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的提高和改善,对食品的需求日趋多样化,从而促进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的快速发展。而作为人民饮食生活中的必需品--农产品,传统的流通渠道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高品质和高时效的需求。发展农产品社区配送不仅可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更可以加快的农产品的流通速度,提高其附加值,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小城乡居民的收入,从而促进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本文将对广州市农产品社区配送中心进行深入分析,结合现阶段农产品配送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农产品社区配送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农产品;社区配送;冷链物流
1.相关概念浅析
1.1农产品概念浅析
农产品指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一般有7大类农产品,包括:蔬菜、粮食、海产品、蛋制品、鲜肉、调味品和豆制品等农畜产品。根据掌握的资料,本课题的研究侧重点是肉类、蔬菜、海产品等。
1.2农产品社区配送简析
本文认为农产品社区配送中心是以保鲜仓库为主体对农产品进行存储和配送的配送中心,具有线下实体也有线上平台,主要销售安全、有保障、无污染的农产品。线下实体的消费群体是社区的:机关、学校、食肆、医院、菜市场档口和高端消费者等,线上平台面向所有消费者。在运营期间,社区配送主要应用快速响应技术、冷链物流、保鲜技术和物流信息技术。
2.广州市农产品社区配送的发展前景
2.1城市人口多,居住密集
根据广州政府网的数据显示,2016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1404.35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86.06%。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广州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9610亿元,位列第一。《2016年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广州城市常住居民去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过了5万元,比2015年增长9.0%。城市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8%,即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占比是32.8%。综上数据,可以得知广州经济实力强,人口基数大,消费者具有较高的购买能力,市场空间大,有利于农产品社区配送的发展。
2.2农产品来源地广泛
广州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穿城而过。地处南亚热带,,属南亚热带典型的海洋季风气候,适宜种植和养育多种农产品,如享誉中外的增城高脚菜心和丝苗米、从化区的桂味荔枝、萝岗区的甜橙、白云区石井镇夏茅村出产的“夏茅香芒”,花都区远近驰名的炭步芋头等等,都是市场上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农产品。除此之外,海鲜产品多来源于湛江、惠州,价格低廉的同时质量高。广州市面销售的蔬菜绝大部分出自江南市场,而江南市场的蔬菜超过五成来自于临近的省份,主要来自于距离相对比较近的海南。综上所述,农产品来源地分别是广东省、其他省份和部分广州种植地,比较广泛。
2.3政府的大力支持
财政部发布《关于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自2012年1月1日起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免交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等于降低配送中心成本,也就等于增加利润。广州政府对物流行业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一系列优惠政策有利于农产品配送快速发展。同时,财政的支持降低农产品社区配送发展的风险,也可以增加广州财政收入。
2.4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
广州居民的消费理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转变,趋向于享受型消费。一是部分年轻人和高收入人群更容易接受现代商业的服务理念,如网上购物、上门服务等;二是部分居民特别是远离市区的小区居民不愿意远距离消费,如果没有满足他们需求的实体店,他们会更热衷于线上采购。当前是需求经济时代,体现最多的是民生的需要,是人的需要。而农产品社区配送正是满足人的这种服务需求,也体现现代“新广州人”消费理念。
3. 广州市农产品社区配送存在的问题
3.1缺乏专业的农产品检测技术
农药残留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残留物不仅危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而且影响了农产品的口感等。由于大部分广州市社区配送中心的农产品来源地较多和品类多种多样,部分生产者文化水平较低,没有严格按照标准使用农药,导致农药使用过多或过少,过多就会导致农药残留。而不良批发商为了节省成本,不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或者社区配送中心的工作人员为提高效率忽略农药检测这一环节,从而导致不达标的农产品流入农产品社区配送中心,所以目前农产品社区配送面临的极大问题是如何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
3.2配送和库存管理不合理,农产品货损高
农产品具有鲜活易腐性,易受气温、湿度等条件影响,对农产品物流专用技术要求高,而该技术的短缺,特别是冷链物流技术,容易导致在配送中对农产品造成损害,产生变质腐败或者破烂等现象。但以目前广州的情况来看,农产品从配送中心运输到消费者的手上仍然是以常温运输为主,专用的保鲜配送工具较少。其次,配送中心的库存管理多采用人工操作,机械化程度低,再加上包装粗糙和不合理的装卸搬运,很容易对农产品特别是蔬果类造成二次伤害。
3.3农产品物流信息相对滞后
农业信息化网络不健全,农村的信息队伍并未稳定建立起来。比如部分农产品来源地,相对应的计算机基础没有深入建设,设施落后,无法与广州发达的物流信息相互对接。而且生产者信息意识的缺乏和薄弱,导致与配送中心的农产品交接不及时,产品滞留,或者交接信息不准确,无法及时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成本。
3.4缺乏严格的包装标准
广州市社区配送中心多采用保鲜膜装或者塑料袋装对农产品进行简单包装,基本目的是最低限度地减少配送过程中对农产品的损害,而且成本相对较低,但是这样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农产品保鲜度,很容易导致腐败变质。而大部分农产品具有理化特性和生物特性,其中有一些农产品的性质差异较大,对包装的保护功能要求不一样,无法统一包装和混合包装。如海鲜类产品,若是采用塑料袋装,没有任何冷冻、保鲜技术的保障,海鲜很容易在配送过程中因为高温而死亡或者变质,也会损失营养和影响口感。 3.5缺乏竞争,市场知名度不高
目前,农产品社区配送的发展在广州尚处于一个上升阶段,较少企业或者商家参与这一行业,再加上广州政府的推行力度小和企业没有积极地进行线上线下的宣传,导致消费者不甚了解。其次,在广州进行农产品社区配送的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或者是私人经营的商店,而这类企业和商店对社区配送的认识不够深入,大多数处于探索期,缺乏有秩序、规模化的运营体系,运行能力不强,没有对消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力。除此之外,由于没有规模化的运营,大部分配送中心和商店的农产品品类不够全面,没有重视居民个体的消费潜力,目标过于集中对大型企业、餐行业的配送。
4.广州市农产品社区配送发展的建议
4.1加大农产品安全技术的资金投入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是日益重视的民生问题,无论是农产品的生产者、批发商,还是农产品社区配送中心,都要重视农产品安全问题,断绝一切不达标农产品流入消费市场。首先,广州市监管部门要在农产品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规范生产者使用农药的标准并且对农药市场的买卖进行严格监督。其次,生产者可以建设现代植保体系,就是要尽快改善病虫害监测防控手段,转变传统的防控方式,提升现代植保的物质装备技术水平,大力运用绿色防控技术,从生产过程控制农药和有害生物毒素残留。此外,相关农产品社区配送企业要大力投入关于农产品检测技术的资金,购置检测设备设施和培育专业的技术人才,全方位地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
4.2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广州市政府要大力支持农产品社区配送中心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新生企业适当的帮助,如:通过颁布合理的倾斜性政策,银行的低息贷款,冷链设备设施购置优惠等措施,或者冷链技术的自主研发的有奖鼓励,刺激行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倡导农产品生产者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相互合作,严格保证农产品从配送中心到消费者手上都是低温控制,从而保证冷藏保鲜运输、低温销售。鼓励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在产地进行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或者对配送中心进行冷库资金投入,使得产销两地之间的市场能够实现冷链物流的流通。
4.3构建农产品物流信息网,拓宽信息渠道
发达的互联网可以带动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广州市政府应大量投入资金建设网络,完善区域网络体系,提高宽带服务质量和运行速度,适度降低网络资费,提高互联网普及率,重点提升农产品生产者的互联网接入能力,为参与社区配送的生产者、配送者提供便捷、低成本的信息通道。同时,政府可以进行资金投入,让农产品社区配送企业来运作,促进政企合作共赢;设立农业信息数据库,构建农业信息化保障机制,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4.4提高农产品包装水平
农产品的储存和运输管理需要良好的包装。在农产品大类中,肉类是不易存活的商品,水产类是不易保鲜的商品,果蔬粮食类多为季节性商品,都具有容易变质和腐烂的特点。而且广州常年气温较高,不利于农产品的常温运输。所以,广州农产品社区配送中心应积极使用MAP鲜肉包装膜,它具有降低整个商品成本、降低物流费用、延长保质期等作用。除此之外,包裝不仅能保护产品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最大程度保持品质和营养,精美的包装还能够刺激消费者的下单欲望,兼起品牌商标、广告宣传等作用。
4.5加大宣传,打造品牌意识
农产品在大多数人眼中都是低档的商品,不具有高档商品的吸引力。广州市农产品社区配送中心应该树立品牌意识,因为农产品品牌是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和档次的认可的标志,品牌标识是产品和企业无形的广告宣传,有助于提升农产品社区配送中心和其配送的农产品的知名度,也可以提升农产品在消费者中的认可程度,有利于农产品社区配送中心进行自我品牌的塑造和形象宣传。
5.结语
在21世纪的今天,农产品社区配送是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正在逐步成长壮大,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会日益显现。在“一带一路”的新形势下,促进农产品社区配送线上线下相结合,做好“最后一公里”。农产品社区配送中心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广州农产品物流配送的转型,使生产和运输的高效配合,该模式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因此,广州市应该重视农产品社区配送的发展,做好规划,促进其与信息网络深度融合,高效充分利用现有冷链资源,加强资源整合,促进线上线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傅莉萍,姜斌远.配送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赵敏.农产品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42-43.
[3]许媛.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信息系统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6(4):15-17.
关键词:农产品;社区配送;冷链物流
1.相关概念浅析
1.1农产品概念浅析
农产品指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其产品,一般有7大类农产品,包括:蔬菜、粮食、海产品、蛋制品、鲜肉、调味品和豆制品等农畜产品。根据掌握的资料,本课题的研究侧重点是肉类、蔬菜、海产品等。
1.2农产品社区配送简析
本文认为农产品社区配送中心是以保鲜仓库为主体对农产品进行存储和配送的配送中心,具有线下实体也有线上平台,主要销售安全、有保障、无污染的农产品。线下实体的消费群体是社区的:机关、学校、食肆、医院、菜市场档口和高端消费者等,线上平台面向所有消费者。在运营期间,社区配送主要应用快速响应技术、冷链物流、保鲜技术和物流信息技术。
2.广州市农产品社区配送的发展前景
2.1城市人口多,居住密集
根据广州政府网的数据显示,2016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1404.35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为86.06%。国家统计局公布:2016年,广州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达19610亿元,位列第一。《2016年廣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广州城市常住居民去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超过了5万元,比2015年增长9.0%。城市常住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2.8%,即食品支出在消费支出中的占比是32.8%。综上数据,可以得知广州经济实力强,人口基数大,消费者具有较高的购买能力,市场空间大,有利于农产品社区配送的发展。
2.2农产品来源地广泛
广州位于广东省的中南部,中国第三大河流珠江穿城而过。地处南亚热带,,属南亚热带典型的海洋季风气候,适宜种植和养育多种农产品,如享誉中外的增城高脚菜心和丝苗米、从化区的桂味荔枝、萝岗区的甜橙、白云区石井镇夏茅村出产的“夏茅香芒”,花都区远近驰名的炭步芋头等等,都是市场上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农产品。除此之外,海鲜产品多来源于湛江、惠州,价格低廉的同时质量高。广州市面销售的蔬菜绝大部分出自江南市场,而江南市场的蔬菜超过五成来自于临近的省份,主要来自于距离相对比较近的海南。综上所述,农产品来源地分别是广东省、其他省份和部分广州种植地,比较广泛。
2.3政府的大力支持
财政部发布《关于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有关问题的通知》:自2012年1月1日起免征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免交蔬菜流通环节增值税等于降低配送中心成本,也就等于增加利润。广州政府对物流行业的大力支持和鼓励,一系列优惠政策有利于农产品配送快速发展。同时,财政的支持降低农产品社区配送发展的风险,也可以增加广州财政收入。
2.4居民消费观念的变化
广州居民的消费理念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逐渐转变,趋向于享受型消费。一是部分年轻人和高收入人群更容易接受现代商业的服务理念,如网上购物、上门服务等;二是部分居民特别是远离市区的小区居民不愿意远距离消费,如果没有满足他们需求的实体店,他们会更热衷于线上采购。当前是需求经济时代,体现最多的是民生的需要,是人的需要。而农产品社区配送正是满足人的这种服务需求,也体现现代“新广州人”消费理念。
3. 广州市农产品社区配送存在的问题
3.1缺乏专业的农产品检测技术
农药残留是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残留物不仅危及消费者的生命安全,而且影响了农产品的口感等。由于大部分广州市社区配送中心的农产品来源地较多和品类多种多样,部分生产者文化水平较低,没有严格按照标准使用农药,导致农药使用过多或过少,过多就会导致农药残留。而不良批发商为了节省成本,不进行农药残留检测,或者社区配送中心的工作人员为提高效率忽略农药检测这一环节,从而导致不达标的农产品流入农产品社区配送中心,所以目前农产品社区配送面临的极大问题是如何保障农产品的安全性。
3.2配送和库存管理不合理,农产品货损高
农产品具有鲜活易腐性,易受气温、湿度等条件影响,对农产品物流专用技术要求高,而该技术的短缺,特别是冷链物流技术,容易导致在配送中对农产品造成损害,产生变质腐败或者破烂等现象。但以目前广州的情况来看,农产品从配送中心运输到消费者的手上仍然是以常温运输为主,专用的保鲜配送工具较少。其次,配送中心的库存管理多采用人工操作,机械化程度低,再加上包装粗糙和不合理的装卸搬运,很容易对农产品特别是蔬果类造成二次伤害。
3.3农产品物流信息相对滞后
农业信息化网络不健全,农村的信息队伍并未稳定建立起来。比如部分农产品来源地,相对应的计算机基础没有深入建设,设施落后,无法与广州发达的物流信息相互对接。而且生产者信息意识的缺乏和薄弱,导致与配送中心的农产品交接不及时,产品滞留,或者交接信息不准确,无法及时地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产生不必要的成本。
3.4缺乏严格的包装标准
广州市社区配送中心多采用保鲜膜装或者塑料袋装对农产品进行简单包装,基本目的是最低限度地减少配送过程中对农产品的损害,而且成本相对较低,但是这样不能最大限度地保持农产品保鲜度,很容易导致腐败变质。而大部分农产品具有理化特性和生物特性,其中有一些农产品的性质差异较大,对包装的保护功能要求不一样,无法统一包装和混合包装。如海鲜类产品,若是采用塑料袋装,没有任何冷冻、保鲜技术的保障,海鲜很容易在配送过程中因为高温而死亡或者变质,也会损失营养和影响口感。 3.5缺乏竞争,市场知名度不高
目前,农产品社区配送的发展在广州尚处于一个上升阶段,较少企业或者商家参与这一行业,再加上广州政府的推行力度小和企业没有积极地进行线上线下的宣传,导致消费者不甚了解。其次,在广州进行农产品社区配送的企业大部分是中小型企业或者是私人经营的商店,而这类企业和商店对社区配送的认识不够深入,大多数处于探索期,缺乏有秩序、规模化的运营体系,运行能力不强,没有对消费市场产生一定的影响力。除此之外,由于没有规模化的运营,大部分配送中心和商店的农产品品类不够全面,没有重视居民个体的消费潜力,目标过于集中对大型企业、餐行业的配送。
4.广州市农产品社区配送发展的建议
4.1加大农产品安全技术的资金投入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是日益重视的民生问题,无论是农产品的生产者、批发商,还是农产品社区配送中心,都要重视农产品安全问题,断绝一切不达标农产品流入消费市场。首先,广州市监管部门要在农产品源头上控制食品安全,规范生产者使用农药的标准并且对农药市场的买卖进行严格监督。其次,生产者可以建设现代植保体系,就是要尽快改善病虫害监测防控手段,转变传统的防控方式,提升现代植保的物质装备技术水平,大力运用绿色防控技术,从生产过程控制农药和有害生物毒素残留。此外,相关农产品社区配送企业要大力投入关于农产品检测技术的资金,购置检测设备设施和培育专业的技术人才,全方位地保证农产品的安全性。
4.2加快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广州市政府要大力支持农产品社区配送中心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新生企业适当的帮助,如:通过颁布合理的倾斜性政策,银行的低息贷款,冷链设备设施购置优惠等措施,或者冷链技术的自主研发的有奖鼓励,刺激行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此外,倡导农产品生产者与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相互合作,严格保证农产品从配送中心到消费者手上都是低温控制,从而保证冷藏保鲜运输、低温销售。鼓励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在产地进行冷藏保鲜设施建设,或者对配送中心进行冷库资金投入,使得产销两地之间的市场能够实现冷链物流的流通。
4.3构建农产品物流信息网,拓宽信息渠道
发达的互联网可以带动城乡经济的共同发展,广州市政府应大量投入资金建设网络,完善区域网络体系,提高宽带服务质量和运行速度,适度降低网络资费,提高互联网普及率,重点提升农产品生产者的互联网接入能力,为参与社区配送的生产者、配送者提供便捷、低成本的信息通道。同时,政府可以进行资金投入,让农产品社区配送企业来运作,促进政企合作共赢;设立农业信息数据库,构建农业信息化保障机制,为农业电子商务的发展打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4.4提高农产品包装水平
农产品的储存和运输管理需要良好的包装。在农产品大类中,肉类是不易存活的商品,水产类是不易保鲜的商品,果蔬粮食类多为季节性商品,都具有容易变质和腐烂的特点。而且广州常年气温较高,不利于农产品的常温运输。所以,广州农产品社区配送中心应积极使用MAP鲜肉包装膜,它具有降低整个商品成本、降低物流费用、延长保质期等作用。除此之外,包裝不仅能保护产品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最大程度保持品质和营养,精美的包装还能够刺激消费者的下单欲望,兼起品牌商标、广告宣传等作用。
4.5加大宣传,打造品牌意识
农产品在大多数人眼中都是低档的商品,不具有高档商品的吸引力。广州市农产品社区配送中心应该树立品牌意识,因为农产品品牌是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和档次的认可的标志,品牌标识是产品和企业无形的广告宣传,有助于提升农产品社区配送中心和其配送的农产品的知名度,也可以提升农产品在消费者中的认可程度,有利于农产品社区配送中心进行自我品牌的塑造和形象宣传。
5.结语
在21世纪的今天,农产品社区配送是具有无限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正在逐步成长壮大,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会日益显现。在“一带一路”的新形势下,促进农产品社区配送线上线下相结合,做好“最后一公里”。农产品社区配送中心的建立,有利于促进广州农产品物流配送的转型,使生产和运输的高效配合,该模式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会越来越明显。
因此,广州市应该重视农产品社区配送的发展,做好规划,促进其与信息网络深度融合,高效充分利用现有冷链资源,加强资源整合,促进线上线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傅莉萍,姜斌远.配送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赵敏.农产品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7:42-43.
[3]许媛.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信息系统的研究[J].科技资讯,2016(4):15-17.