拔节至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525~600 kg/hm2,追肥后及时灌水,进行培土和除草。
3.4 灌溉
不适合喷灌,根据墒情按需灌水。全生育期灌水3~4次。玉米拔节后结合追肥浇拔节水;大喇叭口期浇孕穗水;花粒期若土壤田间持水量低于70%时,补灌1~2次[4-5]。每次灌水量750~900 m3/hm2。
4 病虫害防治
使用种子包衣剂来防治丝黑穗病和茎腐病,用25%粉锈宁防治叶斑病。采取生物防治措施,或选用广谱、高效、低毒、无残留杀虫剂防治虫害。如每株上有粘虫时用氰戊菊酯类乳油对水喷雾防治,有玉米螟时释放赤眼蜂20万~25万头/hm2(分2次,间隔5~7 d),将螟虫消灭在孵化之前。若有条件在田间设置高压汞灯诱杀成虫。
5 收割
树林行距不适合机械收割时人工收割,树林行距能够机械操作的可以用机械收割。在蜡熟前期或乳熟后期收割。平坦地块,留茬高度15 cm左右;不平坦地块,留茬高15~20 cm。
6 参考文献
[1] 胡民强.我国南方林间草地的作用及其放牧利用技术[J].草业科学,2005(6):71-74.
[2] 丁敏.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要求[J].中国农业信息,2012(19):70.
[3] 侯广福,侯国芳.青贮玉米高产栽培技术[N].中国畜牧兽医报,2005-05-22(3).
[4] 李根林.青贮玉米高产栽培及青贮技术[J].河南农业,2009(16):50,54.
[5] 李仁崑.北京地区青贮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